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崇祯时期的门户之争系继天启年间而来,而启、祯之际的权力转移,改变了天启时的门户力量的对比。明思宗从魏忠贤手中收回朝政大权,并将之处死后,在一段时期内,其遗党大部分仍在朝中,其势犹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对阉党一派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打击。崇祯元年(1628年)上半年,在大学士刘鸿训的帮助下,阉党人物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阮大铖、徐绍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先后被斥。接着,“钦定逆案”,给阉党以致命的一击。这一举动缘由御史吴甡等倡议而开其端。
崇祯元年十二月,吴甡上疏说:“京察在迩,恐遗奸未尽,借察以掩其奸。若辈非考功之法所载也…此辈若溷入察典,非法之平。宜命部院科道汇叙前罪、职名,各注事实,合疏请旨,特赐处分。”明思宗认为其言可行。于是指令大学士韩炉、李标、钱龙锡等确定从逆名单。韩炉等为人宽厚,不欲广搜树怨,仅以四五十人报上。明思宗嫌少,令再议。韩炉等“又以数十人上”,明思宗仍嫌太少,“令以赞导、拥戴、颂美、谄附为目”,重新拟定,且指出:“忠贤一人在内,苟非外廷逢迎,何遽至此!其内臣同恶,亦当入之。”韩炉等表示“外廷不知内事”,明思宗当即驳回,说:“岂皆不知,特畏任怨耳。”一天后,明思宗再召韩炉等“人便殿。案有布囊,盛章疏甚夥”,告之“此皆奸党颂疏,可案名悉入”。
由于明思宗态度相当坚决,一个包括了绝大部分阉党成员的逆案名单,终于在崇祯年三月被确定下来,并以诏书的形式公布于全国。列入这个名单的有:首逆凌迟者魏忠贤、客氏二人,首逆同谋决不待时者崔呈秀等六人,交结近侍秋后处决者刘志选等十九人,结交近侍次等充军者魏广微等十一人,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者顾秉谦等一百二十九人,交结近侍减等革职闲住者黄立极等四十四人。此外,还有“忠贤亲属及内官党附者”五十余人。“逆案”之定,极为沉重地打击了朝中阉党的势力,使整个崇祯一朝中,阉党一直没能重新恢复元气。
明思宗打击阉党的举动,使得与阉党紧密相关而又绝对对立的东林派,自然而然地成为被肯定的势力,从而东山再起。崇祯元年(1628年)春,编修倪元璐首先上疏,称颂“东林,天下才薮也,而或树高明之帜,绳人过刻,持论太深,谓之非中行则可,谓之非狂狷不可”,从而打破了魏忠贤专权以来,东林派被官方诬为“邪党”的局面。随着东林派的昭雪,东林人士得以渐渐重返官府,史载:“自元璐疏出,清议渐明,而善类亦稍登进矣。”同年四月,倪元璐又上疏请求焚毁以攻击东林党人为能事的《三朝会典》;五月,明思宗下令执行。这更为东林人士的再起创造了有益的环境。不久,“东林大盛”的局面得以继天启初年之后再次出现。截止到崇祯二年(1629年)春“定逆案”,东林派的势力远远压倒了阉党。
不过,这并不是说阉党一派从此不复存在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阉党分子在定逆案时漏了网,有的甚至还留在官府之中。如右庶子杨世芳即是一个漏网的阉党,他是韩炉的“姻家”,因而得到了包庇。
另外,“素附珰,仇东林”的吏部尚书王永光及由阉党杨维垣等引进的御史史高捷等,都是著名的漏网阉党。那些正式列名逆案的阉党分子,一般说来,对于自己的失败也并不甘心。这样,两派的斗争势必还要进行下去。两派斗争的前途如何?倘若没有外力干涉,其结果当是出现东林派专权、阉党趋于消灭的局面。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当时出现了外力干涉,这个外力便是明思宗。明思宗不同于对政务不感兴趣的明熹宗,他对政务很关心大权一直握在自己手中不肯些许放松。于是当时的门户之争就深深地受到了他的态度的影响。为了巩固自己乾纲独断的政治地位,对于士大夫的门户之争,他采取了两点方针:一是已经颁示天下的“钦定逆案”,始终坚持不动,不许翻案;二是禁止臣下互相党附、分门别派。崇祯元年(1628年)春天,倪元璐的一个奏疏中曾说:“陛下明旨曰‘分别门户,已非治征’,曰化异为同,日天下为公’。”这便反映了明思宗不喜士大夫分立门户的立场。
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二十五日,“钦定逆案”颁布后不过十天,发生了户科都给事中解学龙弹劾蓟抚王应豸一事劾疏中除“克响激变”的内容外,还有指责王系“魏珰私人”之语。明思宗阅后说:“应豸克饷虐兵,罪在不赦。何必又引魏党所私!”在这里,明思宗对劾疏中指责王系“魏珰私人”表示不满,也表现出了他对统治集团内部分别门派的反感。明思宗对待统治集团内部门派之争的这两条方针,虽然无法达到根本消灭这种争斗的目标(政界一旦出现门户,不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其对立情绪是不可能靠强迫命令而消除的,这是一般规律),但限制了阉党势力的迅速恢复,也使得东林派无法无限扩展自己的力量,使之不可能像天启年间的阉党那样垄断朝廷大权;此外,两者争斗的规模,也不可能发展得太大。
这样,崇祯年间的阉党和东林派的门户之争,便处在了长期的或明或暗的断断续续状态之中。从总体上看,阉党处于劣势,但对手并不能将之消灭。另外,如前所述,由于明思宗刚愎自用而好虚荣,给奸佞之徒窃取官位创造了条件;而这些奸佞之徒因其有为人奸佞的坏毛病,便往往与较为正直的东林派格格不入,对于邪恶的阉党分子则经常是一拍即合,同气相求。
于是,这一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门派之争又具备了如下一个特点:旧有的阉党分子在对东林派的斗争中,常常得到新进入政权的奸佞之徒的支持,甚或形成新的邪恶集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