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错误的决定沉重的代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12:55: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开封,这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繁华富庶大都市。“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北宋一百多年积累的财富瞬间化为乌有。只见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父母、夫妻抱着哭泣的声音。一些富豪不得不化妆成穷人保命,妇女用灰、墨水涂面逃生。百姓靠吃水藻、野菜生存,城中猫、狗多饿死。北宋皇家珍藏的冠服、礼器、祭器、八宝、九鼎、玉器、浑天仪、铜人、书籍,遭金人劫掠一空。这一场劫难都缘于宋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决定。

政和五年(1115年)辽国人马植来投奔宋朝,宋徽宗接见了他。马植告诉宋徽宗:现在辽国皇帝荒淫无道,女真趁机兴起攻城略地,辽国将要灭亡。如果趁此机会攻打,辽国人一定会不战而降。否则将会让女真人捡了便宜。宋徽宗听完很高兴,他要完成父亲的愿望,收复燕云十六州。宋神宗是他的榜样,年号“崇宁”就因此而来。此前宋徽宗派兵收复了湟州、鄯州、廓州,扩大宋朝版图万余里。军事上的胜利,增强了他的信心。

此时大臣们分成两种观点,童贯、蔡京、部分守边官员力主伐辽。如河东经略使(地区军事长官)薛嗣昌,经常提供一些有利于伐辽的假情报,迎合宋徽宗。每次轮到他和宋徽宗见面时,他都慷慨激昂地请求北伐。此前薛嗣昌曾经多次因为说假话,遭到贬职处罚。

另一派反对伐辽,太宰(宰相)郑居中认为:“此时伐辽国没有必胜的把握,即使胜利国家也没钱拿出来奖赏将士们,百姓们又要受苦,承担运输物资的劳役,伐辽对百姓对国家都没有好处。”知枢密院事邓洵武认为:“北宋的实力还不足以战胜辽国,一旦开战将会旷日持久,百姓不能休养生息。北宋和辽一直是友好邻邦,开战师出无名。现在北宋能作战的军队,在和西夏人的战争损失严重,已经无法再应付一场战争了。”

宋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错误的决定沉重的代价

宋辽边境地区真定安抚使洪中孚也反对伐辽,他认为:“所谓燕云十六州望风投降的说法不成立,辽国人一向重视此地,租税只收取他们三分之一,此举深得燕云十六州民心。现在国家的财政也不足以支撑这场战争,军队兵骄将惰,根本不能作战。”

说真话的官员很快就遭到调离或者免职,郑居中、邓洵武不久去世,中央决策层也失去了制衡力量,此时的宰相王黻只知道一味迎合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宋徽宗决定收复燕云十六州。仍然有部分官员上书反对北伐,如真定路安抚使赵遹认为应该帮助辽国打败女真。秘书监翁彥深认为此时应该按兵不动,辽国是宋朝的友好邻邦,女真人是宋朝的劲敌,不如帮助辽国抵抗女真人,否则女真人一旦打败辽国,宋朝也要危险了。宇文虚中也认为如果不能拿下燕云十六州,女真人就会趁虚而入,这样会让女真人轻视宋朝。即使打下来燕云十六州军费、粮草国家也承担不起。就连北伐主将种师道也反对此次出兵,他說:“此次师出无名,就像邻居家有盗贼进入,不能帮忙打跑盗贼,反而趁火打劫。”他们说的以后都应验了。

此前宋徽宗调动15万大军,历时一年方镇压下去方腊起义。史载方腊起义造成平民死亡两百万,此时北伐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然而宋徽宗还是觉得可以赌一赌,他任命童贯为陜西、河东、河北宣抚使(主帅),种师道为都统制领兵15万北伐。并且下旨谁敢再反对北伐,必严惩不贷。此时仍有人冒险反对北伐,朝散郎宋昭说女真人靠不住,灭掉辽国对宋朝没有好处。此时内忧外患不断,北方都是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宋昭说真话很快就付出代价,除名(毁掉此人的官职履历记录)、免职就流放到偏远的连州(今广东连县)受监视、管制。

宋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错误的决定沉重的代价

第一次伐辽,童贯派去招降的使臣都遭到杀害,宋军遭到辽军顽强抵抗,所谓望风投降,燕云十六州百姓热烈欢迎宋军的场面并没有出现。不久宋军只能选择撤退。虽说打了败仗宋军损失不大,按说此时应该见好就收。宋徽宗却像赌博输了还想再玩一次,又派出军队北伐,不久宋军大败,自宋神宗以来积累的武器装备、粮食丧失殆尽,50万大军死亡过半,北宋最精锐的陕西军一蹶不振。军事上无法达到目的,宋徽宗又通过外交手段,花费百万贯从女真人手上购买了燕京六州之地。此时已隶属女真的平州守将张穀,想要投降北宋。宋徽宗贪图平州土地接受了张穀投降。此举惹怒了女真人,他们很快占领了平洲,并且缴获宋徽宗给张穀的亲笔委任书。女真人认为宋徽宗违约,随即兵临开封城下。

宋徽宗在国家军事、经济实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发动收复燕云十六州战争,第一次北伐失利后,本应休养生息,却再次北伐,暴露了北宋军事上不堪一击的弱点。那么为什么没人能阻止宋徽宗呢?根本原因在于北宋纠错机制失效了,一方面没人敢说真话,一方面宋徽宗的权力不受制约。

