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康王战功卓著,却因“举箭射天”被称为“桀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0 19: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导读:

公元前1039年西周初期成立的宋国,原本是西周的一个诸侯国,然而它却比西周延续时间还要多达500年。

西周是于公元前771年灭亡,而宋则是于公元前286年灭亡,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国龄达到近800年,可以媲美周朝,也算的上是历史上长久之国了。

然而作为宋国的最后一代君主宋康王,原本是善恶分明、战功卓著的君主,却因为曾“举箭射天”,被冠以昏庸至极、藐视万物,还被列为可以与“桀纣”相提的“桀宋”,这不可不说是一种“断章取义”。

宋康王战功卓著,却因“举箭射天”被称为“桀宋”

尽管宋康王一定程度算不上明主,但并没有达到“桀纣”的暴政水平。而且凭借“举箭射天”来给他印上暴君之称,这更是极为不公的,因为在先秦时代“射天”是有着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文化。

战功卓著的宋康王,曾打败齐、楚、魏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康王为王后,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

宋康王继位初期,起兵灭了腾国,又攻打薛国,向东曾打败了齐国,还占领了齐国的五座城郡。还曾大败南方楚国,占领了楚地三百里;接着宋康王一鼓作气向西进发,就连魏国都败在了他的手下。

在宋康王的带领下,当时的宋国土已经达到立国以来最辽阔状态,而且宋康王还是宋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

宋康王战功卓著,却因“举箭射天”被称为“桀宋”

宋康王善恶分明,专杀奸恶之臣

宋康王在位期间曾问身边大臣唐鞅说道:“我杀了许多人,为什么群臣还是不怕我?”唐鞅回道:“大王所杀的都是奸臣,所以那些非奸臣的都不畏惧大王,如果大王想让群臣都畏惧,那就随便杀几个大臣,不分善恶,这样群臣就会畏惧了。”说毕宋康王便派人将唐鞅杀掉了。

从唐鞅刚进完谗言就被宋康王便下令派人斩杀,可以看出,宋康王并非是滥杀无辜,而且还是一个善恶分明君主。从这一点应该给宋康王一个肯定。然而历史上很多记载都是宋康王暴政、滥杀无辜,还因为宋康王曾“举箭射天”甚至将他比喻成桀宋,这是非常偏见的。

宋康王战功卓著,却因“举箭射天”被称为“桀宋”

唐鞅向宋康王谗言

“举箭射天”在周朝时是一种文化象征且历史久远

《礼记》记载:“国君世子生,告于君……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齐……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以上意思是,在周朝时,国君的孩子出生后的三天,要准备六支箭矢,射天地与四方的仪式。这其中有两个象征意义:第一是培养贵族子弟的骑射、善战的技艺、第二是象征着驱散鬼神,威震四方,从而可以让国家更加繁荣稳定。有的读者可能会有个疑问,就是一个婴儿刚出生三天连眼睛都没睁开,怎么会培养出骑射、善战呢?其实,这也正是第三个寓意。

在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周朝,那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极其有限,新生婴儿也很容易死亡。那个时候的非常崇信“天神论”,认为死亡都是与鬼神作怪有关,因此就会在婴儿刚出生的三天后便举行“射礼”,旨在通过射天地可以震慑鬼神,促进新生婴儿的健康成长,还有成年以后,不会意外死亡。

宋康王战功卓著,却因“举箭射天”被称为“桀宋”

宋康王作为王者身份“举箭射天”并非是无道行为,而是一种革新

其实历史上宋康王也并非第一位射天的君主。《史记》中记载,殷商的帝武乙、帝纣都曾射天,可以说明这“射天”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化,而且宋康王也是殷商的后代。

其次,宋康王作为王者射天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古老的殷商时期,国家最高统治者还是各类祭祀的最高主持者。在平常日子中,是以最高统治者自居;而当主持国家祭祀法会时,王者还是作为最高祭祀者主持祭祀。所以在当时王者不仅要威震四方,还需要威服鬼神,从而才能国泰民安,天下无灾。

而且宋康王的射天行为,更是一种理性的表现,属于一种革新。通过射天是预示着要威服鬼神,而不是臣服于鬼神。也是向百姓表示,不要迷信于神。

《吕氏春秋》记载:“宋康王射天之后,身边大臣皆庆贺曰:王之贤过汤武矣!汤武胜人,今王胜天,贤不可以加矣!”

记载看出,当时所有人都称赞宋康王射天,并且将他对比汤武大帝。也许是当时很多人是阿谀奉承,但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理性看待迷信!也可称为一种思想上的革新!

