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钟陵王朱觐锥是什么身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3 09:05: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代宗室,在太祖朱元璋洪武朝时期,遵循亲王守边的原则,为大明王朝边疆的稳定立下过汗马功劳。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削藩,最终逼反了燕王朱棣。而朱棣在靖难成功之后虽然打着遵守“洪武旧制”的幌子,但依然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削除藩王的力量。

到了“好圣孙”宣宗朱瞻基继位,这位“蟋蟀天子”虽然放弃了安南和奴儿干都司,但对于藩王们却毫不手软。在宣宗不顾脸面的削藩手段之下,困扰大明皇室的藩王问题终于在宣德朝被彻底解决。自此以后,大明宗室就是戍守边疆的豪杰,变成了混吃等死的废物。

纵然如此,宗室之中依然有热血之士渴望为国效力。只可惜,他们的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朝廷的猜忌,甚至最终为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由一次火灾引发的宗室自荐

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10月13日晚,当朝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的祖母: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周氏所居住的清宁宫发生火灾。皇宫失火,一向被认为是皇帝失德,因此孝宗在12月21日下诏大赦天下。其中有一条,是要求天下举保将材,为朝廷所用。

一武备以将领为先,近年累行天下举保将材,举到者少。诏书到日不分军民职官人等,但有谙晓韬略、熟闲弓马、勇力过人堪为将官者,巡抚巡按官访取试验,以礼起送,兵部再考擢用。—《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五》

诏书颁布之后,引来了一位朝廷绝没有想到的人物毛遂自荐。宁王府钟陵王朱觐锥向朝廷上章,自陈“骁勇善骑射,熟于韬略,愿备将帅之选,以身报国。”孝宗朝时已是明代中叶,武备废弛,屡遭夷人犯边,朝廷束手无策。但饶是如此,钟陵王身为宗室而能有如此血性,朝廷感到的却不是高兴而是恐惧。

收到钟陵王的奏章之后,上到皇帝,下到官员,无不如临大敌。兵部尚书马文升上奏称诏书中只提到选材对象是指“军民职官人等”,宗室并不在范围内。况且骑射弓马不登大雅之堂,不是宗室该学习的。随即进一步认为钟陵王无缘无故上章自荐,朝廷要小心他有不臣之心。请皇帝下旨,让宁王约束钟陵王多读书,少习武。同时要求宁王密切关注钟陵王的动向,如有异常,需即刻禀报朝廷处置。

臣愚以为诏书所举将材,宗室不与。况弓马末技,非王者所宜亲。今钟陵王无故自荐,疑为下人从臾,或生异图。朝廷亲亲,宜早为之所。乞降敕遣人赍谕宁王严戒钟陵王,令读书亲近儒生,以汉之东平、河间为法,与国咸休。倘有不悛,亦宜密以上闻,毋致后悔。—《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九》

孝宗当然举双手赞成马文升的意见,可怜钟陵王朱觐锥空有一腔热血,却是报国无门。“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上曰:祖宗定制宗室不与政事,况征伐乎?钟陵王意欲效劳,义不可许。—《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九》

宁王一脉与朝廷的恩怨

钟陵王朱觐锥,宁靖王朱奠培庶第三子,天顺八年七月由宪宗朱见深赐名。其祖父为宁庄惠世子朱盘烒,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宁献王朱权。从辈分上来算,他和明英宗朱祁镇辈分相同,皇帝朱祐樘该尊称他一声叔祖。成化九年九月,朱觐锥受封为钟陵王。

孝宗登基之后,钟陵王在弘治九年的时候因为“滥收妾媵,丑声外彰。饿死幼男,有失父道。”的罪名,被革去三分之一的岁禄。这次看到诏书上章自荐,未尝不是想将功补过,给皇帝留个好印象。

可惜这位钟陵王可能过于好武不怎么读书,他应该想一想从自己曾祖父朱权开始,宁王一脉与朝廷之间就始终恩怨纠缠。当初朱棣起兵靖难,多亏了宁王护卫相助,可以说朱棣的江山有宁王一半的功劳。但是靖难成功之后,朱棣既没有遵守“共分天下”的诺言,对于宁王提出想改封国到杭州的要求也一口拒绝。最终朱权只能悻悻然迁国南昌,而威震天下的宁王三护卫也被朱棣乘机留在了北方,只用毫无战斗力南昌卫敷衍成为新的宁王护卫。

但即使是这样被“阉割”过的宁王护卫,朝廷依然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明英宗天顺二年的时候,朝廷以王府护卫官校经常引诱宁王犯法为借口,将宁王护卫削除。到了孝宗弘治八年的时候,钟陵王长兄宁王朱觐钧向朝廷请求恢复宁王护卫,被皇帝一口回绝。

(弘治八年九月)戊戌,宁王觐钧奏乞调南昌左卫仍为本府护卫。上曰:“王府护卫,皇祖改调自有定制,已经岁久,今岂可轻变?”不允。—《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四》

