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宋宰相文彦博辅佐4帝的传奇之路
...可是大家知道这个聪明的小朋友后来怎么样了吗,辅佐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个皇帝,还当了50年的将相,就连蛮夷都很佩服他,那么小编就来介绍下这位神童的生平。他叫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他本姓...……更多
王安石:北宋的改革者与挫败
...为父母好官。宰相文彦博想要越级提拔王安石,便多次向宋仁宗推荐他,结果宋仁宗同意了,王安石却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越级提拔之风不可取。后来欧阳修又举荐王安石当谏官,结果他又以祖母年岁已高需要有人照顾为由拒绝...……更多
宋朝畸形统治下的名将悲歌:王韶与王寀的家族传奇
...在人贩子的身上,利用这一点,后来官府抓到了人贩子。宋仁宗非常高兴对其进行了封赏。这段民间故事是假的,但是王寀却很有名。他是北宋第一位因为文字狱被杀的文臣。王寀身上的悲剧不止这一点,他的家族几十年的努力...……更多
哪位皇帝病危,却被宰相强迫书写遗召
...赵曙。事实上,赵曙并不是正统的皇帝,而是被他的养父宋仁宗赵祯给叫到宫里抚养,立为储君“备胎”。其实他的亲生父亲是赵祯的堂兄,也就是濮王赵允让。因为宋仁宗膝下没有健在的儿子,这才把自己堂兄的儿子赵曙叫到...……更多
韩琦:北宋时期的成功宰相与英明领袖
...的韩琦参加了科举考试,获进士第二名。当年金殿唱名,宋仁宗召见新科举子的时候,刚刚唱到韩琦,司天监就高呼:“陛下,太阳下面出现了五彩祥云。彩云托日,这是天降贤臣辅佐明君的吉兆啊。”古人总是会相信一些奇奇...……更多
苏辙: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杠精之路
...他三次著名的“抬杠”说起。第一次“抬杠”:怒怼皇帝宋仁宗。那年苏辙22岁,正参加题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殿试。当时皇帝宋仁宗,已经五十二岁,执政三十余年。苏辙认为他懈于政事,于是在试卷中指出了他执政...……更多
...展开激烈的辩论。不过,如果要评选最仁慈的皇帝,相信宋仁宗会是许多人都认可的答案。作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以宽仁著称,因此尽管其在位期间并没有太多功绩,但仍然为人津津乐道。实际上,宋仁宗在位期...……更多
韩琦:北宋中期的文武双全宰相,拥立两位皇帝家族显赫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韩琦成为北宋的宰相。当时,宋仁宗仍然没有确立继承人,韩琦拜相后,与参知政事欧阳修再提建储之事,宋仁宗最终同意立赵曙为皇太子。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病死,韩琦拥立宋英宗继承...……更多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私分明。虽然曾公亮和赵抃素未谋面,但他还是选择上书宋仁宗,推荐他做殿中侍御史。当时朝廷也需要这类正直的人,宋仁宗就恩准了赵抃的职位。赵抃知道后,很兴奋。毕竟,他从一个小地方出来,也不知道自己要打拼多久...……更多
王安石:被误解的宰相,功过如何评说?
