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科技日报讯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当于数十亿年的误差不超过一秒)锶原子光晶格钟。据公开发表的数据,该系...……更多
...、相互融合的国家授时体系。”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说。有了“守时”和“授时”,还要学会“用时”。这就要靠时间统一系统!当接收了北斗卫星、长波等授时信号获取精确时间后,系统就会利用提取的时间...……更多
...情况却是中到大雪,量级上明显有差异。对于出现的预报偏差,有人在网上发出了“为什么实际降雪比预报要大”的疑问,这也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和讨论。无论是从公众的认知还是从天气预报专业角度,这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更多
月球驻留时代已经来临!登月着陆要过几道关?
...学启示。(1)探测器抵达月球要过四关火箭之父、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人类迈出地球摇篮,走向宇宙的第一站就是月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更多
痛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突然去世,年仅57岁,去世原因引争议
...,享年97岁;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逝世,年仅57岁。仅仅一天我们国家就损失了四位院士,实在让人感到痛心,而且其中有一位年龄才57岁,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痛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突然去世,年仅57岁...……更多
新加坡《海峡时报》:百岁老人的长寿建议,一定科学吗?
...该因素既使他们保持健康,又让他们坚持锻炼。我这样的科学家会用谨慎的科学语言说一些可能有助于长寿的建议,包括积极锻炼,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保持积极态度。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这就是我们大脑的思维方式:当...……更多
南大专家:太阳探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近日探测
...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方成和“羲和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丁明德接受采访。他们透露,我国的立体探日时代有望于2026年左右开启,而到2050年左右,我国有望实现近日探测。46秒全身扫...……更多
“中国预警机之父”讣告中这段往事,是中国科学家面对外方撕毁合同后自强不息的故事
...警机,“一定要争口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空警-2000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陆军此前曾做客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讲述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的艰难的研制之路。报道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尝试...……更多
章海鹰: 追逐太阳  圆梦空间
...重状态,气泡的位置变得不可预测,可能造成观测数据的偏差。对此,章海鹰斗志昂扬。他与同事不记得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无数次计算、试验和分析,最终成功解决了该技术难题,设计出的旋转导入机构获得了发明专...……更多
2022-12-22 08:13海鹰,太阳,空间
预计今年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早期预警对人类自救最有效
...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超强台风、极端洪涝、突发强对流天气(龙卷风、冰雹等)、高温干旱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更多
我的选择是报效国家
...”。要具备工程师精神留学前,朱高峰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所以他选择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但国家需要我成为一名通信方面的工程师,我现在就是地道的工程师。”朱高峰说,“有人曾问我‘称呼您什么’,我说称...……更多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该发现刊登在《自然通信》上以后,立即引来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平均厚度约为5-70公里。地壳分为...……更多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合肥造”光钟来了72亿年仅偏差1秒,由中国科大研制本报讯 1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更多
...实现数字支付无条件安全性的理想途径。2023年,奥地利科学家已通过发展量子数字支付协议,成功确保了身份认证和支付信息的防伪造。然而,要确保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无条件安全,还需要解决“不可抵赖”这一特殊信息...……更多
痛别哈工大王子才院士
...事的人。”王子才在选人用人上有自己的体会,“真正的科学家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追求个人东西相对来说要少一些,我们现在培养人要特别注意培养青年人的奉献精神。”在学校举行的2020年度人才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王...……更多
刘慈欣在《三体》中将太阳当信号放大器的设想,真被我国科学家证实可行了?
在刘慈欣的《三体》这部科幻著作中。三体人之所以来到并侵略地球,是因为地球上有人对他们发出了文明的信号,而发送人就是叶文洁。她在长期的无线电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工作以及天文物理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将无线电信号...……更多
美国最后悔放走的中国天才:58岁变卖家产毅然回国,培养大批人才
...姚期智荣获在计算机领域很有名声德纳奖,这是以计算机科学家高德纳命名的,授予为计算机科学做过杰出贡献之人的奖项。鉴于姚期智的突出成就,他相继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等。这可能是很...……更多
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构建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 【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构建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财联社11月9日电,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比例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出生存活嵌合体猴,对于理解灵长类胚胎干...……更多
180多年前科学家是如何计算出光速的?
