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唯独徐达的爵位能承袭到明朝灭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16: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新的王朝建立后,在开国战役或治理天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往往会得到封爵的奖励。

和普通的大臣不同,爵位象征着皇帝对受爵者的信任和重视,也就代表着更加优厚的待遇和更高的朝堂地位。

为什么唯独徐达的爵位能承袭到明朝灭亡

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爵位的继承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

所谓世袭罔替,就是受爵者的子子孙孙都能够继承爵位,而地位不下降。这就代表着自己的家族如果不生变故,那么直到朝代灭亡都会持续兴盛,且后代都能够有着良好的生活条件。举例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初期所封的"开国六公爵"便是世袭罔替。

那么,这六人中,为何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六位公爵。他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郑国公常茂。

被册封之初,这六人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为何却只有徐达的后代享有爵位世袭直到明朝末年?我们就来看看他们都发生了哪些变故。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在朱元璋起兵不久就跟随左右。据朱元璋自己说:"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为什么唯独徐达的爵位能承袭到明朝灭亡

萧何在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居功至伟,而朱元璋则认为李善长就是他的萧何,可见他对李善长的认可。

大明立国不久,朱元璋封他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且爵位世袭,其地位在朝中无比尊崇。

洪武二十三年(1390)时,李善长因为知道胡惟庸谋反却不告知而被处死,全家几乎都被诛杀。只有李善长的两个孙子因为是公主所生而免罪,但也被"罢世袭",再无法继承爵位。

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被收为养子。他骁勇善战,年少便在军中崭露头角。随后,李文忠更是在平定江南和北元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因功被封为曹国公。

李文忠病逝后,其子李景隆继承爵位,但他因为协助建文帝削藩而受封大将军,在靖难之役中抵挡燕王朱棣。

后来朱棣攻打南京,李景隆率先开门投降,朱棣继位后,他因"功"位列群臣之首。永乐二年(1404),李景隆受到多位大臣轮番弹劾,又因在家中"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而被夺爵,此后自然也无法世袭了。

为什么唯独徐达的爵位能承袭到明朝灭亡

宋国公冯胜

冯胜也是开国名将之一,他在建国后征讨北元的战争中表现出色。

洪武二十年(1387),冯胜以大将军的身份征讨辽东。他为明朝肃清了北元的残余势力,因功被封宋国公。

据《明史》记载:"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明太祖朱元璋年事已高后,为了替建文帝消灭有威胁的势力,于是对功高震主的冯胜下手。朱元璋将其召回京师赐死,并剥夺了其世袭罔替的权力。

卫国公邓愈

同样身为名将的邓愈,十六岁便起兵抗元,后来归降朱元璋,得到了重用。他在攻打长江沿岸及平定北元、吐蕃的战争中不辞辛劳,兢兢业业,被封为卫国公。

朱元璋评价他为"友德随我二十二年,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过。"

邓愈死后,其长子邓镇继承爵位,不久又改封申国公。

但邓镇因为同时也是李善长的外孙,所以在李善长伏诛时也被牵连身死。再加上邓愈的次子邓铭死于军中,邓愈没了继承人,爵位也就无法传承了。

为什么唯独徐达的爵位能承袭到明朝灭亡

郑国公常茂

最后一位是常茂,他能够受封郑国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父常遇春的功劳。

洪武二年(1369),年仅四十岁的常遇春突然病逝,朱元璋悲痛之余将其子常茂封公来表示缅怀。

据《明史》记载,常茂尽管受封为公,但"骄稚不习事",朱元璋派他与冯胜北征时,他"多不奉胜约束",于是朱元璋便将其爵位削掉,以示惩戒。

常茂被削爵后,朱元璋又改封其弟常升为开国公。但常升因为牵扯进蓝玉案而被诛杀,他的后代先是被安置在云南,又被迁至南京,此后便不再有封公者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7:46:4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明朝,爵位的资讯:
明朝末年,朱家一共有多少位亲王
明朝到崇祯年间,存在的亲王总数,应该是三十二位。对比明朝庞大的宗室数量,三十二位亲王,已经算是极少了。要知道,明朝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已经有数十万明朝宗室了。这数十万人,从血脉关
2024-05-07 21:25:00
明朝的封爵制度:宗室、功臣与外戚的福利与权力分配
...爵位往往属于超品级,也就是高于一般官制规定的级别。明朝也是如此。在没有正式建国以前,朱元璋就开始给众人分封爵位。当时那种情况下,适当分封爵位,可以帮助朱元璋带领团队继续闯过难
2023-12-12 21:55:00
清朝宗室爵位制度和明朝相比有啥区别?
相对于明朝极其失败的宗室制度,“后来者”爱新觉罗家族在这方面让人诟病的地方就少了很多。那么大清相应做出了哪些调整和改良呢?首先,相对于明朝的八等爵位,清朝做了更多的分级和细化(篇
2024-08-19 15:12:00
明朝中期为什么出现随意封赏和停止封赏
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时期,为了集中自己手里的权力,预防大权旁落,不想让权贵干涉朝政,曾停止册封爵位,造成了爵位封赏停滞的局面。后来这一做法不断被后来即位的君主抄袭,他们也都渴望大权在
2023-06-04 14:31:00
明朝爵位探秘:三公、上柱国与国公,谁的地位最高?
...最高:国公 在这里笔者还要向大家解释一件事情,那就是明朝有两大爵位系统。其中之一是宗室爵位,第二才是我们普通人能得到的功臣爵位。明代在继承元朝爵位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也进行了
2024-03-15 07:19:00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只有徐达的爵位传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为什么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徐达的爵位能够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徐达生了一
2023-04-20 19:32:00
明朝时期的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哪些人
明朝初年,朱元璋一共封了六个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但是这六个开国公爵,除了徐达之外,其他五个爵位都没能传下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2023-05-29 15:40:00
明朝初年为何这几个家族能活到明朝灭亡
...福及子孙后代。但真正能在大明王朝一直屹立不倒,直到明朝覆灭的能有几家呢?为什么他们可以一直存活下去呢?(朱元璋画像)一、封侯拜相朱元璋在淮南起事后,陆陆续续有许多英雄豪杰加入
2024-04-26 11:16:00
明朝一共封了几个公爵?为何只有徐达的爵位传至明末?
...武三年十一月(1371年初),朱元璋封了六位公爵,也即明朝开国六公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六位都是功勋卓著的大功臣或功臣之后,而朱重八同学一贯的形
2023-04-21 20: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