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5 21:14:00 来源:戏说三国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喜爱古诗词的朋友,对这首诗应该不会太陌生,尤其是后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算是脍炙人口的佳句了。那么,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变幻,才能写出如此佳句。

这首诗的作者名叫宋之问,名字听起来还挺儒雅的样子,然而,文如其人的说法,在他身上并不适用。宋之问足够才貌双绝,然而,却是个没有道德底线的小人,用一句话说,那就是:人至贱则无底线。

那么,他到底无底线到什么程度呢?

溜须拍马、见风使舵也就罢了,居然还以背叛好友换来前途,实在令人不耻。如果,能将满腹才华洒在诗上,宋之问倒也能落得个好名声,可是,他偏偏就将其耗费在钻营、攀附之上,最终,落得是两手空空,客死异乡。

但是,宋之问在诗坛里还算有一定的地位,宋之问年轻时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史料上记载:“六朝以来的诗歌法则就是他定制的,不光如此,他还完善五言律诗,顺便新创了七言律诗。”从《宋之问集》和《全唐诗》所收作品来看,他对当时体裁多能把握,运用熟谙,佳作名句也有可观。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如:

短歌《冬霄引·赠司马承桢》诉友情句:

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绝。独坐山中兮对松月,怀美人兮屡盈缺。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

五言古诗《题张老松树》喻高洁句:

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七言古诗《明河篇》思征夫句: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五言绝句《送杜审言》表离别: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五言长律《灵隐寺》绘胜景句: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这些诗文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挚,畅美如画。宋之问为文赋诗,讲求比兴,属对精密,点划入微,可以说,对诗的声律化有着重大贡献。所以说,对于他在诗坛上的贡献还是为人称道的,只是,他在仕途上所做的一切,却只能用“可耻”二字来形容。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宋之问出生在初唐时代,其出身也比较一般,他的父亲宋令文是一般的乡闾,做的是最低职位的公务员,不过,他的文章和书法倒是一流,还具着备天生神力。据传闻,他曾徒手放倒过一头牛,还扭断了牛的脖子,人们都称他为“三绝宋令文”。

其实,在宋令文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在唐高宗李治当政时期,他不但担任过左骁卫郎将,还做过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连皇帝都赞叹他是个文武双全的能人。不过,让宋令文最有成就感的还是他那三个儿子:大儿子宋之问遗传到他的文才,二儿子宋之悌遗传到的是他的神力,小儿子宋之逊则遗传到他的书法。

所以,遗传到诗文基因的宋之问,他的文采在年少时就展露了出来。到了二十岁的时候,长得可谓是相貌堂堂,任何女子看了都会为之心动。这是《新唐书》对他外观的描述,据说,宋之问相貌英俊伟岸,还能说会道。会写会说长得还帅的人,这要是骗个单纯的小姑娘那还得了,不过,宋之问是个抱负远大的男人,对女人的眼光也是非常之高。

而他一心想要骗到手的这女人,正是当今权力最大的一个人——皇帝,快七十岁的女皇武则天。

接近皇帝的第一步,就要从参加科考开始。在公元675年,二十岁的宋之问跑去参加大唐帝国的公务员考试,顺利的考中了进士,到了后面明经科的面试和笔试,没怎么费吹灰之力便通过了。至此,宋之问正式开启了他的仕宦生涯,当时的历史背景正好是武则天大权在握时期。

武则天年轻时,可是一个十足的文艺女青年,在深宫里感到寂寞的同时,也喜欢舞文弄墨一番,后来,入感业寺为尼之时,还给藕断丝连的李治写过情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译文是: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思念后果,身体憔悴,精神恍惚。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那么,你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现在的武则天可不得了,李治死后一掌握大权,这些年苦苦压抑的情怀,就像开了闸的洪水,奔泻而出。所以,年轻帅气且有才的宋之问自然很快便进入到了武则天的视野。六年后,已经二十六岁的宋之问终于被武则天提拔,和“初唐四杰”的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担任学士一职。

就这样,宋之问在这个平台上一步步地展现着自己的文采。

并且,之后的宋之问,还在机缘巧合之下,向武则天展现了自己的文采。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日,武则天领着群臣到洛阳龙门游玩,兴之所至,便命随侍的文人们写诗助兴,宋之问有幸就在文人们的队伍当中。就在大家搔头挠耳怎么写出彩的诗时,东方虬率先写下一首,武则天看了很是满意,于是,赏赐一件锦袍赠给他。

