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4 10:06:00 来源: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来自我国武汉大学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地球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每隔8.5年,地球的内核就会围绕其旋转轴摆动一次,就像一个陀螺摆动旋转一样。该发现刊登在《自然通信》上以后,立即引来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平均厚度约为5-70公里。地壳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两种类型,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而大陆地壳则由多种岩石构成。地壳的上层由于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影响,会发生变形,形成板块构造,这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来源。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一直到地球的中心部分,平均厚度约为2900公里。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少量的金属元素构成。由于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地幔中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形成了流动的岩浆。地幔中的岩浆可以上升到地壳表面而引发火山活动或形成岛屿。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最中心部分,包括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厚度约为2200公里,温度高达4000-6000摄氏度。内核则是由固态的铁和镍构成,直径约为1220公里。地核的高温是由于地球形成时的余热和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热量所引起的。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综合来看,地球的内部构造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它对地球的物理特征、地震、火山活动和地球磁场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从地表以下约2896公里处开始,地核分裂为旋转的液体外边界和以固体为主的内层。

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世界各地受地球自转轴周期性运动控制的日照时长的微小变化,并将其与他们之前确定的极地运动变化进行比较,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周期,即每隔8.5年地球的内核围绕其旋转轴摆动一次。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摆动可能是由地球内核和地幔之间0.17度的倾斜引起的,这与传统的地球自转理论“假设地球内核的自转轴和地幔的自转轴线重合”相反。而地球内核和地幔之间的这种倾斜,可能是由内核的西北半球可能比这一层的其余部分密度略高,而且地球内外内核之间的密度也存在差异所致。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我国科学家团队在研究时,排除了大气、海洋和水文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导致除内核抖动之外的极地运动偏差。在排除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后,原因就直接指向了地核的内、外核之间的运动了。

这个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辨别固体内核和液体内核中金属成分的差异,并估计内核摆动的方向和速度,无疑对我们人类重新认识地球的内部运动特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当然,从目前来看,我们人类包括科学家们,对于地核晃动的具体影响仍然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过,就地球内部运动产生地球磁场的角度来看,我国科学家认为,地核的这种周期性晃动可能会对地球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它可能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和地球磁场的变化。此外,地核的晃动也可能对地震活动和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近年来,我国国科学家对地球内部特别是地核的组成、运动方式等方面,研究出了一系列的新成果,令世界刮目相看。此次我国科学家的又一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运作方式的机会。

