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人张养浩为何获元朝皇帝青睐
汉人张养浩,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能不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响亮,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传奇色彩。张养浩生于北宋,但他的成就和影响在元朝时期达到巅峰。他以勤奋刻苦、清廉高风闻名,被元世祖忽必烈视为当世能...……更多
张养浩与钱谦益:两位汉人在新朝的命运转差异
...积极融入到战后安抚民众的活动中,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张养浩9岁时,蒙元灭了南宋!但是由于元朝不重视科举制度,且有民族岐视政策,汉人想在朝任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蒙古人认为通过科举而入仕的人,缺乏实际经验...……更多
元朝的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从元朝监察法规的完善看官场风气
...何健全监察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张养浩就编撰了《风宪忠告》这一本书。在书中,张养浩对监察制度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养浩认为检查官员必须要严格自律,一言一行都必须要恪守理法,...……更多
济南文化名人的“高考”往事: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科考,李清照告发科考舞弊
...丈夫张汝舟“科考舞弊”,辛弃疾参加过两次金朝科考,张养浩曾经推动元朝科考改革等等。范仲淹在齐州醴泉寺苦读备考北宋名臣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不过当年他却在齐州境内的醴泉寺苦读备考。这也是范仲淹...……更多
云锦湖畔建张养浩纪念馆仿古建筑群已现雏形
...水屯路与小清河南路交叉路口西南角的云锦湖西岸看到,张养浩纪念馆地下部分浇筑完成,目前已进入地上仿古建筑群的建设阶段。施工人员已经搭建起纪念馆的主体,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和主入口呈现雏形。张养浩纪念馆规划用...……更多
元朝的“知识分子”为何有如此“多”身份?
...太友好,所以有很多的人都选择了隐居。元代中叶时期的张养浩,在元朝担任了很多年的官,最后甚至进入了朝廷的政治核心。其拥有很丰富的经历,晚年也选择了隐居。其的散曲对自己的归隐做了一些解释,其认为归隐对于自...……更多
元朝时期妇女守节数量增多,与程硃理学对贞节的倡导有关
...都参与了咏节妇诗文的创作。在东平,刘敏中、王士熙、张养浩也都有相同题材的作品。除了东平幕府文人、依附于北方三镇的文人,当时在燕京、山西也同样活跃着参与咏节妇诗文创作的文人,这不仅是文人道德意识的体现,...……更多
...南名士,“二安”CP可谓无人不晓,还有像苏辙、曾巩、张养浩等与济南颇有“故事”的历史名人。活动现场,青少年和专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济南名士故事进行了呈现。“一抹情愫,绘就大宋;一曲清词,绽放词坛。”山...……更多
...誓词,传承红色基因,保持清廉本色。深度挖掘济南名士张养浩清廉事迹,编制《三事忠告》系列纪法案例,以案说法、说纪、说责、说理。拓展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廉洁文化长廊、开展“丹青传廉韵 翰墨颂清风”主题书法美...……更多
他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
...城近三十座,大肆虐杀汉家儿郎,最后坐拥天下三百年。张养浩曾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知是叹前世的宋,还是在预示着后世的明! ……更多
为何说永乐皇帝才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伟大呢
...命安全,就做了这样的事情。,结语朱棣的狠毒,证明了张养浩的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家对朱棣这样的皇帝,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请在评论区讨论吧 ……更多
...并提出“凡事宜自察其实,自执其权,不可徇吏”;元朝张养浩的《牧民忠告》中的“御下”篇也专门谈了这个问题,并指出:“诸吏曹勿使纵游民间,纳交富室,以泄官事,以来讼端,以启幸门也。”二是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更多
康乾盛世既是清朝的巅峰,也是亡国之前兆
...么,为何说这句话呢?(二)、权贵的盛世,黎民的枷锁张养浩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都是皇帝家的,这份繁荣,这份昌盛,和庶民们毫无关系。但这份繁荣,的确是用其血汗堆砌起来的。就好比城市中建造高...……更多
...错误,有自戒自胜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元朝名臣张养浩有言:“室已焚而徒薪,舟已溺而市壶,疾已成而求艾,虽殚力为之,无及矣。”对“履霜常思坚冰至”,有些人不在乎、不重视,认为这是小事一桩,不必大惊小...……更多
