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1 17:52:00 来源:戏说三国

1076年,68岁的铁面御史赵抃认为自己年纪已高,没有精力再去管理朝廷之事,想隐退到山间生活。于是,他直接上书宋神宗自己想还乡。

宋神宗得知后,脸色骤变,“啪”一声,把伺候在旁的内监吓得连忙后退几步。

等宋神宗静下来之后,其中一个内监,小心翼翼地询问:“皇上,为何发这么大脾气?”

宋神宗二话不说,直接把手里的奏折扔给内监。内监一看,原来是铁面御史的还乡请告书。

内监在一旁喃喃道:这赵大人可真是执着,这都第5次上书请辞了!

既然赵抃都上书了那么多次,为什么宋神宗迟迟不愿意放他走呢?

这铁面御史赵抃究竟有何本事?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出人头地进朝廷

赵抃,出生于北宋。年少的时候,他父亲因病去世,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赵抃母亲是一个弱女子,干不了什么粗重活。

她为了让赵抃能有出息,特地把赵抃委托给长兄赵振抚养。在长兄的教导下,赵抃步入学堂。或许是生活的贫苦,让赵抃觉得自己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出人头地。

后来,赵抃26岁的时候,考入进士及第,担任潭州的节度推官。赵抃一上任就遇到一项棘手任务。

据闻,有人在大赦前制作假公章,在大赦后使用。当时的执法人员知道后,要把制造假公章的人员处死。

赵抃得知后,亲自去核查。可他发现按照律法,此人罪不至死。之后,赵抃把“罪犯”只是从轻处罚。

赵抃原以为可以清静一下,可没多久,老家邻居陈伯洪找到了赵抃。

寒暄一阵后,赵抃才知道,原来是陈伯洪儿子下乡催租不小心和佃户老父亲产生了争执,结果佃户老父亲摔倒撞南墙,不幸去世。

陈伯洪看到出人命之后,只好让儿子去自首,但官府迟迟不下判决。无奈之下,陈伯洪只好带着一双妻子做好的鞋找到赵抃。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因为赵抃没当官之前,参加考试及各种费用,陈伯洪都会慷慨地资助他。

逢年过节,陈伯洪妻子都会做一双鞋子送给赵抃。如今,陈伯洪儿子遇到困难,也只得求助于他。

而赵抃并没有忘记陈伯洪对自己的帮助,他看到鞋子,也想起陈伯洪一家对自己的照顾。

赵抃每天派人去衙门给陈伯洪儿子送饭,县衙的审判每天看到有朝廷的人来给陈伯洪儿子送饭,觉得他跟朝廷的人关系应当不错。

于是,审判不敢怠慢。后来,经多方调解,就让陈家赔偿,此事得以了结。

此事过后,赵抃为人正直,而且处理问题也很公正的名声渐渐传开。

贵人相助节节高

朝廷的翰林学士曾公亮知道了赵抃的事迹之后,觉得他这个人做事公私分明。虽然曾公亮和赵抃素未谋面,但他还是选择上书宋仁宗,推荐他做殿中侍御史。

当时朝廷也需要这类正直的人,宋仁宗就恩准了赵抃的职位。

赵抃知道后,很兴奋。毕竟,他从一个小地方出来,也不知道自己要打拼多久才能进到朝廷任职。

此后,赵抃就从节度推官升到殿中侍御史,这也是他事业的一个转折点。

成为殿中侍御史,赵抃一直恪尽职守。

奏章《论邪正君子小人》记载:“小人虽有过,力当排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爱护。”

对于小人,赵抃一点也不留情面;但对于君子,赵抃则是很爱惜。

赵抃在职的时候,得知三司使的王拱辰在出使契丹的时候,接受了契丹的礼物。

这本算作两国友好交流的一个正常往来,可王拱辰想讨好宋仁宗身边的张贵妃,就把契丹送的礼物借花献佛,送给张贵妃了。

张贵妃看到王拱辰那么有心意,于是,她经常在宋仁宗面前说王拱辰的好话。没多久,宋仁宗就把王拱辰设为宣徽北使。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赵抃得知后,觉得王拱辰违背了他出使契丹的使命。赵抃力劝宋仁宗收回成命,并把王拱辰贬出京师。

因为赵抃觉得王拱辰不安好心,而且他还到处造谣欧阳修。

王拱辰和欧阳修都是前参知政事薛奎的女婿,但王拱辰共娶了他岳父的2个女儿。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薛奎的三女儿。只是,两人结婚没多久,他的妻子就去世了。后来,王拱辰又娶了薛奎的第五个女儿。

而欧阳修娶的是第个四女儿,看到王拱辰娶了两次,欧阳修就笑他:“旧女婿变成新女婿,大姨夫变到小姨夫。”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王拱辰听到后,只是微微一笑,但他却把此事怀恨在心。王拱辰为了报复欧阳修,就说他和外甥女私通,但开封府却没有找到“私通”的证据。

不过,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而宋仁宗为了平息舆论的压力,只好把欧阳修贬到滁州。

