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牵线又搭桥 对接更高效(科技视点·走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3-03 05:5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培育服务人才等方式破解“不会转”难题

牵线又搭桥 对接更高效(科技视点·走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线)

本报记者 喻思南 范昊天

牵线又搭桥  对接更高效(科技视点·走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线)

安徽中科热仪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正在组装多通道微量热量仪热模块。

赵 明摄(影像中国)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

一头是科技成果、一头是产业需求,促进成果转化落地,离不开健全高效的平台和渠道。近年来,瞄准产学研对接痛点堵点,各地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培育服务人才等方式,助力科技成果加速走向市场。

打造“科创淘宝”,推动供需高效对接

步入湖北科创供应链中心,屏幕实时显示着平台入驻用户、服务机构、供需匹配等数据。从储能系统效率提升技术到防结剂技术开发,从征集车铣编程工程师到寻找有机合成研究员,一条条有关技术、人才等的对接服务信息“滚动上新”。

2023年,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刚上线,就有一桩“科创姻缘”成功联姻。研发高性能红外探测器芯片新产品时,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红外”)遇到难题。原来,公司产品之前所用的消光涂层材料,吸光率多在95%以下,且生产及涂抹工艺流程较复杂、生产成本高,达不到大规模量产的要求。为寻找解决方案,高德红外在科创供应链平台发布技术需求。平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响应,在深入研究企业需求后,帮助匹配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

双方联合攻关,经过3个月的多轮送样测试及工艺优化,样品吸光率达到98.68%,打破了关键部件的量产瓶颈。

“企业在平台上找技术,技术在平台上找落地场景,科创供应链平台就是‘科创淘宝’,帮助各方像网购一样便捷对接。”湖北省科技厅成果转化处处长陈建华说。目前,科创供应链平台已入驻企业约6.6万家,科创需求数量4.7万多项,完成供需匹配1.4万多项。

盘活“线上”资源,跟进“线下”服务。作为科创供应链中心所在地和武汉节点,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在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和模式上做出一些新探索。例如,创新财政资金“拨转股”的方式,给予早期项目一定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成功后,再根据约定或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转变为股权投资或退出,助推创新团队迈出成果转化“关键第一步”。

武创院战略规划部部长胡波涛说:“通过‘拨转股’方式,目前武创院已支持近40个早期项目团队,域控智驱、烛照生物等项目已完成转股全流程闭环,一批项目得到社会资本青睐跟进,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新技术、新产品形成新产业、新动能,场景是重要载体和链接环节。

问场景创新之需,答场景应用之问。北京搭建了应用场景统一发布平台,2024年累计发布应用场景619项;上海打造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累计汇聚3579家企业6622项需求、4679项科技成果,收到解决方案3000多条。

设立“转化门诊”,量身定制转化策略

“‘转化门诊’真是及时雨!明确下一步怎样走后,我对产业化更有信心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孙越说。

孙越所说的“转化门诊”,是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技术转移专业机构,以“把脉问诊”方式设立的交流平台,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科研人员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路径、降低转化风险。

孙越长期从事植物碳封存应用相关研究,希望将原创的泥炭藓种植相关技术转化。此前,多位投资者曾提出合作意向,但由于缺乏商业化经验,对怎样实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怎样对外合作,孙越心里一直拿不准。

带着疑问,孙越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转化门诊”活动。在现场,专家一一分析“横向项目合作”“共建实验室”“入股成立企业”3种方案的特点和实施策略,解答了她的困惑。

不久后,专家又与孙越团队多次深入对接,达成产业化合作意向,仅用两个多月就明确了设立创业企业、通过100%全赋权实现作价入股的转化路径,并提出了应用方向和产业布局等建议。目前,孙越团队项目已经完成了阶段性中试目标梳理,进入中试启动阶段,设备开发、资源链接、法务咨询等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为什么设立“转化门诊”?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解释:“由于‘不会转’,一些科技成果虽然很好,但没法从‘书架’走上‘货架’。引入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就是希望量身定制转化策略,帮助科研团队少走弯路,让科技成果更好落地。”

去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转化门诊”首期开诊,至今已举办4期,吸引了全校18个院系、66个项目团队参与。目前,专家团队遴选出12个项目进入概念验证阶段,其中8个已进入赋权流程。