就在锦袍赠予东方虬的同时,宋之问将长达三百字的《龙门应制》呈了上去。武则天一看,尤其是宋之问写的结尾两句,居然称赞武则天从不骄奢淫逸,是一位懂得体恤民情的好皇帝。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不管怎么说,宋之问写的马屁诗实在太到位了,武则天大概也被这帅哥的甜言蜜语迷得失去了理智,完全顾不上皇帝该有的威严,随手就将东方虬手上的锦袍拿了过来,直截了当的赐给宋之问,至此,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龙门夺袍”。

经此一战,宋之问在文坛上的地位再次加重,很快他便打入到了朝廷内阁的圈子里,一跃升为了五品大学士,官场的绿灯可谓是一路开满。有了武则天对他才气的肯定,宋之问开始飘了起来,总觉得只要搞定武则天,荣华富贵都不是梦。

在很多人看来,宋之问已经成为当时文坛公认的领袖人物,还成了武皇身边的大红人,也知道他红的原因无非是他经常为武则天写一些歌功颂德的诗文,谁让武则天吃这一套呢,因此,他才会被重用。就在大家以为宋之问会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的时候,没想到,他还不满足。

他甚至妄想爬上武则天的龙床,实现人生的巅峰梦想。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武则天大权在握正式称帝期间,处于生理和政治斗争的刚需,身边就开始有了一位面首——薛怀义。史料上也有记载,薛怀义在武则天称帝的政治斗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称帝后,武皇身边又来了新面首——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

张氏兄弟仗着是武皇的枕边的人,很是飞扬跋扈,就连武皇的侄子都要看他们的脸色,时不时拍马屁。宋之问见此,心理不平衡了起来,暗暗心想:“论相貌和身材,我宋之问可不比你兄弟俩差多少,要是论才情的话,那你们可是比不过我的!你们既然能上龙床,那我则是更有资格的那一个!”

宋之问起初就有向武皇求赏过“北门学士”一职,“北门学士”对他来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特殊涵义,其实,“北门学士”是由武则天一手建立的,名义上看起来是修撰著作,实际上,是武则天的私人智囊班子。这批“北门学士”组成的智囊班子,在武则天成功登基一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说,如果能够获得北门学士一职,那可就是进入了武皇的权利中枢。

然而,宋之问的这个请求却没有得到武则天的批准,于是,他就给武则天写了一首自荐诗,委托武皇的秘书崔融递送: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明河篇》

在这首诗上,宋之问委婉表达了自己对所处地位的不满,也暗示了他希望能为武皇做实事的期许。然而,武则天看过这篇文章后有些不悦,但还是让崔融转告了一句话“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原来,宋之问一直都有牙齿疾病,所以,就造成了他的口臭毛病。

你说,当两个人身体零接触的时候,口臭是不是太影响情调了,武则天可是不愿意的。

宋之问没想到,居然因为口臭被武皇嫌弃,因此,他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于是,为了重新获得武则天的喜爱,他到处求医,然而,始终找不到根治的办法,最后,只好选择了口含药物鸡舌香来治疗,但效果依旧不理想。

看来,爬上龙床和张氏兄弟一较高下这个算盘是不可能了,于是,宋之问退而求其次选择抱住张氏兄弟的大腿,不但经常给他们诗文捉刀还要给他们提尿壶。给张氏兄弟提尿壶一事一出,成了当时文人圈内的一大笑话,恶心了不少文人,纷纷声称:文人的脸面给他丢了个尽。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还有一个传说,宋之问曾因为一首诗,居然用土袋活活压死了他的外甥刘希夷,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宋之问看到他的外甥写出了一首诗《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尤其是诗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句,越看越稀罕。于是,宋之问就请求外甥将没来及公布发表的这首诗让给他。刘希夷起初是答应的,其实,刘希夷和宋之问一样都是很有才学之人,也都是进士出身,但是,他的性格却不合适待在官场,也就没有像他这位舅舅一样,进士及第后再考明经。

