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0 18:05:00 来源:科普熊

“我才19岁,为什么是我呢?”

今年才上大一的小明已确诊为1型糖尿病,原本应该无忧无虑,潇洒自在的人生,却需要一辈子与胰岛素为伴。

一说起这个,他就后悔万分,不应该觉得年轻就放肆不已,大吃大喝,各种饮料每天喝不停。

近年来,大家也从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中看到,糖尿病开始大众化,因此控糖戒糖的概念也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线。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如果单说“糖”,它其实是一个很笼统的叫法,例如食物里面的淀粉糖,水果里面的果糖,牛奶里面的乳糖,零食饮料里面的白砂糖等等都属于糖。

一、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糖那么偏爱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甜味会让我们开心。

很多研究也表明,糖会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并且让人大脑深处的某些神经元产生多种令人兴奋的激素。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当人体摄入糖后,血糖含量会增高,胰岛素将其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葡萄糖、果糖等,是我们身体正常运作所需要的物质能量。

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食物中都含有糖,如米面等主食,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而淀粉是一种多糖,是我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并且不能戒!通常来说,食物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总而言之,就是身体需要糖,所以我们才会对糖那么偏爱!

二、那为什么需要控糖呢?

我们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谢途径总共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合成糖等必须物质;一类是合成糖原用于肌肉和大脑等组织;最后一类是进入细胞中进行有氧或者无氧呼吸,从而释放出能量。

然而过度的吃糖会产生很多慢性病、衰老、皮肤产生皱纹和失去弹性、身体肥胖,而且还会导致蛀牙等口腔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过度吃糖会让你生病、变老、变丑、蛀牙,也会增加混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另外控糖也有助于控制血压等好处,总的来说,控糖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大大的益处。

三、糖尿病早期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我们常听到的【三多一少】就是典型的糖尿病早期症状,指的是【吃多、喝多、尿多、体重下降】。

此外还有伤口长时间不能愈合、视力逐渐模糊等,如果觉得自己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早就医检查并治疗。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上目前一项检测糖尿病非常重要的诊断指标,因为它能准确的反映出糖尿病患者,在过去两到三个月之间的平均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如果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控制低于百分之七,会让糖尿病患者长期依赖降糖药。而过量用药则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包括肠胃、血糖过低、体重增加,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各种副作用。

如何预防糖尿病:1,适量运动,控制体重;2,调整饮食,以清淡为主;3,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4,控制烟酒;5,定期检测。

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四、得了糖尿病平时应该如何控糖呢?

1.一天至少吃8种及以上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饮食多样化,适量摄入各种不同的食物来获取足够的营养。

像蔬菜类特别是菠菜,芹菜等;水果类,糖友们可选择含糖量较低的山楂、草莓等;坚果类如核桃、花生等。

所以建议糖友能够合理搭配食物,食物的种类越广泛越好。建议每天食用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控制脂肪的摄入。

糖友们更应该避免出现挑食、偏食等不好的饮食习惯。每天需摄入不少于8种,每周不少于25种的食物种类。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比如吃粗粮时,多吃些混合粗粮,比吃单一粗粮的餐后血糖变化会更低、更平稳。

2.尽可能选择需要咀嚼次数多的食物

当咀嚼的次数增多或频率加快时,可以减少血糖波动和减轻脾胃负担。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平时我们也听说过吃饭要细嚼慢咽,比如鞠婧祎,她一口饭要吃几十下,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咀嚼次数增加可以减少患者暴饮暴食的风险,同时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分解口腔中的糖分,更利于糖分的控制。

专家建议吃早餐最好是15到20分钟,午餐30分钟晚餐也是30分钟。

3.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每天多吃点富含粗纤维食物,如燕麦、糙米、薏米、红薯、玉米、豆类、菌类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一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二是降低胆固醇水平;三能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四是增加饱腹感,减少饮食摄入,控制体重。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4.合理安排用餐时间

研究发现,8点之前吃早餐的人糖尿病风险率要低些,8-9点吃早餐的人糖尿病风险率升高百分之二十六,9点之后吃早餐的人糖尿病风险率升高百分之六十九。

这是因为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也遵循昼夜规律,会在早晨达到高峰,如果早餐吃的较晚,可能会影响血糖的高低。

所以建议糖友们合理安排好用餐时间。建议早餐就餐时间是6点30到8点30,午餐是11点30到1点30,晚餐是6点到8点。

如果有必须熬夜的人,需要加餐的话可以吃点少量的水果蔬菜或者酸奶。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5.高强度运动过程中,安排小段休息时间

