• 我的订阅
  • 人文

少年名将李文忠死后,太祖为何杀光所有太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20: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中,朱元璋追封了很多王侯,诸如徐达、常遇春等,还有李文忠、汤和、邓愈和沐英四个人。

公元1368年,在应天南郊,朱元璋正式向天下宣告大明朝的成立。在这大喜的日子,朱元璋自然想和亲人一同庆祝。可信他身边的亲人没有几个了,而其中最令他欣赏的就是外甥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也是明朝的第三大功臣。

然而提起李文忠,他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的战功,而是他的死因之谜。

李文忠是盱眙人,小时候家庭条件还可以,能吃得饱饭。但是李文忠12岁那年,旱灾、瘟疫双双袭来,母亲病死了。还没等到灾情结束,战争又发生了,父亲李贞只好带着李文忠到其他地方避难。

朱元璋出身贫寒,家中遭受天灾,经常缺衣少食。父母去世后,兄弟姐妹死的死散的散,导致朱元璋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亲戚。不过还好,他有一个远嫁盱眙的二姐,经常接济朱元璋,直到战乱时才断了联系。是的,朱元璋的二姐就是李文忠的母亲。

战乱发生后,李贞和李文忠父子当了难民去流浪。有次,李贞打探到李文忠的舅舅朱元璋,在红巾军大帅郭子兴手下当了将领,使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赶忙前去投奔,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才到滁州与朱元璋相认了。

而朱元璋在得知二姐已经去世,只留下李文忠这个孩子后,在伤心之余对外甥李文忠更加疼爱。并留他在自己府中抚养,还让他随自己姓。

朱元璋曾经收养了不少孤儿,此后他们大多数在军中担任重要领导职位,比如沐英、何文辉等等。但最令朱元璋重视的孩子,还是亲外甥李文忠和亲侄子朱文正。不过,朱文正后来因不满朱元璋赏罚不公愤而叛变,被朱元璋幽禁致死。而李文忠则一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建立大明朝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大明朝开国六大公爵之一。

公元1357年,常遇春领兵攻打池州,与同是义军的徐寿辉部争夺池州。只不过起初常遇春手中兵力不足,没有占到上风,无奈之下向朱元璋求援。

当时朱元璋身边的徐达、胡大海等将领都各有任务,不能及时驰援常遇春。在无大将可派之际,朱元璋想到了自己的外甥李文忠。此时,李文忠十九岁,一直在朱元璋身边学习爱,从未上过战场。

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朱元璋还是将没有任何领兵经验的李文忠派上了战场。谁料,李文忠在战场上作战异常凶猛,很快便与常遇春合力击败徐寿辉的天完军。《明史》对此的记载是:“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如此评价,可见,李文忠的统兵天赋是很高的。

而朱元璋见自己外甥如此勇猛,非常开心。于是让他继续攻打青阳、太平等地。而李文忠也不辜负朱元璋的厚望,仅用了二十多天就接连攻克四县。如此以来,李文忠愈发得到朱元璋的重视。

至正二十五年,李文忠以少胜多打败李伯升得二十万大军。次年,又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杭州。朱元璋大喜,给李文忠升职加薪,并让他恢复他的本来的李姓。此后,李文忠又在攻打张士诚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大明朝建立以后,李文忠有多次征讨元廷的残余势力,并于徐达等人分道北伐。此战,李文忠俘获元昭宗嫡长子及诸王、将相等数百人,战利品有前朝玉玺、大圭等。因此,李文忠被封为了曹国公。有人说,李文忠之所以能在战场上立下大功,主要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众将领故意将功劳让给他的。这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他本人也确实有才能。

《明史·李文忠传》中评价李文忠说:“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其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由此看来,李文忠还是个文武全才,也难怪深得朱元璋的器重。

但是,天妒英才,有才之人往往不长命。1383年冬,李文忠生病在家休养。朱元璋曾亲临其家中探视,并且还让淮安侯华中亲自调理李文忠的药。但是第二年三月,李文忠却在家中病逝,终年46岁。

