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科技视点)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5 06:5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富子梅 冯 华

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科技视点)

2023年5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新华社发

前不久,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我国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于2023年5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有何独特之处?成功研制背后有什么故事?其创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记者进行了采访。

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可可介绍,“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球磁场与空间环境探测卫星,包括A星和B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

其中,A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能量电子谱仪、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任务;B星搭载中能粒子探测器、太阳X射线探测器、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太阳X射线和地球内辐射带能量粒子探测任务。

据介绍,A星和B星联合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粒子的时空分布结构开展观测,有望揭示地球近地轨道的磁场分布规律,以及地球磁场—太阳辐射—能量粒子分布的耦合规律,促进我国在卫星高精度磁场探测与多参量联合观测技术领域的发展。

“澳门科学一号”为何要研究地球磁场?

“地球磁场的起源及其时空变化一直被认为是最具前瞻性和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张可可告诉记者,地球磁场是认识地球系统运转、结构、性质的最重要物理场,也是唯一能反映地球的地核、地幔、海洋、岩石圈以及电离层与磁层特性的物理场。

人类观测、研究、利用地球磁场已有很长的历史。在日常生活中,地球磁场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天然导航基准。矿产资源普查、室内导航、航海导航、空间天气预报等应用领域,都需要精确的磁场数据。

张可可介绍,“澳门科学一号”在卫星工程技术方面有多个创新亮点。“比如配备了高稳定性光学平台,使温度等造成的光学平台形变量最小。它也是国内卫星平台和载荷磁洁净程度最高的地磁卫星,能够精确测量自然界的磁场信号。”

因此,“澳门科学一号”卫星能够精确测量地球磁场的时空变化,将为我国地磁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磁场导航、空间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撑。

充分培养澳门科技创新人才,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良好范例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举行当天,国家航天局、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主办了“科技荟澳”系列活动。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表示,这是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锐意探索、深度合作的切实举措。国家航天局将与澳门共享航天航海科技进步成果,期待更多的澳门科技人才参与其中,期盼澳门青少年积极了解并立志投身祖国的航天、航海事业。

2018年11月,在澳门国际航天高峰论坛上,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同提出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建议。2019年5月,澳门特区政府批准卫星项目实施,并致函国家航天局。2019年12月15日,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区政府联合签订了“澳门科学一号”卫星联合研制项目的合作协定。2020年12月30日,国家航天局批复“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工程立项。

作为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西北工业大学抓总研制,科学载荷由澳门科技大学负责提供,双方共同开展研制与应用。

“澳门科技大学团队从2005年开始陆续参加了多个国家航天工程项目,如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火星任务等,进行数据分析和相关研究工作。2018年7月,在各方支持下,我们还成立了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都为‘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张可可介绍,他带领的卫星科学团队是一个由澳门、内地和国外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团队,包括地球物理、空间物理、数据处理、模型算法等方面的研发人员。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名字,是通过征名活动,从1500多个提案中挑选出来的。“征名活动是为了提升澳门各界对科技创新的关注,最终将卫星命名为‘澳门科学一号’,象征澳门科学技术展翅腾飞。”张可可说。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局长戴建业表示,“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联合研制、成功发射、在轨稳定运行和科学研究任务的开展,开辟了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将充分培养澳门科技创新人才,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良好范例。

助力澳门打造面向世界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后,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牵头组织开展了卫星在轨测试与试验任务。目前,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功能、性能正常。运行期间,澳门卫星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

“我们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高精度世界地磁模型版本,未来随着卫星数据不断积累,模型将会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精度,定期向全世界发布。我们还基于磁场数据,成功获得了地球深部三维电性结构,为研究地球内部运动过程提供宝贵信息。”张可可表示。

2023年10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在英国伦敦举办了“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国际专题研讨会,这是首次由欧洲重要科研机构专门为中国的科学试验卫星举办的国际专题研讨会。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参加了研讨会,中国卫星团队成员报告了利用“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取得的重要科学成果;欧洲科学家报告了关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在轨测试成果与未来科学研究设想,并高度肯定了“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数据的质量和成果。

