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9次介入治疗后,他获得了“心·肝宝贝”的暖心“医靠”
...想放弃治疗。2023年11月末,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收到当地医院的求助,经评估决定将宋师傅纳入“心·肝宝贝”救助计划,给这个困难的家庭迎来了希望。12月2日,宋师傅住进复旦大学附属...……更多
“心·肝宝贝” 医疗公益 救助项目启动
...肝宝贝”医疗公益救助项目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灏珠院士、樊嘉院士、葛均波院士于2017年共同发起,通过接患儿到上海救治及专家团队赴当地指导的双轨模式,为中西部及欠发达地区家庭困难的患儿提供医疗救助。...……更多
肝癌患者不用跑上海 “家门口”享院士团队诊疗
...过手术获得根治机会。最终,黄先生顺利在厦门医院接受治疗,手术由樊嘉院士主刀,肿瘤病灶被顺利切除。 “樊嘉院士团队技术非常精湛,虽然是个大手术,但术后我一直没有明显痛感,第二天就下地活动了,这让我十分震...……更多
中国院士团队重塑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新模式
...肿瘤学期刊《癌症细胞》,有望被用于指导未来全球临床治疗。我国每年新发鼻咽癌病例占全球的47%,华南地区尤为高发,流行区的临床数据资料对完善精准的临床分期至关重要。鼻咽癌的临床分期系统依据患者原发灶(T)、淋巴...……更多
个体化医疗时代来临,罗氏给出了「中国答案」
...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论》,被视作个体化治疗的开山代表,也被称为医学史上的一大创举。个体化治疗是指对每一个患者感受“邪气”(中医的病性一般可以分为风邪病、热邪病、湿邪病、寒邪病、燥邪病等)以...……更多
美国FDA批准首个基因编辑疗法,定价220万美元
...诺贝尔奖获得者Emmanuelle Charpentier创立,该疗法上个月获得了英国监管机构的批准。一次治疗,终生治愈镰状细胞病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基因突变导致通常满月形的红细胞形成半月形卡在血管内,限制血液流动并引起阵阵剧...……更多
中新健康丨上海:医疗机构探索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罕见病患者人数并不少。探索为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此间医疗机构不断努力的方向。2月29日,在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之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中山医院)举办了2024国际罕见病日特别活动暨“瀚蓝行动...……更多
第四届鼓浪屿干眼论坛聚焦智能化慢病管理
...平教授、张广斌教授等知名眼科专家,分别就“干眼精准治疗”“干眼跨学科发展”“患教沟通经验及疑难病例分享”三大单元进行成果分享。其中,刘祖国教授在会上分享的《AI与干眼慢病管理》,成为此次论坛的焦点。他以...……更多
独家连线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超:十堰是我出发的地方 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库技术、疑难检材DNA检验、国产试剂及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曾勘测检验重大疑难案件6000多宗,无一差错。创建了广东省唯一的法医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全国公安机关唯一的法医病理学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全...……更多
中山大学成立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校长高松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校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近日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亲自挂帅,担任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另有多名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据介绍,该研究院是中山大学又一跨学科实体学术机构,以...……更多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院士等致辞!第五届海底观测科学大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开幕
...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院士,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教授为大会致辞。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殷克东教...……更多
算力性能更强的“天河星逸”正式发布,如何应对国产超算应用生态挑战?
...心新一代应用能力型国产通用超算系统的研制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力支撑和确保中心的系统服务能力持续保持国内外的领先。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用户超过30万在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和中山大学的支持下,国家超...……更多
院士直言:中药不能根治癌症,咱不能吹牛!中医治疗癌症靠谱吗?