对诗人来说,能够学出一首好诗,那可比珠宝还要贵重。但是,刘希夷考虑到舅舅亲口说自己想要,也就答应了下来,然而,诗人的天性使然,没多久他就反悔了。然而,宋之问却将这首诗署名后发表了出去。现如今,若是讲明这首诗并非他本人所写,那么,让他在诗坛的脸面往哪放?也可能是双方沟通不到位,宋之问一气之下,就将外甥杀害、灭了口。

在后人收录编撰的《全唐诗》中,有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一开始是收录在刘希夷名下的,后来,又收录在了宋之问的名下,其实,二诗看起来几乎一样,只有两个不同的字,就是将“洛阳女儿惜颜色”一句中的“洛阳”二字改成了“幽闺”。不同诗人同一首诗的例子实在罕见,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唯一一次。

不过,这个传说还是有点不太靠谱。

宋之问因诗杀其外甥一事,是在后人刘肃所著的《大唐新语》中首次提到的,但是,正史中从未提及过,所以,这么大的一桩杀人案,在正史上不可能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的。

而且,从情理上也完全说不过去,对照二人的出生年月,史书给出的记载是这样的: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亲舅舅和亲外甥都不好说,如果,按照史书给出的这个出生时间来推算,那么,刘希夷还大了宋之问五岁呢?在刘希夷去世的时候,宋之问才二十六岁,而且,那时候的他,在诗坛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是不太可能做出这样出格的事情来的。

综上推断,很大概率是:宋之问的人品实在太低下,于是,后人就把一些丑陋肮脏的事情都加到了他头上,所以,因诗杀人一事,多少可能是造谣罢了。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然而,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在史书上着实有着明确的记载,正所谓:“好景不常在,人生无常。”

公元705年,也就是82岁高龄的武则天大病在床期间,唐王朝的高层一直都在搞政治斗争,最终斗争出来的结果是:武皇被逼让位于三儿子李显。那么,接下来就是政治清算了,宋之问因站错队——张氏兄弟的党羽,从而,被贬为泷州参军。

文中开头的那首诗《渡汉江》,就是诗人被贬赴任所途中经汉江所写: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在这首诗中,诗人是感到羞耻,产生了不敢见家乡人的一种胆怯。泷州地处岭南,在当时的唐朝来说,是个非常偏远的地区,和二京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被贬到那里的官员,大多数很难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都是有去无还。

宋之问也不例外,他根本适应不了那样的环境,也很怕就这样死在那里了,于是,在第二年的春天,他就悄悄逃回了洛阳,躲藏在了好友张仲之的家中。

当时的政治局势是这样的,武则天虽然已经归天,但是,武家的残余势力仍在,比如:武三思,他的权势还很大,依旧声势显赫。其实,在政治上倾向李唐王朝的大臣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除掉武家势力,在这些参与者中,刚好就有张仲之。

但是,张仲之千不该万不该,收留了宋之问这小人,他在自家和几个大臣密谋着如何除掉武家之时,恰好被宋之问听了去。没错,宋之问一心想的还是武家,随后,他就派侄子前去向武家告发。武家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果断先下手为强,导致张仲之的这次密谋失败,不幸连累了全家,无一幸免。

就这样,一个被贬还暗中逃回的罪人,不但没有被追究,还因此事立下了一大“功劳”,从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来,又升至考功员外郎。

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杀武三思父子后死事,宋之问上表歌颂武氏父子功德,请造唐中宗神武颂碑,探获赏识,于次年迁考功员外郎,并与杜审言、武平一、沈佺期、阎朝隐等首选修文馆直学士,“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其时朝廷朋党争立,他则倾附于安乐公主。

其实,像他这样差的人品是没有人认同的,所以,被世人所不齿也是必然的。在政治斗争上总是墙头草似的转换门第,最终,也只会落得人怨天怒。

宋之问历经了人生的无数起伏,但是,他仍心存幻想重返朝廷,于是,不断写诗给皇帝,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这次新上任的的唐睿宗李旦,因为,宋之问曾有亲近安乐公主的无耻行为,在太平公主的建议下,唐睿宗李旦就将他流放到了广西。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都说在困境之中才能成就诗人,此话果然不假。宋之问在朝廷潇洒之时,写的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赞美诗,但每到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却能写出佳作。

