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张籍:唐代诗坛巨擘,热心助人的文化使者
...与王建并称“张王”,他受到白居易的推崇,尊他为诗坛巨擘。(一)热心助人的诗坛高手张籍是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不过当的都是太常寺太祝、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一些闲散官职。如太常寺太祝,太常寺...……更多
聊聊晚唐诗坛上的佼佼者“鬼才”李贺
...、白居易之外,还有一位被称作诗鬼的诗人,他就是晚唐诗坛上的佼佼者李贺。一、唐代诗坛“鬼才”李贺李贺,作为晚唐时期比较知名的诗人,可以说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唐朝宗室远亲,所以和李白一样,都没有参加...……更多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杜预是京兆杜陵人,但在东晋初年,杜甫祖上这一支迁到了襄阳(今湖北樊襄),所以我们说杜甫...……更多
钱谦益:从东林党领袖到降臣,一代文坛巨擘的尴尬人生
...官居礼部尚书;清顺治二年,这位东林党领袖、一代文坛巨擘剃发降清,并成功地活成了一代“笑话”。不可否认,东林党人在明朝党争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士大夫耿直、勇敢、刚毅,为了理想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却万古流...……更多
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大唐诗坛一哥也许不是李白,而是唐中宗
...,哪吒再世,一腔热血,一生坎坷。若非生死离别,大唐诗坛恐非李翰林敌手。”这句谶语一度传遍长安大街小巷,引人追问——难不成大唐诗坛第一人应是这位传为庸懦之君的唐中宗么?看似荒谬,其实并非虚言。少年登基的...……更多
李白与杜甫是诗坛巨星,却一生仕途坎坷
李白确实是不世之材,杜甫确实是百年难遇,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个浪漫,一个拙朴,皆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再现的文学奇才。李白的才华达到何种程度?他得到了皇帝唐玄宗的青睐,可谓“达天听”,皇帝天天捧着他的诗...……更多
诗坛名将宋之问才华横溢却道德沦丧,终遭世人唾弃
写过著名的诗词并且流芳百世的宋之问,在流放中,被唐玄宗一道圣旨赐死,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就此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他的死,并没有让很多人感到十分可惜,觉得他是死有余辜、死不足惜。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他...……更多
...朱云直谏之举,我痛哭悼念故友深感停云情长。你那独步诗坛的名声留在人世,只能让亲朋故友为此思而心伤。背景:此诗当作于永泰元年(765)。时杜甫居成都草堂。《唐书》载,广德元年(763),高适被召还京都为刑部侍郎,...……更多
唐朝诗人罗隐:以独特的才华在诗坛留下深刻印记
在唐朝的繁华与衰败之交,罗隐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在诗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挫折和无奈。在狭小的书房里,罗隐独自对着微弱的烛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他的心情如同窗外忽明忽暗的月光,...……更多
大臣们辩不赢敌国使者,赵匡胤为何派大字不识的文盲出马
...治者是李煜。李渔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诗帝。他可以说是诗坛的神话,但作为皇帝却是个笑话。鉴于南唐与北宋国力的巨大差距,公元961年李渔即位后,采取了尊北宋的政策。当然,他一直在暗中准备战争。公元971年,北宋灭南...……更多
苏轼在清代论诗绝句中的形象及其文学批评分析
...崇天成、自然、神韵,这与诗人的才气息息相关,而作为诗坛巨匠的苏轼,其才气自然不下苏李、曹刘、陶谢,甚至直追李杜。其诗也绝不像王夫之所言“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那般偏以学问为诗,实则深具才气。清代诗人对...……更多
韩愈为何写下一诗,痛快淋漓的骂李白
...白是全民偶像,从平民百姓到唐玄宗,都为之倾倒,当时诗坛名宿就称他为谪仙人。相比之下,杜甫的名气要小得多,而且是李白的小迷弟,对李白崇拜得五体投地。然而,在多年后的中唐,由元稹、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却...……更多
杜甫最霸气的一句诗是什么,很少有人超越
...手,令渠述作与同游。这是他聊以自慰的一句。作为一个诗坛高手,他当然希望能够有像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与自己一起吟诗作赋。所以这句话的大意是:希望能够有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相陪,到时候可以...……更多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命运差别为何这么大?