得了癌症以后?你会怎么办?相信大家都会说,得了癌症,肯定要听医生的话啊,医生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听医生的,绝对没错。可是一个月前遇到了这样一个病人,因为上腹痛来检查,结果胃镜检查后明确为胃癌,幸运的是...……更多
未来科技如何演变?科研工作者和科技从业者这样提案
...源:见水印) 范先群团队开发了一种超选择眼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在这种治疗方案中,先把微导管插入到眼动脉,再通过眼动脉在肿瘤内进行药物灌注。值得关注的是,该方案具有“杀伤肿瘤效果强、全身副作用小”的优势,...……更多
肠道细菌可诱发致盲眼病
...时八年,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组织的科研攻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发现肠道细菌介导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并提出抗菌/肠道基因治疗的全新防控方法。3月16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了这项有...……更多
“三高”并发加重心血管病,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及时三高共管
...,但慢阻肺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导致许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造成病情加重,此后还可能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如慢性心力衰竭,慢阻肺病会明显增加心衰风险,尤其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更常见,给患者带来多重治疗压力。...……更多
在沙漠造水?看今年腾讯科学WE大会如何拉近普通人与前沿科学的距离
...关注,作为我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赵忠贤团队取得了独立发现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和发现临界温度可达55K的系列铁基超导体等科学突破”,促进了全球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研究。超导自1962年就开始在能源、信息、健...……更多
得了角膜炎怎么办?
...等,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眼睛得到的保护太少的原因。那么得了角膜炎该怎么办呢?一、诱发角膜炎的危险因素(一)隐形眼镜的佩戴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者佩戴的时间过长,镜片护理消毒工作不到位,睡眠时未正确摘取隐形眼...……更多
愿作医学之“海”的“逐浪人”(聚才筑梦 “豫”见未来)
...免疫表型分析实验,对研究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实验室,完成这样一个实验通常需要4个月左右,而在新乡医学院中法免疫调控基因(GRIS)实验室里,仅需一个月就能得到满意结果...……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的高原情:战“虫癌”,带团队开创多项先河
...分层诊疗联动机制,包虫病手术患者动态“清零”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跟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樊海宁教授团队合作,主要目的是为一些疑难的包虫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董家鸿说,我们希望通过几天的集中手术,解决一...……更多
肿瘤院士:癌症属于身体“内乱”,别轻易开刀
...,而改造机体则要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等着手。得了癌症一定要开刀手术?临床研究发现,早、中期癌症患者治愈率高,最好手术治疗。但手术和化疗也不是万能,有的癌症既不用手术也不用化疗,也可能有治愈的机会...……更多
院士大咖齐聚深圳,共话肿瘤微创技术创新
...着沉重的铅衣,用辛勤努力和汗水使得成千上万的患者获得了新生。中国的介入水平,尤其像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已经在国际上起到了领先的地位。在整个国际介入领域中,无论学术上还是临床上,也在发挥着一支不可或缺的重...……更多
长寿的人有哪些突出的身体特征?一文了解清楚
...,不滥服药杨振宁先生认为,有病了就要相信科学,积极治疗,不要延误病情,等到病情拖严重了,花大钱也不一定有好效果,所以有病时一定要积极的治疗。滥用药会造成药物依赖性或者是肝脏和肾功能还有消化系统异常对人...……更多
“家有宝贝”该如何应对流感?
...人数增多。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在症状上有什么区别?得了流感是居家治疗还是前往医院治疗?面对流感,我们平时如何做好预防?围绕这些关注热点,记者采访了江西省儿童医学中心的儿科专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记...……更多
家门口享国际尖端放疗技术!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治疗系统正式启用
...;从开工建设到投入使用,仅用两年半时间;仅用18天取得了国家辐射安全许可证;最短时间高质量完成了47例临床试验;用138天取得了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了国内质子项目立项、建设、验收、临床试验、投入使用等,速...……更多
癌症联合靶向治疗前路如何?耐药如何破解?《自然综述》发表仁济团队长篇述评
...,影响因子IF=112)上发表长篇综述文章,对癌症联合靶向治疗策略的背景、优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20世纪40年代首次使用化疗药物治疗癌症的临床结果表明,单一化疗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癌症进展,且易使肿...……更多
向海问药,“蓝色药库”共济健康中国梦
...们的毅力和智慧,历经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74年取得了成果,利用甘露醇制成了多种产品,并利用褐藻胶制成食用增稠剂和啤酒泡沫稳定剂等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的海藻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1979年,管华诗...……更多
