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崇祯年间门户之争:权力转移与阉党东林派的角力
崇祯时期的门户之争系继天启年间而来,而启、祯之际的权力转移,改变了天启时的门户力量的对比。明思宗从魏忠贤手中收回朝政大权,并将之处死后,在一段时期内,其遗党大部分仍在朝中,其势犹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更多
东林党和阉党之争是明朝走向灭亡的原因吗?
...也有照顾辽东局面,红夷大炮都是东林党买来的。再来说崇祯朝吧,魏忠贤下台,东林党执政了确实不假,但别人也就掌权一两年不到,崇祯是很反感文官结党的,东林党自然在崇祯朝捞不到什么好处(要是亲近东林党,钱谦益...……更多
从魏忠贤到黄立极:明朝内阁的权力更迭与斗争
...,他是太监。最终,明熹宗的弟弟信王朱由检登基,史称崇祯皇帝。据《明史·阉党传·魏忠贤》记载:七年秋八月,熹宗崩,信王立。史料中虽然寥寥数语,但其中的过程却是暗流涌动,甚至是惊心动魄的。熹宗驾崩后,魏忠贤...……更多
明末东林党与阉党之争:权力斗争背后的太监与文臣
...大太监王安就属于东林党,而“阉党”更是以文臣为主,崇祯钦定“阉党”逆案之时,逆案名单共有二百五十八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文臣,太监只有寥寥数人,这些文臣也都是学而优则仕的进士、文豪,他们在学术和学位上的成...……更多
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政权,大明王朝究竟是为何灭亡的呢
...和张献忠所领导的军,队,李自成更是一路冲锋陷阵,把崇祯给赶出了京城,逼得明朝末代皇帝在煤山上吊自缢。可是这时的农民阶级虽然打赢了不少战争,但是土地仍然掌握在贵族阶级的手上,因此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农民们...……更多
明末党争:从东林党到阉党的权力斗争
...“东林误国,阉党害国”,明朝的形势也开始急转直下。崇祯登基之后,意识到了阉党的恶行,贬斥了大量的阉党成员,并逼死了魏忠贤。不过,崇祯又有点矫枉过正。之后,他为东林党人恢复了名誉,重修了东林书院,保全了...……更多
明朝灭亡:阉党、东林党之争还是时代局限额结果?
...怎么灭亡的?关于这个问题,一直被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滥杀大臣导致后期无人可用造成的,还有人说是东林党的党争造成的,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灭亡源于崇祯之手“。...……更多
天启期间大明江山为何很乱套
...月,二十四日。大雪千里茫茫,冬季悄然而至。这一年,崇祯出生了。他爷爷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他父亲是泰昌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不过很显然,万历喜欢离线挂机,主打的就是一个藏起来让你们找不到我,他连儿子都不...……更多
明朝的东林党被阉党打压,东林党人的下场有多惨?
...,但其后的东林党从本质上讲,已经“变质”了。这也是崇祯皇帝继位之初就扳倒阉党、后来又不得不启用阉党的根源所在,因为崇祯朝的东林党眼里只剩下党争和排除异己了。 ……更多
为何说魏忠贤一死,大明王朝就垮了呢
...“忠贤若在,时事何以至此?”面对如热锅上蚂蚁一般的崇祯皇帝,心腹太监曹化淳脱口而出。崇祯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重修魏忠贤墓碑。五天之后,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歪脖子树上上吊而亡。自1368年朱元璋...……更多
大明党争揭秘:东林党与阉党的较量
...下马扶持自己的人上台。明末的党政绵延了数十年,直到崇祯亡国都没有停止,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官僚们没心思管理民间疾苦,一心为自己和本派系的人争上游夺取权力,也许东林党更懂得包装自己,他们善于讲大道理,动...……更多
崇祯时期的内阁斗争:温体仁与钱谦益的权力之争
崇祯上位时仅十八岁,清除阉党行动证明了少年皇帝的才能,最开始崇祯帝并不相信宦官,对东林党信赖有加。但他又很矛盾,他十分痛恨官员结党结派,对官员好坏评价也以是否结党为主要标准,因此崇祯帝对东林党抱有戒...……更多
崇祯是如何利用17年将大明带上煤山的
明朝276年,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位17年,来盘点一下,崇祯是如何利用17年将大明带上煤山的?1、清除阉党扩大化,导致朝政失衡,东林党做大后把持朝政,朝政每况愈下。崇祯在清除阉党时,给予了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更多
宋朝党争失败可以全身而退,明朝党争失败却被赶尽杀绝是为何?
