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的议罪银制度是什么意思
议罪银制度指的是官员犯了罪,可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这个制度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经和珅提议设立的一项用钱来买罪的制度,主要由军机处所属的密记处负责,所得银两由内...……更多
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为何在他面前只能自惭形秽
...候都没有对他怎么样,估计也是拿了和珅不少好处,不好意思下手吧,只能留着让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来动手。乾隆皇帝为了充实国库和自己在钱财上的享受,发明了这个前无古人的制度来向贪官污吏敛财,而贪官们则把罪恶的双...……更多
乾隆这位明君为什么愿意重用和珅这位贪官呢
...吹捧,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那是因为没有理解到皇帝的意思,而和珅却非常善于攻心,乾隆皇帝任何一些小的爱好、小的心思,和珅都揣摩得恰到好处,所以说乾隆皇帝非常喜欢和珅,即使和珅是贪官,乾隆皇帝也不在乎。这...……更多
雍正铁腕治贪,为何还会出现巨贪和珅?
...清官,但雍正之后,再谈清官就扯淡了。比如,清官不好意思表现自己穷,将箱子里装砖头等,雍正之后有养廉银,如此官员怎会受穷?除了养廉银之外,还有各种“孝敬”,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公开的贿赂!正...……更多
揭秘乾隆年间贪腐盛行:皇帝纵容、官场文化与民众心态的交织
...贪官横行的原因,以及乾隆帝在其中的无奈与困境。一、制度漏洞与监管缺失乾隆年间,清朝的官僚制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和弊端。官员选拔上,虽然科举制度为朝廷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但同时也滋生了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更多
中国历史上有十大贪官,你知道谁才是最大的贪官吗
...敛财步伐,乾隆五十五年,和珅创立了著名的“议罪银”制度。假如官员犯了罪,无论情节是否严重,皆可以用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所收的银子纳入内务府库,供皇帝使用。这项制度让乾隆的钱包鼓了起来,解决了他个人的...……更多
...帝在幕后,嘉庆帝为傀儡,仅有和珅站在台前根据乾隆的意思掌控朝政。就这样君不君,臣不臣的过了三年,八十九岁的乾隆帝终于抵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咽了气。他倒是也清楚和珅是替他背了锅,临死前和嘉庆帝说放和珅一马...……更多
雍正帝对贪腐之事惩处严厉,到乾隆时期贪腐案却屡禁不止
...废弛,纲纪败坏,日甚一日。乾隆时期另一个饱受诟病的制度就是议罪银制度。提出这个臭名昭著制度的不是别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贪官和珅。所谓的议罪银制度本身就是以权谋私的做法。国家法令权力本来属于国家并...……更多
和珅是因为什么被处死的?“贪”只是官方说法而已
...的机会靠近嘉庆。这里面的主要原因,便是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的问题。清朝的立储制度,从清朝一开始,就没有对劲过。当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突然驾崩,这种情况下根本来不及选择立谁为太子,谁是皇位的合法继承者这个...……更多
乾隆年间清朝人口一年生多少死多少
...言。清朝人口大爆炸增长刘墉说清朝的人口“生1死12”,意思就是每一年生1个人死12个人,这么一算清朝人口是处于负增长的状态。现实是清朝正处于我国封建时代人口最高峰,特别是从康熙24年开始一直到乾隆后期,将近一个...……更多
和珅为官之道有哪三不贪
...严重的现象。毕竟皇权社会任人唯亲,权力之下缺少监管制度的执行,因此,贪官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在古代贪官中,清朝的和珅是最为人熟悉的。因为和珅贪污的巨款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乾隆驾崩之后,嘉靖皇帝...……更多
...的反腐奇招,还得提到一招,那就是“即时候补”。什么意思呢?“即时候补”中的“即时”很好理解,就是立即、立刻的意思,那“候补”又怎么理解呢?“候补”指的其实就是没有被授予实际职务,只能在吏部等候任职的官员...……更多
讲讲清朝几位皇帝的故事
...改变主意,后世不得而知。但是,新皇登基就违逆先皇的意思,这在清朝绝对不是结束,后来乾隆去世后,后继者嘉庆也给他来了这么一手。想必大家也知道,笔者要说的这人就是大贪官和珅,和珅这个人不仅精明能干,而且善...……更多
\
...状的人不仅不会求得公道,甚至可能遭受皮肉之苦。一、制度虽好,却难实施“告御状”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的经典元素,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通过阻拦皇帝的车驾,让皇帝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随后由皇帝亲自出面拨乱...……更多
清朝的王爷居住的王府究竟有多大呢
