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预计今年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早期预警对人类自救最有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04 09:33:00 来源:第一财经

台风“杜苏芮”北上发威,引发京津冀罕见暴雨洪涝;云南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冬春连旱;12月强寒潮创多地低温与积雪新纪录;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再创历史新高……

刚刚过去的2023年,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增强对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关注,提升气象灾害防御主动性和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2023年是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一年,显著的温升造成了去年全球各地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张兴赢介绍,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呈现发生数量大、影响区域广、强度极端性增大、屡创历史纪录、无前兆突发性事件增多的趋势。预计2024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夏季我国东部降水总体偏多,涝重于旱,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

气候风险复杂且难以管理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未来这种风险将更加复杂且难以管理。

中国是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发展中大国,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核定,2023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544.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454.5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上升12.6%。

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团中国政府代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联合研究组专家,近年来,张兴赢对第一财经表示,面对逐年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当前人类社会自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早期预警,只需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就能减少30%,“预警可以挽救生命并提供至少10倍的投资回报”。

2022年世界气象日(3月23日)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全民早期预警,使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得到早期预警系统的保护。当年11月,《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

张兴赢介绍,2015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国家预警发布系统。然而目前在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风险提示发布上还缺乏细化的法规、规章,传播渠道对预警信息传播责任也缺少法规约束。

此外,自然灾害发生后,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标准不一致,预警信息的“消息树”特别是“发令枪”作用还未完全发挥作用。“我国的预警送达速度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在偏远地区覆盖方面尤其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家预警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超强台风、极端洪涝、突发强对流天气(龙卷风、冰雹等)、高温干旱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风险挑战。

郑永光介绍,近年来,气象部门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全国逐步建成种类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气象站观测网。此外,农业、自然资源、水利、水文、环保、交通、林业、电力等部门也通过自建气象观测设备开展气象数据观测,有效弥补了观测站网布局密度不够的短板。

他同时介绍,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由于各部门站网建设使用的标准不一,气象探测环境参差不齐,气象要素观测精度、频率也有差别,以及数据接口、报文格式不统一等因素影响,难以实现各部门、各行业气象数据共用共享。

对人群健康的适应性研究不足

研究发现,当前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正越发凸显。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指出,气候变化正通过直接和间接等多种途径影响人群健康。全球每年有超过10万例患者因气候因素死亡,预计到2030年可能达到30万例。

研究表明,全球气温每升高1℃,登革热的潜在传染危险将增加31‰~47‰。气候变化对我国人群健康影响的绝对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球前列,通过对我国272个城市的研究显示,热浪导致死亡风险增加7%。天气骤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13%、12%、18%、4%、13%和10%。

“当前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还是一个新命题,在我国起步较晚。”张兴赢说。2022年发布的《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2035》中设立“健康与公共卫生”章节,去年筹建了国家气候变化与健康专家委员会,今年1月设立环境健康二级学科,并在部分城市建立了气候敏感疾病的早期预警。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部级工作机制亟待完善。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适应性研究存在严重不足。

大力提升全民早期预警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兴赢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多份提案建议,加快制定全民早期预警中国计划。尽快组织开展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加快制定《中国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强化应对灾害风险能力,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水平,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早期预警经验和借鉴。

同时,健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法制和机制。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了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风险提示发布的细则。明确应急预案、应急规程等依据预警信息需要相应采取的行动措施等。

张兴赢建议,中国要积极参与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的实施,研究落实资金保障和融资机制。推动建立亚洲灾害预警中心和伙伴联盟。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在天气预报预警、气候预测、灾害识别、风险评估、系统建设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方面,张兴赢建议,建立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构成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形成工作合力。编制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国家行动方案,统筹部署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监测预警,搭建气候变化与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多气象要素的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

同时,研究设立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的基础研究、适应技术发展与试点示范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陈松蹊也建议,选取科学规范的气象调整方法及统计分析技术形成指南,与提供公众健康指引的空气质量评价形成区分,确保评估方法与评估目标相一致。

郑永光建议,设立气象领域重点专项,加强集中攻关。建议中央科技委员会将气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纳入重大科技项目布局,每年确保足量的研发经费,部署设立气象领域重点专项并尽快启动,通过项目带动统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多方科技力量,形成需求牵引、目标导向的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攻关优势,全面提升气象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气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相关阅读:近期冻雨的幕后推手是厄尔尼诺,气候专家:今年极端天气或更明显

最近,我国中东部经历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雪量大、持续时间长、冻雨面积大。

据央视财经报道,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厄尔尼诺事件是此次极端天气过程的幕后推手。此前,国家气候中心还表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自2023年5月开始,目前已过峰值,预计还将持续一个多月,在2024年4月前后结束。

预计今年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早期预警对人类自救最有效

报道截图(图源:央视财经)

资料显示,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2023年7月,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

据统计,厄尔尼诺事件形成早期,对热带及南半球天气气候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在发展高峰期的冬季,则会影响北半球的冬季气候。

对于我国来讲,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部分年份会出现暖冬),但阶段性冷空气活跃,我国气温冷暖起伏大。另一方面,厄尔尼诺年冬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地区水汽条件较好,降水容易比常年同期偏多。

因此,厄尔尼诺事件是大范围冰冻雨雪天气的一个重要气候背景。

预计今年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早期预警对人类自救最有效

山东威海环卫工人在雪中清扫(图源:新华社)

结合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未来3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继续下降,2024年4月前后厄尔尼诺事件结束。

不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也曾表示:2024年是厄尔尼诺次年,极端天气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2024年可能会成为更热的一年,同时也是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更加强大的一年。

极目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财经、科技日报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省2023年夏季气候状况一般到偏差
...负责人介绍,预计我省2023年夏季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夏季平均气温较常年(24.8~27.8℃)偏高1~1.5℃
2023-06-01 00:41:00
又破了!2月地球再创热历史,2024年会怎么样?预警拉尼娜或回归
...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表示,预计2024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夏季我国东部降水总体偏多,涝重于旱,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2024-03-11 10:14:00
...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今夏安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5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气象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3年来,全省上下加快建设适应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
2023-05-31 00:13:00
不是一家了,WMO再次警告!拉尼娜恐将回归,2024年是不平凡一年
...我国发布的气候趋势来看,预计2024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夏季我国东部降水总体偏多,涝重于旱,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此外,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
2024-03-11 10:15:00
6月1日到12月31日,滨州市将开展市级气象灾害预警试点工作
...情况预计今年汛期(6~8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暴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华北中部和南部
2023-06-01 10:15:00
...据国家气象部门近日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鉴于此,各地各部门必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险、
2024-05-06 09:13:00
...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据预测,今年汛期全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特别是黄河流域中下游降雨明显偏多,可能出现较重汛情,防汛形势复杂严峻。各级防指要要层层压实各级党
2024-05-19 10:24:00
...害风险均较为突出。据预测,今年汛期全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淮河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可能出现较重汛情,江苏、安徽两省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复杂。检查组强调:各
2024-05-12 15:05:00
...占全年的90%以上。据预测,今年汛期安徽省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较常年偏多,梅雨期偏长、雨量偏多、强度偏强,还有2至3个台风影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压力较常年偏重,局部地区发生
2024-06-06 10:4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