关于李文忠死因的三个不同版本,其一是李文忠确确实实是病死的,其二是淮安侯华中下毒害死了李文忠,其三是朱元璋暗中授意毒害死了李文忠。

对李文忠的死因,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多的猜测,主要还是与李文忠死后,朱元璋的异常举动有关。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认为有人谋害他的外甥,便下令处理死了全部问诊的太医,并且诛连他们的家眷。而照顾李文忠的华中则被全家流放。有人认为,这是欲盖弥彰,朱元璋想掩盖李文忠的真正死因,才让华中和太医背了黑锅。

当时,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应该已经成年。按理说,让儿子照顾生病的父亲天经地义,但朱元璋偏偏指派华中料理李文忠的医药。如此看来,华中恐怕只不过是朱元璋派来监视李家的。更何况,淮安侯华中与李文忠之间并没有结仇。他明知是皇帝的亲外甥还敢下毒,这是自己找死的行为,显然华中不会傻到这么干,除非有人授意。

另外,朱元璋在给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的承袭爵位诏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非智非谦,几累社稷,身不免而自终……而其鉴前人之失。”从中可以看出,李文忠之前应该犯了朱元璋的什么忌讳,所以才对李景隆提前训诫。这也让人怀疑,李文忠是朱元璋暗中授意人毒害而死的,而流放华中诛杀太医,只不过是用来掩盖真相罢了。

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朱元璋也没有毒杀李文忠的必要。李文忠是朱元璋一生中最亲的人,而且李文忠后来也没有兵权,整天的在家中与世无争,对朱元璋毫无威胁。虽然他也多次劝朱元璋不要杀太多人等而受到朱元璋的训斥。但这并不足以构成朱元璋杀他的理由。因此也有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此举可能出于亲近的外甥病逝一时气愤而丧失理智的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不管李文忠之死真相如何,李文忠为朱元璋南征北战,他所立下的赫赫战功都应该被明朝所铭记。

历史是探究的,更是辩证的,李文忠,是一位可歌可泣,又可怜可惜之人。死后的李文忠被追封为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并赐葬钟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文忠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都说朱元璋疑心很重,到底是真是假?朱元璋从草根逆袭成明朝开国皇帝,坐上皇位之后,他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明初四大案”曾轰动全国,而
2023-06-14 20:32:00
大明功臣李文忠死后,朱元璋把太医和他家人全杀了,这是为何?
...位。其中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徐达、李善长、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其中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和邓愈冯胜都是武将。李善长是文臣。而年纪最小晚辈,一个是常茂,一个是李文忠。常茂是
2023-05-12 08:39:00
...样的名将,或者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这样的文臣,李文忠虽然在民间知名度没那么高,但却可以说是唯一文武双全,而且基本没打过败仗的名将。横空出世从李文忠小时候的经历来看,似乎不具
2024-08-01 17:21:00
明朝开国6公爵有5个传不过2代,为何徐达的后代得以延续?
...奖励。他们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宋国公冯胜,郑国公常茂。在这六人之中,魏国公徐达的战功最为显赫。不过,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大杀开国功臣,受
2023-01-20 21:56:00
冯胜作为明朝开国名将,最后的结局如何
...即: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冯胜最主要的战绩有两个,第一个战绩是,洪武五年(1372年),三路大军征讨王保保,另两位名将徐
2024-06-25 20:38:00
盘点明朝十大名将,其中他是书生却用兵如神
...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追封东瓯王,谥襄武。四、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李文忠十二岁
2023-01-24 22:02: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冯胜
...方,建立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征讨王保保,徐达、李文忠皆战不利,唯独冯胜斩获甚众。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
2024-06-24 13:16:00
李文忠,一个拥有“明之风华”的乱世儒将,想做文人却成战神
(凤阳古城)李文忠的祖籍,是在泗州,至少,他的父亲是在泗州出生的,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泗县。不过后来家乡战乱,李文忠的父亲很快把家搬到了安徽濠州。安徽濠州,我们就很熟悉了,这是明太
2023-01-26 21:16:00
为什么唯独徐达的爵位能承袭到明朝灭亡
...公爵。他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郑国公常茂。被册封之初,这六人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为何却只有徐达的后代享有爵位世袭直到明朝末
2022-12-21 16: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