...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希望宋仁宗能采纳他的建议,可宋仁宗并没有理会。1067年,宋神宗登基,他早就看过王安石的文章和奏折,一当上皇上就重用他,当时的宋朝正面临西夏和辽的不断骚扰,宋...……更多
韩琦:从边疆到朝堂,一生忠诚于宋朝的国家栋梁
...凭借着过人的才能,得到众人的尊重以及皇帝的赏识。在宋仁宗统治时期,韩琦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战功,被升迁为宰相,在朝堂中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超越。而在新任皇帝宋英宗继承皇位之后,这韩琦同样也是凭借才华得到新皇...……更多
庙号与谥号:揭秘古代帝王身后的荣誉与评判
...显然找不到仁之所在,所以得不到承认,也不算数。 从宋仁宗赵祯开始,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6个仁宗,另外5个分别是西夏仁宗李仁孝、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和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嘉...……更多
狄青:从草莽英雄到帝国救星的传奇之路
...的叛乱之声,犹如惊雷,将这个国家吓得魂飞魄散。而皇帝宋仁宗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他意识到,这个帝国,这个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帝国,正岌岌可危。可就在这最困难的时刻,一位叫狄青的禁军出身的武...……更多
赵光义继位之谜与“烛影斧声”事件:权力斗争与民间传说
...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后来刘氏与另外一名嫔妃杨氏共同抚养这名孩子。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宋真宗封泰山、祠后土、祭老子祠之后,于是决定将应天府升格,建为南京。天禧二...……更多
南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文治武功的杰出代表
...节俭,在为相十二年后主动请求由寇准代替自己。后来,宋仁宗为表纪念曾御笔亲题“全德元老”四字。第八位李继隆出身将门,他曾跟随宋太宗亲征北汉、讨伐辽国,并取得了亮眼的战绩。澶渊之盟缔结不久后李继隆因病去世...……更多
宋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错误的决定沉重的代价
...,一方面没人敢说真话,一方面宋徽宗的权力不受制约。宋仁宗曾说“事正不欲从中出。不如付之公议,使宰相行之,有过失则台谏得以言之,改之易耳。”宋徽宗以前北宋形成了君主、宰相、台谏三权分立,军国大事由宰相们...……更多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才情相当,人生道路天壤之别
...有老爸的好命。晏殊赶上了两个比较温和的皇帝宋真宗和宋仁宗,政治清明歌舞升平,宰相做的是四平八稳,他死后没多久,宋神宗上台风云突变,政治形势变得极端严峻。晏几道是蜜罐里泡大的,他的性格、形象其实和《红楼...……更多
宋神宗:心比天高却抱憾而终的改革者
...院”、“太常礼院”、“贡院”等机构,尽夺礼部职权,宋仁宗于天圣年间罢除了礼仪院,此次尽废太常礼院和贡院,恢复了礼部职权;改制之前,司法权分由“审刑院”和“纠察在京刑狱司”执掌,此次将其全部废除,职权转...……更多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在宋仁宗时期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的儿子同样出色,官职超过了范仲淹,先后两次担任宰相之职。不过,他在官场也栽过跟头,从宰相位置跌落下来,权家被流放到了荒凉的永州。作为昔日...……更多
他或许是史上最博学的宰相,当官之余一项发明早西方三百年
...于福建路泉州南安县,也就是今天的福建省南安市一带。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二十出头的苏颂顺利考中进士,同榜中第的还有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初入官场的苏颂历任宿州观察推官、江宁知县等职,后来担任南京留守推官...……更多
对于北方人来说,王安石变法才是祸国殃民
...在政治层面,就是教科书里说的冗员、冗兵、冗费。到了宋仁宗年间,官员人数从1万人暴涨到2.4万人,导致“食禄者日众,力田者日耗”,禁军人数到了80万,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借用了这个数字。而官员和禁军的数量...……更多
王安石为何逼司马光写了19年的书?
