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科技日报讯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当于数十亿年的误差不超过一秒)锶原子光晶格钟。据公开发表的数据,该系...……更多
...、相互融合的国家授时体系。”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说。有了“守时”和“授时”,还要学会“用时”。这就要靠时间统一系统!当接收了北斗卫星、长波等授时信号获取精确时间后,系统就会利用提取的时间...……更多
...情况却是中到大雪,量级上明显有差异。对于出现的预报偏差,有人在网上发出了“为什么实际降雪比预报要大”的疑问,这也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和讨论。无论是从公众的认知还是从天气预报专业角度,这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更多
月球驻留时代已经来临!登月着陆要过几道关?
...学启示。(1)探测器抵达月球要过四关火箭之父、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人类迈出地球摇篮,走向宇宙的第一站就是月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更多
痛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突然去世,年仅57岁,去世原因引争议
...,享年97岁;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逝世,年仅57岁。仅仅一天我们国家就损失了四位院士,实在让人感到痛心,而且其中有一位年龄才57岁,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痛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突然去世,年仅57岁...……更多
新加坡《海峡时报》:百岁老人的长寿建议,一定科学吗?
...该因素既使他们保持健康,又让他们坚持锻炼。我这样的科学家会用谨慎的科学语言说一些可能有助于长寿的建议,包括积极锻炼,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保持积极态度。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这就是我们大脑的思维方式:当...……更多
南大专家:太阳探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近日探测
...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方成和“羲和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丁明德接受采访。他们透露,我国的立体探日时代有望于2026年左右开启,而到2050年左右,我国有望实现近日探测。46秒全身扫...……更多
“中国预警机之父”讣告中这段往事,是中国科学家面对外方撕毁合同后自强不息的故事
...警机,“一定要争口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空警-2000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陆军此前曾做客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讲述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的艰难的研制之路。报道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尝试...……更多
章海鹰: 追逐太阳  圆梦空间
...重状态,气泡的位置变得不可预测,可能造成观测数据的偏差。对此,章海鹰斗志昂扬。他与同事不记得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无数次计算、试验和分析,最终成功解决了该技术难题,设计出的旋转导入机构获得了发明专...……更多
2022-12-22 08:13海鹰,太阳,空间
预计今年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早期预警对人类自救最有效
...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超强台风、极端洪涝、突发强对流天气(龙卷风、冰雹等)、高温干旱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更多
我的选择是报效国家
...”。要具备工程师精神留学前,朱高峰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所以他选择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但国家需要我成为一名通信方面的工程师,我现在就是地道的工程师。”朱高峰说,“有人曾问我‘称呼您什么’,我说称...……更多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该发现刊登在《自然通信》上以后,立即引来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平均厚度约为5-70公里。地壳分为...……更多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合肥造”光钟来了72亿年仅偏差1秒,由中国科大研制本报讯 1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更多
...实现数字支付无条件安全性的理想途径。2023年,奥地利科学家已通过发展量子数字支付协议,成功确保了身份认证和支付信息的防伪造。然而,要确保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无条件安全,还需要解决“不可抵赖”这一特殊信息...……更多
痛别哈工大王子才院士
...事的人。”王子才在选人用人上有自己的体会,“真正的科学家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追求个人东西相对来说要少一些,我们现在培养人要特别注意培养青年人的奉献精神。”在学校举行的2020年度人才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王...……更多
刘慈欣在《三体》中将太阳当信号放大器的设想,真被我国科学家证实可行了?
在刘慈欣的《三体》这部科幻著作中。三体人之所以来到并侵略地球,是因为地球上有人对他们发出了文明的信号,而发送人就是叶文洁。她在长期的无线电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工作以及天文物理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将无线电信号...……更多
美国最后悔放走的中国天才:58岁变卖家产毅然回国,培养大批人才
...姚期智荣获在计算机领域很有名声德纳奖,这是以计算机科学家高德纳命名的,授予为计算机科学做过杰出贡献之人的奖项。鉴于姚期智的突出成就,他相继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等。这可能是很...……更多
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构建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 【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构建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财联社11月9日电,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比例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出生存活嵌合体猴,对于理解灵长类胚胎干...……更多
180多年前科学家是如何计算出光速的?
