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30 05:13: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

作者:地球知识局

196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高达12%,在整个20世纪50-60年代,这个数字只是日本的常规水平。

作为战败国,可能连自己也想不到,被美国扔原子弹不到十年,美国就开始帮助日本重新工业化了,异常勤劳的日本人,自然不会放过这第二波国运,整个东亚的工业化,也开始了一段新的路径。

到70年代,日本的工业产能转移到原本穷困的“亚洲四小龙”。80年代起,打开国门的中国开始承接又一波产业转移,并成长为体量远大于前者的新的“世界工厂”。

照此规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每隔10-20年就会有一次大规模区域转移,上一个“世界工厂”,要么实现产业升级,要么遭遇产业空心化的魔咒。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图/unsplash)

中国高速发展40年,已经远远超过这一周期,一大原因是中国有巨大的空间和人口纵深,产业转移可以优先向本国内部转,但这终究是有限度的。

加上近年来的外部因素,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越南、印度、墨西哥、印尼制造业的崛起,叠加老龄化、人口红利消退,某些产业流失已不可避免。

问题是,随之而来的,去工业化、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的宿命么?

令人惊叹的增长,

正在托底中国工业

关于中国去工业化的命运,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是“中等收入陷阱”。

在经济发展初期,劳动力是穷国主要的比较优势。穷国用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就业人数和收入水平大幅提升。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工资上涨,比较优势不再,外资转移,工资增长停滞,国家在中等收入水平就摸到了天花板,也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和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在人均GDP到一万美元左右时,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伴随着去工业化,人均GDP增长逐渐趋缓直到停滞。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那中国呢?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是很大的,最明显的挑战就是老龄化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从2012年起,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就开始减少,现在还远不是尽头。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同一时间段内,中国65岁以上人口增长了近9000万人,老龄化日益严重。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然而,在劳动人口减少、老龄化加深的同时,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却还在增长。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这里面有一大原因——机器人,自2013年起,中国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几乎与劳动人口减少的时间同步),近些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更是一骑绝尘,相比日韩德美等工业强国,遥遥领先。

2022年,安装量占到全世界一半以上,工业机器人存量超过150万台,远超北美和欧洲的存量总和。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重塑了依赖廉价工人的劳动密集产业,那些重复性、高强度、危险性的工作,机器人更加擅长也更有效率。工业机器人还能重构产线,柔性生产,灵活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化需求。

最近十多年里受到产业界热捧,同时也是政府大力扶持的,正是工业母机ETF(159667)和机器人产业ETF(159551)所投资的自动化领域。

时代确实变了,劳动密集产业开始分化,即使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仍能留在中国,而非急于转移到人力更便宜的国家。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也让老龄化问题有了新的出路。要知道,养老成本不光是钱的问题,同时也要消耗年轻人大量时间,家务等等实际上也是“劳动密集”,机会成本很高。

从GPT到年初的Sora,AI的技术进步越来越肉眼可见。

而AI下一步绝不会局限于线上的内容生产,也完全可以提升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和智能决策能力。这就意味着在重复性的流水线机器人之外,我们也可以拥有胜任端茶倒水,做饭洗衣等复杂日常任务的机器人。

特斯拉发布的Optimus Gen 2,已经可以完成深蹲、瑜伽、跳舞等平衡动作,这就意味着其已经具备了灵活的关节,配合AI提供的视觉和决策能力,人形机器人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的一天,很难相信不会到来。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图/unsplash)

这里面的技术细节对着一大批方兴未艾的产业,比如“关节”,人类做家务离不开灵活且复杂的关节构造,机器人做家务同样也离不开。

关节需要在较小的体积上做出幅度较大的动作,而谐波减速器单级传动比大、体积小、质量小、运动精度高,成为了机器人关节的重要部件,确保机器人动作灵活准确,承载能力强,响应速度快。

另外,人形机器人的关节,还需要丝杠,以实现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相互转化。

机器人爆发式增长,可能是应对人口红利消退和老龄化的重要技术支撑。

自动化革命,引领下一轮升级

机器人能留住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也会陷入另一种陷阱:长期依赖更低的成本来获利并形成路径依赖,对高价值产业久攻不克,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这样就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所以中国在减缓产业流失的同时,还要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光跑量,更要追求高利润。

比如去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了29.9%,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图/unsplash)

这“新三样”的关键性技术突破和产能暴增,都离不开工业自动化的迅速推进。

中国在中高端产业上追求更强的竞争力,锂电池、汽车、光伏、电子、家电、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的自动化水平也需要继续提升,这些都是工业母机和机器人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强力的市场需求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让工业母机和工业机器人近年来增长迅速。

中国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与“比较优势陷阱”,注定要实现产业升级,这也反过来让中国早在十多年前就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当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四分之三靠进口,但去年国产机器人已经占据了超过半数的国内市场份额。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很多原本的工业母机相关企业,也参与工业机器人高速增长和国产替代这一双重机遇,如埃斯顿,主营业务原本是机床数控系统,近年来工业机器人业务增长迅速,去年全球90%的光伏电池片工厂都用上了埃斯顿机器人。

又比如汇川技术,近年来跃居国内通用伺服市场份额首位,随后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了数控系统研发中心,布局高端数控机床领域。

伺服电机同时也是人形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所以去年起汇川技术就开始布局消费者能用得上、买得起的人形机器人领域。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而国家战略,还会加速工业自动化过程,为中国产业链协同升级点燃新的动力。

向发达国家水平,冲刺!

