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体系演变:从官学到私教的兴起
孔子若活在现代,必定会深感非法补习的流行所带来的影响!这是时代演变的结果,中国是一个极为注重教育的国家,早在2500年前,私人补习班就盛行起来,更别提正式的官方学校了。在孔子的努力下,私人教育几乎成为古代...……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之差除了汉胡分治还有什么?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这里的“南北朝并立”,指的便是史上著名的分裂时代---南北朝。北朝从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算起(又一说,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更多
李世民命高士廉修《氏族志》,抬高了皇族地位瓦解了门阀集团
...并且具有对应品级的政治特权,所以门阀士族成为了魏晋南北朝的特权阶层。于是他们成为了国家和朝廷的中坚力量,控制着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土地和教育等各种资源,也成为了国家兴衰成败的根源所在。《氏族志》之类...……更多
八王之乱,混战了14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差异。除此之外,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更是加速了南北融合进程。北魏政权起源于河西走廊,前秦在淝水大战中不敌东晋,此时拓跋族趁乱而上拉起一支队伍,这就是北魏政权的雏形。公元398年,拓跋珪定都山西大同,史...……更多
...这是门阀士族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下的地方士绅南北朝后期至隋唐,南北士族均逐步丧失了地方社会的根基。在均田制、租庸调制的颁行下,唐代的政权力量下沉到地方社会。然而均田制下自耕农并不稳定,他们很容易...……更多
司马氏家族姻亲关系的缔结,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
魏晋南北朝,群雄逐鹿,战火纷飞,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伴随着在这场纷争中的胜利者的不断出现,新的社会秩序逐渐建立起来,但新生的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既能管理少数民族又能统...……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冲突不断杀戮频繁,但文学却蓬勃发展
民族之间的冲突,导致魏晋南北朝初期杀戮频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发展中,一个充满战乱的时代,直到今天,人们对于此段历史的印象和记忆,依然是少数民族南下入侵中原的画面。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更多
聊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妒妇
...、刻薄、凶狠、残忍、阴险等性格特点为人所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阶层的崛起,以及魏晋时期“三国”长期战乱,造成大量妇女遭受到摧残和杀戮,这也使得这种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暴力和对女性暴力,成为魏晋南...……更多
士族门阀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在政治上垄断了选官,在文化上垄断了舆论和教育,在经济上控制了大量人口和土地。士族门阀的统治好似坚如磐石,定可千秋万载。可是士族门阀从南北...……更多
聊一聊“士族”集团是怎么出现并走向成熟的
...它也是魏晋特殊的背景之下慢慢形成的,并且影响了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历史。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士族”集团是怎么出现并走向成熟的。一、“士”与“族”的融合从某个角度而言,“士”与“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多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晚年为何要亲自废除
...留了贵族子弟的国子学。这样一个百般倡导、积极落实的教育体系,被他亲手废除,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有文臣建议杨坚,不要贸然废除学校体系,这会对国家的人才培养造成损害。但是杨坚意志坚决,没有理会。为此,朝中上...……更多
唐朝时期的关东士族敢和皇权叫板,他们究竟有多强?
前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发展几近于不受控的状态,尤其是东晋,就连皇帝都要看士族的脸色行事。出身于琅琊王氏的王敦只是暗示一番晋明帝让其回朝,晋明帝立马亲自写下手诏,让王敦还朝,并赐其“奏事不明,入...……更多
2022-12-22 21:46:00关东,士族,皇权,时期
五姓七望的衰落,标志着古代门阀朝廷走向的结局
...并且凭借其强大影响力左右政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隋唐时期逐渐随着门阀的衰落门阀政治也不复往日。最后则是以封建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其以科举制为依托,去士不再再看重门第,而重才学,士子...……更多
鸿都门学:东汉末年文化教育的创新与争议
...学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鸿都门学的设立破坏了传统的教育体系,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此外,鸿都门学的教育内容与传统儒学经典相去甚远,这在当时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一种挑战。尽管面临种种阻力,...……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程。它是汲取了自先秦以来各种取士制度的积极因素,在南北朝一系列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取士制度。”可以说在隋唐科举制成型之前,极少可能出现官员到很远的地方赴任,科举制逐渐打破了古代门阀对地方政治的控制...……更多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上比较特殊的时期,它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并在这动荡的时代,产生了我们古代第二大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也因九品中正制度的不断发...……更多
刘裕为何不用汉或楚作国号,而选择宋?
