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西汉哪位名将战功赫赫,落下个抵罪免官的下场
...次率军打败匈奴,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他的战功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公元前137年的一天,卫青率领大军击败了匈奴,并俘虏了一些敌人。其中有一个叫做李陵的人,是匈奴的大贵族之一。当李...……更多
李广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的
李广是秦国名将李信的后代,他天生臂长如猿,箭法天下无双。在汉文帝统治时期,李广凭借着世家子弟的身份被朝廷录用,汉文帝赞扬李广说:“你生不逢时呀!如果在高祖时期,最起码也是一个万户侯呀!”七国之乱爆发...……更多
李陵之败,汉军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聚歼匈奴主力的目的。可惜李广利出于私心(嫉妒李陵的战功),没有增援,也没有设法营救被围困的汉军将士,最终导致了5000人全军覆没的惨剧,也间接导致了李陵的不幸,最终也寒了三军将士的心。 ……更多
李陵:投降后娶匈奴公主,却造出一民族
...时期,秦国有位名将李信,他为大秦灭燕、伐楚、攻齐,战功显赫无比,曾受秦皇重用。而随着历史的推演,发展到汉朝时,其后代也是相当了不得,飞将军李广便是他后裔。不过,他这一脉虽然有名,但繁衍状况却并不理想。...……更多
李广:一位英勇却命运多舛的将军,有卓越武艺却难封侯
...,李广虽有超出常人的胆识与武勇,却并没有立下显赫的战功,其军事能力更是被同时代的其他名将斥之为“草头将军”,司马光甚至批判说:“效李广,鲜不覆亡。”李广“难封”其实并不难理解,但为何却能在后世文武通吃...……更多
汉朝大将军卫青的成就
...病去世。汉武帝将他的陵墓修成阴山的形状,以表彰他的战功。卫青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每战必胜,为平定匈奴作出了巨大贡献。霍去病传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更多
李陵的一个决定害死了全家人,还牵连了司马迁,导终生回不了汉朝
...是汉将李广的孙子,李广呢,与匈奴打了那么多年的战,战功却偏偏不足以封侯,许多比他资历浅的人都成为侯爷,但他还是没有爵位。所以李广发誓一定要争个大功绩,于是他终于得到机会能跟着卫青去战匈奴了,可没想到他...……更多
...不幸,归咎于命运。就像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中所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这里的数奇代表的就是命运不好。然而仔细阅读史书我们发现,李广的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运气不好,而是在于他自己...……更多
他是汉武帝全力培养的将军,最后却投降敌人
...于承担风险的用人策略推至极致。他在前期已经有了众多名将,却敢于启用骑奴出身的卫青,通过龙城大捷打响了汉朝对抗匈奴的序幕,标志着攻守易型。而在霍去病身上,汉武帝更是付出了更多心血。霍去病初次出征就掌握了...……更多
汉朝有个横扫匈奴的名将,却被汉武帝亲手毁掉了
...的战绩一直传唱至今,让人心情澎湃。但是在汉武帝时期名将并不止霍去病一个,还有很多优秀将领,其中有一位叫李陵。李陵率领五千步兵横扫匈奴,但是却被汉武帝亲手毁掉。汉武帝毁掉他之后又非常后悔,并且派人去请他...……更多
李广利兵败西域和李陵有关系吗
...31岁,祖父李广在这个年龄已经在平七国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领上谷太守(官职三品);叔父李敢在这个年龄也因漠北之战封两百户的关内侯,随后擢为郎中令(九卿中兵权最大的,官职二品)。李陵少年成名,善骑射,有李...……更多
卫青出身卑微,凭什么能够权倾朝野始得善终
历史上的不少名将,他们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荣华富贵却只享受了半生。虽然名望高,但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被杀掉,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明白人都知道是因为他们的名望过高,再加上他们手握兵权,使得当时的皇帝越来...……更多
《史记》中汉朝时期的三大冤案