加强科研项目与产业对接,通过大赛筛选优秀项目,获得市场关注是途径之一。

2023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举办首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与会企业发布技术攻关榜单,由北工大科研人员“揭榜”。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纪姝婷团队与北京智同成功对接,合作研发生产摆线齿轮加工机床。目前,北京智同已将该技术投入应用,提升了国产RV减速器的产品竞争力。

强化路演对接、推动成果转化。2024年,北京举办中关村“火花”系列活动,推动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举办活动75场,推介项目1181项;湖北创办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16强项目中全球首台(款、套)占9项,国内首款占4项,进入临床研究及应用12项。

培育“科技红娘”,牵起创新链与产业链

2024年6月,丁延伟团队项目落户安徽庐阳大数据产业园,迈出了成果转化关键一步。

丁延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从芯片到大型设备,热管理都是一项重要技术,而好的热管理首先要有好的热分析。常年深耕热分析领域,丁延伟手头“攥着”自主研制的热分析与量热仪产业化技术成果,也通过了学校的科研成果赋权。准备筹办企业时,他却犯了难:“缺少启动资金,对口的产业政策也不太了解,不清楚到哪儿落地好。”

关键时刻,合肥科技成果转化专班一组联络员、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科技大市场”)高级项目经理盛子杰帮了大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挂职时,盛子杰了解到丁延伟团队成果和需求,经过咨询、摸排,得知合肥市庐阳区也正在相关领域积极布局。

梳理双方需求、论证商业前景……经盛子杰牵线搭桥,庐阳区相关部门、科大硅谷等与丁延伟团队深入交流。经过洽谈,项目融资、场地、人才政策等诉求逐一解决,最终成立了安徽中科热仪科技有限公司。

助推科技与产业“牵手”,技术经理人也被称为“科技红娘”。为了提升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积极性,近年来,安徽、上海、湖北、北京等地出台了多项举措,为“科技红娘”搭建舞台、提供支持。

奖励技术成果交易转化。从实验室“挖宝”,对接产业需求,成就“科技姻缘”,“科技红娘”付出不少。为增强他们的获得感,上海出台的“科改25条”等政策明确提出,强化技术转移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并由市审计部门发挥监督职能,督促市属高校落实激励政策。

提升专业能力。湖北技术交易所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成立“湖北技术转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培养技术转移方向学生696人,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培养相关专业方向研究生600多人。

用好评价“指挥棒”。北京率先增设技术经纪专业职称,2020至2023年累计743人获得相应资格;湖北实施“技术经纪人专项培养计划”,修订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向技术经纪人倾斜。

探索建设技术经理人事务所。技术经理人开展业务,财税、法律、金融等资源支撑很重要。安徽科技大市场总经理冯斯波表示,未来,安徽科技大市场将深入推进市场化服务机制改革创新,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快探索技术经理人事务所的建设。

