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南朝的十六次北伐,到底谁的战果最大
...荣来攻,陈庆之只能狼狈而退。这次北伐创造了奇迹般的战果,但由于选错人,功亏一篑。陈庆之也没有受到责罚,反而更得宠信重用。可见梁武帝也难辞其咎,才使北伐重蹈覆辙。吴明彻北伐:勇冠三军终难支陈后主在位时,...……更多
东晋十六次北伐全回顾,哪次效果最佳
...恢复中原之志,共进行了十六次北伐,可惜没有取得多大战果,最后还是托生于北朝的隋朝统一天下。那么这十六次北伐哪次效果最好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东晋——祖逖北伐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以祖逖为奋威将军、豫...……更多
东晋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刺史桓冲指挥,东路军由兖徐刺史谢玄指挥。其中,北伐战果最丰硕的非谢玄莫属,谢玄以北府兵为主力,以骁勇善战的刘牢之为先锋,接连收复兖州和青州,兵临冀州。385年,刘牢之深入冀州,联合前秦对抗后燕,进入邺城,...……更多
...即就因诸子夺位而大乱,东晋朝廷决定乘后赵大乱而收复中原和关中地区,统一全国。永和六年(350年),殷浩被任命为中军将军等职。殷浩接受任命,并以收复中原为己任。另一边,桓温也上表北伐,但没有回音。桓温知道朝廷...……更多
冉闵:杀胡令下的民族英雄,魏昌之战的悲壮结局
...石勒慕名而降。永嘉二年称帝建汉,史称后汉。刘渊久居中原,仰慕汉化,以汉朝后嗣自居(据传冒顿单于娶汉朝公主,后代皆以刘姓),他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称汉以怀人望;他倡导中原仁义,宗室...……更多
聊聊东晋第三代权臣桓温
...兵马,从江陵出发开始北伐,这次北伐的目标并不是地处中原的的前燕,而是前秦苻健。桓温进军顺风顺水,蓝田之战桓温大败苻健的儿子名将苻生,白鹿原之战,桓冲击溃前秦丞相苻洪,一时之间,前秦苻氏只能固守在长安城...……更多
殷浩北伐失败谢尚却大有收获,成为桓温的发展最大的障碍
...重大。之前的东晋诸帝,就因为缺少了这个玉玺,一直被中原人氏戏谑为“白版天子”,现在,终于摘掉了“白版天子”的帽子,谢尚功不可没。二、谢尚于寿春留心收纳了大批中原乐人,不久,采石制为石磬,终于制成太乐。...……更多
...大权一归温矣”。桓温先后三次北伐,前两次取得了一些战果,还收复晋朝的故都洛阳,他的地位、威望也提到了极大地提升,官至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地位在诸侯王之上。然而第三次北伐,桓温却遭到了...……更多
...南北朝后期,王允的一位后裔十分厉害,生擒了南陈名将吴明彻,备受北周武帝的信任。然而,此人最终却被赐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武帝亲信此人名叫王轨,小名沙门,据史书的记载是“汉司徒允之后”。太原王氏是...……更多
双雄争霸,高欢败多胜少,为何仍能压宇文泰一头?
...该战,以西魏胜利告终。为了扩大“小关之战”后取得的战果,改年(即公元537年)八月,宇文泰亲率独孤信等十二将东伐,发动了“弘农之战”。宇文泰初战告捷,先克槃豆,再取东魏粮食基地弘农,迫降了宜阳、邵郡等地。...……更多
隋朝二世而亡,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便的‘随’,改成了隋朝的‘隋’。随着杨坚登基,整个中原北方,都在杨坚的控制之下了。但是此时的杨坚,却不得不面对两个新的敌人。一个是南边的南陈政权,另一个则是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之前从北魏分裂,一直到隋朝...……更多
这个民族曾统治中原,后来主动汉化融入华夏
...要和大家说的就是鲜卑族,这个民族在南北朝时期曾统治中原,在北方建立很多个政权,其中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一度统治整个北方。北魏的孝文帝时,主动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下诏天下臣民禁止穿着胡服,禁止使用...……更多
盘点深刻影响历史的三个人
...,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位皇帝,他自幼崇尚儒家文化,向往中原王道统治。刚刚亲政四年后,拓跋宏以南征为名,把都城迁到正统王朝都城洛阳。到洛阳后,拓跋宏改革鲜卑旧制,鼓励鲜卑贵族改汉姓、穿汉衣、说汉话、书汉文,...……更多
封建王朝史上最有权力的谥号为“武”,那么谥号为武的帝王都有谁
...离之战取胜,维持了南北均势[174];后数次发动北伐,但战果不大。在位晚期,随着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次年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六岁,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谥号...……更多
如何评价刘裕北伐
...夏文明岌岌可危。刘裕之前的东晋几次北伐都无一成功,战果寥寥。而刘裕一改南方汉人羸弱的局面,大举北伐,横扫中原,战争波及今天的安徽北部,湖北北部,山东全境,河南全境,陕西全境,山西南部,战争规模之大,远...……更多
唐朝时期,到底洛阳大还是长安大?