赵抃得知后,就对宋仁宗说:“正人君子都纷纷离开朝廷,如果都走了,到时候朝廷遇到什么困难,恐怕再也不会有人站出来提出中肯的意见。”

宋仁宗听到赵抃的话,思考再三,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于是,他收回之前的指令,又继续把欧阳修留在朝中。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小人暗算生波澜

可是,御史职位,在朝廷上并不好当,很容易被朝廷的大臣视作敌人。

虽然赵抃让欧阳修能继续在朝廷工作,但他自己却被流放。

当时,开封府接到报案:宰相陈执中的婢女迎儿死了。开封府的人并不敢怠慢,而且宋朝也有个法律:如果佣人离奇死亡,需要派法医亲自检验。

再加上死者是宰相家的佣人,开封府的人也想快点找到原因。

法医一打开尸体,就看见伤痕累累,觉得死者的死因很可疑。

那时候,京城到处都有流言:迎儿生前被陈执中的宠妾张氏惨打,也有人说是陈执中惩罚她,然后暴毙的。

朝中都在讨论迎儿的死,宋仁宗作为皇帝,也不能对此事完全不管。

后来,宋仁宗设立了调查组,派崔峄为主审官。查了一个月后,崔峄等人认为:执中的奴婢迎儿对主人不敬,意外死亡,并不是陈执中妻子张氏所杀,不需要承担责任。

而赵抃知道这件事的审判结果后,认为有蹊跷。随后,他立刻去找陈执中周边的邻居了解情况。

邻居都说陈执中等人经常对迎儿大打出手,而且据《宋纪五十五》记载:“女奴迎儿13岁,既累行菙挞,从嬖人阿张之言,穷冬裸冻,封缚手腕,绝其饮食,幽囚禁闭。”

赵抃明了,迎儿就是被陈执中用私刑处死的。

接着,赵抃上书宋仁宗自己所打听到的情况。可是,宋仁宗却对陈执中很偏袒。

因为陈执中很懂得讨宋仁宗的欢心,深得仁宗的宠信。所以,对于御史弹劾陈执中的奏折,宋仁宗一律不理。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但是,赵抃并没有为此放弃,他觉得陈执中的婢女迎儿死得不明不白。此后,赵抃连续给宋仁宗上书20多封弹劾陈执中的奏折。

赵抃担心奏折不起效果,还在里面罗列了关于陈执中的8条罪状。

宋仁宗看到后,即使很宠信陈执中,但这些清晰的罪状摆在眼前,如果不惩罚的话,万一都效仿怎么办?

为此,宋仁宗不得不把陈执中的宰相罢免。

其实,当时朝中的大臣知道是陈执中下的手,但都不敢进言。

因为宋仁宗听信陈执中的话,自己去说,若是得罪了陈执中,那自己的官位怕是也不保了。

而赵抃因敢于进言,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铁面御史”的称呼,且据史料《二十四史》记载:“铁面御史”令誉只有一人。

可是,这个称号没有留在赵抃身上很久。因为宋仁宗的爱妃张贵妃去世后,副宰相刘沆操办丧事。

宋仁宗看到刘沆那么用心帮自己办事,于是,他就把刘沆升为宰相。可是,他还是天天往张贵妃的灵堂跑。

赵抃知道后,就上书弹劾刘沆,做了宰相还去灵堂,传出去有失体统。

就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刘沆知道后,就找各种理由在宋仁宗面前说赵抃的坏话,目的就是让他不再继续担任朝廷的殿中侍御史。

或许是宋仁宗也受不了赵抃那张嘴,想把他派到别的地方去,只是没有找到理由。而如今宰相刘沆一说,宋仁宗当即把赵抃流放到知州。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可没多久,宋仁宗因病去世,儿子宋英宗赵曙即位。

宋英宗登基不久,蜀地就出现了不安稳。他知道赵抃先前的事迹,倒是认为赵抃很适合治理蜀地,就把此任务交给了他。

赵抃到了蜀地之后,得知当地的一些人喜欢用各种手段来骗取老百姓的钱。赵抃一开始是下文警告,但是效果不大。

后来,赵抃把为首的人抓起来,在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地区。此后,他们才收敛。

没多久,朝廷派人去考察,百姓都以为要把赵抃召回京。当地的百姓都拦住考察员,不然他们带走赵抃。

宋英宗知道后,就没有召回他,只做了一番褒奖。

治盗有功终退休

只是,宋英宗在位不到4年,36岁的他就因病去世。之后,就由19岁宋神宗赵顼登基。

宋神宗听闻赵抃的一些过往,就把赵抃从蜀地又专门调回京继续做谏官。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朝廷的大臣对宋神宗的做法感到疑惑,宋神宗却对他们说;“朕只是想发挥赵抃的直言,这样也可以更好地辅助自己。”

每当朝廷有什么不妥之处,赵抃总会秘密上奏。而宋神宗也会亲自回笔他的奏折。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1065年,宋朝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元。”