...遥远的天体与我们的眼睛。但你知道吗?大约180多年前,科学家们是如何首次精确测量出光速的吗?这个故事,不仅是对光速的探索,更是人类智慧和科学发展的一段奇妙旅程。回溯到古代,人们对光的速度知之甚少。古希腊哲...……更多
太阳风暴:科学家在三千米深海中探测到磁场扭曲
科学家在深海中探测到太阳风暴的影响。前些天全球很多地方出现了极光。这次极光大爆发的幕后推手是太阳。太阳正在接近每11年一次的活动巅峰。连续的强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不仅影响了地球,还波及了水星、火星等其...……更多
更深更远更极限 海洋装备如何不断超越?一起了解
...一个贯通几层甲板的封闭的水密的月池。这个月池能够给科学家提供CTD(温盐深剖面仪)采集以及各项相关的通海作业的一个便利条件。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采用水密性能的通海月池。“雪龙2”号的研制周期从2009年到2019年,跨越...……更多
一小时即可打遍全球!中国空天飞机发射成功,在太空放出了神秘设备
...太空中停留更长时间,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测,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研究太空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推动了太空科学的进步。第三方面。还可以为未来的太空旅行和资源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为,传统的航...……更多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量子网络是基于量子力学规律对量子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的物理装置,是实现量子通讯和大规模量子计算的基础。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同种离子的双类型量子比特编码,在国际...……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焦峰博士、潘秀莲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的研究团队在煤经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烯烃方面有了新的创新,为破解高活性和高选择性难...……更多
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科技视点)
...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可可介绍,“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球磁场与空间环境探测卫星,包括A星和B星,...……更多
解读“生命天书”,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世界性难题
叶绿体基因组编码RNA聚合酶(PEP),控制叶绿体的发育过程以及成熟叶绿体的基因表达,在调控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关键角色,然而这一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构造一直未能破解,这是科学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3月1日,国际学...……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徐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利用天然生物质和天然矿物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隔热和耐火性能的纯天然仿木气凝胶。相关成果发表于期刊《德国应用化学》。研...……更多
...建宇说。他介绍,以“墨子号”积累的优势为基础,我国科学家正在科技创新2030—“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筹划和开展下一代空间量子科学实验。“从空间平台来说,我们正在从低轨平台走向中高轨平台...……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21位科学家荣获北京科技奖密码专家王小云、集成电路突破者赵晋荣获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本报讯(记者 雷嘉)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近日公布,21位科学家、188项成果获奖。其中,北京市科学技术最高...……更多
我国科学家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 【我国科学家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财联社11月8日电,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利用超材料,成功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相关研究成果在发表于应用物理学著...……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历时9年 投资近3亿元 性能领先北建大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建成本报讯(记者 何蕊)昨天,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通过专家组成果验收
2024-05-30 03:16:00
充电宝“刺客”缘何丢了“共享”初心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充电宝价格成倍涨 用户体验渐下降充电宝“刺客”缘何丢了“共享”初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共享充电宝作为一种方便
2024-05-30 03:34:00
华为pura70系列震撼发布,开启卫星通讯新篇章
随着华为Pura70系列的震撼发布,一场关于通信方式的革命悄然展开。这款集合了华为最新科研成果的旗舰手机,不仅在硬件配置上达到顶尖水平
2024-05-30 03:13:00
苹果首家马来西亚applestore零售店6月22日开业
5月29日消息,苹果宣布其首家马来西亚AppleStore零售店将于6月22日在吉隆坡开业,名为“AppleTheExchangeTRX”
2024-05-30 03:19:00
《头脑特工队2》6月21日登陆全国影院
5月29日消息,皮克斯官方公布《头脑特工队2》中文配音预告片,该片将于6月21日登陆全国影院(6月14日在北美上映)。该片是《头脑特工队》的续集
2024-05-30 03:16:00
vivowatchgt智能手表发布,支持全天候健康监测
5月29日消息,vivoWATCHGT智能手表官宣明日(5月30日)发布,官方公布了该手表更多功能细节。据介绍,vivoWATCHGT智能手表采用铝合金中框设计
2024-05-30 03:28:00
文 | 王方玉编辑 | 苏建勋继2014 年在中国北京创办后, F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首次来到上海。上周末(5 月 25 日至 26 日)这一盛大赛事在上海赛车场隆重举行
2024-05-30 07:14:00
大公司: 滴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9%至491亿元,核心平台交易量达37.5亿单36氪获悉,滴滴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2024-05-30 07:14:00
英飞凌推出8kw和12kw超高功率服务器电源解决方案
5月29日消息,英飞凌近日公布了新的数据中心电源路线图,计划推出8kW和12kW的超高功率服务器电源解决方案,以满足AI服务器对电力的强劲需求
2024-05-30 04:17:00
haps轻型飞机成功验证5g通信
5月29日消息,SKYPerfectJSAT、NTTDOCOMO、日本国家信息通信研究所(NICT)和松下昨日联合宣布
2024-05-30 04:17:00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随着端午节临近,一种“新式”艾草门挂在网上走红,几元一把的艾草,在搭配上黄金球、菖蒲叶等花材后,摇身一变就成为售价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爆款单品”
2024-05-30 04:20:00
gpdduo将推gpdduo双屏oled笔记本
5月29日消息,GPD掌机将推一款GPDDUO双屏OLED笔记本,官方今日公布了新机的外观设计。从图中可以看到,GPDDUO采用上下双联屏设计
2024-05-30 04:30:00
广颖电通将参加2024台北国际电脑展,带来4款存储产品
5月29日消息,存储领域企业广颖电通(SiliconPower)昨日宣布将参加下月初举行的2024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2024)
2024-05-30 04:31:00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作者:地球知识局196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高达12%,在整个20世纪50-60年代
2024-05-30 05:13:00
起猛了,诺基亚居然在2024年卖断货
某种程度上,人们重新爱上复刻版的诺基亚,不是因为它的设计如何出色,而是因为对现代智能手机同质化设计的审美疲劳,对信息爆炸时代消息过载的不堪负荷
2024-05-30 0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