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哪位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唐朝开元年间,有个著名的宰相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世称“张曲江”,西汉留侯张良后裔,西晋名臣张华的十四世孙。张九龄在任内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不惧权贵,为“开...……更多
他是开元时代最后一位名相,曾预言安禄山必反
...马球,爱欣赏帅哥美女,妥妥的外貌协会成员。恰巧宰相张九龄就是个特别讲究仪表风度的美男子,搞得玄宗每次见了九龄都感到如沐春风,评价人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确实也对得起他,举一个小...……更多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更多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后政败国乱,酿成难以收拾的局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宰相张九龄与唐玄宗择相用人的矛盾。唐玄宗是个先明后暗的皇帝,开元之治的辉煌,是他卓越的帝业成就,但也使他头脑有些发昏,到后期励精图志的雄心已经淡化,贪图享乐的欲望...……更多
为何说李林甫把张九龄挤下台,是大唐由盛而衰埋下祸根
...。公元736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张九龄大势已去。张九龄是西汉名臣张良的后代,唐朝的名相。他除了是一位正直贤能的大臣,还是著名的诗人,世人都赞叹他“举止文雅,风度不凡”,无不仰慕,连唐...……更多
张九龄:开元盛世的智囊团与晚年罢免的宰相
说起宰相张九龄,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比较正向,比如说尽忠职守、选贤任能等等,正是因为有他的辅佐,李隆基才能开创\"开元盛世\"。对于这些才华优秀却性格倔强的谏官们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皇帝的包容与信任,否则最后...……更多
安史之乱的罪臣怎么毁灭唐朝盛世
...于如愿当上了宰相。当时与他同任宰相的,还有裴耀卿和张九龄。这二位都是有资历能耐的重量级人物。特别是张九龄,这是被后世称为“开元盛世三杰”的牛人,既忠诚敢言更眼光卓越,诗文才华更是一绝。比起这位大佬来,...……更多
唐朝这四大贤相与两大奸相,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
...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4、张九龄张九龄是唐玄宗执政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他之后就是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的人了。张九龄是广东韶关人,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登进士第,唐玄宗即位后,迁...……更多
哪位宰相多次对安禄山暗下杀手,可惜功亏一篑
盛唐之世,最为家乡增光添彩的人非张九龄莫属。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当时的两广一带是文化、经济极度落后的地区,被中原士人目为蛮荒瘴疠之地,当地人相应地被当作南蛮看待。一个“蛮”字,说尽了中...……更多
安史之乱时,张巡为何会做出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
...性思维”逐渐显现,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圆满了。唐玄宗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谏臣,对时局针砭时弊,帮助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就算是作为唐玄宗他也不会留面子,起初张九龄刚正不阿的品行深得唐玄宗赏识,刚愎自用的心...……更多
安史之乱的时唐玄宗想起张九龄,为何后悔莫及?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西汉留侯张良是他的远祖,西晋壮武郡公张华的十四世孙。唐代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著名诗人。(一)自幼聪慧,才智过人也可能受祖辈遗传基因的影响吧...……更多
为何说唐玄宗既是创造奇迹的君王,又是毁灭盛唐的终结者
...面,积极选择良臣,辅己治国。他先后启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宰相,他们为唐朝的政治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玄宗开元这20多年,就是历史学家所称誉的、与“贞观之治”相媲美的“开元盛世”。国力强盛是开元...……更多
...。那么,最有眼光的一位,当属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宰相张九龄。张九龄四十五岁那年,当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因为副将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捉拿护送他到京城,请求按照朝廷典章执行(死刑)。张九龄奏明皇上说:“张...……更多
李林甫有什么样的手段,能够让安禄山与其对话
...瑶、光王李琚同时废为庶人,可见李林甫的能量,在扳倒张九龄的过程中,更可以看出李林甫的实力,尽管后来张九龄已经跟李林甫求饶,依然没有留下任何余地。安禄山和李林甫比起来,那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当初安禄山...……更多
李林甫:权臣之路与帝国的覆灭
...先后被封为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甚至和名相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口蜜腹剑,欺上瞒下的人,担此大任,是怎样的后果。事实证明,在李林甫上位之后,先是排除异己,对于那些能力出众的士子...……更多
荒唐的“洗三礼”,唐玄宗是真的昏聩吗
...军功在身,不宜自剪羽翼”,所以主张法外开恩。但宰相张九龄看到安禄山之后却认为“禄山失律丧师,于法不可不诛,且臣观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玄宗皇帝听到张九龄这番话后不由地笑了,他心想这张九龄是不是年...……更多
唐明皇可真享尽了人间的艳福
...的人,当然也争相趋附杨国忠了在王公大臣里,只有老臣张九龄不收杨国忠的大礼,因此杨国忠恨张九龄恨得要死。别人都觉得张九龄不可理喻,张九龄却说:“今天满朝大臣都是围火取暖的乞丐,有一天,火尽灰冷,这些乞丐...……更多
李林甫:被误解的唐朝宰相
...之职拜相,授衔三品。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李林甫接替张九龄,成为中书令右丞相,后来又被封为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通过李林甫的升迁之路我们不难看出,他其实还是有能力的,否则皇帝就算是再昏庸,也不至于将一个大...……更多
唐朝两位伟大君主李世民与李隆基,为何晚年表现大不同?