年轻的宋神宗相信变法可以缓解危机。

当时主政的人是王安石,他认为变法应该分为三部分:富国、强兵和取士之法。

设想很美好,真正实行起来却民不聊生。

因而,赵抃格外反对他的变法。

赵抃觉得国家已经进入亏损状态,哪有多余钱财强兵?为此,两人经常在朝廷上争吵。

争执无果,赵抃觉得自己也60多岁了,没有精力再去管理朝廷的事情。之后,赵抃连续5次上书宋神宗,自己想请辞。

但是,宋神宗都没有批准。刚好又遇到蜀地因为戌卒困扰,宋神宗想找一个得力的官员去整治。

于是,宋神宗想到了赵抃,但是赵抃此时已经68岁了,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前往。当宋神宗把这个想法告诉赵抃的时候,他没有迟疑,立刻就答应了。

但他有一个条件就是:治理成功之后,请宋神宗答应自己的请辞。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宋神宗急需解决蜀地的问题,而赵抃又是信得过的大臣,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赵抃到蜀地之后,他向宋神宗上疏,自己在处理蜀地的任务时,希望不用每件事都告诉您,宋神宗也答应了。

此时的赵抃早已积累了老道的经验,他这次没有施加各种严刑,而是耐心劝导想谋变的卒长:“我同你年岁相当,我单身匹马入蜀,为天子镇抚一方,你也清廉谨慎统率士卒,等戌期满,分些余财回家,替妻儿考虑,可好?”

意在劝告:我和你岁数一样,都是为皇上效力。你做事也是清正廉洁,等时候到了,不如拿一些财产回家陪陪妻儿。

或许卒长被赵抃的话打动了,随后,卒长解散了闹事的人们。

蜀地治理成功后,宋神宗也履行了他的诺言,让72岁的赵抃告别朝廷。

宋朝铁面御史赵抃:公正与智慧的化身

写在最后

赵抃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了进士,到达朝廷任职。虽然他一开始只是个节度推官,但他也认真对待工作。

得到更高的职位之后,赵抃也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本分。

一生勤勤恳恳为官,因敢于直言,在官场数次沉浮。

“铁面御史”是赵抃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也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个有资格进入《二十四史》的御史。

也难怪,后人以他和包拯为原型共同塑造了铁面断案“包青天”的形象。

他也担得起此殊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文人中的犟种,非此二人莫属
...政官,借机立下很多名目剥削百姓,民愤极大。王逵仰仗宋仁宗宠信,因此有恃无恐。包拯连续六次上章弹劾,仁宗不为所动,包拯第七次弹劾说:“陛下不顾及百姓的抱怨,一味任用酷吏,确实是
2024-12-16 13:04:00
唐介为何会被人称为真御史
...稷,肯教夫子不生还。”殿中侍御史唐介因直言敢谏,被宋仁宗一怒之下贬出京城。许多正直官员敬佩其忠直,特意为他设宴饯行并“赋诗激美。”大臣李师中这首赠诗,充分表达出众人对他铮铮铁
2023-05-26 14:57:00
宋仁宗的仁慈都表现在什么地方
...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意思是当初宋仁宗见过苏轼苏辙两兄弟后,心中大喜,对曹氏说自己又为子孙觅得两位“治世能臣”,而神宗身为仁宗之子,怎么能因为几首诗就杀掉仁
2023-04-23 15:11:00
聊聊北宋宰相、书法家——文彦博
...这些事情,将权不集中,军法不严峻,怎么能成功呢?”宋仁宗赵祯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吸取他的意见。当时,鄜延路驻泊都监黄德和与鄜延路副总管刘平有矛盾。三川口之战后,刘平及鄜延副都
2023-06-04 15:18:00
北宋时期大臣王拱辰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开封府咸平县人,北宋时期大臣。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状元,出任怀州通判,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反对庆历新政,借故劾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及范仲淹
2023-06-06 15:14:00
曹皇后临死前做了一件好事,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北宋的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如果不是电视剧《清平乐》的渲染,在民间并不那么出名。历史悠久的曹皇后于1034年进入皇宫。在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个王朝之后,终于成为北宋太皇
2023-02-19 19:51:00
北宋宰相文彦博辅佐4帝的传奇之路
...可是大家知道这个聪明的小朋友后来怎么样了吗,辅佐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个皇帝,还当了50年的将相,就连蛮夷都很佩服他,那么小编就来介绍下这位神童的生平。他叫文彦博
2023-11-15 22:05:00
...历史随笔有温度的待人之道清风慕竹北宋时,陈执中受到宋仁宗的器重,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登上了宰相的高位。他的仕途火箭般蹿升,是因为铁面无私,只讲原则,不讲私情。陈执中当上宰
2023-11-06 05:07:00
...赵抃(biàn)自觉年事已高,萌生了隐退山林之意,上书宋神宗说自己想告老还乡。看到奏折,宋神宗脸色骤变,把伺候在旁的内监吓得连忙后退几步。等宋神宗冷静下来,其中一个内监,小心
2025-02-23 2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