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8 17:21:00 来源:戏说三国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元璋多子,总共有26个,其中两个夭折,还有二十四个除了朱标都做了藩王,朱元璋想得很美,皇帝坐中央,兄弟守四方,把朱家的天下守得妥妥的,但他没有想到,等他去世之后,最先出问题的就是藩王。

其实,朱元璋晚年已经意识到了藩王的势力已经对皇权产生了威胁,但他在世的时候,儿子们都服服帖帖,所以他也没有想到削藩是朱允炆做不好的事情。

他的儿子大多都没有反抗王权,至少在朱允炆处理的六个藩王中,就有五个没有,而且有一个人不堪其辱,自杀了也没有反抗,他就是朱柏,但他的死,却成了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朱柏的故事。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洪武三年的时候,朱柏出生了,他的母亲是胡顺妃,历史记载很少,估计不怎么得宠,但朱柏却长很好看,史书用“美异”来形容他的外貌,最可贵的是,朱柏并没有因为朱家的外貌俊美就荒废学业。

相反,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子,每天读书都要读到半夜,这样的努力让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成了一个精通诗词的文人,而且特别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朱元璋每次诗兴大发,都吟诵出来让朱柏写出来,可见,朱元璋对这个儿子是非常欣赏的。

朱柏的书法作品后来被明朝的第一才子解缙看到了,也是敬佩万分,可见,朱柏对书法的造诣是真的很深,身为皇子,能有这份定力,是非常不易的。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许是因为读书比较多,朱柏的修养也很好,史书对朱柏的记载是“长而通明”,意思就是长大后,朱柏成立一个通达而且贤明的人。

如果只把朱柏想像成一个风度翩翩的儒生,那不足以形容朱柏的风采,其实朱柏同时也是一个喜欢军事的人,他的喜欢,不仅停留在兵书之上,他不仅仅喜欢谈论兵书,而且是一个自身力气很大,刀剑弓弩,都玩得很顺溜的人,时常以骑射为乐。

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子,好像本来就应该拥有美好的未来,他在朱元璋的第二次封藩典礼上被封为湘王,彼时的朱柏年仅八岁,七年后,朱柏迎娶湘王妃,就在当上新郎官的这一年,朱柏也必须上路就藩了,因为明朝的规矩就是,藩王十五岁就必须就藩,而且没有皇帝的诏书,不得离开藩地。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一个十五六岁是时候正处在叛逆期,这个年龄就藩是很容易出事的,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朱元璋的儿子们就藩后胡作非为的很多,比如二儿子秦王朱樉就荒淫残暴,最后被宫人毒害,三儿子朱棡还在半路上就鞭打厨师,这些都是因为觉得离开父母就可以为所欲为的一种放纵。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在朱柏身上发生,他在离别父亲的时候就非常不舍,朱元璋对儿子们就藩都有一个规矩,就是送一个玉带给他们,让他们把玉带戴上,让后转身让他看玉带上的装饰。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柏带上后,并没有转身,而是把玉带的装饰转到身前,让父亲看,朱元璋问为什么这样做,朱柏说:君父不可背也,这就可以看出,朱柏是真的不愿意离开父亲,他对父亲的爱是一种至纯之爱,但这种爱,也为他后来的自杀埋下了隐患。

到了封地之后,朱柏充分发挥了他文武双全的特质,在文化和军事方面都有建树,在文化方面,他修了一座“景元阁”,召集当地的名儒来校对古代的书籍,以弥补他们的残缺和错误,希望这样可以传承后世。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军事方面,他也发挥了作用,比如有一次荆州地区窜入了叛军,他就带领卫所的士兵,不仅打败了他们,而且在获得朱元璋的同意后,成功追击,直到把叛军消灭。

和那些不断传出劣迹的儿子相比,朱柏算是表现非常好的,朱元璋为此大感欣慰,特地把他召回南京嘉奖。

表面上看,朱柏的一切都很好,但实际上,他的心灵已经是伤痕累累,就在他十四岁时,母亲和外祖父被朱元璋杀了,罪名仅仅是因为外祖父没有经过允许就到宫里看望了母亲,在他二十三岁时,他的岳父一家也因为胡惟庸按的牵连而被灭族。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朱柏自己也没有同胞的兄弟姐妹,如果他们能有一个儿女也好,可惜朱柏一生都只有两个女儿,而且还都夭折了,这样的亲情环境,让朱柏很在乎父亲,可是,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也去世了,而且去世的时候还不许藩王回京,这就让朱柏连告别父亲的机会都没有,于是,隐痛就只能埋在心里。