据此可见,朝廷一直对宁王一脉心存戒心,因此才会在钟陵王上言自荐之时如临大敌。对于孝宗来说,宁府先是由宁王出面请求恢复其护卫。一计不成之后,又让弟弟钟陵王出马请求带兵,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钟陵王的结局

弘治十八年四月,突然一道旨意从天而降,钟陵王朱觐锥连同其子镇国将军朱宸湤一起被降为庶人。朱觐锥的罪名是“纵欲乱常、欺污子妾、致死人命、私置军器”。朱宸湤的罪名是“不谏父恶、私通宫人”。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针对皇帝如何处理宗室犯罪,做出过许多剖析。像钟陵王这样的罪名,如果没有“私置军器”这一条,最严重的惩处不过是革爵,过个几年宁王上奏求个情就能复爵。而其子朱宸湤最多也就是革去三分之二的岁禄,或者戴民巾闲住。

(弘治十八年四月)己未,降宁府钟陵王觐锥及其子镇国将军宸湤俱为庶人,送凤阳看守祖陵。—《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三》

可惜正是有了“私置军器”这条罪名,再加上皇帝心中一直记着当年朱觐锥上章自荐这档子事,终于趁此机会将钟陵王这一脉彻底斩草除根。顺便再多说一句,一个月以后,孝宗皇帝就驾崩了,你说这事巧不巧。

结语:虽然明朝的宗室一致被认为百无一用,其实他们的人生也很悲哀。他们一出生就能看到自己的天花板,但凡稍有振作之心,难免就会像钟陵王朱觐锥这样反遭迫害打压,他们又能怎么办呢?甚至于到了崇祯九年,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末代皇帝朱由检依然毫不犹豫地把主动起兵勤王的唐王朱聿键废为庶人。但凡朝廷能适当恢复宗室戍守边疆的职责,大明天下会不会多续命一段时间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宁府的首封亲王宁献王朱权之所以被封为宁王,是因为他的封国在大宁(大致在今内蒙古宁城县附近)。在时任燕王的明成祖朱棣发动的靖难战争中,宁王作为合作伙伴,得到了事成之后中分天下的承诺
2024-06-04 06:41:00
大明皇族内部的权力斗争:朱友堚与保宁王朱悦的恩怨
...下旨赐予宗室白金、文绮、纱罗和钞锭之时,其中蜀藩保宁王朱悦��(上劭下火)的待遇和其他诸位亲王完全相同。此举意味着在蜀藩大宗绝嗣后,朝廷选择了在蜀献王诸子中伦序第五的保宁王,
2023-09-16 21:04:00
被明宣宗称之为“宗室亲贤”的朱孟烷,在藩地的真实表现又是如何
...十月,楚世子妃邓氏晋封为楚王妃。 这位楚王妃邓氏,身份很是特殊,她是大明开国六国公之一的卫国公、追封宁河武顺王邓愈的孙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邓愈的继承人申国公邓镇
2024-05-14 15:37:00
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既没有以世子身份,也没有郡王身份的皇子
...袭封肃王,也让成为大明王朝历史上第一个既没有以世子身份,也没有以郡王身份袭爵的亲王。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肃王朱赡焰向朝廷上奏,表示自己大婚在即,但府中缺少使女,想从兰
2023-01-24 21:20:00
揭秘明朝郑旺妖言案,明武宗的生母到底是谁?
...生了。十月十三日,孝宗为此颁诏天下,其中还特意为其身份做了隆重介绍:“皇后正宫诞生元子”。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三月初七日,孝宗为皇长子赐名曰厚照,随即又在第二天册封其为
2024-02-20 20:42:00
朱元璋最大的败笔是大封朱氏子弟,庞大的宗室让大明不堪重负
...再详述),各个藩王封地如下:韩王(开原)、辽王(广宁)、宁王(南昌)、燕王(北平)、谷王(宣府)、代王(大同)、晋王(太原)
2022-12-11 14:17:00
围绕保安王爵位的承袭与否,明孝宗和明武宗做出截然不同的决定
...朱诚漖的祖父保安悼顺王朱志坰当年难道不是以庶长子的身份袭封的么? 弘治六年的时候,荆王朱见潚因罪先降庶人,后赐自尽。其子荆世子朱祐柄并其余诸子一起降为庶人。朱见潚之父荆靖王
2023-05-08 18:32:00
揭秘明朝状元父子杨廷和杨慎的故事
...。因此,这个用字也表明,朱厚熜是以朱厚照同宗兄弟的身份继承大统的,因此无需再认孝宗皇帝为父,改认自己的父母为伯父、伯母。 朱厚熜的这一观点立马得到了部分礼部官员和其他大臣的
2024-04-03 21:34:00
明朝岳阳国宗室:有儿有孙,爵位却依然不得传承
...均锽的叔祖父江夏王朱孟炬以太祖皇帝之孙、宗室元老的身份向朝廷建议由朱均锽袭封岳阳王,给出的理由是朱均锽是兄长朱孟爟嫡长孙。(天顺七年十二月)癸巳,楚府江夏王孟炬奏:岳阳恭僖王
2024-01-22 19: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