...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同时北方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进逼中原,魏晋时期逐渐恢复并且繁荣再现的洛阳都城,又一次在战火中成为废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洛阳成为国都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北方草原部族入侵的锋芒,长安...……更多
沌口之战吴明彻是如何取胜的
...之战是于北周天和二年发生在沌口的战争,参战方是陈将吴明彻 北周、后梁等诸军。主要讲述了陈将吴明彻计胜北周、后梁。下面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光大元年,陈湘州(今湖南长沙)刺史华皎,闻韩子高谋...……更多
“关陇贵族集团”玩弄皇权几百年,它到底是什么组织?
...“五胡”即匈奴、羯、羌、氐、鲜卑,北魏便是鲜卑入主中原时建立的政权,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然而蠢蠢欲动的游牧民族却不只有这五个,还有北方草原上的柔然。鲜卑为游牧民族最后一个崛起的“正统皇室”,自然被...……更多
北周武帝宇文邕:力挽狂澜,一统北方,奠定隋朝统一基石
...满五十年,整个中华大地又陷入了更悲壮的大混乱;整个中原北方地区,都被胡人少数民族分割为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政权,彼此征战不休,而汉族在此刻却遭受了极大的重创,几乎北方无汉人。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征战和融合,逐...……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鲜卑族,是建国最多的北方游牧民族
鲜卑起源鲜卑政权中华帝国,多指由中原王朝所建立的大帝国,但是若把视角放开,中华历史上其实是个二元帝国,一个农耕帝国和一个游牧帝国。长城以南是中原帝国,而长城以北的大草原上,一样有着极为热闹的历史,并...……更多
历史上外族入侵与华夏文明的韧性
...,应该说以儒家为主导的汉文化在汉地十八省,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远未到根深地步的程度。 为了对付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自西汉中叶起,中原王朝就开始允许边民内迁,比如东汉初年,蒙古高原...……更多
宇文泰的成功奠定了隋唐几百年的政治框架
...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漠南六镇之一)。孝文帝改革后,中原的鲜卑族都已经汉化,而六镇的鲜卑族已经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习俗,因而高氏在六镇也真正融入了鲜卑族,史称“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高欢出生于怀朔镇,鲜卑名...……更多
一山不容二虎,宇文泰与高欢的宿命对决
...,迁都邺城,建立东魏。本人在大本营晋阳,遥控朝政。中原有点小,容不下两个枭雄,两个政权,于是,宿命里的对决开始了。争斗十余年,宇文泰有点小憋屈高欢本来就有平定关陇,一统天下之志的。而孝武帝的叛逃他处,...……更多
殷浩: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相公
...南来,仕途虽辽阔,终在泾渭一隅,寂寞难言志。以才著称的殷浩,能否扭转乾坤,重铸和平?一、励志出山的文人相公陈郡殷氏,世代以来名声显赫。殷浩自幼美仪端庄,博览群书,尤其玄学造诣颇深,不过二十岁便在当时被誉为“神童”...……更多
北魏孝文帝子孙的命运
...式将皇位禅让给了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给拓跋家族对中原的统治画上了句号。但元廓也没能逃脱末帝的命运,在逊位后的第二个月就被权臣宇文护所杀。再说东魏——东魏的元善见虽然颜值在线文武双全,但被打上“傀儡”...……更多
...。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此后赵石虎病死,中原大乱。晋穆帝在为期间东晋朝廷先后令褚裒、殷浩北伐,均未成功。永和十年(354年),太尉、征西将军桓温北伐关中,大败前秦。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更多
北魏王朝:草原霸主的崛起与深远影响
...区发力,进攻后秦。在这个过程当中,北魏其实也有很多战果。但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拓跋珪却被自己的次子给刺杀了。拓跋珪的死,仿佛形成了一个魔咒。自从拓跋珪开始,后来北魏所有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太长寿。活得...……更多
周槃之战:隋朝两千士兵对战突厥十万大军的壮丽史诗
...长儒也立了不少战功。最出名的就是和王轨包围陈国将领吴明彻于吕梁,达奚长儒用计破了刘景的援军。起因是北周灭了北齐,陈国想浑水摸鱼捞点好处,派了名将吴明彻去攻打北周。北周徐州总管梁士彦被击败,只好坚守城池...……更多
唐初统一之战:李世民智取虎牢关,定鼎天下
...,那么洛阳之围不就迎刃而解了吗。现在唐军主力集聚在中原地区,兵锋强盛,士气高昂,我们干嘛要跟他们死磕,正面交锋一点好处都捞不到。窦建德采纳了凌敬的妙计,准备北渡黄河,威胁关中,可惜啊,窦建德宅心仁厚,...……更多
...民族分裂应该结束,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建立政权开始,中原北方一直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杨坚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他既体现民族融合精神又代表未来国家发展方向的人。改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