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年此时《满江红》大火,一时有关岳飞以及其背后的宋朝故事再次为人热议。两宋享国三百余年,既有岳飞这样铁骨铮铮的文臣武将,也有秦桧那般谄媚阿谀的佞臣小人,为了揣摩迎合上意不择手段也毫无底线。今天要说的这个...……更多
...节则得到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尊重和赞誉。你对张天纲的故事有什么看法?他的忠诚和气节是否触动了你的心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或经验,让我们一起探讨和学习。 ……更多
...风传承的好官,留下了如“遗诗逃宴”等脍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二十二日,杨万里出生在吉水县湴塘村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家境清寒,世代都没有出过做官的人。杨万里9岁时,吉水遭遇饥荒,...……更多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主战派张浚出任宰相,杨万里随即改秩左宣教郎,任命为临安府府学教授,得以脱出选海。杨万里无疑是幸运的,可他的生活也是贫瘠的。他在39岁丁父忧居家时,以《悯旱》描述了生活的贫困:“书生所向便四壁,卖浆逢寒步...……更多
科举制在唐朝中后期为何不断侵蚀官僚体系
...相互合作。说到隋唐时期的官僚选拔制度,就不得不提起科举制。魏晋时期采取的九品中正制集中于贵族阶级,不利于扩大统治范围,到了隋朝时便面向下层阶级广泛选拔人才。科举制在唐朝趋于成熟,并逐渐为朋党政治的兴起...……更多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部讽刺科举黑暗的传世之作
...。可能单单听《儒林外史》大家没有印象,但其中的一个故事大多数朋友一定都听过,那就是“范进中举”,讲的是一个考了20多次,跌跌撞撞终于在54岁高龄考中举人的范进,在中举前后极大的反差对比刻画出众人的趋炎附势...……更多
袁炜:明朝拍马屁大师的升迁之路
拍马屁是一门“学问”,在古代官场上必备的技能。中国历史那么多年,会怕马屁的大有人在,但是一般的马屁可没什么作用,必须要拍到老板的心里。而袁炜则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利用拍马屁快速进入了翰林院。明朝有个...……更多
每日商报讯 1142年,绕过绿荫如盖的大樟树,孔庙大门已在前面。这里还是最高学府——太学的所在地。只见三三两两的学子聚于一处,品诗作赋,吟诵声声。经过了近900年的变迁,孔庙虽几经修缮,但依然矗立于原地,只是学...……更多
深圳南园:老城区书写新故事
...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式,老城区正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滨河绿美长廊是南园街道第一座集园林、园艺、生态科普和休闲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市政公园。南园街道供图城区焕发新活力“以前这条路上人多车多,特别不好走...……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起源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封建时期的一项创举,他打开了寒门学子得以进入仕途的大门。但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历史上的学者们却各有争议,有的人认为科举制源于汉代“分科举人”的考试形式,有的人将隋朝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更多
牛李党争:唐朝末期政治斗争的权力游戏
...争”。那么牛李党争到底是因何而起,又有什么影响呢?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用来朝廷选拨厉害的人才和官员。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选拔人才的考试,竟然引发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唐宪宗元和...……更多
宋朝冗官问题及其影响
...恩荫人数的前提下,仍有皇后亲属十八人被授官。第二,科举之弊。宋朝科举制度与前代相比,取士数量大为增加。《宋史·选举制志》载:“时取才唯进士、诸科为最广”,此外还有贡举、武举、词科、童子举和宗室应举等科...……更多
宋朝为何分为南宋和北宋,而不是东宋和西宋
...一切的背后,是刘邦与刘秀两位英雄的不屈不挠,他们的故事在火光与烽烟中被传颂,成为后世赞颂的英雄史诗。而汉朝的故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寻那份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在东汉朝的...……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各个朝代状元及第的前景如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终于清末。从建立至清朝灭亡,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六朝,而其中又以唐朝为最...……更多
