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元璋留下三位治理天下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朱棣勃然大怒,直接将他斩杀。方孝孺被擒后,军师姚广孝曾苦苦哀求朱棣不要杀他,“天下读书人的种子”一旦断送,那将是多么惨痛的损失。然而当朱棣要求方孝孺给自己写一道登基诏书时,忠心的方公却痛哭失声,宁死...……更多
盘点历史上“造反”成功的藩王,不止朱棣一个
...手中夺取了天下最精锐起兵朵颜三卫的控制权,随即在姚广孝等人的策动下,以靖难为名,展开了夺取天下的进程。在最初时,朱棣面对朝廷的数十万大军,只能困守在北京周边地区。经过滹沱河之战击败耿炳文,随后又在郑村...……更多
...得兵法韬略,朱棣将他视为自己的心腹之一,还让他拜姚广孝为师,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指责侄子建文帝听信谗言,迫害宗室。建文帝派李景隆率50万大军讨伐燕王,在郑村坝之战中,燕王以8万兵力击溃李景隆50万大军,...……更多
朱棣二儿子朱高煦,为何被侄子火火烤死
...岁的朱瞻基登基称帝,年轻的皇帝,让朱高煦看到了多会帝位的希望,于是效仿老爹朱棣,说朝中有奸佞,也要起兵造反!可惜的是朱瞻基并非建文帝,朱高煦也没有朱棣的命,还没发动叛乱,朱瞻基军队便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更多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个个心里很不舒服。众藩王中,实力最强的是燕王朱棣,他智勇过人,经常出寨...……更多
建文帝削藩引发燕王叛乱:梅殷的关键抉择
...得自己信任,打算托付大任,助他心爱的孙子朱允炆巩固帝位。四、永乐帝朱棣的野心与冷酷然而,明太祖怎也没有想到,最大的威胁来自自己的第四子——燕王朱棣。1.朱棣从小目中无人,骄纵跋扈朱棣生而目中无人,骄纵跋...……更多
...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人物简介赵光义(公元939-997年):即宋太宗赵炅[jiǒng],本名赵匡乂,建隆元年改为赵光义,为宋朝第二任皇帝。他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更多
明朝时期的王爷造反那么多,最后为什么只有朱棣成功了
...,藩王都站在朱棣这边,而朱棣帐下文有世子朱高炽,姚广孝,武有骁将张玉、朱能、邱福,随便哪个,都能让朱允炆喝一壶。这样的配置,朱棣想不当皇帝都很难。1399年,朱棣造反,留下世子朱高炽监国,随后率领军队浩浩...……更多
书生误国,一场胜率高达99%的败仗
...都是好学生,那朱棣阵营里就都是坏小子,尤其是军事姚广孝,我们翻遍史书也找不到一个竟然以造反为终身目标的人,并且这个人还是个和尚。当时从双方账面实力来说,朱棣要以一隅之地对抗建文帝正统统治下的全国兵马,...……更多
朱棣的靖难之役:大明皇位争夺战的真相
...什么井田制。就连用人,朱棣吸收的都是来自民间的如姚广孝般的奇人异士。而这些人,比建文帝的那帮儒生更了解大明的实际。也就是说,朱棣实际上是整合了民间的智慧。而这些人所写的“方案”也往往更加实用。还有,朱...……更多
靖难之役后关于朱允炆下落之谜的四种猜测
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在建文帝朱允炆步步紧逼之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在这场战役中,朱棣消灭了朱允炆大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攻下了帝都...……更多
朱元璋留下4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但朱允炆却自作聪明全废掉了
...的智慧,是绝不可能在那个充满阴谋诡计的动荡时代登上帝位的。然而,朱元璋虽一生戎马、战无不胜,却在晚年面临了一个难题。朱元璋步入花甲之年后,逐渐感到身体状况日益衰退,因此他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儿子朱标身上。...……更多
历史上的高智人物商:中国十大谋士的故事
...敌人,因此他也有“功盖诸葛第一人”的称号。第九名姚广孝,他精通佛、道、儒三家文化,被人推荐给了朱元璋,又结识了燕王朱棣。姚广孝认为朱棣以后必成大器,于是就主动接近他,成了他身边的谋士,帮助他策划了靖难...……更多
大明盛世背后的英明君主:朱瞻基的文治武功与短暂传奇
...欢读书,很受朱棣的喜爱。朱棣不仅让自己信赖的大臣姚广孝教授他,自己也常常亲自教导他。朱瞻基天赋异禀,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领悟出了治理国家的道理。爷爷朱棣尚武,父亲朱高炽好文,而朱瞻基则少年英才,能文能...……更多
上柱国:古代楚国至北魏时期的军事最高荣誉
...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但不一定有官做。在明朝时,姚广孝和常遇春等人也在死后被追封为上柱国的爵位。黑衣宰相姚广孝可能由于西魏时期,八大柱国的后辈叛乱较多,因此后来朝代都剥夺了柱国大将军的军事职能。 ……更多
哪些藩王叛乱给天下带来了直接的破坏
...变江河日下的局势。不久之后,他积郁而死,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于清廷来说,平定三藩之乱也为康熙盛世的开启打...……更多
明朝第一迷案被揭开:建文帝朱允炆下落找到,原来他在此地终老
...基业绵长,四年时光匆匆,朱允炆因靖难之乱遗憾退位,帝位易主。朱允炆的踪迹,在明朝史卷中化作了最为扑朔迷离的一页,遗留千古之谜。南京城陷,史载其自焚殒命,然史家与民间纷传异论,对此结局多存疑虑。朱允炆是...……更多
朱棣谋权篡位,功过是非难分