“书香济南”再添新注脚
...古是诗城。”李白、杜甫、曾巩、苏轼、苏辙、赵孟頫、张养浩、老舍、季羡林等名士皆在济南生活游历,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济南率先探索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城市软实力研...……更多
春天的济南吧听泉水叮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留下深刻印象
...国神医扁鹊、汉代名儒伏生、唐代名相房玄龄、元曲大家张养浩、一代词宗李清照、词中之龙辛弃疾,都是地地道道的济南人。李白、杜甫、泰戈尔、老舍、季羡林、臧克家等无数大家曾驻足于此,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更多
范制葫芦长出“致富模样”
...始建于公元1161年的文庙以及明代城墙、穆孔辉阁老墓、张养浩“四知堂”遗址、许家祠堂、放马场等名胜古迹,也流传有白雀城、冰不砸堂等历史传说。依托这些丰富资源,当地打造了一个“旅游圈”。如今,范制葫芦种植基...……更多
古代打仗的时候,从哪些地方获得粮草呢
...的地区,也会派出征粮的官员,向老百姓征粮用以打仗。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说无论兴衰更迭,老百姓都会受苦。因为他们不但要参与打仗,而且还要交太多的军粮。其四,购买粮食。除了抢劫和强征,...……更多
大秦帝国的覆灭:揭秘陈胜吴广起义与骊山囚徒军团背后的故事
...可从史书中细细品出,其实秦朝的危机早已酝酿至深。 张养浩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秦始皇嬴政虽力克六国,横扫华夏,但他只是一位扩张之君,而非一名守成之君。所谓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称帝后,他大兴土...……更多
...下,建立了我国古代史上版土最辽阔的大元帝国,虽然在张养浩和诗人等一批志士仁人的积极推动下,蒙元统治集团正在被汉化、儒化,民族大融合趋势日渐显豁,但是,整个帝国的民族压迫局势仍是很严峻的,不容疏忽。而诗...……更多
青年,是什么让你留在济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张养浩“以六合为家,寄傲林泉,纵情诗酒”,沉淀千万年的悠悠时光,让济南的生命力与诗意同在。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济南的美食江湖也十分广阔:“济南二怪...……更多
他71岁中进士,一首诗道出了战争的残酷
...军行》说:“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元人张养浩更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此如果忽略了最后一个诗句的警示意义,那么战争一旦爆发,受苦的将永远是天下的黎明百姓。所以不得不说,曹松的这首诗...……更多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
...清,中原地区很快便落入了满人手中。在清朝建立之前,汉人曾经历过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不管是南北朝时期的各族胡人乱华,还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下,汉人都处于低位,受尽了外族的欺负,因此各种反抗斗争不断。...……更多
道光前,为何陕甘总督汉人不得染指
...,这奇怪的地方在哪呢?因为在道光之前,他们几乎没有汉人来担任。有些人可能就要问了,年羹尧、岳钟琪不是担任过吗?是,他们确实担任过陕甘总督,可是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旗人”,因此所谓的旗人在当时不单单...……更多
清朝王爷的地位为什么会一落千丈
...之初,爵位的体系还没有分得这么细,满洲的贝勒相当于汉人的亲王,是同一个概念。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世时,手下的八位亲王,也成为八大贝勒。我们之前提到,努尔哈赤所构想的政治制度,不像汉人的王朝这样一人为尊...……更多
她是大清第一个嫁给汉人的公主,政治联姻换来家破人亡
...成为驸马,而和硕公主也是第一个大清的公主下嫁给一个汉人的公主,开启了她悲惨的一生。。其实公主的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就是的婚姻就是政治联姻,自己就是牵制吴三桂父子的工具,虽然心有不甘,可是却不能不认命,当...……更多
他是汉人的荣耀,大明虽灭,可他仍在为国尽忠
...回天,在煤山自缢,至此,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时候,汉人将领李定国依旧在战斗,可以说,他是汉人王朝最后的荣耀,可惜近年来因为一些无脑的电视剧他被严重抹黑。李定国出生于1621年陕西延安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630...……更多
“人分四等”为何成为了元朝的标签
...度,人分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汉人(北方汉人及契丹、女真等),第四等南人(南方汉人)。各等之间等级森严,高等的作威作福,低等的当牛做马。但这并非事实。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任何元代的...……更多
近代中国的落后,真的是清朝造成的吗