比如:他在被贬途中写的: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题大庾岭北驿》

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及个人宠辱等无常经历使宋之问感触良深,而由朽烂陈腐的宫廷来到清新秀丽的水乡,也使他开始涤净心灵,境界升华。他在广西写的《祭禹庙文》,在真诚歌颂了大禹治水、救灾拯民的千古圣德之后写道:“先王为心,享是明德。后之从政,忌斯好佞。酌镜水而励清,援竹箭以自直;谒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苏息。”反映了这种思想情感上的转变。

因此,他在广西登山涉险,访察民生,“颇自力为政”诗歌创作也开始转入了健康清新的轨道,“流布京师,人人传讽。”宋之问在颠沛流离中苟且偷生,神奇般地捱到了唐玄宗时代,不过,唐玄宗可不像他的父亲李旦那样宽容,结果,就跟宋之问来了个秋后算账,果断下令将宋之问赐死于徙所。宋之问这才结束了他那迷茫、欲望深重的一生!

对于他来说,死亡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宋之问:唐朝诗坛的才子,仕途的小人

“伟仪貌,无品”,是《新唐书》对他的评价,就这么短短的五个字,将他牢牢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如果,宋之问不将精力花在那些所谓的钻营上,或许会有更多的传世经典问世。但不得不说,他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当我们怀有才能之时,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宋之问政治上无足称道,品行也多有可讥,但却是当世知名诗人。由于宫廷诗人的局限,代笔捉刀的束囿,他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之作,但随着颠簸人生之后,他也创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商隐的一首诗以杨贵妃入宫为题,却遭到后世的批评
...。杨贵妃入宫之前,唐玄宗曾经很宠爱武惠妃,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具有武氏家族女子共有的特点,不仅丽色动人,且工于心计。武惠妃生下皇子李瑁后,曾经费尽心机想要把李瑁立为皇太子
2023-06-03 10:29:00
宋之问疑云:夺诗杀外甥,诗人背后的黑暗传说
...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宋之问并不是个有底线的人。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宋之问常写诗吹媚武则天。他希望能像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一样成为武则天的宠臣。虽然他的诗符合武则天的口味,但据说
2024-05-02 16:31:00
一首唐诗两位作者,引发了一场“历史血案”
...着众人皆知的隐疾:“口臭”,宋之问说不定真的会迈上武则天的枕榻。武则天对他是又爱又恨,爱其千古奇闻,满腹经纶,恶其口臭无比,觑不能语。就这样,宋之问因为口臭的原因,职业生涯遂
2022-12-31 20:49:00
诗坛名将宋之问才华横溢却道德沦丧,终遭世人唾弃
...土的袋子活活砸死了他的外甥刘希夷。其次,他曾经为了武则天的男宠捧尿壶。当年武则天势头正是很猛的时候,宋之问做白日梦想要一飞冲天,于是就动了歪脑筋,想要去武则天的身边做男宠。然
2023-10-30 09:07:00
李白与杜甫是诗坛巨星,却一生仕途坎坷
李白确实是不世之材,杜甫确实是百年难遇,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个浪漫,一个拙朴,皆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再现的文学奇才。李白的才华达到何种程度?他得到了皇帝唐玄宗的青睐,可谓“达天听”
2024-02-16 14:19:00
秦观:北宋才子的传奇人生与文学造诣
...州做官。虽然在政治场上并无多大的成就,但秦观在宋朝诗坛上却极为出色,与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秦观也极为擅长词,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沉重典雅,寄托自己的感
2023-09-19 19:58:00
苏味道既是朝廷重臣,在初唐时期又是著名诗人,诗歌流传千年
...莫相催。这首诗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苏轼的先祖,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知名诗人苏味道。苏味道出生于贞观年间,九岁时他就已经能写诗赋文,和同乡李峤并称“苏李”,两人又和崔融、杜审
2023-02-11 21:00:00
宋之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拔,在文人中是少见的美男子。宋之问进士及第时,正是武则天权倾朝野的时候。在武则天的后宫里,有两位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张氏兄弟二人都懂一些音律诗文,把武则天哄得心花怒放。武则天
2024-04-20 15:20:00
杜审言:初唐五律第一人的传奇人生与不朽诗篇
...旧的新风气。从被誉为斗酒学士的王绩,到撰写檄文怒斥武则天、却引得女皇帝惜才的骆宾王;从少时成名的王勃,再到文章四友和前无古人的陈子昂,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冲破世俗桎梏的才气
2024-04-30 22: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