目前,地球内部对我们人类来说,未知领域仍然非常多,我们需要借助更多科技手段来探测地球内部,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星球的奥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4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球地核正在“漏气”?科学家:或1亿年前就开始了,对人类或环境无害
...根据一篇于10月18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科学家在位于加拿大巴芬岛(Baffin)的火山岩里检测到了“惊人数量”的稀有氦同位素——氦-3(helium-3),这一
2023-10-30 10:43:00
地球马上就凉了?科学家:地核正在冷却,速度比预想的要快
...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的命运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然而,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地核正在冷却,而且速度比预想的要快。这个消息让我们不禁担心,地球是否即将面临毁灭性的命
2024-08-19 13:42:00
地球核心正加速冷却,网友:地球难道快没电了吗?
...蓝色星球的内部正在经历一场不为人知的冷却危机。瑞士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地核的冷却速度比先前认为的要快得多,这一发现可能会对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变和未来的气候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2024-01-12 09:57:00
神秘气体正从地核“泄漏”
...漏气”。近日,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科学家在位于加拿大巴芬岛的火山岩里检测到了“惊人数量”的稀有氦同位素:氦-3,这一发现为“惰性气体正在从地核‘泄漏’”提供了
2023-11-10 04:07:00
研究表明:地球火热的内核,正在加速冷却,超出科学家预期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拥有生命的星球,它充满活力且生机勃勃。而它之所以能有现在繁荣的面貌,除过太阳照耀的外部因素外,还在于地球自身也有一颗火热的心,然而宇宙间万物的规律逃不过诞生
2024-06-05 13:41:00
地下3200公里,美国科学家发现海底遗迹,几乎包裹了整个地核
...地幔与地核之间的新区域,新发现的这片远古海底遗迹被科学家称为超低速区,厚度在5千米到50千米之间,地震波在经过这个区域时会变得很慢,但是远古海底遗迹为什么会深埋在地球内部呢?
2024-06-05 13:52:00
又加快了!地球地核冷却速度提升,若是完全冷却,会发生什么?
...的生命,成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然而,近期科学家的一个发现,让人们不禁为地球的未来捏了一把冷汗:地球的地核冷却速度正在加快!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地核完全冷却的那一天
2024-02-22 10:36:00
地球将变火星?全球磁场强度已下降9%,欧洲科学家揭示真相
...已经下降了整整9%。这一令人担忧的发现来自于一群欧洲科学家们的努力,他们致力于探索地球磁场的起源和变化。这个寿命已经有数百万年的隐形护盾,一直以来在保护我们免受太阳辐射和宇宙
2023-08-23 16:29:00
全球磁场强度下降9%,地球是否会再次步入火星的命运?
...暴和宇宙射线侵袭的重要保护屏障,然而最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全球磁场强度一直在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经过对地核内部运动
2023-10-17 16:2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鲁网9月17日讯万物互联,信息化浪潮奔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着中枢神经般的重要作用。企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025-09-17 10:40:00
王涵为了准确识别由AI生成的内容并防止其被滥用,不少人建议用AI对抗AI,“AI溯源”技术应运而生。OpenAI宣布将推出一款工具
2025-09-17 10:52:00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超级员工” 是这样炼成的
周鸿祎(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大模型相当于头脑,能说会道,能思考、能规划、能推理,但是没有手跟脚
2025-09-17 08:35:00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在技术赋能教育的大背景下,AI智习室正成为连接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重要桥梁
2025-09-17 09:03:00
烟台联通圆满完成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通信保障工作
9月14日,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莱州,以奔跑感受城市风貌,用激情点燃赛事氛围
2025-09-17 08:06:00
手握101项专利,曜灵时代以创新引擎驱动临沂新能源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作为临沂新能源产业链的代表企业,曜灵时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突破科学技术。目前,集团下设多个核心全资子公司
2025-09-17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9月15日,全国首个市级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场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记者获悉
2025-09-1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验室档案】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京市科技局、东南大学和鼓楼区于2022年8月开始合作共建
2025-09-1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当《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魔法道具“隐身斗篷”有可能从银幕走向现实,如何为这种前沿科研保驾护航
2025-09-17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9月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相继迎来新生报到。运满满司机申英良将刚刚收到的“云程奖学金”交到小儿子申宝凯手中——今年
2025-09-17 07:46:00
鹭江观察 | 人工智能+ 厦门加出了什么?
客商体验厦门绽优科技的AI+VR产品。厦门美图大楼展厅演示AI产品。(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2024年,厦门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前10●截至去年底
2025-09-16 08:18:00
德资企业威卡荣获2025“大苏州雇主品牌一等奖”及“最具发展潜力奖”
9月12日,2025 "大苏州雇主品牌大赛" 颁奖盛典在苏州广电总台落幕。德资企业威卡中国凭借卓越的雇主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突出的商业表现
2025-09-16 08:34:00
记者走基层|“邯郸造”掘进钻车 北极圈矿场上岗
9月15日,河北宏远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技术人员对智能掘进钻车进行出厂前调试。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摄“臂展伸缩正常
2025-09-16 08:52:00
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这场讨论也促使餐饮从业者思考
2025-09-16 09:02:00
穿警服直播带货引争议,“嘎子哥”道歉,云南警方已介入
近日,辽宁的李先生向记者反映称,他在观看“嘎子谢孟伟”的直播时发现,其身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带货,于是向事发地所属的云南警方报了警
2025-09-16 1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