提起中国古代诗人,怎么也绕不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老兄,名气如此之大,妇孺皆知。他们的大作耳熟能详,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张口就来。杜甫,一脸苦相,注定命运多舛李白是理想主义诗人,他的诗天马行空,想象丰富...……更多
诗鬼李贺的进士考试为何被取消资格
公元816年,唐代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新星,以不幸的命运过早熄灭,他便是诗鬼李贺。在古今诗坛上,李贺算得上最不幸的人物之一。他追逐功名如探囊取物,却徒望进士门槛,最终在27岁的年纪,骑鹤而去,留下宏伟的诗篇。李...……更多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上,最终,落得是两手空空,客死异乡。但是,宋之问在诗坛里还算有一定的地位,宋之问年轻时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史料上记载:“六朝以来的诗歌法则就是他定制的,不光如此,他还完善五言律...……更多
...,官位也不断迁升,成为清初文坛公认的盟主,一时间,诗坛新人、文坛后辈到京城求名师指点作品,往往首先拜见王士祯,如能得其一言片字褒奖,就会声名鹊起。如蒲松龄是落拓不第的文人,《聊斋志异》也久不被世人认识...……更多
晚唐五代时期湘楚诗歌的崛起与影响
...诗歌的崛起。这一时期湘楚诗人的作品,尽管在晚唐五代诗坛上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湘楚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湘楚诗人们在晚唐五代时期主要受到晚唐诗坛的影响,而湘楚诗歌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晚...……更多
...集活动将持续团结全球诗人和广大诗歌爱好者,发掘华语诗坛新人,并决出24位优胜者参加2025年丁香诗会。6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同步开展本届文学月的多项活动将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并联合多家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更多
杜甫生前穷苦潦倒无人问津,死后数百年却得到宋朝所有人的喜爱
...宋赵葵《杜甫诗意图》以杜为师天下风靡宋朝时,无论在诗坛,还是在朝廷,讨论杜甫的诗一时蔚然成风。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说:“年轻时,我读杜甫的诗,很嫌弃他干瘪无味的字词。可是...……更多
唐朝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高适出生。唐朝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高适二十岁。于是年前后到长安,后客游梁宋,遂定居宋城(今河南商丘),躬耕取给。自此时起至开元十九年(731年),一直居宋中。唐朝开元十九...……更多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开创送别诗潮流
文治大唐,迎来诗坛初生的太阳大唐立国,走过了初期的风雨,等到高宗李治即位,已经快五十年了,但依然是一个王朝的青春。太宗李世民以铁血手段为自己的儿子扫清了一切有碍王朝发展的障碍,而李治也算是一个合格的...……更多
《后山开花》
...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5月暌违八年,余秀华再度回归诗坛。在这本新诗集里,对故乡的深情,对亲情、爱情细腻的坦诚,对日复一日生活的敏锐感悟,一如既往地呈现在余秀华充满个性的诗意语言里;与此同时,加入了对生...……更多
第十三届“十月诗会”在京落幕 诗人张晓雪、郭建强、胡小白获奖
...歌与城市,引领潮流与风范”的办会目标,业已成为中国诗坛有广泛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诗歌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十月诗会”还打上了鲜明的“散文诗”烙印,三分之二的与会诗人均为散文诗创作者。10月29日上午,...……更多
许晴54岁不婚不育,她选择“皈依佛门”,原来女明星也会恋爱脑
...术领域大放异彩,刘波在商业舞台上也是一位呼风唤雨的巨擘,身价飞速攀升,轻松过亿。然而,在这位商界翘楚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许晴与刘波的相遇,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命运交响曲,充满了未知...……更多
读书丨周于飞:探寻民族融合的八旗诗歌记忆——评《八旗诗歌史》
...文化领域则是提倡唐音。康熙“博学鸿儒科”标志着清初诗坛从宗宋到宗唐的诗风转变。作为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皇帝乾隆,“高宗体”的艺术特点是散文化、用虚词、炫学问。对钱载、翁方钢、刘墉等人产生了较大影响。清代...……更多
贾浅浅的作品成为考试试题!学生们会觉得她写的是诗吗
...而积极参与其中呢?说白了不是贾浅浅个人出问题,而是诗坛出问题。是无耻的刊物和吹鼓手们使诗坛臭气熏人,没有了昔日的神圣。 据说贾浅浅是专升本,还是特招生,借光其老爹现在成文学院的教授了如今世风日下,作协...……更多
徐陵最擅长的诗体是什么
...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南朝诗坛的璀璨明珠”。徐陵的诗歌题材丰富,既有咏史抒怀的长篇叙事,也有婉约柔美的短篇抒情。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可以说,诗歌是...……更多
...歌写作者。新世纪以来,武大的学生诗人一拨拨地涌现于诗坛,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诗坛注入了新鲜与活力。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本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首先是读书人,是勤勤恳恳的好学生;不是安分守己、只顾在...……更多
...了一个小的个案研究环境。174位诗人的手稿,汇聚成中国诗坛较为整体的手稿语境,深描了诗性之美、人性之美与时代之美。手稿叙事与一种历史观的书写手稿不完全是书法,但也不完全是艺术品,它自具内容的价值。细读《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