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是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孔明提出的著名的隆重对,此后成为为蜀汉的国家战略。但是针对上面的问题,要纠正的是:孔明是以三分天下来求立足,而后待机一统天下,而非放弃统一。
一、隆中对的背景
颠沛流离的刘备,除了壮志,几乎一无所有。
刘备离开袁绍后不久,官渡之战惨败,随后曹操统一北方。刘备投靠了荆州刘表,只有新野小县暂时栖身。刘备此前转转流离,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以及现在的刘表,手下虽有猛将关羽张飞赵云,还是一无所成。归其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可以给他制定战略方向的人物。而这个人在苦苦寻找后,终于出现。
自比管乐的孔明,除了刘备,有更好的选择
孔明隐居在荆州,一边耕读,一边运筹天下。
荆州刘表,是他远亲,以这样的关系和自己的才名,他早就可以出山在荆州有一番作为。
东吴孙权,有兄长诸葛瑾备受重用,只要稍作引荐,亦可在东吴成就一番事业。
而曹操,既代表天子,又有统一天下的实力,本就爱才,孔明定然前途无量。
然而,孔明既不投国企曹操,也不投家族企业东吴,而最终选择了创业初期的刘备。刘备后来感叹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相互成就,这或许就是孔明选择刘备的原因吧。
二、隆中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略对话
三足鼎立只是先求存。
在隆中对里,孔明对刘备这样说道: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曹操有天时,又兵精粮足;孙权有地利,又有民心依附。所以刘备现在的处境,不能击败他们,只能先图荆州和益州,实现天下三分以立足。这一下子,就指明了刘备的方向。在此之前,刘备不思先壮大自己,只想着与曹操为敌,导致自己如丧家之犬,正是战略方向的错误。
成霸业,兴汉室,才是最终的目标。
孔明隆中对中最后说道:
(得荆州和益州之后),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有了荆州和益州之后,储备实力,静观待变,而后找准时机,北伐中原,一统天下。这样的战略规划非常符合刘备当时的现状。
足见孔明将天下三分作为过程,先求存求强,最终目的,还是要一统天下。
三、隆中对的功败垂成
战略提出后,刘备联合东吴,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占领了部分荆州。而后依照隆重对的规划,占领益州,并占领汉中这一战略要点,可以随时通过汉中北伐。这些无一证明了隆中对的高明。
然而,此后刘备不顾孔明等人的反对,为关羽之死报仇,结果蜀汉惨败,荆州没有了,实力也大损,同时失去了东吴这个盟友。这些彻底打乱了隆中对的规划。
好在刘备死后,孔明恢复了与东吴的联盟。然而,失去荆州的用兵之地,只有益州的贫弱,再加中原一直没有出现大变,最终孔明无耐,只能强行七次北伐,皆无功而返,隆重对最后的“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一直未能出现。只实现了几十年的三足鼎立,百姓生灵涂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7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