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6 20:13: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在明末动荡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起义军戏称为“阎王”,然而,注定悲剧结局的是,他最终却被当时的皇帝崇祯坑死。这个独特的命运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历史的无情讽刺?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推辞拜谒阉党魏忠贤祠保住性命

1627年,时年28岁的卢象升接替前任,出任山东按察使副使一职。按惯例,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向长官巡抚问安请示。当时的山东巡抚是李精白,此人阉党魏忠贤心腹。李精白向卢象升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让卢象升前去拜谒魏忠贤的祠堂。

此时正值明代后期,朝政混乱,阉党专权,魏忠贤等宦官通过暗箱操作控制大权,横行朝野。能进入体制,很多官员都对阉党言听计从。李精白也是希望借此测试卢象升的立场。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卢象升对魏忠贤祠堂的存在本就不以为然。他认为魏忠贤祠堂的存在有违礼教,是阉党炫耀权势、攫取利益的产物。此时李精白的要求无疑是对他威胁,意在摆布门户。所以卢象升坚决拒绝,他说自己只知办事实干,不想卷入派系争斗。

这样的行事作风在那个年代极为难得。很多官员都选择妥协或投机,以换取更大的政治利益。而卢象升则固守自己的清正廉明之本色。在这场权势较量中,年轻的他并没有让步。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这一次,卢象升的坚持换来的并非降职或调离,而是李精白的妥协。也许是看在他工作实绩出色的份上,李精白没有为难他。

而就在同年,明熹宗驾崩,太子朱由检继位,是为明毅宗。明毅宗即位后查处魏忠贤势力,这才让卢象升渡过难关,保住了官职乃至性命。命运的转折来得匪夷所思,但卢象升的正直品格在这场风波中迎来了第一次大考验。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督仓整顿惩奸严明法纪

卢象升接下来出任督饷清源仓一职。当时清源仓粮食储量丰富,但物资流失严重。相互勾结的仓吏中饱私囊,管理混乱,浪费严重。这直接导致河南一带发生大规模饥荒,百姓卖妻鬻子也无法维持生计,只能四处流离失所。

卢象升深入调查后,认定粮仓管理混乱是造成灾难的根源。他对仓吏纪律进行严明整顿,彻查追缉贪赃枉法的奸吏。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同时给朝廷上书,请求减免百姓赋税。在他的倡议下,朝廷最终批准了减免请求,解除了百姓五年的赋税拖欠。

这是卢象升第一次直接接触民间疾苦,也第一次尝试用权力改善百姓生活。正义和理想在这次事件中得到了卢象升的捍卫。也许慈悲之心与正义之心往往能在这些真切的经历中得到升华——这不仅让卢象升实现了理想,更让他看到了作为官员的更高价值所在。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知府清除恶霸正风气

卢象升接下来担任大名府知府,开始直接管理地方政务。当时明代社会黑暗,官场失序,恶霸横行乡里。卢象升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理积压的冤狱案件,并严厉惩治以律治国的奸佞之徒。

其中最恶名昭彰的要数自称“九省通”的社会恶霸。这人勾结官员,聚敛党羽,为非作歹,在当地搞得风生水起。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卢象升接手后,百姓纷纷告发此人的罪行。卢象升亲自带人将此人绳之以法,其数十条人命也在审问中浮出水面。最终,卢象升判处其斩立决,竟然还引发民众欢呼“青天”。

在黑暗中披荆斩棘,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与决心。卢象升正是有着这种不畏强权、只为正义的品质。正所谓得陇望蜀,他的初心与理想就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大名府的这次行动无疑让他向这个理想迈进了一大步,甚至让他在民间树立了一个正义化身的形象。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总督边防积极屯垦战备

1636年清兵大举南下,卢象升奉诏总督多地军务,负责边境防务。当时边境物资极度短缺,军队军饷常有拖欠,严重影响战力。卢象升深入考察边境后,认为发展屯垦势在必行。他亲自带头指挥士兵开荒种地,还聘请当地老农进行技术指导。两年内,积累军粮20万石之多。这样不但增加了军备,也改善了士兵生活,一举多得。

面对边患,卢象升既注重军事防御,也看重民生改善。他上书总结屯垦的得失,其论点清晰丰富,让人看到一个睿智的军事家形象。正是以「安民」的宏愿,他将边疆戒备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为国家积极尽力。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抗清英勇奋战至死不悔