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竞争压力堪比高考,为何唐朝学生不上补习班
...的的字“瞾”,也是在说自己是半边天吧。有关武则天的故事不少,说她手段残忍的,毒杀了已经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为把正统的皇后娘娘赶下台,亲手掐死了亲生的公主;另外还有她先后启用了两任“酷吏”来俊臣和周兴,...……更多
...人脉。南宋短篇小说集《夷坚志》里写了一个真名实姓的故事:南宋临时首都临安(即杭州)拥有的录取指标很多,于是有湖州考生沈枢去临安府冒籍参加解试,他担心被其他考生举报,所以找了两位官员做担保,一位官员是他...……更多
追寻中国走向近代的轨迹
...,一路追寻宋元之际士人精英的命运,呈现宋元士人突破科举重围后面对的艰难局面,呈现宋元变革下社会转型的百般样态。作为古代社会的知识精英阶层,士人的前途命运必然与时代挂钩,而士人流向也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重...……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远落后的滇南建水、石屏一带,为了缓解这些人对江南和临安的思念之苦,允许把建水改名为当时南宋都城临安。直到1914,民国政府才撤销临安府,恢复为建水县。另一个说法是明朝建文皇帝在“靖难之役”后,流落到云南武...……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在《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每每读来总有让人细思极恐的感觉,唐僧的父亲在高中状元后,做了当朝宰相的乘龙快婿,一下子走上了人生巅峰,然而在赴任江州的时候,却被水贼所杀,并且冒名顶替十八年,仔细想来,...……更多
李善长因功高权重而自负,终致祸从天降
...朱元璋并没有因此放弃李善长。1376年,朱元璋将自己的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授李祺驸马都尉。临安公主嫁给李祺后恪守妇道、孝敬公婆,而李善长更是因为临安公主下嫁给自己儿子,权势更盛,风头无两。 然...……更多
清朝宗室子弟的官场生涯:升迁与限制的谜团
...三在正常情况下,所有的宗室子弟要想当官,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在清朝初期,朝廷不允许宗室子弟参加科举考试。1697年,康熙皇帝下谕宗人府和礼部,第一次准许宗室参加科举考试,称“嗣后八旗宗室子弟,有能力...……更多
...不会放弃地方根基,这是门阀士族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下的地方士绅南北朝后期至隋唐,南北士族均逐步丧失了地方社会的根基。在均田制、租庸调制的颁行下,唐代的政权力量下沉到地方社会。然而均田制下自耕农并...……更多
...以稗说传。”是为该书和作者而感叹。这部小说没有一个故事主干,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映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观察之准确、描述之生动、细节之...……更多
东林党:明朝末年官僚集团的崛起与争议
...恤民、减轻赋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反对屡见不鲜的科举舞弊行为,主张取士不分等级贵贱,按照个人才智,予以破格录用;加强在辽东的军事力量,积极防御满洲贵族的进攻。评价:东林党人在时局动荡之际,能够以道自...……更多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晚年为何要亲自废除
...年却要亲自废除这一举国体制?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心酸故事和深刻内情?一、文帝早期重视教育,兴学治国杨坚在位之初,深感到人才的重要性。经历长期的战乱,朝堂上明哲治国的人才凤毛麟角,杨坚心怀国家大计,认为要...……更多
南宋建都为何在建康与临安之间摇摆不定
...来,惊吓间丧失生育能力,再度南逃。直至1138年才确定临安(今杭州)为行在,长居建都,直至1276年蒙元灭宋,历时138年。相比长安、洛阳、汴梁、建康,历史在临安定都的只有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原因还是因为吴越国势力范...……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的反骨,萌芽于一个成语“沆瀣一气”。为什么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出生于唐朝盐商家庭的黄巢,并没有因为家境优渥,而成为纨绔子弟,反而喜爱读书崇尚科举,小时候就被称为“神童”,长大后立志要入朝为官。饱...……更多
清代90位漕运总督,唯一一个不贪还治贪的是谁
...仕纶,原型就是施世纶,小说是根据清代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拼凑而成,将诸多人物的故事凝聚在施世纶身上。施公案施世纶,乃收台英雄施琅的次子,生于1659年。在《施公案》中,施公如同狄仁杰一样屡破奇案,和狄公有元...……更多
揭秘唐代文人求荐之路:李白杜甫的求荐诗比较
...离开这里了,我很留恋巍峨的终南山,更想有渭水之滨的故事。如果我走了,会像白鸥遨游在大海烟波中,就再也没有人能控制我了!听着杜甫说的这些话,别说韦济了,就是我都忍不住笑了。第一次拍马屁人家没理,第二次先...……更多
刘娥垂帘11年,大臣求她称帝她却不敢是为何?
