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泾原兵变后,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更多
导读: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更多
...进、奉节郡王。在李适十四岁那年,安史之乱爆发,他在战火中逐渐成长了起来。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代宗即位。此时,安史之乱已经接近尾声,为提高长子李适的声望,唐代宗任命其为天下兵马元帅,并改封鲁王。同年...……更多
震惊唐朝的假冒皇太后案!唐德宗生母竟被冒充
...李适15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常年随父亲和爷爷颠簸于战火之中,对母亲的思念可想而知。他即位后,尊沈氏为“睿贞皇太后”,并派出比父亲时期更为庞大的寻亲团奔赴全国各地寻找,对于提供线索者开出了惊人的高价。看...……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为何一再奔蜀
...,而收山西之宝,长料利策,横制宇宙”。由于蜀地远离战火,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成为动乱之际中原人士避难的地方和国都长安的后方基地,可以提供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安全保障。所以,当安史叛军的铁骑奔向长安;当泾原...……更多
...镇,结果非但未能解决藩镇问题,还引发了更大的战乱,战火甚至烧到了长安城,他被迫出逃,险些让唐朝提前灭亡。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这场大规模的动乱又是怎么回事呢?一、四镇之乱为尽快平定安史之乱,唐代宗采...……更多
唐德宗削藩:中兴之梦与失败之路
...与朝廷削藩战役的节度使大为不满,导致形势发生逆转。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告急。当时,唐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更多
...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更多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778~820)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宪宗。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宪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更多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古代社会,皇帝继位后,设立储君是朝廷的头等大事。因为储君关乎到王朝未来,统治根基,不得不未雨绸缪,所以就有太子这一群体。太子的确立原则,从周朝就设定好了,称作嫡长子继承制。简单来说,皇后所生第一个儿...……更多
...希烈又反了。唉,这倒霉催的李适同学,喝凉水都塞牙,战火又从黄河两岸扩散到淮河流域。让唐德宗焦头烂额的是,李希烈远比梁崇义的杀伤力还要大,这家伙居然称帝了,建国号“楚”,并且获得了“四王”的承认。倒霉孩...……更多
晋恭帝司马德文:中国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末代帝王
...裂土而治,并且时常和东晋处于一种焦灼对战的状态。(战火滔天的东晋王朝)北方分裂,东晋国内也不安生。这一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俩人组了个队,以“清君侧”的名义发生叛乱,大军直逼王都建康。“清君侧...……更多
五千泾原兵引发的长安兵变:唐朝削藩政策的失败与反思
...无商量余地,于是果断发起“四镇之乱”。天下再度深陷战火。02河朔四镇反了仨,还搭上个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南北战线同时开火,唐德宗自然不敢怠慢,抓紧调度手上兵力。李惟岳等四镇宣布造反的次日,唐德宗就分宋...……更多
晋朝这两位皇帝都生了傻儿子,而且都是傻儿子继位
...帝司马炎和晋孝武帝司马曜都是武帝,好歹也都是正常的皇帝。而且这两个皇帝在晋朝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了。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之君,在他手里灭了东吴,完成了天下一统。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最有实权的一个皇帝...……更多
名将浑瑊为何能做到“上不疑我”
...与叛军“战斗不休”。 (三)镇,压叛乱李怀光奋力救皇帝,却因种种原因,先暗中与朱嗣调情,后又公然“谋反,两贼相通,盗贼猖獗”,迫使唐德宗再次仓皇出逃。浑曜一路护送,击败了叛军追击者,保护唐德宗安全抵达...……更多
...梁崇义的地盘。按下葫芦起了瓢,这特么什么人呐!于是战火越烧越旺。建中三年(782年),幽州节、成德、淄青,四镇节度使仿照“战国七雄”的惯例“四镇相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杀李惟岳取而代之),朱滔称...……更多
安史之乱让郭昕青史留名,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传奇
...攻城拔寨,勤王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抽调而来,中原大陆的战火整整持续了八年之久。这把火,烧毁了无数人的家庭,也烧毁了整个唐朝的前途与未来,曾经如日中天的大唐王朝走上了由盛转衰的道路。有道是乱世出英雄,身处乱...……更多
此人为官清廉,皇帝却看他不顺眼
对于皇帝来讲一个清廉、忠心的大臣可以让他在执政生涯中有很大的帮助,让皇帝能够轻松点,要是有好几位这样的大臣,那么皇帝估计得做梦都会笑醒,不过这个的前提是皇帝得是一个明君,否则这些这样的大臣皇帝是不会...……更多
庙号背后的故事:揭秘三位德宗皇帝的辉煌与陨落
我国古代一般用庙号和谥号称呼皇帝,在唐朝以前一般习惯用谥号称呼皇帝,比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隋炀帝;在唐朝以后一般习惯用庙号称呼皇帝,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宋仁宗,明仁宗,...……更多
古代哪位宰相廉洁的皇帝得知后都于心不忍
...是古代君王最艰巨的任务。但是其实,很多执着于权谋的皇帝,不仅厌恶贪官,对于清官,同样不甚待见,甚至于他们希望清官也能够贪污受贿。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件奇闻,皇帝命令大臣奉旨贪污。故事的主人就是唐德宗和陆贽...……更多
聊聊历史上三位庙号为“德宗”的皇帝
庙号最初始于商代,但直到隋朝以后,才会给每个皇帝都上庙号。庙号一般是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选择来定。其中,历史上有三位庙号为“德宗”的皇帝,他们都曾遭遇战乱而逃亡。一、唐德宗李适李适[kuò](742年5月27...……更多