...宋神宗的赞许罢了。王安石本身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早在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找宋仁宗,表示要变法,肯定能挣不少钱。结果宋仁宗夸赞了王安石的水平和能力,但是变法这件事,不要再跟我提了,留给子孙后...……更多
...历史随笔有温度的待人之道清风慕竹北宋时,陈执中受到宋仁宗的器重,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登上了宰相的高位。他的仕途火箭般蹿升,是因为铁面无私,只讲原则,不讲私情。陈执中当上宰相后,他的女婿求他给个官儿...……更多
2023-11-06 05:07:00有温度的待人之道
宋朝曾氏家族四代宰相,文治武功耀眼夺目
...实的基础。靠着丰富的学识和出众的文采,曾公亮得到了宋仁宗的器重。庆历、皇祐年间,他获赐金印紫绶、管理三班院贵族子弟、出使辽国、担任考官,经历可谓十分丰富。至和元年(1054),曾公亮奉命前往郑州担任知州,...……更多
...他有一支纯洁、无瑕的白色之笔,却身陷时代污泥之中。宋仁宗年间,二十出头的苏轼以第一甲第二名的成绩步入官场,立志要用手中的那支纯洁雪白的笔,改写历史。但他不知道,另一支笔已从历史的另一边探出,向他刺来。...……更多
王安石变法引领北宋革新之路
...他们来帮助照顾、救济贫苦的百姓。 治平四年(1067),宋神宗即位,由于他对王安石极为欣赏,于是任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这是王安石与南京缘的起点。从此之后,王安石也进入了他仕途中最为重要的一段。熙宁元年(1068...……更多
宋夏战争揭秘: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恩怨纠葛
...据宋夏战争的进程来具体说明。 宋夏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宋仁宗当政的时期,当时在宋朝统治之下的李元昊脱离宋朝,自立为王,建国号为“大夏”,历史上成为“西夏”。但是不管怎么样当时最大的统治者还是宋仁宗,只有得...……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还是在后面的王安石变法上。苏轼和苏辙二人参加科举,宋仁宗看了他俩写的文章,大为赞赏,给了他们极高的评价:“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可见,苏轼兄弟二人确实有难得的才华,而王安石作为当时的宰相,也对人才...……更多
嘉祐七年(1062年)七月的一天,韩琦来给宋仁宗汇报工作,正事谈完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献给宋仁宗。宋仁宗接过一看,原来是《汉书·孔光传》,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问道:爱卿此为何意?韩琦正色道:“汉成...……更多
宋仁宗的小女儿见证两宋风云为何却贪婪无度
...间,在上层社会也一样存在。不过对于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而言,哪怕是公主也足以令欣喜若狂。毕竟,他能见到的自己活着的孩子,实在稀缺得可怜。宋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几十年间妃嫔...……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无偿向美国捐赠183件国宝,却向祖国索要巨款,这个华侨是谁?
“对我来说,商业是小事一桩;爱、信仰、性格的真诚、人的志向,这些才是神圣之物。”——爱默生《爱默生随笔全集》人的劳动,尽管从削桩到修建城市
2025-02-23 12:40:00
李自成第15代孙,不愿隐姓埋名,想要重出江湖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后,是死了还是逃了?若是死了,究竟死于何地?若是逃了,究竟逃于何处?三百多年来,正史野史,莫衷一是
2025-02-23 12:45:00
公审大会,新四军团长怒而上台砍死9人,群众拍手叫好
1940年5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江苏高宝县的牌楼乡成为了战火纷飞的前线。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却因为战争的蔓延而变得异常紧张
2025-02-23 12:46:00
小古文一直是中小学生头疼的地方。开学季,现代出版社最新出炉了一套“行吟小古文”。“行吟小古文”系列以国学大师唐文治选评的《高等小学国文读本》为基础
2025-02-23 08:24:00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夏朝在此建都,开启了王朝统治的序幕;殷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让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025-02-23 08:25:00
2月26日,是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逝世48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翻译家,译林出版社最近特地推出了《穆旦传
2025-02-23 08:25:00
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
共工新闻香港2月23日专题电题:《还俗记》完成重编上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共工新闻记者程晓兰发自香港今(21)日
2025-02-23 10:26:00
宿迁泗阳:盲人丁士云如何用琴书奏响时代之声
在泗阳县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上,曾有一位盲人艺术家,用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编织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琴书传奇
2025-02-23 11:35:00
庆余年结尾,范闲到底死没死?费介终于给出答案!
二皇子是剧中隐藏的很深的大BOSS,如果不是因为范闲到上京,可能从内库在上京的商号中发现账目有问题,二皇子可能还不会暴露出来
2025-02-23 11:42:00
中国有8圣,其中7圣世人皆知,唯独剑圣少有人知,他是何方神圣?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先贤,他们往往在某一条道路上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重
2025-02-23 11:49:00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
哪些明星年轻时候特别漂亮,是你从未想到的?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看过《唐伯虎点秋香》,其中有一位扮演者给小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石榴的扮演者苑琼丹,虽然在戏中,石榴的长相不是太过好看
2025-02-22 2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