...点裙带关系,但起点并不及李广,反而是靠着一件一件的战功,彻底将匈奴驱逐到阴山以北,而匈奴失去了水草丰美之地,从此衰落。真正的龙城飞将,无疑是卫青。而遭受了不公待遇的,绝对不是李广,而是卫青。事实上,司...……更多
李陵与李广利,同为匈奴降将的不同命运
李陵、李广利,都是归降匈奴的汉军名将。因此,归降之初,他们都得到了匈奴单于的厚待,也都做了单于的驸马。然而,两人的解决却天差地别。李广利在降匈奴后,仅仅一年多,就被拉去祭神了。李陵呢?擅自杀人,触怒...……更多
卫青:战功彪炳,奠定汉匈战略主动权
西汉王朝从建国之日起,北部边关就饱受匈奴人的烧杀抢掠,高祖刘邦曾率三十二万大军迎击匈奴,但其结果却是被围白登,逼不得已制订了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对待匈奴采取守势,将和平寄托在女人的胸脯上,这一政策一直...……更多
李陵归降匈奴后,迎娶了匈奴公主,后来结局如何
李陵是汉朝名将李广之孙,曾率领五千精兵深入匈奴境内,大破敌军,却因为后援不到,被围困在河边。面对十余万匈奴骑兵的围攻,李陵不屈不挠,奋力抵抗,七日七夜,杀敌无数,壮烈无比。然而,他的部下却因为饥渴和...……更多
李广之孙投降匈奴,辱没了祖辈风采
...力。他爷爷李广因为在征讨匈奴的途中迷失了方向导致被卫青问责,李广认为在战场上迷路,史官肯定会将这件事“添油加醋”的书写出来。他自己一生征战无数,如今年过六旬还在为国出战,可是偏偏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心中...……更多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最终无奈选择了同意。但李广这次运气确实不好,直到卫青都把仗打完了,李广都在“迷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卫青本来想询问一下缘由,但派去的使者很桀骜,李广不堪受辱,选择了自杀。2.小儿子李敢李广的小儿子李...……更多
铁血汉将的叛变之路:卫律、李陵、李广利的传奇人生
...位威震千古的帝王,在他的麾下也曾有过层出不穷的名臣名将,其中就有三位在历史上褒贬不一,千古之下争论不休的三大绝顶“叛将”。这三大“叛将”原本个个都是一流的人才,也都对当时的这位千古雄主赤胆尽忠,可后来...……更多
李靖是隋末唐初的名将,先后平定隋末的军阀萧铣、辅公祏以及西北的突厥、吐谷浑,可谓是功勋卓著。李靖不如卫青、霍去病名气大,主要是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时代的突出性,二是地位的不可或缺性。接下来,津城沐雨和...……更多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却无缘封侯,历史的遗憾与英勇的传奇
古往今来,将军以勇武著称。一个能打胜仗,百战百胜的将军往往能因为军功获得无上的荣耀和重用。汉朝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将军。尤其是对抗匈奴作战的时期,卫青,霍去病都因为军功显赫,后来成为了汉朝大将,武帝身边...……更多
汉武帝多次对匈奴用兵,为何都没能取得胜利?
...的人力、物力、财力,总体上而言国力受损。其次,西汉名将凋零,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第二阶段战争中,深受汉武帝重用的李广利根本无法与卫青、霍去病相比。再次,西汉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在李广利最后一次出...……更多
窦宪抗击匈奴再续汉朝辉煌,为何名声不及卫青、霍去病?
...大怒把窦宪关了禁闭。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想要以战功抵罪,才请求出兵征伐。反观卫青、霍去病是为了国家存在、民族大义而战。最后,就是窦宪作为一个军人在武德修养上的欠缺。这位大将军在功成名就以后,太骄纵...……更多
汉武帝的征伐与李陵的悲剧
...打压的政策,结果在这场“虽远必诛”的僵持战中,通过卫青、霍去病两大将领的带领,把匈奴赶到边远之地去了。汉武帝晚年,起用了新的人才——李广利。和卫青、霍去病一样,李广利也属于“外戚军人”,他的妹妹李夫人...……更多
汉朝卫青、霍去病与霍光家族的命运转折
...历史时期,有这么一个家族,深受汉武帝重用,出了两个名将为汉武帝建立强汉声誉立下了汗马功劳;出了一个托孤重臣,力保汉室江山平稳发展。可是这个家族却最终被满门抄斩,这都是权力引出来的祸端。第一个要说的是封...……更多
卫青:从平阳侯家奴隶到西汉名将的崛起
...姐生活幸福,于是下诏书命令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一代名将卫青就这样当上了驸马,变成了汉武帝刘彻的“姐夫”。 ……更多
汉朝名将卫青上位史,他真的只是一个骑奴吗?