...等清朝皇帝都曾公开表示,火枪大炮这些火器都是洋人和汉人的“垃圾”玩意弓箭才是清朝立国的大杀器。所以清朝统一全国后,清朝皇帝号召八旗子弟扔掉火器,好好的练习骑射,正是因为清朝皇帝对骑射的盲目自信和对火器...……更多
济南:请叫我“2023年度活力城市”
...鹊、鲍照到苏辙、曾巩,从李清照、辛弃疾,到李攀龙、张养浩,再到季羡林、韩美林,这些名人名士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留下了传颂千古的诗句文章。人是济南最大的活力源,人气是济南最美的“烟火气”。...……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5000年前在今天的河南郑州新郑出生、建都。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拜祖大典,纪念黄帝
2024-06-14 12:34:00
仰韶时期的彩陶、青铜时代的王鼎、精致华丽的云肩还有媲美“维纳斯”的菩萨雕像……在本集中,美国小哥Jason走进郑州博物馆,透过郑州本地的文物,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古都郑州的辉煌历
2024-06-14 12:27:00
泼墨酣足画天成
宋米芾《春山瑞松》轴如果画家是异想天开的群落,那么水墨便是他们在纸上的宣示。积墨破墨好似娓娓道来,泼墨如一腔冲动的啸傲
2024-06-14 13:02:00
汉文帝进京只有八人,为什么他没被架空
提及汉文帝,大多数人都感觉他的继位之路风平浪静。但实则不然——其实汉文帝刘恒坐上象征权力、地位的宝座的过程,同样是凶险万分
2024-06-14 13:54:00
食人将军是谁,为何被后人供奉1300年
前言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位将军因其骁勇善战而被后人供奉了1300年。然而,这位将军却因在最惨烈的守城战中以血肉之躯捍卫大唐江山
2024-06-14 13:54:00
李白与王维同在一个圈子,为啥老死不相往来
若能穿越回古代,应该有不少人想回到唐朝吧!大唐盛世的繁荣属实令人向往,想到万国来朝的场景,心中就不免涌上一股自豪。唐朝不只在经济
2024-06-14 13:55:00
何谓文物中的“工”与“巧”
本文以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灯具为例,讨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巧”观念。作者通过梳理文献中的“工”“巧”概念,揭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三个传统
2024-06-14 13:55:00
聊聊晚清重臣彭玉麟
晚清时期是封建社会势力最后的疯狂,由于国力逐渐地衰退,清政府面临着很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少的官员为了自己安逸的生活而弃国家的利益于不顾
2024-06-14 13:56:00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它与上一集我们讲的清福陵和位于新宾的清永陵,合称关外三陵。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
2024-06-14 13:58:00
年少翻阅《三国演义》,那些生僻字总是让人头疼不已。尤其是那些人名,若是夹杂在句子中,还能勉强猜出个大概,但一旦独立出现
2024-06-14 13:58:00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消息传到开封,后周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准备调集兵马,进行抵抗。可是,他却在半路上遭到一位武将的截杀
2024-06-14 13:59:00
聊聊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 《周易》
《周易》,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是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堪称世界第一书。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在他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尊他为文王
2024-06-14 14:00:00
侯景跪请溧阳公主,王思政兵败降高澄
宋子仙受了侯景之命南略钱塘,新城戍将戴僧遏战败出降,宋子仙引兵渡浙江,进攻会稽,邵陵王萧纶奔往鄱阳。东扬州刺史南郡王萧大连
2024-06-14 14:00:00
东汉时期,朝廷管理各州的官员,一般叫太守,太守的人选,原则上都是当地地头蛇们的代言人。但是朝廷并不想让各地不受控制的发展
2024-06-14 14:01:00
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跪与不跪: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洪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朝大小京官目睹了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在一些清代杂谈笔记中人们能看到亲历者对这一天的各种记录
2024-06-14 1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