...遥远的天体与我们的眼睛。但你知道吗?大约180多年前,科学家们是如何首次精确测量出光速的吗?这个故事,不仅是对光速的探索,更是人类智慧和科学发展的一段奇妙旅程。回溯到古代,人们对光的速度知之甚少。古希腊哲...……更多
武汉:“中国星谷”如何搭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技术研究院设计研制,由中国科学院龚健雅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邵远征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卫星的研制过程。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入轨即工作,不到12小时,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卫星获取的首组影像...……更多
太阳风暴:科学家在三千米深海中探测到磁场扭曲
科学家在深海中探测到太阳风暴的影响。前些天全球很多地方出现了极光。这次极光大爆发的幕后推手是太阳。太阳正在接近每11年一次的活动巅峰。连续的强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不仅影响了地球,还波及了水星、火星等其...……更多
...而永远没有机会返回接受检查。这种现象被称为“幸存者偏差”,即只分析那些可供分析的案例,而忽略那些没能“幸存下来”的案例,从而产生的认知和统计偏差。举例来说,假设有100人,他们都终生吸烟。作为一个群体,很...……更多
更深更远更极限 海洋装备如何不断超越?一起了解
...一个贯通几层甲板的封闭的水密的月池。这个月池能够给科学家提供CTD(温盐深剖面仪)采集以及各项相关的通海作业的一个便利条件。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采用水密性能的通海月池。“雪龙2”号的研制周期从2009年到2019年,跨越...……更多
一小时即可打遍全球!中国空天飞机发射成功,在太空放出了神秘设备
...太空中停留更长时间,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测,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研究太空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推动了太空科学的进步。第三方面。还可以为未来的太空旅行和资源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为,传统的航...……更多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量子网络是基于量子力学规律对量子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的物理装置,是实现量子通讯和大规模量子计算的基础。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同种离子的双类型量子比特编码,在国际...……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焦峰博士、潘秀莲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的研究团队在煤经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烯烃方面有了新的创新,为破解高活性和高选择性难...……更多
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科技视点)
...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可可介绍,“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球磁场与空间环境探测卫星,包括A星和B星,...……更多
解读“生命天书”,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世界性难题
叶绿体基因组编码RNA聚合酶(PEP),控制叶绿体的发育过程以及成熟叶绿体的基因表达,在调控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关键角色,然而这一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构造一直未能破解,这是科学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3月1日,国际学...……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徐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利用天然生物质和天然矿物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隔热和耐火性能的纯天然仿木气凝胶。相关成果发表于期刊《德国应用化学》。研...……更多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考察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人民网“福建金融舆情管理共享平台”上线 打造金融舆情服务新模式
本文转自:人民网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扎实做好加强金融监管
2024-06-26 20:22:00
更轻更节能!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在青岛发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侯琳良6月26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为青岛地铁1号线研制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1
2024-06-26 22:42:00
蔚来车主踩断加速踏板 官方回应:车辆曾发生严重碰撞事故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说一个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的冷知识,汽车的加速踏板并非金属,是有可能被踩断的,特殊情况下也会自己断裂
2024-06-26 16:07:00
美团忽视的闲时生意:被抖音做火了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抖音通过创新的"错峰特惠"活动,巧妙捡起了美团忽视的闲时生意。想象一下,一家店有时候人头攒动
2024-06-26 16:07:00
@高考生,新能源汽车大佬们喊你来选专业啦
‍‍‍‍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缺口可达103万人。其中
2024-06-26 16:11:00
千余家企业参展 第27届青岛国际机床展览会启幕
宋祖锋青岛报道6月26日,第27届青岛国际机床展览会和第7届中日韩智能制造大会在青岛市即墨区启幕。本次展览会为期五天,将深度聚焦中日韩智能制造前沿
2024-06-26 16:12:00
青岛发布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重量更轻 年内载客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全球首列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今日在青岛正式发布。该列车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青岛地铁集团联合研制
2024-06-26 16:22:00
7分10秒!疑小米SU7纽北圈速曝光:比奔驰AMG GT R还快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小米SU7已经前往世界最为知名的纽北赛道测试,近日,有网友曝光了该车的成绩,其称自己就在现场观看
2024-06-26 16:22:00
腾讯QQ的“祖师爷”!聊天软件鼻祖ICQ今日正式停止服务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聊天软件鼻祖ICQ在5月份发表公告称,将于6月26日关闭,建议用户改用VK Messenger。ICQ官网今天显示“Service stopped working”
2024-06-26 16:22:00
探店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短视频、直播让餐饮酒旅更巴适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6日讯在数字化浪潮下,抖音等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
2024-06-26 16:22:00
设计大咖齐聚2024科勒 · 设计上海设计论坛
2024年6月19日(中国,上海)——亚洲权威设计盛会「设计上海」2024于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汇聚世界设计力量,见证全球设计新高度
2024-06-26 16:23:00
同一角色两套穿搭!美女COS老头环人物反差感十足
借着《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发售后的热度,围绕游戏中的女角色,例如女武神玛莲妮亚、永恒女王玛莉卡、梅琳娜的COS作品在近期也涌现了出来
2024-06-26 16:37:00
光存储第一股!紫晶存储因欺诈发行退市被追偿10.86亿元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紫晶存储发布公告称,收到中信建投、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和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等的诉讼材料
2024-06-26 16:52:00
万元折叠屏机皇降临!三星Galaxy全球发布会前瞻
三星公司官宣将于北京时间7月10日21点在法国巴黎举办Galaxy全球新品发布会。本次活动全程网络直播,将会发布Galaxy Z Fold6
2024-06-26 16:52:00
两栋大厦几乎搬空 完美世界回应大规模裁员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针对近期网络传言关于完美世界启动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公司今日作出回应,确认此举为必要的人员结构优化
2024-06-26 1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