据介绍,“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已与18个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将助力澳门打造一个面向世界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张可可表示,“澳门科学一号”卫星任务的成功实施,显著提升了澳门在国际航天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5日 19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企创新成果在海湾信息技术展受关注(国际视点)
...5G+智慧港口、智慧零售等综合解决方案,全面展示了多项科技应用创新成果。展会上,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组织19家科技企业组团参展,展示中关村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北京睿呈时代
2024-11-01 05:56:00
让科技成果真正实现创新价值(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制度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让科技成果真正实现创新价值(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本报记者 刘诗瑶赵桂苹(左一
2024-08-26 06:46:00
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科技视点)
...间察看技术应用情况。浙江省科技厅成果转化处供图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途径,科技成果转化至今还面临中小微企业“不愿转”、科研人员“不敢转”等情形,如何打通这些卡点堵点
2025-02-10 06:45:00
武汉天河机场开启“双航站楼时代” 客运保障能力中部地区居首
...进材料、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区域视点:作为沈阳市的科技创新重点区域,浑南科技城通过建设创新载体和科研平台,以及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技招
2024-04-16 12:26:00
...——积极打造“创业之国”今年5月,法国“科技万岁”科技创新展在巴黎成功举办。创办于2016年的该展会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和初创企业的重要展示平台,今年展会汇集了40多个国家馆、
2024-07-16 06:20:00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正式投用
...,由航天学院周军教授团队负责实施,开创了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是推动双方实质性科技合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良好范例,对于加快
2023-11-29 16:57:00
中国与海湾国家持续深化创新科技合作(国际视点)
...战略对接,发挥互补优势,培育发展动能,持续深化创新科技合作,共同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等,携手打造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为推动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注入
2023-07-04 05:53:00
中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
...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开辟了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是推动双方实质性科技合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良好范例,对于加快
2023-11-28 16:44:00
牵线又搭桥  对接更高效(科技视点·走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线)
...场关注是途径之一。 2023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举办首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与会企业发布技术攻关榜单,由北工大科研人员“揭榜”。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纪姝婷团队与北
2025-03-03 05: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央音乐学院发布音乐脑机接口“央音一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音乐脑机接口“央音一号”,近日在中央音乐学院发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主任李小兵表示
2025-11-03 16:52:00
11.11提前抢!三联家电折扣让利,家电焕新正当时
鲁网11月3日讯随着11.11购物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全国家电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山东地区更是提前进入 “焕新倒计时”
2025-11-03 15:52:00
安徽牧羊人可持续时尚工业园项目开工 致力打造羊毛针织行业的佼佼者
大皖新闻讯 11月3日,安徽牧羊人可持续时尚工业园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举行。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0万件成衣,7200吨纺纱
2025-11-03 16:11:00
“景德镇鸡排哥”用一碗香辣鸡排撬动全网关注,这座千年瓷都再次被推上流量风口。草根摊主的日常片段在网络掀起打卡热潮,小众街巷因一条短视频迎来客流井喷
2025-11-03 12:25:00
乘AI之势,筑电子产业之基,CPCA Show Plus 2025 圆满闭幕,2026再相见!
2025年10月28日-30日,电子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国际电子电路(大湾区)展览会(以下简称:CPCA Show Plus)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举办
2025-11-03 12:43:00
培育钻值得购买吗?超全选购攻略一篇搞定,附头部品牌深度测评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琢磨“如何高性价比的结个婚”,培育钻石凭借着价格优势、环保理念,正成为暗潮涌动的钻戒市场的新宠。据统计
2025-11-03 12:45:00
未来,AI有望打造口感逼真的植物蛋白
大河网讯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食品创新,它不仅能打造口感逼真的植物蛋白、通过文本生成全新食品配方,还能辅助设计个性化营养食品
2025-11-03 13:10:00
2025 年,Facebook 依托 Meta 生态的 29.8 亿全球月活用户(Statista 数据),仍是企业海外拓客的关键阵地
2025-11-03 12:46:00
彰显国际范科技范 第十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圆满落幕
角色扮演者在金海豚动漫游戏嘉年华现场打卡。厦门游戏企业展台带来多样互动活动。游路演活动现场,企业展开对接。(动漫节组委会 供图)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洪慧敏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除署名外)昨日傍晚
2025-11-03 08:55:00
报告:亲身体验“在地风物”成年轻人出行新理由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马蜂窝联合召开“旅游目的地探索系列报告发布会”,发布该系列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风物报告》
2025-11-03 09:28:00
几何之厦落子广州白云机场T3,以“文化坪效”重塑机场商业价值
(2025年10月30日,广州电) 今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通航,与这座未来年客流量超千万级航空枢纽一同启幕的
2025-11-03 09:59:00
固安:“共享工厂”赋能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河北新闻网讯(万倩、王智钢)走进汉旗电子科技(固安)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企业新升级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这里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生产基地
2025-11-03 10:00:00
梦启未来!2025年“兴火·燎原”创新马拉松公开赛火热报名中
创新驱动发展澎湃潮涌,“数字中国”建设如火如荼。年年相约,再启新程,2025年“兴火·燎原”创新马拉松公开赛正式开放报名
2025-11-03 10:29:00
阿宽食品以品类创新引领发展:从红油面皮到土豆泥泥面、魔芋系列
10月27日至28日,四川省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眉山市召开。当天,阿宽食品作为代表企业设展,重点展示了包括红油面皮
2025-11-03 10:29:00
浪潮计算机生态发展大会圆满举办
10月31日,以“潮涌水城 链动未来”为主题的浪潮计算机生态发展大会圆满举办。浪潮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继永,聊城市委副书记
2025-11-03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