牵线又搭桥,串起产学研。如今,越来越多的技术经理人活跃在科技成果转化一线,畅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吴月辉、刘诗瑶、谷业凯、姜泓冰、李俊杰参与采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医用同位素成果转化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应用在医学上的放射性同位素被称为“医用同位素”,它是核医学诊疗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
2024-09-02 06:09:00
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金”(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心——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金”(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本报记者 吴月辉《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5日 第 19 版)杨延莲(左一)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
2024-08-05 06:13:00
放开手脚创新创造(科技视点·科技强国路上的青年力量)
...自:人民日报近日,观众在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参观一款飞行器。新华社记者 周 牧摄观众在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体验一款多语种AI透明屏
2025-05-19 05:49:00
武进:基金版“飞地”助力“大招商”
...个,同步还在摸排高校、科研院所的基金设立情况与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为接下来深度链接产业资源、促进人才交流、搭建科服体系做准备。作为融入上海的前哨站,武进(上海)国际创新中心承担
2023-10-18 09:33:00
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科技视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浙江用改革新举措破解成果转化卡点堵点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科技视点)本报记者 李中文 赵永新 窦 皓《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9 版)
2025-02-10 06:45:00
让科技成果真正实现创新价值(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制度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让科技成果真正实现创新价值(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本报记者 刘诗瑶赵桂苹(左一
2024-08-26 06:46:00
本文转自:淮安日报“架桥铺路”让成果转化“落地生金”——来自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线观察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如何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纸上”落到“地上”
2023-10-06 00:15:00
盘活资源 把科教优势转为创新动能(高质量发展在一线)
...阅读引入科技和金融服务机构,帮助科研项目落地;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加速产业集聚;对接京津冀优质项目,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自去年开园以来,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已累计注册科技企业17
2024-05-20 06:28:00
...域创新与产业发展?12月20日,西湖·启真院长论坛在浙大科技园举行。会上,浙大科技园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正式揭牌。浙大科技园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由浙江大学、浙大科技园、西
2023-12-26 07:3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周末补贴“战火”平息,行业回归理性竞争角逐“下半场”,即时零售谋“共生共赢”□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实习生王子衿8月9日下午
2025-08-11 07:14: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天津是一座幸福感充盈的宝藏城市,无论常住还是旅居,浓浓的烟火气、饱满的松弛感常常疗愈凡人心。乐观豁达的态度、追求幸福的生活是天津休闲文化的本质。
2025-08-11 07:52:00
“你看,一点这些店铺招牌,实时路径就出现了。”9日,站在杭州湖滨步行街的繁华路口,江苏游客唐薇打开手机应用,千余米的东坡路瞬间化作虚实共生的数字孪生空间——实时街景“跃”出屏幕
2025-08-10 09:1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实习生饶嘉萱7月18日,宝马集团国内唯一、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宝马信息技术全球研发中心项目落地南京
2025-08-10 0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特派记者徐宁在世界级“舞台”上,来自南京的十多家机器人企业充分展示最新成果,与全球200余家企业同场“竞技”
2025-08-10 09:55:00
宠物食品迈入“云监工”时代 金故透明工厂重塑行业安全标准
2025年8月9日,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宠物食品工业园内礼炮鸣响,高端宠物品牌金故斥巨资打造的“猪根真美透明工厂”正式投产运营
2025-08-10 17:26:00
?揭秘2025纳豆激酶十大品牌王者!十大品牌综合实力排行,效果、安全、性价比全解析!
在当代健康管理领域,纳豆激酶凭借其独特的心血管保护机制,已成为科学界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成分。面对市场上良莠不齐的产品
2025-08-10 17:52:00
WRC 2025 | 破局机器人规模化落地难题,睿尔曼打造具身智能坚实基座
8月8日,全球顶级机器人盛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WRC世界机器人大会作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级盛会
2025-08-10 17:52:00
老国营押注“质价比”,贵州藏酒三大新品中酒展首发,获刘员、甘权点赞!
摘要:老国营酱酒的势与谋。文| 顿河从酒都仁怀到泉城济南,一场跨越1600多公里的酱香共鸣正上演。8月8日,“共生共赢2025贵州藏酒新品上市发布会”在济南润华皇冠假日酒店盛大举行
2025-08-10 17:52:00
2025版郎牌郎升级开启订购,看郎酒的国民酱香进化论
八月的酒业市场,即将被一抹熟悉又新颖的“郎酒红”点燃。7月31日,郎酒官微发布消息称:2025版郎牌郎8月11日起接受销售订单
2025-08-10 17:52:00
中新经纬8月10日电 (林琬斯)10日,话题#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登上微博热搜。8日,有媒体截取来源为“百果余惠勇”的一段视频发布
2025-08-10 16:06:00
产学研齐聚杭州 共话AI赋能香氛行业发展新未来
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香氛产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创新路径,推动香氛行业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8月7日至8日
2025-08-10 10:44:00
日前,在华锐动能科技(丽水)有限公司的样车试验场地,公司总经理陈锋和研发团队忙着调试新研发的山地滑板车,对样品车开展续航
2025-08-10 07:4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英)8月8日,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8090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2025-08-10 07:47:00
迅路创新获得数千万元融资,推出定价超五万的高端智能E-cargo bike|36氪首发
作者 | 张子怡编辑 | 彭孝秋36氪获悉,E-cargo bike(载货电助力自行车)厂商迅路创新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
2025-08-09 09: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