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科技向新丨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4 08:36:00 来源:杭州网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考察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给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等,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怀备至、寄予厚望。

《时政微观察》与你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动人故事,感悟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与殷切嘱托。

礼赞——

“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掌声热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年近九旬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坐着轮椅,由工作人员推上领奖台。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躬下身,为其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这一幕,感动了现场内外。

这样礼待老一辈科学家的画面,还有很多——

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合影。看到90多岁的黄旭华院士站在代表们中间,总书记拉着他的手,微笑着请他坐到自己身边。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颁发了奖章、证书,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到主席台就座。大会后,总书记又走向行动不便的顾诵芬院士,同他再次握手,亲切交流。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诗,点赞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院士们要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当好后勤部长。要做好退休院士工作,保证他们的待遇和礼遇,鼓励他们继续发挥作用。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厚植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

信心——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

2016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

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也因年仅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自然奖一等奖的纪录。这一年,在自然奖和发明奖的获奖者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都是39岁,而进步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38岁。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在地方考察中,他多次走进企业,同年轻研发人员面对面交流。

“都很有朝气啊!”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江苏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发车间、光电实验室,尖端仪器设备旁一张张年轻面孔让总书记十分欣慰。

“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工作几年了?”“学什么专业的?”总书记亲切询问。

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2岁。他们还以年轻人为主力成立了一个“珠峰事业部”,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你们在这里做的正是攀登高峰的工作,很有意义。年轻人可以施展你们的才华,好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道。

总书记多次表示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强调“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揭榜挂帅”“赛马制”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更多青年科学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以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正在建立,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指引下,越来越多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茁壮成长。

寄望——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全国两会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的开场白。亲切的话语中,饱含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殷殷期望。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汹涌而来,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命题。

“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国内考察到出席重要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2020年5月12日,总书记在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在生产车间,他拿起一片厚度仅0.02毫米的“手撕钢”,轻轻扭折了一下,称赞说:“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总书记同围拢过来的职工代表亲切交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现如今,太钢生产的“手撕钢”厚度已达0.015毫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基础材料。

今年3月,全国两会结束不到一周,总书记赴湖南考察,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4月,在山城重庆,总书记走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厅,听闻研制的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99%,很是感慨:“当年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海上风电。曾几何时啊!”

“祝融”探火、“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奋斗者”号探海……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攻关、不懈前行。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正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7月20日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对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出殷切期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
2023-07-22 03:23:00
...京7月2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20日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对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多年来,
2023-07-21 11:22:00
...国的伟大事业,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新的“动员令”,广大科技工作者豪情满怀,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奖章熠熠生辉,礼赞攻坚克难的攀登
2024-06-26 06:11:00
科技向新|总书记为他们“松绑减负”
...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科技工作者心中暖意融融——“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
2024-06-25 15:50:00
...科技工作者,积极支持参与科学普及事业。今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对院士专家积极参加“科学与中国”巡讲活动,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2023-09-17 21:29:00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
2024-06-29 05:54:00
□新华社记者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勉励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这封回信传递
2024-06-14 06:13:00
时政微观察丨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创新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向你表示诚挚问候。”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姚期智院士的回信中这样写道。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2004年,姚期智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回国时,
2024-06-14 13:21:00
...。“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浙江科技创新把脉定向,在全省引起热烈反响。在一个个省实验室、在大学校园、在科技企业……
2023-09-26 17: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