未来躲避内心的伤痛,朱柏开始迷恋道家,还围自己取了一个道号“紫虚子”。他还曾经寻访过张三丰,但没有寻到。

如果生活就这样过下去,朱柏也许还是可以平淡的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朱允炆开始削藩了,朱柏因为有压制叛军的功劳,从而被认为是有军事实力的人,所以进入了首批被压制的对象。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对朱柏动手之前,朱允炆已经处理过几个叔叔了,结果就是贬为庶人,甚至围幽禁,这样的结果朱柏无法接受,在他知道事无挽回之后,他选择了一个非常惨烈的死法,他和自己的妻妾告别后点燃了藩王府,然后穿戴起自己藩王的服饰,骑上自己的宝马,跃入了火海。

就这样,建文帝成立杀死朱柏的凶手,但是,我们只能说,建文帝的做法,是压死朱柏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没有多大的生存意志,那么,只要有一点点的可能,都可能是他弃世的理由,更何况,朱允炆的做法,也不是一点点的伤害。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柏死了,他临死前说,他不愿成为奴婢一样的人物,而且自己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不能服侍,死了也不能参加葬礼,这体现了他身为皇族的优越感,和父亲生离即为死别的伤痛。这可以说,这也是身为皇家的悲哀。

让建文帝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是压垮朱柏生存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朱柏的死,也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朱棣是知道造反的艰难的,他曾经对姚广孝说过,民心不在他那一边。

28岁的朱柏自杀,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太平盛世,谁都不喜欢战争,但是,朱允炆的做法,让朱棣觉得,自己的下场要么是贬为庶人,要么就是被关起来,而自己和朱柏一样,是不甘于过这样的生活的,那么剩下的,就是和朱柏一样的下场。在死亡和造反之间,朱棣做了和朱柏不一样决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22: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十二子朱柏被朱允炆逼得自焚,是他的死逼反了朱棣?
...捕十二叔湘王朱柏,在这种情况下朱柏认为自己乃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岂能受辱于侄子,于是朱柏点火烧了湘王府,全家自焚而亡。朱柏死后三个多月,燕王朱棣决定反抗朱允炆削藩,起兵发动了靖
2022-12-22 21:22:00
朱棣与“靖难之变”:留给大明子孙的一个诅咒
...了。只可惜,宋朝的国力不昌,频频遭受外族入侵。到了朱元璋的时候,老朱似乎意识到,只有加强君权,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至道。2/8朱元璋的算盘明太祖朱元璋贫民出身,常年征战让他见识
2024-02-22 22:26:00
在局势所迫下建文帝该如何服众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却起于微末,从一介乞丐做到天下之主,其手下众多文臣武将自然功不可没。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便决定大封有功之臣。然而尽管朱元璋为了犒赏这些鞍前马后,
2024-04-26 11:10:00
朱元璋的这个后代比建庶人还苦,被监禁一百多年
...一命呜呼,结束了自己凄惨的一生。但你若是以为他便是朱元璋子孙中最惨、最苦的那个,则就是大错特错了。不只是“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在面对权利上,兄弟、子侄之间也是无
2023-01-07 01:34:00
朱棣尊称张信为“恩人”,他是如何赌赢家族10代富贵
...朝末年饥荒幼年便成孤儿,但张兴性格坚毅、有大志向,朱元璋在濠州起兵时就赤脚前来投奔。在1355年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后来先后跟随胡大海、徐达、李文忠等人南征北战。1368年
2024-04-25 22:33:00
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做法防备藩王最合适
...最合适的呢?“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半生历经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才从一介布衣实现了草莽登台至尊王座的宏图大愿。朱元璋对得之不易的机会也特别珍惜,他
2024-08-06 10:44:00
“靖难之役”究竟是什么?
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我想大家应该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他早年放牛,青年出家,中年造反,最后成就天下霸业,打败元朝,建立明朝,励精图治,一顿忙活,并且打算自己嗝屁之后,把皇位传给太子朱
2023-10-20 16:55:00
朱棣与姚广孝上演明朝的权力游戏
...样的惊天秘密?它又预示了怎样的历史巨变?一、朱标之死,朱元璋难题重重1392年5月17日,是朱元璋最伤心的一天。在这一天,他最疼爱的儿子、明朝的太子朱标,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2023-09-09 18:19:00
靖难之役前朱棣为何要买500只大鹅
有明一朝,留下很多传奇。发生在朱元璋和朱棣身上的故事,就很让人玩味。朱元璋,从一个不谙世事,给地主家放牛的放牛娃,逆袭成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励志”二字;同样是朱
2023-06-18 21: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