...是一方诸侯,一方诸侯的居所应称为王宫,并附爵位。这意思是让鲍超把府邸的匾额镶在资和公二字上。这两个字不仅在近代有,在清代也有。它们也意味着现代女性的意义。而且,鲍超只是一个子爵,还没有资格被称为王府。...……更多
乾隆帝在大臣查贪官时,竟提前派人通知贪官做好应对准备
...戳穿了虚假的“康乾盛世”景象,并请求取消“议罪银”制度,这狠狠地给了好大喜功,爱面子的乾隆帝一巴掌。乾隆帝在收到尹壮图的奏折后,十分震怒,下旨骂道:“何人勒派,何处亏缺……壮图既为此奏,自必确有见闻,...……更多
为何说“守成”是嘉庆最终的底牌
...是他拿出的药方。嘉庆认为如今大清有诸多困难,并不是制度不好,而是制度执行不善。“间有一二庸碌官僚因循怠玩,不遵旧制”,贪官们把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忘光了,才导致政策和制度在执行中变了样。所以他认为自己的...……更多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又死多少人?刘墉如何回答
...让乾隆感觉妙极了。所谓“生一人死十二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刘墉的政治生涯中有什么对手吗?他还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刘罗锅吧。出生官宦,从不娇纵 刘罗锅的身家背景,跟中国历史上的许...……更多
古代第一巨贪不是和珅,而是他,被后世誉为宋朝六贼之一
...们深恶痛绝的官吏。由于古代监察体制不完善,并且法律制度建设也很匮乏,再加之当时阶级观念的影响,官官相护导致许多地方都产生了非常多的贪官污吏。即便本应当是两袖清风的清官,在官场的经营之下,也会逐渐成为贪...……更多
原创作为历史第一贪官,乾隆为何离不开和珅?皆因这一能力无人能及
...丧嫁娶,亲戚朋友都上门随礼,何况皇上您呢?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让乾隆广开大门,收份子钱!以往官员们给皇上进贡也就是一年那些次,而且进贡的对象也仅限于皇帝和太后,现如今和珅直接提议,将后宫所有的嫔妃也都纳...……更多
乾隆皇帝变得嗜血残暴,真的是因为女人吗
...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意思是说乾隆在继位的时候就预感到乾隆十三年一定会发生大事,果然在那一年真的发生了一件让全国地动山摇的事,那就是乾隆的正妻皇后富察氏去世了。民间有句玩笑...……更多
什么原因导致乾隆朝出现无官不贪的现象?
...。堪称无耻之尤,这是由和珅提议设立的一项以钱顶罪的制度,即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议罪银起步价是2万两,最高纪录是17万两白银。议罪银的“索要”对象,大多都是总督、巡抚、布...……更多
乾隆皇帝晚年统治下的清朝,为什么说是古代社会最腐败不堪
...有这么一两个白莲花也无济于事。甚至乾隆推行的议罪银制度,反而成为了这些贪官污吏的保护伞,王法什么的都无所谓,查到我的头上我就交上议罪银即可。在这些贪官的侵蚀之下,国库甚至出现了亏空,贪官压榨百姓,百姓...……更多
中国封建王朝贪官污吏增长史
...那不是绝大部分人都会做出的选择。但是,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各种记录来看,似乎是到了明清时期,贪官的队伍才急剧膨胀,并且出现了行贿的潜规则——陋规。那么在明清以前,官僚队伍的清廉程度就更好吗?这个...……更多
乾隆给嘉庆留了多少钱财
...革,首先对财政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很好的完善了管理制度,因为经济太差,所以他还裁减了很多拿俸禄的闲人,在吏治方面也加大了管理,处理了不少官员,在雍正在位的一段时间里,朝廷风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加上雍...……更多
\
“侍卫”一词最先起源不详,早期是指侍从并护卫的意思,并在东汉以及三国时期就有详细的记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更多
和珅为官有“三不贪”,这三点尽显高明之处
...之根本。和珅对此不仅绝不贪污科举的钱,而且对于科举制度的把控也是极为严厉的,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科举的公平与公正,如果有人想要花钱来买名次,和珅也是直接拒绝,甚至还会收拾这些人。因为一个国家的兴盛,绝对与...……更多
...过欤?"这句话出自《论语》,大多数满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和珅对汉族文化也很有研究,他立马表示:"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从此乾隆彻底爱上了他。和珅的胆识、才能、英俊都让乾隆很满意,根据野史中的记载,乾隆...……更多
和珅死后15年,嘉庆为何连下3道谕旨
...,十分生气,将史官骂了出去,然后连下三道谕旨,大概意思就是说,和珅这个人,为官三十余年,是个“精明敏捷”的人,对清朝是有一定贡献的。朝臣对嘉庆帝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很不解,当年你干掉和珅的时候,可不是这...……更多
雍正的反腐绝招:给公务员涨工资
...不想腐”,用高压手段实现“不敢腐”是不够的,还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才能实现“不能腐”的长效机制。于是,就有了会考府这个全国统一的审计机关。从此各省上缴税收或报销开支,各部动用钱款和报销经费,都要通过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