...取代了以前的宫廷贵族世代相传的局面,文人都可以通过科举入仕。在宋真宗时期,创立了台谏制度,谏官的权力越来越大,一言不合就开喷,而且宋朝又有不得杀文人的潜规定。使宋朝的文人多以标榜自己“忠君爱国、正直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细思极恐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给诸葛亮说了啥
三国中的刘备举起了“兴复汉室”的大旗,这种情况下刘备的支持者就多了。刘备手中的大将有很多,最厉害的一位就是诸葛亮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在我国更是尽人皆知
2024-07-07 15:40:00
于禁投降关羽究竟是多大的罪过
公元219年7月,关羽命糜芳与傅士仁镇守后方后,他认定安排妥当,于是集齐荆州大军围攻襄阳与樊城。当时关羽意在樊城,于是大军不断对樊城进行施压
2024-07-07 15:40:00
张飞与马超打成平手,若决一死战谁能取胜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蜀国五虎将的经典战例最为传神,尤其五虎将中的成员还互相大战过,比如关羽在长沙战黄忠,马超与张飞在葭萌关血拼
2024-07-07 15:41:00
刘邦:越是在哪3件事情上浪费精力,生活越是糟糕
总有人会问我,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呢?其实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可是后来我逐渐想通了,研究历史,就是为了在几千年的人物故事中
2024-07-07 15:42:00
为何说陆逊间接害死了刘关张三兄弟,还导致了东吴政权的衰亡
可以说,在三国的故事中,其实是有着明显的阶段划分的,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也都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
2024-07-07 15:43:00
河北出土刘备祖墓,揭开了罗马没去招惹汉朝的原因
三国时期,是一个大乱世。先是黄巾起义的出现,之后的东汉就彻底乱套了。战争接连不断的出现,一直到司马炎建立晋朝,三国时期才结束
2024-07-07 15:44:00
哪位布衣相士,秦始皇为她赐名,刘邦封她为侯,文帝尊她为义母
许负生于秦始皇时代,她爹是河内郡温城县令许望。话说,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心情大好,于是下令让各地官员搜集民间的奇人异事,也就是所谓的祥瑞之事
2024-07-07 15:45:00
秦灭六国痛心疾首,而于刘邦灭秦拍手称快,这是为何
张艺谋曾经拍过一部叫《英雄》的片子,里面的无名是位绝世武功的侠士,但当他有机会刺秦时,与秦王一段发人深省的对话,却令他没有动手
2024-07-07 15:45:00
董卓做的哪些事,毫无人性,比权力的游戏还残酷
《权力的游戏》,由于血腥、暴力甚至很成人,尺度之大,很多人都为之错愕。当然,也因为这部剧拍出了战争的残酷,加上各种阴谋诡计
2024-07-07 15:46:00
张飞的蛇矛到底什么样
人间本没有兵器,斗争多了,就有了兵器。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第一回就说了刘备、关羽、张飞义结金兰并打造兵器,起兵攻打黄巾军的事
2024-07-07 15:46:00
“卖豆的关羽”、“杀猪的张飞”为何会有绝顶武功
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都知道,无论是关羽还是张飞,那都是一身的神力,哪怕在当时大将如云的三国时代,仍旧是叱咤风云的勇猛人物
2024-07-07 15:47:00
外国人眼中的“关羽为何离开曹操”
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文字一般都比较好学习,反过来,外国人想要学习中国的汉字就比较困难了,想要通过中国的“古文”来研究中国的历史
2024-07-07 15:47:00
为何诸葛亮提出的不是统一天下而是三分天下
这是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孔明提出的著名的隆重对,此后成为为蜀汉的国家战略。但是针对上面的问题,要纠正的是:孔明是以三分天下来求立足
2024-07-07 15:48:00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三个臭皮匠是谁
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流传甚广,意思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集思广益,就算是三个皮匠的智慧也能比得上诸葛亮
2024-07-07 15:49:00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还有下半句是什么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有很多的俗语流传下来,并且很多的时候,还都是以某些历史人物事件来命名的。而读过三国的人肯定都会知道这么一句俗语
2024-07-07 15: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