...晋灭亡后,刘裕以宋为国号,史称刘宋,开始了中国古代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很少有人知道,刘裕其实是刘邦弟弟刘交的后人,算是汉朝皇室后裔的旁枝。如此一来问题便出现了,刘裕称帝建国为什么没有沿用“汉”为国号,而...……更多
透过“咏絮才女”谢道韫的婚姻斑窥东晋门阀浮沉
...之故,但如果透过她的才华,却可以看到东晋令人尴尬的教育体系。东晋是个诗酒风流、名士遍地的年代,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动人传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却也是士族垄断教育的百年。与当时上流社会的文采风流相对...……更多
隋文帝杨坚为何数年内,就能统一分裂280余年的中国?
...族、门阀,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历史上有名的士族有南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隋唐时期的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士族”兴起于曹...……更多
南朝宋的刘暠,建立后汉的历史背景
刘暠,字文康,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第二位皇帝。他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孙子,其父刘义符早逝,他在刘裕的抚养下长大。刘暠继位后改国号为后汉,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中最为杰出的一位皇帝之一。本文将探讨刘...……更多
...排辅政团队,实现顺利权力交接都是极为困难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更是困难。自汉末以来,士族势力膨胀,掌握了国家主要的经济、人口资源。能否驾驭这些士族,是皇权能够稳固的关键。强主控得住场子,但给幼主安排...……更多
聊聊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之间的权利斗争以及党派纷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总体上来说是世家大族的政治模式,而在此政治模式之下,关于一些权力的斗争以及秩序的改变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最初的魏晋时期的权力更迭,以及党派斗争方面究竟引起了怎样的变化,为何...……更多
从牛李党争,探讨中晚唐到灭亡的内在因素
中晚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以党争和动乱著称的历史时期,自安史之乱爆发,至十世纪初朱温灭唐,这一时期唐帝国在地方的控制力被藩镇极大削弱,中央权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弱化趋势。而本文所要探究的,正是从牛李党争...……更多
新疆:天山南北最美的建筑是学校
...以上,占全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六分之一以上,“天山南北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已成为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据介绍,新疆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等系列措施,不断...……更多
中国古代医官制度的演变与宋朝的完善
...以追溯到秦朝。秦朝建立初期,由于当时缺乏系统的医疗教育体系,且之前也没有较为完善的医官管理制度,导致当时的清朝政府不得不采取征召法来弥补宫廷医疗人员的空缺。由于初期的宋朝在国家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一切资源。以两汉为开端,这些门阀士族又经过了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长达600余年的发展,始终站在历朝历代的权力巅峰。 最盛时期达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地步,占据大量土地、人口、建立独立军队,权倾朝...……更多
“人分四等”为何成为了元朝的标签
...朝大兴。科举选官是针对曾经的察举选官,如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是实行察举制。察举制的特色是,皇帝只有任命权,而举荐人才则是士族的权力。唐朝兴科举,是将选任官员的权力完全收归皇帝。但毕竟士族尚未完全衰...……更多
我国的科举制度为何有众多弊端,还能延续上千年
...试、会试、殿试。这六级难度逐级攀升,有点类似今天的教育体系。前三级的考试并非难倒普通读书人,县试、府试的通过率颇高,而院试则是称为“秀才”的分水岭。对于只达到这个级别的人来说,生活依然不错,他们在当地...……更多
从举孝廉到公平考试:东汉察举制的演变与争议
...够顺利推行这个改革,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和后来两晋南北朝时期相比,东汉时期的地方豪强,还没有后来那么强。当时东汉的地方豪强,虽然主导了地方的经济和文化,但是还没有组建军队的能力。因为没有军队,东汉政府...……更多
