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康王的霸业与周朝的衰落
...的宋国军队接连打败了齐国、楚国、魏国这么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宋康王也越发自信自己能够取代周天子,因为彼时的周朝已经分裂成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家,要消灭这两个小国家对当时的诸侯国来说易如反掌。但是碍于周天...……更多
秦始皇与宋康王:同样的野心,不同的命运
...接到秦二世时代,才被秦二世终结。宋国是一个有来头的诸侯国。当初武王伐纣以后,为了安抚殷商遗民不造反,所以册封殷商宗室为宋的君主。而周朝的其他诸侯,或者是周朝的宗室,或者是周朝的功臣,因此宋这个诸侯的身...……更多
殷商三贤与宋国之乱:微子、箕子、比干的传奇人生与宋国的纷争
...以延续商朝的祭祀。宋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唯一一个公爵诸侯国,也是“三恪”之一。二、让国肇乱 宋宣公病重时,遗言将君位传给弟弟穆公。后来,穆公为了能将君位再传给宣公的儿子殇公,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甚至不惜将...……更多
史林探秘:先秦商人的得与失——处境尴尬的商人之国篇
...过周武王显然对宋国也是有所提防,所以他分封了众多的诸侯国将宋国围在了中心。周武王嘴上说着宋国是他的朋友,但是却派一群打手将宋国围得死死的。这让宋国从建国伊始便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周边的国家都对它虎...……更多
毕公:西周的开国功臣与忠臣
...的时候把他分封在毕地,所以他也叫毕公高。毕公是周朝康王时期的两大辅臣之一。在《尚书·毕命》里,详细赞扬了周康王和毕公的事情。但是在那篇文章里,毕公只是为了衬托康王而出现的。从古史的记载,可以看到毕公的...……更多
周康王姬钊,姓姬名钊,生卒年不详。汉族,成王子,成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毕原。姬钊继位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更多
商周更迭与西周政治制度的建立
...重新确立了姓与氏的关系,由于分封制的实施导致异姓的诸侯国的数量有上千,而要不断地延续诸侯国的统治,宗法制是必不可少的。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并且规定世代都是由嫡长子继承,而这个族系便是大宗...……更多
宋康王战功卓著,却因“举箭射天”被称为“桀宋”
...:公元前1039年西周初期成立的宋国,原本是西周的一个诸侯国,然而它却比西周延续时间还要多达500年。西周是于公元前771年灭亡,而宋则是于公元前286年灭亡,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国龄达到近800年,可以媲美周朝,也算的...……更多
周康王:从继位到成康之治,开创周朝盛世
...的一些著名人物,包括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其中,他特别提到了周康王的“丰宫之朝”的功业。据历史记载,“丰宫之朝”是指周康王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措施,...……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变迁
...国。 此后周朝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由平王控制;东部各诸侯国不再听命于周王,称王称霸,郡县分裂,战事不断。历史学家将周朝这一分裂而纷乱的后期称为“东周”时期。据研究,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实力可能不如一个大的诸...……更多
五国合纵伐秦:李兑的背叛与齐闵王的策略
...就是秦国控制天下了。一旦秦国控制了天下,那天下其他诸侯国又会被置于何地?下臣希望您能早日考虑到这些。”赵国单独与秦媾和,五国内部必将分崩离析。齐、秦虽然因伐宋出现了分歧,可韩珉毕竟还是齐国之相。韩珉原...……更多
泗上十二君:春秋战国的小国生存之道
...的,鲁僖公还带着诸侯跟别人干过架,算是当时最能打的诸侯国之一。后来楚考烈王瞧着不顺眼,就把鲁国灭掉了,鲁顷公被赶到其他地方,几年后挂了,鲁国也就寿终正寝。还有这个卫国,首都叫朝歌、楚丘、帝丘、野王,国...……更多
五国伐齐背后:燕国的正义之战与齐国的霸道孤立
...庙,迁其重器”。燕人无法忍受,太子平于是派人向其他诸侯国求救,当时赵、韩、秦、楚都不愿意看到齐国把燕国吞并后势力增强,因此向齐国施加政治压力,齐国这才被迫撤离燕国。太子平继位以后因此发誓说“以雪先王之...……更多
宋国的辉煌与荒诞:从春秋霸主到战国笑柄的历史沉浮
...宋国,一个曾经辉煌、却也饱受争议的国家。在古代华夏诸侯国中,宋国以其独特的历史和特殊的地位,成为了众多笑话和讽刺的对象。然而,正如历史的长河一样,宋国也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刻。在春秋时期,宋国曾因其盖世英...……更多
中山国为何会被誉为“战国第八雄”?