...听不进去,终于酿成了后来的乱子。而最早看出来的人是张九龄,我一直纳闷,张九龄是怎么观察出来的?第四,任用奸臣。李隆基早年重用了姚崇、宋璟,政治清明,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再比如张九龄等,也都是贤良之士。...……更多
天宝年间,大唐与南诏之战两次败北,是否开启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
...与宰臣之间。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废,支持太子的张九龄等人相继被罢相,李林甫成为了掌控中枢之人。 而随后,随着被高力士等人推荐的李亨被封太子,朝廷内部的争斗,便始终在皇太子李亨和李林甫之间进行着激烈...……更多
唐玄宗作为一代英主,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
...之术。在他统治前期看人及其准确,任用了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通过权力的收放他总是能够很好地控制朝堂大臣,在这些贤臣的支持下,唐朝迎来了“开元盛世”。但是这种君臣关系需要依靠双方的默契来配合,又需要...……更多
张九龄是怎么死的?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他请求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因为遇到疾病而五月七日去世,终年六十八岁,皇上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叫文献。在他死后不久,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更多
唐朝的衰落:李林甫与玄宗皇帝的责任
...,起家千牛直长(八品官),逐步升迁,在五十三岁时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公元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李林甫最像谁?很像曹操,如果在明...……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唐玄宗,年轻的时候重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为相,开创了“开元盛世”,让大唐的繁荣走向了巅峰。晚年的时候,变得昏聩了起来,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佞臣为相,让大唐朝堂黑暗,日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边关...……更多
权谋之术:李林甫一步步攀附权贵,最终独揽大唐相权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分也。”那位被罢相的张九龄甚至早早预言:“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奸邪小人,竟...……更多
唐玄宗的名将每位都战功卓著,善终者却寥寥无几
...史上的第二个盛世,这既离不开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的经天纬地之才,也离不开众多将领保境守边的功劳。及至天宝时期,唐玄宗改变被动防御的策略,开始对外扩张疆土,唐朝因此又涌现出了很多名将,这些名...……更多
李林甫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
...三品。自此,李林甫终于成为了唐朝的宰相,和裴耀卿、张九龄一起,并肩成为大唐官场上权力最大的三人。这一年,是开元二十三年,李林甫53岁,李隆基51岁。其实在李林甫成为宰相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林甫...……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是盛世大唐衰败的转折点
...有起到调节作用,同时也导致了中央贪腐严重,一代贤相张九龄被李林甫代替,虽然李林甫才华出众,起初为皇帝解决了部分财政问题,可是巩固其权利,阻塞迫害贤良的手段却无所不用其极。科举制度逐渐形同虚设,任人为新...……更多
...孙,画家李思训之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更多
...流太平天子了。事情很简单,玄宗年间最后一个好宰相,张九龄下台了。唐玄宗把他贬到了偏远的荆州。总之,彻底地离开了长安这个繁华而又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第二天,唐玄宗就把太子李瑛和另外两个儿子贬为老百姓。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为什么没有人敢造他的反
纵观明代的历史中,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真的算是位传奇人物。这位出身市井草根,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流过浪造过反的皇帝,同样也犯了历史上大多数从草根到皇帝的人所犯的通病
2024-06-24 15:47:00
李自成放弃北京到底是不是错误
李自成进京,几百年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很多人都用这个历史事件作为“功亏一篑”的代名词,李自成进京已经无限接近于成功了
2024-06-24 15:48:00
刘伯温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
民间都争相传颂: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都说刘伯温的智慧和谋略堪比当年刘皇叔的诸葛武侯,他也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著名的政治家
2024-06-24 15:48:00
历史上崇祯帝一共有多少儿子
朱由检,明光宗第五子,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公元1644年,面对着李自成的兵临城下,崇祯感到了无比的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了
2024-06-24 15:49:00
明光宗朱常洛的一生过得怎么样
朱常洛,即明光宗、泰昌帝,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在位仅一个月,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生母是孝靖皇后王氏朱常洛在万历十年出生
2024-06-24 15:51:00
明宣宗朱瞻基与朱高煦之间的关系如何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叔叔谋反,朱瞻基没杀他,只软禁,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但3年后
2024-06-24 15:54:00
明神宗朱翊钧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共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
2024-06-24 15:55:00
简介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6:04:00
明朝时期的王爷造反那么多,最后为什么只有朱棣成功了
“我在猪圈里吃了几年的猪屎,才把这个天下拿下来。”这是《大明风华》中朱棣的台词,虽然有艺术加工,但当年朱棣的境遇真的很惨
2024-06-24 16:07:00
造就刘伯温一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臣。朱元璋统一江南期间,刘伯温曾经给他指明了先进攻陈友谅后进攻张士诚的作战路线
2024-06-24 16:23:00
明朝5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2万人马
土木堡之变明朝5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2万人马?这都要从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开始说起,明英宗皇帝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
2024-06-24 16:29:00
建立明朝前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
2024-06-24 16:32: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徐有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6:48:00
崇祯帝为什么选择自杀,而不是逃往南京另立朝廷
朱由检,即崇祯帝,他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6-24 17:04:00
简介明朝初年宰相汪广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