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1 14: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选才用人问题上,有时宰相与皇帝发生矛盾,皇帝常常固执己见,不接受宰相的真知灼见,一意孤行,最后政败国乱,酿成难以收拾的局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宰相张九龄与唐玄宗择相用人的矛盾。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唐玄宗是个先明后暗的皇帝,开元之治的辉煌,是他卓越的帝业成就,但也使他头脑有些发昏,到后期励精图志的雄心已经淡化,贪图享乐的欲望日见增强。他对政事能不管就不管,对那些求治进谏的宰相和大臣已感到不耐烦,总想找一个服服帖帖、顺从自己意志的人做宰相,自己既可撒手政事,又可安心享乐。

那个时代,只要皇帝有需求,就会有人出来迎合,吏部侍郎李林甫就是这等人物。李林甫虽然文化不高,但论奉承皇帝,搞阴谋诡计,耍弄权术,那可是绝对的高手,他既有先天的机警,也有后天的钻营,他把触角深入到皇宫的嫔妃那里,取得玄宗最可靠、最秘密的内情,因此玄宗的任何心事、隐秘、活动,他都无所不知,无时不晓。

故而李林甫每次奏对,都准确无误地正中玄宗内心,使玄宗龙颜大悦,更加欣赏和看重李林甫。唐玄宗见李林甫奉侍自己如此用心、细心、痴心、贴心、更是称心,便决意任用李林甫为宰相。但宰相一职不比一般官吏,唐玄宗特意征求宰相张九龄意见,争取他的支持。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张九龄不但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而且是唐代有名的直臣严相。他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起任相,只有三年。他知识渊博,古今相通,具有朝廷官员少有的远见卓识,见人见物穿透力极强,因此他对李林甫的恶劣品德和行迹,早已洞察在心,看得一清二楚。

他也不怕得罪新宠李林甫,便直言劝谏玄宗:“宰相一职关系国家的安危,陛下如任用李林甫为相,臣恐怕将是国家之忧患!”寥寥几句话,分量很重,关系国家和玄宗的命运极大,是金玉良言。但这几句话显然有悖于玄宗之原意,是逆耳之言。

唐玄宗这时简直被李林甫迷住了,铁了心要以李林甫为宰相,对张九龄的话充耳不闻“说什么是国家之优患”,简直是耸人听闻,恶意中伤,因此,玄宗不顾张九龄的强烈反对,于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下诏任用李林甫为宰相。

唐玄宗不听宰相张九龄忠言劝谏,错误地决定任用李林甫为宰相,其后果正如张九龄预见,李林甫祸乱了国家。李林甫为宰相,专权达十九年之久,他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杜绝言路,屡兴大狱,使朝政日趋混乱,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更为甚者,他为巩固权力,还引进一只狼。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唐玄宗为贪求边功,派重军驻守边镇,给节度使很大权力,节度使有战功,可入朝做宰相。玄宗这一政策,对李林甫是个很大威胁,他害怕宰相的位置受到挑战,因此,他想出一个对策,建议玄宗重用胡人,因为胡人既不知书,又孤立无党,对自己专权比较安全。

玄宗果用其言便重用胡人安禄山,安禄山之父是胡人,其母是突厥人,安禄山是个混血儿。此人之性极为残忍,但又机智灵活;此人骁勇善战,但又骄纵不羁。在一次作战中,因安禄山轻敌,兵败受押,解送京师,宰相张九龄批示处斩,但玄宗不识其人,只惜其勇,敕令免死,革去官职,用为白衣将领,仍带兵打仗。

张九龄要处死安禄山,不仅因其兵败,内中还有更深原因。他见安禄山桀骜不逊,将来必为祸乱,曾对人说:“将来乱幽州者,必是这个胡人小子。”为此张九龄坚持要杀安禄山,并对玄宗说:“安禄山丧师打败仗,依法不可不杀。臣观察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

当然张九龄不是看相先生,他可能从安禄山骄纵不羁的野性透视其灵魂,预见他不是忠诚之臣、忠良之将,必为国之后患。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张九龄这一预言忠告,不但未引起玄宗警觉,反而指责张九龄枉害忠良,昏聩的玄宗这时已到了忠奸不辨的地步。不仅如此,玄宗最宠爱的杨贵妃还把安禄山收为养子。再加上安禄山手段狡猾,善于谄媚逢迎,更使安禄山备受宠幸,玄宗把安禄山视为安边长城,并屡屡升官,成为掌握河北、山西、辽宁西部军政、民政、财政大权的最为显赫之人。

安禄山野心勃勃,他见大唐政治败坏,军备空虚,便于天宝十四年(755)以声讨宰相杨国忠为名,自范阳(今北京市城区西南)起兵,公开叛乱朝廷,一路所向无敌。次年安禄山便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后又攻陷潼关,京城长安大乱,玄宗被迫逃往成都,在路上又被迫缢杀心爱的杨贵妃。

从此,玄宗的伤心不断,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值得一提的是,张九龄已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去世。在他去世后的十五年,即天宝十四年(755),玄宗流亡在成都,面对这种悲惨的局面,一方面在咀嚼着自讨的苦果,一方面想起宰相张九龄对重用李林甫、安禄山必乱国家的先知预见,心中极为懊悔,很自然地掉下几滴老泪。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为追怀张九龄,玄宗特派专使去张九龄老家曲江(今广东曲江)祭奠亡灵,并厚恤其家,还特别下诏褒赠:“正大厦者柱石之力,昌帝业者辅相之臣,生则保其荣名,殁则称其盛德…”这时玄宗无论对张九龄评说得多么好听、动人,都为时已晚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开元时代最后一位名相,曾预言安禄山必反
...马球,爱欣赏帅哥美女,妥妥的外貌协会成员。恰巧宰相张九龄就是个特别讲究仪表风度的美男子,搞得玄宗每次见了九龄都感到如沐春风,评价人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
2023-05-10 05:35:00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牛仙客
2023-10-22 20:06:00
权谋之术:李林甫一步步攀附权贵,最终独揽大唐相权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分也。”那位被罢相的张九龄甚至早早预言:“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究
2024-05-06 12:31:00
...。那么,最有眼光的一位,当属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宰相张九龄。张九龄四十五岁那年,当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因为副将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捉拿护送他到京城,请求按照朝廷典章执行(死刑
2024-04-23 20:40:00
哪位宰相多次对安禄山暗下杀手,可惜功亏一篑
盛唐之世,最为家乡增光添彩的人非张九龄莫属。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当时的两广一带是文化、经济极度落后的地区,被中原士人目为蛮荒瘴疠之地,当地人相应地被当作南蛮看待。一
2024-05-20 19:27:00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十一月,一代名相张九龄被罢免,接替他担任中书令的是李林甫。张九龄是武则天留给唐玄宗的治国人才之一,文采出众、才干过人、人品正直、风度卓然。李林甫,世人
2024-04-24 19:37:00
唐代唯一的岭南宰相张九龄,为何最后郁郁而终?
...关联的地方因为一个人而显得关系格外亲密,这个人就是张九龄。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他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功臣,也是唐代唯一一位岭南进身为宰相的读书人。正如自古帝
2022-12-31 21:11:0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
2024-05-21 06:54:00
...个皇帝当睁眼瞎呐?严办,必须严办!他话音刚落,宰相张九龄连忙插话:“据臣所知,王元琰的妻子正是严挺之的前妻,二人已经离婚十多年,早就恩断义绝了,严挺之怎么会帮她?”唐玄宗面露
2023-02-16 15: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