...,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这等国风在中原诸侯国是很少见到的。韩国虽小,但以其著名的兵器——弩,为各国所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韩昭侯在...……更多
...。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姬钊)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基本资料周武王之子。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天下闻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时...……更多
周朝的兴衰:从辉煌到衰败的历史轨迹
...西周时期奠定了周朝的基业,也确立了周王天子的威信。诸侯国对周天子崇敬畏惧,周朝的权威达到巅峰状态。东周迁都:两周争霸(前770—前25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幽王被犬戎所灭,王室东迁至洛阳。这一年也正式...……更多
南公南宫括:西周建立的杰出贡献者
...相互印证。 南公伯括为周王室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大孟鼎】铭文中,通过周康王之口的褒扬,同样得以展现。因为周康王接近南公伯括建功立业时期,周康王所述更加可靠可信:唯九月,王在宗周,命...……更多
熊弃疾夭杀两个王兄一个令尹,最终成为楚平王
...。灵王说:诸侯们将都要背叛我的。右尹又说:暂且逃到诸侯国听听大国国君的意见。灵王说:大福不能再次降临,只不过是自取侮辱罢了。于是灵王想乘船进入鄢城。右尹估计灵王决不会听从自己的建议,担心与灵王一块被杀...……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究竟活了多少岁?史书中有明确记载
...牙90多了,在这之后在齐国又呆了几年颐养天年,在,周康王6年仙逝,照这样来算的话,姜子牙已经活了139岁了。也难怪别人会质疑姜子牙的寿数,要知道就算现在科技发达的时候,能活到100多岁的人也不多了,更不用说活到139...……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国祚最长的十个诸侯国揭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大地上第一次混乱的一个时代,当时诸侯国林立,大国兼并小国,战乱不断,这一切都源于周朝初定之时周王室的大肆分封。当然周朝也不是第一个实行分封的朝代,早在夏朝之时就有诸侯国被封。从夏朝建...……更多
周武王分封时,秦国还不存在,那秦国是咋来的
...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秦王朝的前身不过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之所以能够在秦始皇这一代统一六合,靠的是秦国几代国君的不断积累。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周王朝最开始分封诸侯国的时候,并没有秦国,人们自然更...……更多
战略纵深:古代国家衰落与复兴的地缘因素
...卫王室。第二个阶段是平王东迁的时候。这个阶段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郑、秦、虢等。这个时期分封的特点是大多是周的王幾地带,比如秦是宗周地区,而郑虢都在成周地区。因为这时的周王室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进行分封了。...……更多
宋康王的霸气与宋国的灭亡
...。宋襄公的仁义在历史上被形容为一种愚蠢的仁义,而宋康王的治理方式让宋国被贴上了“桀宋”的标签,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灭掉宋国的借口。西周将帝辛的兄长微子启封在商丘,使殷商遗民成为宋国人,导致宋国保留了许多商...……更多
周孝王:西周的最后一位有为君主
...平凉市区,镇原县以北地区,它是西周中后期颇有分量的诸侯国。况且,这时候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西周外乱不断,国力不比以前,现在还要仰仗申国的帮助。再者,废长立幼也不符合周朝的礼法。于是,孝王苦思冥想,终于...……更多
西周成康时期的崛起,奠定中国历史盛世的基石
...盛的时期。接下来我们来讲讲,成康时期是如何形成的。康王继位成王三十七年四月,成王得了重病,自知时日不多,于是召来召公奭为首的众大臣交代后事:“我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时日可能不多了,你们要恭敬谨慎辅佐太...……更多
西周衰落之谜:宗法、领土与军事的三重打击
...密。这直接导致周礼提倡的宗法继承制在崩溃,然后各大诸侯国就开始越来越独立,周王室渐渐无力控制他们。其实,周王室的直控领地,恰好位于当时中原地区的中心。虽然自身安全性大幅提升,但周围也没有了扩张的空间。...……更多
向戎为何能使晋国和楚国停战40年
春秋时期,礼乐崩溃,诸侯国开始互相攻伐。大国为了争霸,拼命扩张领土。小国在大国竞争的夹缝中挣扎求生,甚至被吞并。可谓是诸神在打,小鬼在遭殃。最终,晋、楚、秦、齐四大强国惨败。晋楚争霸持续了一百多年。...……更多
宋国:西周时期的独特地位与地缘因素
...”。宋国能国运长久,地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春秋战国诸侯国国都分布复国梦不灭西周初年,周人平定了纣王之子武庚的反叛,为防止商朝遗民再次反叛,就将他们分成两个部分,参与反叛的那部分殷“顽民”被迁到东都洛邑,严密监...……更多
从七十一国到五国相王:周朝分封制的兴衰与诸侯争霸的序幕
...主寿梦继位后,亲自去洛阳朝拜周简王,并一路访问沿途诸侯国。这是吴国历史上第一次朝拜周天子,也是吴国第一次与中原各国进行外交访问。寿梦在洛阳认祖归宗,但回国后便戏剧性地称王了,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周天子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