1638年,卢象升父亲不幸离世,他数次申请回乡奔丧,屡遭拒绝。此时正值清兵入侵,他被提拔为尚书,负责抵抗清军。然而在作战中,同僚杨嗣昌与监军太监高起潜屡屡刁难阻挠纵敌,导致战局不利。

尽管如此,卢象升仍然决心誓死一战。12月12日,他只带5000疲卒在钜鹿与清军遭遇。面对数倍于己的清军,他英勇奋战,歼敌万余。虽身负重伤,仍立于马上,直至最后一刻才壮烈殉国。其忠诚与勇气,令后人钦佩不已。

卢象升还来不及完成他的政治理想,也没有机会完成一个儿子的孝道,他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然而正是在生命最后一刻,卢象升的精神真正升华到了极点。他没有丝毫退缩,只想完成手上的使命。正是这种超脱与坚守,成就了他千古难改的正气形象。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结语

卢象升这位忠烈的边疆卫士,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同僚暗算的命运。然而,正是在背叛与陷阱中炼成的卢象升的气节。他没有一刻动摇自己的信念,始终如一地行使正义,即便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

生前屡建奇功,却难逃暗箭;殉国沙场,尸骨无处寻觅。卢象升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人生如此,英雄泯灭,忠魂难复何处?虽一时难有定论,但正义之火绝不会就此熄灭。

也许正是卢象升这些官员的事迹,让后人看到了乱世中那一丝挣扎的希望。我们不能轻言英雄失败,不能只记忆一时背叛。当我们追思这些烈士先贤时,见证的不只是他们的结局,而是他们生命中绽放的光与热,那正义的种子并不会就此消逝,而是栽种在历史长河中,等待着开花结果的一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卢象升为何被称为“卢阎王”?他有这么恐怖吗?
...训练,创立了一支“天雄军”。崇祯七年三月,湖广地区起义军越发不可收拾,卢象升便被调任湖广,并任郧阳巡抚。图1江苏宜兴卢公祠实景照从此时开始,卢象升便隶属于五省总督陈奇瑜管辖,
2023-06-17 05:18:00
明朝文弱书生弃笔从戎成了“阎王”,他一死王朝就灭亡了
...不少暴乱,很多农民起义纷纷举旗反抗明朝的统治,而且起义军主要集中在陕西和河北一带,而大名府就深受其害。卢象升本来只是个文弱书生,面对国家倾颓,他选择了弃笔从戎,拿起武器保家卫
2023-05-13 14:22:00
他被敌军称为“阎王”,无论谁遇到必死无疑
...自成管理的,但是李自成明显抵挡不住起义的军队,山西起义军占领的地盘不断地往东边扩大,获得领土最多的时候打到了京郊,卢象生出面,和其他几个将领一起将起义军打的连连败退。 卢象
2023-02-21 21:00:00
明末进士孙之獬:动荡时期的投机者与汉奸
...道循环,报应不爽。在孙之獬从京城归乡途中,他遭遇农民起义军,被抓获遭到游街示众。起义者在他全身插满细针,每根针上都插满猪毛,痛苦至极。 当孙之獬被这样凌辱和折磨时,他终于明
2023-11-13 15:24:00
...大劲才勉强把对方击退,崇祯六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形成了气候,开始对朝廷构成巨大威胁。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朝廷方面继续派遣骁勇善战的卢象升对内作战。农民军毕竟是农民军
2024-06-29 21:43:00
李自成:他的传奇一生如何改变了中国历史?
...,民生困苦,农民起义层出不穷。李自成于1630年代组织起义军,逐渐积聚力量,成为反抗明朝的重要力量。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绝望中自杀,
2024-12-02 10:01:00
他是明末第一猛将,李自成见了他只能抱头鼠窜
明朝末年,天下内忧外患不断,面对各地农民起义军的造反和外族入侵,明末朝廷涌现了非常多的有胆有识的将领比如孙传庭、袁崇焕、吴三桂、卢象升,若是崇祯让这些人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来拯救明
2023-07-19 18:04:00
明朝末年,张献忠的名字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是起义军的旗帜,也是暴行的代名词。他的一生,充满了战火与血雨。1606年9月18日,张献忠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的一个贫苦家庭。
2023-11-20 20:33:00
方腊起义后,老百姓过得怎么样?
...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时候民间就自发的成立了许多的农民起义军,这里面就有三个起义军最为出名,他们就是北方的田虎的起义军,河北山东的水泊梁山,和南方的方腊起义军。这里面宋江的水泊梁
2022-12-28 16: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