...了,那就不可遏止。甚至连皇帝搞大臣,也是该杀就杀。崇祯皇帝杀大臣,一点儿也不必魏公公手软。 ……更多
明代宦官曹化淳:从微末到权力巅峰的传奇人生
...有才明朝天启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权倾朝野。崇祯皇帝登基之后,权倾一时的大太监魏忠贤形势危急,最终被崇祯皇帝所灭。一时间“阉氛迅昂”,然而,并非阉党尽灭,而是魏党伏诛。崇祯对于宦官的态度,并非是...……更多
朱由检是如何扳倒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的?
朱由检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通常称为“崇祯帝”。他即位后,铲除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及其党羽,被称为“崇祯除阉党”。魏忠贤在天启年间担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天启帝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排...……更多
明朝最后三位首辅,陈演、蒋德璟和魏藻德的故事
...祖和成祖,使得国家不可避免地走入了下行通道。 到了崇祯皇帝时,明朝已经积重难返,越来越接近了灭亡的边缘。受此影响,明朝的内阁制度也一同步入了尾声,相继出现了陈演、蒋德璟和魏藻德这最后的三位内阁首辅。为...……更多
张廷拱:文魁挂帅 “军门一品”
...年中进士,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册封山西大同巡抚,崇祯帝赐其“军门一品”,故后人皆称其“张军门”。明万历三十年春,张廷拱被授予安徽怀宁县令,上任后,发现朝中太监等内使肆意勾结地方世家豪族,走私官盐、为...……更多
聊聊明朝的移宫案
...为主的“东林党”,另一方则是与皇帝外戚关系密切的“阉党”。两党之间的斗争日趋白热化,都试图在皇帝年幼无知的情况下掌握大权。而在这个时候,被冷落的皇妃李选侍也卷入了这场权力斗争之中。李选侍原是皇帝身边的...……更多
孙之獬与剃发令:历史的罪人与民族精神的背离
...陷害忠臣;这本书堪称当时最臭名昭著的“名著”。明“崇祯”皇帝登基,魏忠贤终于倒台,崇祯当即下令销毁《三朝要典》;此时的孙之獬仍以为“阉党”在朝中根深蒂固,想要为“魏忠贤”翻案。孙之獬竟然怀抱《三朝要典...……更多
明末的大臣面临的敌人有几个
崇祯,一个志向远大的君王,而最后却落得煤山自缢的结局。这确实是令人很多喜欢明朝的粉丝感到惋惜。因为崇祯接手的明朝可以说是所有亡国的皇帝中最好的一把好牌。然而却17年终结在崇祯手里。当然,崇祯自己是不承认...……更多
袁崇焕:明末的悲壮英雄,被误解与冤屈笼罩的一生
...明守卫辽东抵御后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果却遭到崇祯帝猜忌被凌迟处死,尽管关于袁崇焕始终存在争议,但是他作为明末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功大于过,对当时的中国更谈不上有什么破坏。袁崇焕之死,皇太极施反间计...……更多
袁崇焕在天启年混的风生水起,到崇祯朝却没人拿他当盘菜
...也唯恐拢之不及!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名将,却在天启朝与崇祯朝经历了天上地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这又是为什么,难道时代变坏了?天启帝天启与崇祯,虽是亲弟兄,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对人对事两种态度!天启帝火...……更多
韩一良:大明最后的清官,却遭遇肃贪失败
崇祯在登基之后,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大明天下,但他不气馁,励精图治,即位不久就以雷霆之势将阉党一锅端,为进一步提振超纲,紧接着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肃贪行动,怎奈此时的大明朝廷已毫无风清气正...……更多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王”,然而,注定悲剧结局的是,他最终却被当时的皇帝崇祯坑死。这个独特的命运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历史的无情讽刺?推辞拜谒阉党魏忠贤祠保住性命1627年,时年28岁的卢象升接替前任,出任山东按察使副使一职。按惯例...……更多
明朝末期社会矛盾激化,崇祯性格缺陷加速王朝灭亡
1644年,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克北京,明朝末代崇祯自缢于煤山,明王朝宣告灭亡。明朝进入天启崇祯时期,山海关外的后金步步紧逼,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不断通过加派赋税,如剿饷、辽饷、练饷等...……更多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皇帝,此时的朱由检年仅十七岁,上位之后,改年号为“崇祯”,这就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朱由检虽然年轻,但是勤勉克己,政务上面从来不偷奸耍滑,在他即位之后,便瞅准机会,秘密清扫了当时权倾朝野...……更多
明熹宗朱由校到底是文盲皇帝还是木匠皇帝?