中国医学团队国际首次绘制肝癌转移的时空多组学演化图谱
...轨迹和克隆选择机制,为研发肝癌转移预测的新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理论基础。该研究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天津肿瘤医院肝癌样本库两万多例肝癌手术病人中筛选出182例肝细胞癌患者,并对原发灶、转...……更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黄正明一行到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调研指导工作
...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医院各个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成绩显著,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并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前进之路提出指导性建议。他表示将充分利用院士专家学者的社会资源,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更多
因科普获国家科技奖,这名外科医生说:我哪怕不吃不喝也看不完所有病人
...起复发转移。因为手术风险极高,以前往往只能选择姑息治疗,患者不得不在瘫痪和剧痛中度过余生。董健立志要攻破“禁区”,一次次革新技术。也因此,更多疑难重症患者慕名而来。董健开办学习班,推广自己的技术;首开...……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转告父母:6类“病”属于“老年病”,过度治疗可能反而伤身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些变化。有些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皮肤松弛、头发白发
2024-05-30 17:58:00
肺部有癌,双脚先知?若同时出现4个现象,或癌症已到了中晚期
肺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死因。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诊断延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了解肺癌的早期征兆和预防措施
2024-05-30 17:58:00
一个举动,维生素白白流失,维生素最怕4个字,赶紧远离
明明吃得越来越好了,却还是有很多人都营养不良,尤其是人体代谢时的必需维生素。明明许多食物中都含有维生素,但是据统计,仍有超过80%的中国居民
2024-05-30 17:58:00
一旦皮肤上长了这5种痣,十有八九是黑色素瘤,一拖再拖会很麻烦
你是否注意过自己身上的痣?你是否知道痣有可能是一种致命的皮肤癌——黑色素瘤的前兆?你是否知道有些痣的位置、形状、颜色和变化
2024-05-30 17:58:00
体检发现胆固醇偏高怎么办?改变一个生活习惯,能帮你降下来
你是否经常感到胸闷、气短、头晕、心悸等不适?是否有过在体检时,被医生告知胆固醇偏高,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2024-05-30 17:59:00
为减肥连续骑动感单车30天,膝盖发生了什么变化?
动感单车是一种流行的健身运动,可以有效地燃烧脂肪,塑造身材,提高心肺功能。但是,动感单车对膝盖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有没有什么风险和注意事项
2024-05-30 17:59:00
医生忠告:高血压不想脑出血,3种东西尽量少吃,再馋也要忍住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每年有约950万人死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
2024-05-30 18:00:00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晚饭与寿命有大关系!难怪这些老人那么长寿
这项研究跟踪了超过10万名志愿者,长达16年,发现那些晚饭吃得早、少、清淡的人,比那些晚饭吃得晚、多、油腻的人,患心脏病
2024-05-30 18:01:00
每天早上喝一碗开水冲鸡蛋,对人体怎么样呢?看完长知识了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先喝一碗开水冲鸡蛋?你可能觉得这样做可以补充水分和蛋白质,对身体有好处。但是
2024-05-30 18:01:00
害人匪浅的七大谣言,直到今天依旧有人相信,看看你中招了几个?
你是否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些谣言:吃草莓会导致出血热,鱼的记忆只有7秒,酱油吃多了会变黑……这些谣言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实际上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2024-05-30 18:02:00
一道致命家常菜,每年夺走2万人生命,却仍有人每天食用!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美食大国的称号,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可以说是将蒸,煎,卤,炖,烤,熏,炒,生腌等发挥到了极致。但是最近却有人报道说在饭桌上常见的一道家常菜
2024-05-30 18:03:00
这3个时间段,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玩手机,看完涨知识!
李婷是一个职场新人。入职的第一天,她收到公司赠送的高端智能手机。她对这部手机爱不释手,无论是早上醒来的第一时间,还是午休
2024-05-30 18:03:00
死亡率奇高的狂犬病到底有多可怕?讲清狂犬病的5大误区
小莉和自己的婆婆吵了一架,起因当然还是因为孩子。今天孩子在家玩的时候,因为小孩子用了一些力气去抓家里的猫尾巴。猫咪吃痛
2024-05-30 18:04:00
吃生腌=吃寄生虫?为啥你吃生腌就蹿稀,人家吃20多年都没事
“小李,我最近从潮汕那边出差回来,发现那的生腌简直一绝,顺便我也给你带了点,你要不要尝尝?”“啊,生腌啊,这个我吃不了
2024-05-30 18:04:00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我才19岁,为什么是我呢?”今年才上大一的小明已确诊为1型糖尿病,原本应该无忧无虑,潇洒自在的人生,却需要一辈子与胰岛素为伴
2024-05-30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