东晋寒门在淝水之战成功崛起,士族统治走向没落
...向末年的时候,皇帝手上所拥有的权力在不断的缩小着,南北地区的士族,野心在不断的蓬勃和彰显着,他们形成了强强联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把权力直接垄断在自己的手中,而这一时期也就被称之为门阀政治。就像是士族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谈及这个话题,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后周政权及后周先后三任皇帝的基本资料。后周始建于公元951年,开国皇帝是后周太祖郭威。后周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国河南
2024-06-11 19:26:00
史学家章太炎,为何说关羽是诸葛亮害死的
引言: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赞留。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陈普《咏史下·关羽四首》关羽的死亡是三国时代的一件大事
2024-06-11 19:31:00
曹操和谁有杀子之仇,为何对他封侯拜将还结为亲家
董卓之乱,对于东汉王朝本已风雨飘摇的政治局面而言,无异于一场雪上加霜的灾难,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陷于分裂的直接原因。宦官和外戚专权
2024-06-11 19:35:00
刘备曾两次得到徐州,为何每次都没守住
前言刘备,这位三国时代的英雄,曾两次掌握徐州这块重要的战略要地,却每次都未能守住。作为一代枭雄,刘备为何屡次在徐州失利
2024-06-11 19:40:00
秦朝吃牛肉可判刑,王翦为何让士兵尽情吃
前言中国古代,牛被视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吃牛肉甚至可能招致严厉的刑罚。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位将军,王翦,在秦始皇的禁令下,敢让士兵们尽情享用牛肉
2024-06-11 19:40:00
众多军阀都曾想迎接汉献帝,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前言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汉献帝成了众多军阀争夺的对象。许多枭雄都曾试图迎接汉献帝以稳固自己的权势,但最终成功的却只有曹操
2024-06-11 19:50:00
诸葛亮为何不学习技术,再组建一支藤甲兵呢
藤甲兵这个兵种,我们基本都是从《三国演义》中获悉的。当时孟获请乌戈国当帮手,乌戈国派出了三万藤甲兵,刀枪不入,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2024-06-11 19:54:00
刘据起兵避免了扶苏式结局,为何没像李世民那样成功
前言西汉时期的巫蛊之乱中,太子刘据在生死存亡之际,毅然起兵抗争,避免了扶苏那样悲惨的结局。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刘据为何未能像李世民那样成功夺权
2024-06-11 19:52:00
吕布杀义父虽然无耻,但丁原与董卓也是一丘之貉
前言权力的交替,家族的倾覆,政治的阴谋,无一不让人惊心动魄。但谁又能真正看清当时人物内心的博弈与抉择呢?又有谁能洞悉其中的惊天玄机
2024-06-11 19:52:00
哪三位隋唐顶尖猛将,都不在李世民麾下
在《水浒传》中草莽英雄一百零八位,而隋唐演义同样猛将如云。我们常聚焦于李世民身边的英雄,但还有许多猛将未曾为其所用。有人断言
2024-06-11 20:08:00
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描绘了什么春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闲暇中结伴漫游庐山,在登上大林寺游览时,竟然意外地遇到了山下芳菲已尽
2024-06-11 20:08:00
曹操的后代在唐朝穷困潦倒,杜甫送他一首诗成了千古名篇
三国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沦为他手中的傀儡。公元220年,曹丕公然篡夺皇位,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然而曹操和曹丕恐怕做梦也没想到
2024-06-11 20:03:00
李渊面对玄武门事变为何束手无策
回顾历史,看到唐朝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我们不禁会有一个疑问:作为唐朝最高统治者的李渊,为何对玄武门之变束手无策?直到尉迟敬德杀到眼前
2024-06-11 20:01:00
开局即巅峰的西晋王朝为何快速衰败
在华夏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有的王朝国祚长久,传承十数位皇帝,对华夏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有的王朝虽然享国很短,却也能为后世留下丰厚的遗产
2024-06-11 20:07:00
杨广玄孙杨慎矜,为何会被唐玄宗赐死
杨慎矜门荫入仕,起家汝阳县令,他本身很有才华,又有“任侠”的好爽,所以朋友特别多,尤以治理地方闻名。他也是被李隆基看重
2024-06-11 2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