宋仁宗曾说“事正不欲从中出。不如付之公议,使宰相行之,有过失则台谏得以言之,改之易耳。”宋徽宗以前北宋形成了君主、宰相、台谏三权分立,军国大事由宰相们商议好,交给君主过目,获得君主许可了,才形成正式的公文。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台谏官员可以提出批评意见。如果宰相认为可以,台谏官员认为有问题,那就不执行。

不经宰相们商议,皇帝直接下达的命令叫“内降”,对于皇帝破坏纠错机制的行为,大臣们可以不执行。例如嘉祜元年(1056年),宋仁宗未经宰相同意,直接下旨派殿中侍御史吴中复审理李仲昌修河事,一日连续下七封“内降”催促他。吴中复面见宋仁宗,直接说此命令未经宰相商议通过,不能执行。

宋徽宗时期这一纠错机制遭到破坏,首先宰相只知道迎合宋徽宗,台谏官员多由与宰相关系好的人担任,这样一来皇帝的不合理命令畅通无阻的得到执行。此时出现了一种叫“御笔”的皇帝命令,宋徽宗用“御笔”直接干涉国家大事,无论事情大小都亲自处理,有时候一天之内连下好几道“御笔”,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大臣们也不敢说真话。

为了压制反对意见,宋徽宗还制定法律,违抗御笔以十恶不赦之一的“大不恭”罪名处罚,最高可以判处死刑。例如淮南运使张根上书宋徽宗,指出花石纲耗财费力,他获得的罪名就是大不恭,受到郴州安置的处罚。在这种高压的政治气氛下,士大夫们只能缄默不语。宋徽宗在联合金灭辽的过程中,曾下御笔不许守边大臣发表反意见。

宋徽宗还通过御笔遥控指挥北伐:上策是燕云十六州不战而降,中策是辽国向宋朝称臣,下策是在宋辽边境演习,全师而还。童贯看出宋徽宗的命令是按兵不动,没有作战的意图,他给宋军下的命令是不许杀一个辽国人,宋徽宗、童贯这种荒唐命令让北宋将军士兵无所适从,面对辽国人的进攻,只能选择撤退,即使抵抗也不敢使用全部力量,失败在所难免。

假如纠错机制尚在,就能避免进一步损失。例如宋神宗时期爆发与西夏的战争,永乐城之战死亡官员230人,士兵死亡12000多人。宋神宗马上意识到反对意见说的正确,鼓励大臣们说真话,不久就听取大臣意见停止战争。宋徽宗在第一次失败之后,只想着要挽回皇帝的威信,很快就发动第二次北伐,并且下令谁敢反对直接斩杀。正是此举导致宋徽宗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他更看重自己的威信,在他心中皇帝不可能犯错,即使错了为了面子也不能承认。宋徽宗一错再错昏招迭出,北宋因此灭亡,宋徽宗自食其果,可怜的是开封城的百姓跟着一起陪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徽宗的收复燕云与宋朝的领土扩张
...开始头脑发热,准备与金国结成同盟,一起消灭辽国,而燕云十六州归宋,其他地方归金。此举遭到了枢密院大佬邓洵武的强烈反对,辽国虽然困难,但军队仍然强大,宋朝军队开国时期精兵强将众
2023-11-01 08:12:00
历史上的燕云十六州在一千多年内,竟被这么多人占领过
说到燕云十六州,这个词。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对一直以来热衷于宋史的小伙伴来说,更是记忆犹新。因为燕云十六州这块地盘,对于北宋王朝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堪称是北宋历
2022-12-27 20:52:00
宋朝联金灭辽与联蒙灭金的错误决策
...说这三次战略不仅没能达成目的,反而让自己万劫不复。燕云十六州第一个最失败的战略:北宋联金灭辽北宋之所以联金灭辽,实际上跟心心念念的燕云十六州分不开关系。燕云十六州是中原北方最
2023-10-27 14:41:00
聊聊背北宋的海上之盟
...辽国由此展现出了一副将要灭亡的迹象。2、宋朝一直对燕云十六州有着强烈的执念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割据政权并立、军阀混战的局面,北方的契丹则暗中不断强大自身,无时无刻不想着
2024-01-30 13:52:00
宋朝300年都没收复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只用1年就搞定了
...,都被朱元璋收入了麾下,其中包括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又称为幽云十六州,是指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是北方
2022-12-22 16:23:00
北宋为什么要联金灭辽?
...金灭辽的战略思想来自辽朝一个叫马植的人。马植是辽朝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在辽朝做官,目睹辽天祚帝的荒淫和金国的崛起,意识到辽朝没有前途,于是暗中投靠北宋,并向北宋朝廷献上联金
2023-08-24 06:19:00
1123年宋徽宗收叛将张觉,为何一手好牌被打的稀
...做了一件震古烁今的事情,能够完成祖宗未能完成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情,结果却因为他误信叛将张觉,最终变成了举国同哀。宋金结盟1120年,北宋与金国为了联合力量夹攻辽国而签订军事
2024-06-25 15:43:00
宋、金定盟相约攻辽,但宋徽宗曾想爽约是为什么?
...,履约后,宋朝将得到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就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当然,燕云十六州需要宋军自己去攻打,金国不插手,金军不会进入到宋朝要攻打的地盘内。这份盟约在后世争议很大,被很多
2023-02-03 21:02:00
“雄才大略”的宋徽宗,为何两次攻辽都以失败告终
...云。上策是,宋军刚进入燕云地界,“燕人悦而从之”,燕云十六州百姓无不怀念我大宋,我大宋天兵出马,十六州百姓纷纷赢粮而影从,十六州完全成了北宋领土。中策是,占据十六州的耶律淳识
2024-03-08 16: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