...的舞台上,有一位被逼无奈之际,以权谋之智谋位而登上帝位的奇人。然而,这位君主并非因篡位而留名后世,而是以一生的卓越功绩,开创了一个盛世。他用智慧与勇气谋取王位,却在位后用卓越的治理才能洗刷了他曾经的罪...……更多
揭秘中国古历史上历朝历代太宗皇帝的传奇
...遭到失败,从此对辽国采取守势。997年驾崩,庙号太宗,谥号广孝皇帝,享年59岁。宋太宗16金太宗吴乞买(1075-1135)女真名吴乞买,完颜氏,金太祖四弟,金朝皇帝,1123-1135年在住。1115年与完颜宗翰等人力劝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任谙班勃极...……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鬼才
...话,他在文学上面取得的成绩比政治上的要多。第四,姚广孝。姚广孝是和尚,也是朱棣的恩人,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朱棣根本就不可能把天下抢过来。他一直被朱棣称为少师,他死的时候,朱棣两天都没有去上朝,而且还亲自...……更多
靖难之役是怎么爆发的?造成了什么影响
...我乎。”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立朱棣为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谏,才没有这样做。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朱元璋给儿子们封王建藩,同样出身卑微...……更多
中国历史上被诛十族的人
...“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也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姚广孝曾嘱托朱棣:方孝孺必不降,万万不能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没了。朱棣进入南京后召见方孝孺,希望他能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一身孝衣哭着进...……更多
中国古代帝王谥号的演变:从简练到冗长
...次加字,从最初的“文武圣皇帝”到后来的“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最终演变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字数从最初的三字增加到七字。这种变化反映了帝王谥号的虚荣心和对统治地位的追求,使得谥号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更多
他是历史上结局最惨的忠臣,为国尽忠终成悲惨结局
...下,一直攻打到南京城,方孝孺还是不肯投降,当时的姚广孝惜才,希望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朱棣默认了。 朱棣知道方孝孺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若是杀掉了,那天下就少了很多读书的种子了。朱棣鉴于他的才华,想要让他...……更多
朱棣钦点的靖难第一功臣,却因一场败仗全家都遭殃
...燕王朱棣的麾下。到了建文元年七月份的时候,朱棣在姚广孝的大力支持下,决定以靖难为旗号发动叛乱。而在战争打响之初,丘福便和另外两员大将朱能和张玉一起夺取了北平九门,并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彻底实控了整座北平...……更多
...乏统一指挥,他也认定壮大军力才是当务之急,于是留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并告诫朱高炽:“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自己则亲率大军去大宁。贪功冒进的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大军离开北平,督师于10月围...……更多
朱棣从起兵到夺取皇位只用了4年,为何建文帝不堪一击?
...,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皇位便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朱允炆继位后不久,为了巩固皇权,在亲信大臣的建议下准备撤藩。次年,镇守北边的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史称“靖难之役...……更多
明成祖朱棣编纂《永乐大典》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觉得取材不够完备,不甚满意,于是命令重修,并加派姚广孝等协同解缙为监修官,同时还命令礼部选拔内外官员及四方宿学老儒、有学问者充任纂修,选用国子监及外郡擅长书写的生员协助缮写。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参与其...……更多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根稻草,其实,朱棣是知道造反的艰难的,他曾经对姚广孝说过,民心不在他那一边。因为太平盛世,谁都不喜欢战争,但是,朱允炆的做法,让朱棣觉得,自己的下场要么是贬为庶人,要么就是被关起来,而自己和朱柏一样...……更多
红楼梦:弄懂宁荣二公的发迹史,才明白他们辅佐的皇帝原型是谁
...功勋贵胄府邸,也是一南一北都有。且北京的为荣国公姚广孝奉旨“敕造”。五,林如海的祖上四代列侯,比宁荣二公还要早两代,也与明初情况类似。洪武朝为一代,建文朝为二代,永乐朝为三代。说明林如海之祖为开国功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