高强度运动过程中,安排小段休息时间可以改善身体机能,帮助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强度运动再加上间歇性休息是非常好的控糖运动模式,它不仅能短时间内改善心肺功能,燃烧更多的脂肪能量,更能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高强度运动加间歇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6.每周慢跑+弹力带操,有氧与无氧相结合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对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效果更好。

慢跑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延长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时间,还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弹力带操属于抗阻运动。抗阻运动不仅能增加肌肉量,还能对葡萄糖的消耗利用大大增加。

两者相结合,能大大提高控糖效果。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7.糖友两餐之间间隔不超过4个小时

如果糖友两餐之间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造成低血糖;上白族的糖友还会影响到工作效率。一般食物到残渣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也就4至5小时,由于糖尿病人相较于普通人来说更容易出现饥饿感;因此两餐之间间隔4小时会比较好,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建议加餐。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8.米面汤里面加点醋

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以下是一些含钙比较丰富的食物:像一些奶制品、豆制品、肉类、海产品、谷物坚果、菌菇类、绿色蔬菜等;然而胃肠道的酸度不足则会影响到钙的吸收,所以,烹饪时适当放些醋,可以让食物中的钙转化成被容易吸收的醋酸钙。

另外米面汤食物里加醋,可以降低食物里面的糖分。

PS: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9.坚持每天按压然谷穴

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位于足内侧,按压的时候需要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学上又称它为舟骨粗隆,舟骨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每天晚上洗完脚可以用拇指用力按压,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效果。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10.适当摄入硒

硒是防治糖尿病的“好帮手”

硒是构成人体重要成分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在人类及其他物种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多种多样,包括消除脂质过氧化产物、保护生物膜、抗自由基、抗衰老、消除毒素、参与核酸、蛋白质和粘多糖的合成及代谢、参与免疫调节等

必须注意的是,硒的摄入量必须适当,摄入太多或太少都对身体有害。如果过多,可能会引起硒过量,有慢性中毒的危险,就会出现脱发、灰指甲、皮肤发黄、浑身乏力,甚至肝、肾功能退化等病症。

帮你控糖的10个冷知识,知道3个以上的人非常少!

另外适量的喝水也可稀释血液中的糖分,对降低血糖有一定的好处。

结语

控糖、戒糖不仅能抗衰老、抗代谢病和控制体重外,还能提高我们的精神面貌、改善肠道菌群。

可能,对于糖的危害,不少年轻人现在真的还感受不到。

可能,对于很多糖友来说,想要控糖、戒糖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

但是,为了获得健康,为了我们的家人和将来着想,我们必须要去努力,尝试去控糖、戒糖。

好在人生很长,我们可以一天天,一步步,慢慢来努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你需要了解的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1.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
2023-10-04 09:34:00
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科普
■雒海玲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人民医院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
2023-07-15 04:57:00
保护胰岛,记住3吃、3不吃,快来看看吧
如今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病人最多的国家,在我国,糖尿病作为中老年人群体高发慢性疾病的一种,知识普及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糖尿病的前身是高血糖,长期高血糖和代谢异常会引起多种并发
2023-02-16 15:34:00
这5点经验,希望能够帮助那些被糖尿病困扰的人
作为一名有着20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回忆起这二十年治疗糖尿病的经历,心中可谓是感慨万千。20年前,自己比较喜欢热闹,经常参加朋友的酒局。在一次夜宵聚会后回到家休息,凌晨1点突然肚
2023-10-09 12:51:00
孕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随着近些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当中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孕期糖尿病会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但是很多人对其并不了解。接下来,本文介绍孕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2025-01-10 05:08:00
长期喝牛奶会造成胰岛素抵抗?你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人体无法正常地调节血糖水平。目前已有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全球约有4.25亿成人糖尿病患者,根据数据预测显示,到2041年这个数
2023-10-09 12:20:00
血糖升高时应该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一文揭晓答案
...取和利用的效率,引起血糖上升。这一现象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中较为多见。当人们患有某些内分泌性的肿瘤时,比如嗜铬细胞瘤,70%的患者都会出现高血糖,这是因为嗜铬细胞瘤会引
2023-03-13 21:26:00
关于无糖食物,3个误区要避免
作为常见慢性疾病的一员,糖尿病的出现和日常饮食有密切关系,而在确诊糖尿病后,患者不仅需要做好日常饮食的控制,也需要按时服用降糖药,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只为控制好血糖的
2022-12-23 19:54:00
糖尿病的护理与保健
...好控制,进而引发一些比较常见的基础类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调查显示,糖尿病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危害不少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2024-03-29 23:3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