宋氏五姐妹才学卓绝,唐德宗同时将她们纳入后宫
...举止大方,能文善诗,才华横溢,一时名动天下。当时的皇帝是李适,即唐德宗。李适是唐代宗的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生于天宝年间,经历安史之乱,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适,盛年继位(38岁),即位之初,立下了发愤...……更多
唐朝名相陆贽:廉政之光,不惧皇帝试探
在唐代,竟然有一位皇帝循循善诱地告诫他的宰相:受点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没想到这位正直的宰相不仅不领情,反而义正词严地给他的顶头上司上了一节廉政教育课。这位皇帝,便是唐朝第十代皇帝唐德宗李适,这位宰...……更多
做了26年的太子,为何当了皇帝186天后就被退位
...强大,所以它也被称为盛唐。虽然发展很好,但因为太宗皇帝是依靠弑兄取得皇位,所以唐朝对皇权的竞争非常激烈。即使被加冕为太子,也很少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太子继承),所以当上太子并顺理成章继位的人,寥寥无几。唐...……更多
文圣孔子后代和武圣关羽后代,共同辅佐一个皇帝,结果如何
...,已经三十七岁的李适终于继承皇位,是为唐朝的第九个皇帝唐德宗。唐德宗一生全程经历了安史之乱,深深体会了大唐的治乱兴衰、民生疾苦,按理说,他应该是是一位有道明君,可惜的是,他的表现却极为平庸,就在他在位...……更多
史上警惕性最高的将军是谁呢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古代的皇帝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往往一言之下就可以要了人的性命。也正是因为皇帝的这种特点,让很多熟读史书的人都喜欢在皇帝面前装糊涂,以免表现太出色,最后功高盖主而惹来杀身之祸。然而...……更多
她是太子的小妾,因儿子当皇帝而成为太后
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李适长子,他唐朝第十位皇帝,唐顺宗和他的父亲唐德宗一样,不愿立皇后,唐顺宗的母亲王淑妃是唐德宗的结发妻子,但是唐德宗登基时,没有立结发妻王氏为皇后,而是立为淑妃,在王淑妃病故前三天...……更多
...贵,知晓她丑事的人,都不敢前去告发她。可后来她凭着皇帝的尊重,经常乘坐肩舆出入太子行宫。不仅如此,她还以诅咒之力,为太子祈祷,皇亲国戚看不惯她的嚣张行径,便将她的种种罪过报告给唐德宗。唐德宗大怒之下,...……更多
历史上唐德宗没做到的削平藩镇,宪宗为何做到了
...烈。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二帝四王之乱”,而德宗皇帝也因为变乱的原因,逃离长安。这样的情况,到了唐德宗的孙子宪宗李纯继位之后,却发生了很大的逆转。这是因为,唐宪宗在位的元和年间,各地藩镇纷纷选择归附...……更多
...的百十名宦官每天游荡于两市,相中了谁的商品,就拿出皇帝的敕书,随便扔下一些钱物就强行“买”走这些商品。白居易的《卖炭翁》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代宗室,在太祖朱元璋洪武朝时期,遵循亲王守边的原则,为大明王朝边疆的稳定立下过汗马功劳。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削藩
2024-06-03 09:05:00
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曹髦召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到自己身边秘密议事
2024-06-03 09:06:00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强盛,最繁荣的一个朝代,统治时间也将近30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2024-06-03 09:07:00
在中国古代武职中,大将军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属于地位最高的武职。可以说,能够成为大将军,是许多武将一生的梦想。而今天本文的主人公韩暹
2024-06-03 09:07:00
“老草坡前草树香,磨盘诸将墓堂堂。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刘彬在《读残明遗事漫记》一诗中曾如是说到。“君王血溅金蝉寺
2024-06-03 09:08:00
此人,便是薛兰。薛兰是东汉末年反宦官的典型代表人物,为“八俊”之一,属于汉末党人群体的一员。汉末群雄混战时期,薛兰投靠吕布
2024-06-03 09:10:00
需要指出的是,蜀汉五虎上将的说法来自小说《三国演义》,是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和马超五人。在正史《三国志》中,这五人被陈寿同列一传
2024-06-03 09:11:00
"近水楼台"这个成语表面上是指靠近水边的楼台亭榭,实则没那么简单。它由一首"断句"诗化用而来,且藏有一个人事方面的感人故事
2024-06-03 09:12:00
事实上,汉献帝时期,车骑将军一职先后由三个人担任过,其中一位被汉献帝诛杀,另外两位分别死于刘备、曹操之手。那么,这两人究竟是谁呢?第一位
2024-06-03 09:13:00
尽管曹魏五良将都战功显赫,为曹操开拓基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还是有些许不同。事实上,若单纯以出身而论,曹魏五良将中有四人为降将
2024-06-03 09:14:00
在古时候,人们很是信仰托梦这一说法,是指鬼神对与人有启示的时候,才会一梦境的方式来告知,而在历史中,最著名的一则托梦,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给宋高宗赵构托梦
2024-06-03 09:15:00
一说起诗人,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唐代诗人,但是其实宋代能写诗,还写得很好的诗人也不少,就比如今天的主人公——超·爱国诗人·陆游
2024-06-03 09:16:00
刘邦联合诸侯王耗子戏猫般与项羽征战期间,萧何留守关中,肩负起“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以及补充兵源军粮等后勤工作重任
2024-06-03 09:17:00
提起周邦彦,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没听过,但是没听过不要紧,著名的词评人王国维曾经这样评价他:“词中老杜,非先生莫属!”老杜是谁?李白的头号狂粉+首席CP
2024-06-03 09:17:00
李煜是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上面原本还有他的叔叔李景遂,与哥哥李弘冀,他根本是不可能成为皇帝的,但这是为什么呢?李璟与李景遂都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儿子
2024-06-03 0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