...昏庸无道。天启不死,大明不灭的传言天启死后,其弟弟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崇祯为了改革朝中的朋党之争,在自诩清流的东林党人的大肆政击之下,罢免了魏忠贤。东林党上台后废除了江南豪强的赋税制度,但是却把增加赋...……更多
党争之祸:明朝灭亡的隐形推手
...朝,这个王朝的覆灭总让觉得是天意使然。因为即使到了崇祯末年,也并不是毫无翻盘的希望,甚至可以说在崇祯登基时他面临的局面并不比他爷爷万历时更差。然而,大明还是在内忧外患的夹击覆灭了。所谓“内忧”,就是屡...……更多
...阉党,拒绝联名为魏忠贤建生祠,因此又一次致仕归乡。崇祯登基后,谢陞不愿意附党的经历就显眼了,很快就再次被起用,任命为太常寺少卿。崇祯二年二月,朝廷会推云南、四川、河南、顺天四地巡抚。谢陞在蓟州一带多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河网讯 7月25日,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根亲营的营员们走进洛阳,在龙门石窟、关林
2025-07-27 23:31:00
2025西泠春拍举槌拍卖,本次春拍包含27个专场,共有超过5000件艺术精品呈现。今年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黄宾虹诞辰160周年
2025-07-27 08:2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血战南化塘:中原突围的“生死之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郧阳融媒记者 郝周)烽火硝烟虽已远去,英雄壮举永载史册。79年前,在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
2025-07-27 17:43:00
现代人的生活早已与“电”密不可分,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个常用汉字背后蕴藏的千年演变故事。近日,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马言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电”字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2025-07-27 14:43:00
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董平:阳明心学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
“阳明心学并非知识论,而是关于人如何生活的理由或观念,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观点与学说。人在自我存在的过程当中,实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25-07-26 21:33:00
华裔青少年与唐诗对话:河南,是诗也是家
大河网讯 “我是谁”,自古便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中国诗歌源头《诗经》中,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河南相关,这片土地的山水风物是古人的“诗词素材库”
2025-07-26 10:06:00
历史上,两名少年曾拼死守护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相册“京字第一号”证据背后的“真相接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26 10:16:00
血色丰碑|李氏三兄弟投身抗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大地燃起抗日烈焰。李延禄、李延平、李延青三兄弟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2025-07-26 13:44:00
血色丰碑|抗日名将李红光:杨靖宇麾下“女将军”神话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红光就是千千万万烈士中的一位。这位杰出的抗日将领被毛泽东称赞为“有名的义勇军领袖”
2025-07-26 13:44:00
土木研究生摆摊卖“军火烧饼”,1元1个,小学生抢着买。
2025-07-25 17:3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热吗?来吉林瞅瞅古代的纳凉神器
今年的夏天来得比往年更热一些。炎炎夏日,现代人靠空调续命,古人可没有这些科技,那他们靠啥纳凉?秘密神器就是那个——一把小小的扇子
2025-07-25 19:49:00
书院拜师礼,少林练武功!海外华裔青少年登封寻根、文武兼修
大河网讯 7月24日,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文字营的营员们,开启了“天地之中”登封的文化之旅
2025-07-25 07:28:00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南京:以文会友 “译”路繁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译路千山共远行,星河两岸梦初成
2025-07-25 07:49: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简介: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位于今西秀区华西街道华严洞村,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
2025-07-24 23:4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朱彦祝东秀漫步静静流淌的秦淮河畔、登上巍峨耸立的明城墙、走进雕梁画栋的金陵小城……7月22日至23日
2025-07-24 0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