工业自动化带动产业升级,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比较优势陷阱”,也是国家在未来十多年里的大战略。

这从顶层设计的目标、资金的流向、行业的起伏都能看得出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需要GDP增速每年至少应该在4.7%以上。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过去拉动经济的房地产业已陷入寒冬,已经毋庸置疑。去年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GDP增长5.2%,这个成绩其实很不容易。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出手“4万亿”刺激计划,是因为当时城市建设还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还有很大空间,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如今中国面临着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关键技术“卡脖子”等新问题,产业升级到了关键时刻,出台的政策,自然要针对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新需求。

所以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的“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就提到: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

很明显了,国家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设备,替换重点工业领域的老旧、低效工业设备。

这个设备更新的市场有多大?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这可不是当年的4万亿了,而是持续多年,每年都有5万亿左右的规模。

具体到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在2017-2022年间,安装工业机器人台数年均增长13%。今年出台设备更新政策后,更多过时的产线也会被自动化的、安装工业机器人的新产线取代,即使13%这么惊人的增速,未来还有望进一步提升,因为我们换装虽然很快,但有待换装的存量仍然巨大。

中国机器人的密度目前也只排到世界第五,每万名员工只有392台机器人,远不如第一位的韩国,每万名员工有1012台机器人。

中国现在,母机开始翻身了

(图/unsplash)

显然,中国机器人的密度哪怕在未来三年增长一倍,也远不如第一位的韩国,增长空间还非常大。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爬坡过程中,中国自己的机械企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再加上政策刺激,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将会出现设备更新加国产替代的双重增长。

另外,上一轮我国内机床产量的高峰期在2011到2014年之间,距今十年左右,当时正是机床更新换代的周期,而此时下游产业的需求变化和技术演进,也让旧机床无法再适应新的需求,设备更新也将给目前更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床及其零部件企业带来增长机会。

重点布局工业自动化的机器人产业ETF(159551)和工业母机ETF(159667)就在政策和市场风口上,在未来几年有望迎来业绩增长。

从日常体感来看,餐厅酒店的送餐机器人已经相当普及。随着硬件和人工智能的技术积累不断释放成果,未来我们也会跟上人形机器人爆发的热潮,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

国家目前的刺激方向,瞄准的正是制造业产业升级、自动化更新换代,以突破中高端产业的技术壁垒。

把资金和刺激政策用在工业智能化产业,带动的是整个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如同武学高手打通任督二脉,一通百通,只有突破“比较优势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无形桎梏,跃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是切实可行的。

[3]机械行业:5万亿设备更新市场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4]机械设备周报:重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板块机会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7]“设备与经济”系列周观点: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推出对机械设备的影响详解_行业研究_新浪财经_新浪网

[8]机器人专题:人形机器人与科技新革命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10]孙早,侯玉琳.工业智能化与产业梯度转移:对“雁阵理论”的再检验[J].世界经济,2021,44(07):29-54.

[11]曹咏萍,黄婧玮,孙中伟.产业转移还是产业转型?——以"机器红利"重塑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6(1):17.

[12]孙中伟,邓韵雪."世界工厂"的"凤凰涅槃"——中国制造业"机器换人"的经济社会意义[J].学术论坛, 2020, 43(3):8.

[15]邵青伟.工业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中的应用研究[J].汽车测试报告, 2023(9):52-54.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一台机床如何炼就“国之重器”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全市工业母机及机器人产业链共有规上工业企业65家看一台机床如何炼就“国之重器”——聚“链”成势,“613”产业体系向“新”图强系列报道②扬力集团的2500T机械
2024-04-26 07:54:00
北向爆买超百亿,有色强势领涨!-基金频道-和讯网
...需求偏弱带来的调整风险。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3/15机器人和工业母机板块3月15日斩获不俗涨幅,产业ETF(159551)3月15日收涨2
2024-03-18 11:47:00
...效投资 持续扩大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制药装备、工业机器人等的需求 【七部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持续扩大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制药装备、工业机器人等的需求】财联社9月1日电,工业
2023-09-01 20:02:00
德恩精工:公司工业母机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板块占公司主营业务比重较少 【德恩精工:公司工业母机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板块占公司主营业务比重较少】财联社9月25日电,德恩精工发布异动
2023-09-25 18:55:00
...的工业体系,聚集了通用机床、一重、奥的斯电梯、新松机器人、中铁装备、天津唐车、海油工程、博迈科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高端装备产业链是我市重点发展的12条产业链之一,包括工业母机
2023-11-12 09:58:00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通用技术在行动
...专场。首场活动中,通用技术机床公司作主题报告,新松机器人等用户企业代表分别作专题演讲;辽宁控股集团就保障辽宁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开展宣介。通用技术机床公司作专题报告新松机器人作专
2024-05-29 18:00:00
...工业机床在此频频诞生,覆盖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机械加工、模具加工等领域。看得见的产品线上,效率精度兼备的“金刚钻”精雕细琢。看不见的数字世界,一座由数字孪生系统打
2024-02-22 02:42:00
中国银河给予机械设备推荐评级:10月金切机床产量同比+23%
...表;年初至今涨幅前三的细分板块分别是3C及面板设备、机器人、半导体设备。周关注:10月金切机床产量同比+23%,关注HBM扩产带来的晶圆检测设备需求:随着AI芯片竞争的加剧,
2023-11-23 12:22:00
贝斯特(300580.SZ):公司拟推进在海外的投资设厂规划
...高端航空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装备、工业母机以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汽车涡轮增压器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飞机机舱零部件;智能装备及工装,以及飞机机身自
2024-06-07 13:4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