...并未因此安于现状。他渴望在军中闯一番事业,立下赫赫战功。于是,他开始潜心习武,钻研兵法,参加武帝身边的狩猎活动,以磨练自己的骑射本领。终于,在元光五年(前134年),卫青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个大机会。当匈奴军队...……更多
汉朝六大战神盘点,个个战无不胜
...中,韩信擅长出其不意,攻击不备,飘逸而有仙气。韩信战功卓著大家都知道,也为汉王朝作出了重要贡献。甚至连他的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想必项羽在世,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更多
七国之乱后,西汉名将李广的任职地为何离不开北境沿线
...帝执政期,而早在文帝执政时,李广就因为在萧关之战中战功卓越,从百姓之身一跃成为官职两千石的汉中郎了: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上图——七国之乱影响区域 到了景帝...……更多
西汉名将赵充国创造军队屯田制,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巨大贡献
...定是一帆风顺。在汉宣帝刘询坐龙椅的时候,他凭借阅历战功已经是迎平侯了,而真正的高光时刻其实也是从这才开始的。图片来自网络公元前61年春天,在青海湖一带放牧的西羌各部进入了金城郡。金城郡就是现在的甘肃、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游记》中,弼马温的官到底多大?真替孙悟空惋惜!
孙悟空到东海龙宫强行讨要装备,得罪了龙王。到地府划掉自己猴类的生死名单,得罪了冥王。龙王和冥王打不过孙悟空,于是告上天庭
2025-03-30 16:57:00
7岁的太子,16岁的皇帝为何能与始皇帝齐名?
看过《从秦皇到汉武》的纪录片,多少有点明白为啥秦皇跟汉武能够齐名了。公元前156年7月14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出生
2025-03-30 16:57:00
“说曹操,曹操到”,其实还有下半句,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谚语,只是很多人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例如“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谚语,大家都很熟悉
2025-03-30 17:06:00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否在历史真实存在?
《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三国历史演义小说,一般被后人公认为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但《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虚构占了很大的成分
2025-03-30 17:18:00
二战法国的稀有锥膛反坦克炮,可惜没来得及大规模装备
锥膛炮作为火炮科技线上的一个小众分支,虽然存在炮管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等缺点,但却能大幅度降低火炮重量、提高弹药穿甲能力
2025-03-30 17:19:00
《雍正王朝》中,康熙死后不久雍正为何当众羞辱宜妃?太不识抬举
《雍正王朝》之中,康熙死后不久,雍正为何当众就要羞辱宜妃呢?在康熙皇帝的后妃之中,有一个人的分量可不小,那就是康熙皇帝的宠妃
2025-03-30 18:03:00
01年武汉女子花110万买房,政府拆迁赔1500万,女子:我要三千万
2013年,湖北武汉江汉区香港路与三眼桥北路交叉路口发生了一起拆迁纠纷。李女士在香江新村的房子正好位于武汉地铁6号线上
2025-03-30 11:03:00
海报丨上古“发明大王”了解一下
大河网讯 提到黄帝,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不是那尊庄严肃穆的雕像?其实,我们的先祖黄帝,不单是卓越的部落领袖,还是手握众多重磅“专利”的“发明大王”
2025-03-30 11:50:00
文旅“协”奏曲丨赓续黄帝文脉 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大河网讯 三月三,拜轩辕,肇始春秋,绵延至今。如今,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拜祖大典早已超越传统仪式的范畴,黄帝文化正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融入时代发展的脉搏
2025-03-30 11:51:00
江山留胜迹 吾辈复登临:在李白到过的地方写诗歌
江南时报讯 作为历代文豪驻足题咏之地,南京长芦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活的非遗传承,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李白、王安石
2025-03-30 16:00:00
《斛珠夫人》紫簪:她是帝旭心中完美的白月光,但有个致命的缺陷
紫簪这一生是无憾的。本来是注辇国的公主,出生尊贵,在父母手里身边千娇百宠着长大。由于注辇国的弱小,需要依附于强大的大徵
2025-03-30 16:33:00
“宽永通宝”铜钱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国内存世数量多吗?
不仔细看还以为这铜钱是古代某位皇帝在位时期铸造的,但事实上宽永通宝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来自于我们的海上近邻日本,是日本历史上铸造量最大
2025-03-30 16:37:00
4次高考3次上榜的张非,被清华大学劝退后又被清华录取,后来如何
前言:我们都知道古代从十几岁参加科举考试考到花甲或者古稀的人是存在的,大多数人考不上是正常的,毕竟科举的竞争也很大。而在现代高考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2025-03-30 09:55:00
杭州日报讯 “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正在浙博之江馆热展,一卷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传世真迹在其中静静铺陈——崎岖山石松柏流水间
2025-03-30 07:30:00
孤寡老人送的“小枕头”里,竟然藏着慈禧太后的4颗夜明珠,专家:天意
古有“富贵莫如帝王家”之说,华夏传承五千年,历代奇珍异宝繁多;到了今天,“帝王家”已不存在,那些珍宝又落到了哪里?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2025-03-29 20: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