宋康王战功卓著,却因“举箭射天”被称为“桀宋”

既然“射天”是一种文化礼仪,宋康王为什么还被贬低成“桀宋”

宋康王之所以被贬低如此,其中有两大原因:第一是宋康王作为殷商的后代,被周人打压抹黑,难免会遭到人们的偏见及嘲笑;第二就是宋康王本身也的确有不足之处。

第一个原因是宋康王作为殷商后裔是很难逃出以往的偏见及观念。周武王伐纣后虽然作为殷商后裔的微子(宋康王的先祖)被封于宋,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但这并不代表周王室对殷商后裔没有顾虑。

史料记载武王曾对周公说过:“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这是周武王嘱咐周公对殷商后裔的政策,就是从政治上打压,军事上镇压,文化上贬低。所以作为殷商的后裔宋人经常受到嘲笑与贬低,这就是周武王的政策所造成的。

所以殷商传下的“射天”礼也随之被贬低成“无道行为”,所以宋康王“举箭射天”也被定性为贬义。

第二个原因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宋康王的性格确有暴躁,也有滥杀无辜之嫌疑;第二类是“数胜必亡”,宋康王打败齐楚魏三国,眼中无人,众人奉承,导致骄傲放纵,最后背离人心;第三类就是宋康王最后失败,其他国家添油加醋抹黑宋康王。

宋康王战功卓著,却因“举箭射天”被称为“桀宋”

宋康王画像

一、《吕氏春秋》记载:齐国攻打宋的时候,宋康王曾派密探前去探查情况,然而当密探回来禀报时竟然说:“齐国人马上打过来了,恐怕为时不多了。”而宋康王向来是喜欢好消息的,所以在身边大臣的建议下,以蛊惑人心将密探杀死。

宋康王又派去两名密探,然回来后同样都是带回这个消息,所以这三名密探全部被宋康王所杀。从这可以可以看出,宋康王的性格上确实暴躁,这件事也给后世留下了话柄。

二、古话说“数胜必亡”。在宋康王的带领下,宋国的疆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身边的人都开始奉承宋康王:“勇猛无敌,宋国必霸天下。”在众人的奉承下,宋康王终究是没有把握住自己。每天沉浸在骄傲放纵之中,在宫内大摆宴席,长夜痛饮,让底下人都喊“万岁”,受小人蒙蔽,背离人心,导致最后的灭亡。

三、“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所写的”,就连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也一样,列强灭了宋国之后,为了表明灭宋战争的“正义性”,就必须大肆宣传宋康王昏庸无道,这场战争是替天行道,从而可以名正言顺的瓜分宋国土地。

从以上可以看出,宋康王射天被否定的最基本原因就在于,周朝对殷商文化的打压与排挤。然而宋康王之所以会被后世描述的如同“桀纣”一样,这也是其自身性格、以及最后失败的命运更加否定了他本身。

结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宋康王身上必然有他的缺点与不足。但是试想一下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朱元璋,又有哪个没有性格上不足呢?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杀害自己的亲哥哥,从而登上皇位,这不是一种“暴虐”么?朱元璋坐稳江山除掉曾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这不也是一种“暴虐”么?

为什么宋康王以一个“举箭射天”便被称为“桀宋”呢?这其中必然离不开后世的抹黑及周人对殷商的打压。本人看来,宋康王与李世民、朱元璋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宋康王最后失败了,而李世民、朱元璋都成功了!所以“举箭射天”并非能证明宋康王就是暴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后世是如何评价毕公的
...毕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名高,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异母弟,周武王灭商朝后,受封毕地(在今陕西咸阳,一说在今陕西西安),史称毕公高,是毕国与毕姓始祖。周成王临终时,遗
2024-06-01 21:11:00
周康王:从继位到成康之治,开创周朝盛世
...楚灵王提及了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包括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其中,他特别提到了周康王的“丰宫之朝”的功业。据历史记载,“丰宫之朝”是指周
2024-04-11 22:34:00
毕公:西周的开国功臣与忠臣
...因为《封神演义》的改变,而在民间有了很广大的影响。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为免主少国疑,周武王临终前让他的弟弟鲁周公姬旦摄政。周公认为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不够,而命自
2024-01-18 19:57:00
西周第三任君主周康王,使周朝国势进一步发展,西北边境安定
周康王,姬姓,名钊,周朝第三任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孙子,周成王姬诵的儿子。周康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先王们的政策,使周朝国势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外征服鬼方,使周朝西北边
2023-01-31 16:45:00
...夫椒举向追求霸业的楚灵王提到历史上夏启王、商汤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这“六王二公”之功业。椒举提到周康王有“酆宫之朝”的功业,杨伯峻指出酆宫为周文
2023-10-22 17:23:00
邑姜为什么能辅政两朝
...,周代及以前的好些事儿是以传说的形式出现,但邑姜是周武王姬发妻子之事应算考证清楚了的。两人如何结成“秦晋之好”之好的呢?有两种说法:其一、姜太公等有功之臣受封后,周文王担心这
2022-12-26 17:08:00
武王伐纣时,吴国为何没有出兵响应
...伯(无子嗣)、仲雍、季简、叔达、周章。周章在位时,周武王就已经建立了周朝。找到吴军周章后,正式册封他为吴国王,同时,周章的弟弟虞忠也被册封为虞国王。按照这个理论,武王伐纣时吴
2024-05-03 18:38:00
邑姜:历史上第一个女乱臣,与周公齐名
前1048年,周武王伐纣,在孟津大会诸侯时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泰誓》,提到了包括周公在内的九个合伙人,和他老婆,第一女乱臣—邑姜,这里不是奸臣的意思,是忠臣,是救乱、拨乱的能人。邑
2023-01-29 20:00:00
渭水之阳的姜子牙,为何会受到文王重用
...真实的姜子牙为什么会受到文王重用?最后又是如何帮助周武王建立西周的呢?(约)公元前1128年——姜子牙出生于东海,为贵族后裔姜尚姓姜,氏吕,名尚,字子牙,另有说名望,字尚父,
2024-06-13 11: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