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这里有超萌护理“助手”
本文转自:健康报特约记者 张晓华 胡晓军捏一下就响的小黄鸭,将粗吸管剪短当吹嘴的气球,带提手的超萌小提灯,半米高的“宝葫芦”……这些看似好玩有趣的宝贝,实际上是护士工作中离不开的“小助手”。在“5·12”国...……更多
七旬老人雪天摔跤致右股骨颈骨折,专家提醒:冰雪天气摔倒后别着急站起来
...治了不少雪天出行不慎滑倒摔伤的骨折患者。其中,一名七旬老人摔跤后导致右股骨颈骨折,并接受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2月3日,77岁的田婆婆(化姓)外出时踩到一块未融化的冰,脚一滑重重摔倒在地,当时就疼得起不来...……更多
...大武汉客户端1月30日讯(记者张剑 通讯员马遥遥)年近七旬的老人突发腹痛,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看病,检查发现竟然是枣核戳破了小肠,造成肠穿孔。医生估计穿孔时间超过48小时,出现肠液外渗腹腔感染及腹膜炎,情...……更多
锦旗背后的暖心故事:七旬老人告别失眠之苦
江南时报讯 近日,71 岁的李阿姨满怀感激之情,专程来到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郑重地将一面印有“神针助睡眠,医德暖人心”的锦旗,亲手送到麻醉科主任王贵松的手中。原来,李阿姨半年前,家中突遭变故,自此她...……更多
七旬老人下肢静脉血栓接受新模式治疗
...州日报【本报讯】近日,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三科为年过七旬的张奶奶实施了下腔静脉并双下肢静脉血栓抽吸术,此次手术为甘肃省首例。71岁的张奶奶,近几月来总感觉双下肢有胀痛感,起初她并没有太在意,继续像往常一样...……更多
七旬婆婆焦虑抑郁,竟和这个病有关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曹洋通讯员叶鸿翔李诗然“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患者暖人心。”4月30日,75岁的王婆婆和女儿将一面锦旗送至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向主治医师简鹿豹及神经内科全体医护表示真诚...……更多
起搏器导线引发感染 七旬老人反复发烧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起搏器导线引发感染 七旬老人反复发烧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为患者取出导线,并安装永久起搏器,避免再次感染的风险本报讯 (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黄浩)20年前植入的心脏起搏器导线于2年前穿出何大爷的...……更多
“钥匙孔”里“修”腰椎,七旬老人能重新下地走路了
七旬老人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段时间腰痛突然加重,疼痛走不了路。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骨科脊柱外科专家团队为他进行了微创手术,在如“钥匙孔”大小的孔径下“修”腰椎,术后老人能够重新下地...……更多
阳光融和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助力七旬老人重迈“人生路”
先天性髋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会导致髋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对于严重的先天性髋关节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专业的手术...……更多
七旬老人并发胆囊炎、胰腺炎
医生全力解难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何春林 通讯员/谢文) 近日,72岁的李奶奶因胆囊多发结石疼痛难忍住院,株洲天元医院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助其恢复健康。前段时间,李奶奶多次上腹部疼痛难忍,...……更多
七旬老人腹痛呕吐 一查竟是急性心梗
...这两天难受死了,总想呕吐,胃里烧得慌。”3月24日晚,七旬刘姓市民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越路院区消化内科,他捂着肚子,蜷缩在病床上,一直说胃不舒服。科室医生刘灏询问得知,当晚,刘姓市民和朋友聚餐...……更多
惊险!七旬老人突发颅内大量出血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惊险!七旬老人突发颅内大量出血武进中医医院神经外科脑显微手术成功救治陶承 武进中医医院外一科(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江苏省医师协会神外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江苏省...……更多
破解老年痴呆!七旬阿尔茨海默患者,现代手术治疗后“灵醒”了
文 / 鹅在陕西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症,被喻为“记忆的橡皮擦”,有时也叫作“最没有尊严的疾病”。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类脑功能退行性疾病,它是一个连续的神经认知损伤的过程,患病后老年人的记忆和认...……更多
走100米路歇10次,一感冒就无法活动,七旬翁的病根找到了
记者 王小蒙 济南报道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就是七旬老人李大爷真实的生活状态,气力跟不上,走一段百十米的路,中间要停下来休息十来次,一感冒就连基本的活动也无法实现。原来,李大爷右肺下叶“藏”有巨型肺大...……更多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七旬老人心跳180次/分 射频消融重焕“心”生
鲁网4月5日讯心脏结构复杂,病情也复杂。家住泰安市宁阳县的曹女士,今年67岁,十年前因心跳过慢安装了起搏器,当时还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这些年她一直都采取药物治疗,心跳才勉强控制在正常区间范围内。最近...……更多
七旬老太心脏换瓣后又遇结肠癌,六大学科联手助老人渡难关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晏雯通讯员刘瑜心脏换瓣手术后,不幸又罹患结肠癌,70岁的阮奶奶和家人,被这一系列出乎意外的打击“搞蒙了”。5月中旬,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胃肠外科牵头血管外科、...……更多
...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当地医生认为,患者已年逾七旬,且有基础疾病,患高血压10多年,以及痛风20多年,情况不容乐观。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沈大伯在家人陪同下,慕名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以“脓毒症”住进感...……更多
七旬母亲在医院门诊楼边的女儿塑像前泪别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陪”你8年做志愿者,妈又退休了七旬母亲在医院门诊楼边的女儿塑像前泪别▲周平在女儿赵茜的雕像下掩面而泣◀赵茜生前的照片 “第二次退休”的周平收到鲜花祝福昨天,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更多
抽烟40多年,七旬老烟民一走路就喘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抽烟40多年,七旬老烟民一走路就喘原来,他的肺里长出一个像气球一样的“大疱”记者王小蒙通讯员王竹君陈晨济南报道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就是七旬老人李大爷真实的生活状态,气力跟不上,走一段百十...……更多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魏应钦 通讯员王文璐)近日,汝州市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成功开展了首例自主完成的血液灌流术,为急性中毒患者救治开辟了新途径。73岁的患者杨老太近日因误服大...……更多
老年患者危在旦夕 泰山医院医生捐献血小板
...1月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伟 通讯员 于丛丛)年逾七旬患者病情危重,急需血小板治疗,血站血液库存不足,患者家属不符合紧急互助献血条件。生命危急关头,临床医生积极献血,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近日,发生在...……更多
七旬老人患阵发性房颤一年多 新技术快速消除患者病痛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易造成突发卒中和心衰,被称作“安静的杀手”。近日,安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了新型脉冲电场消融手术。据悉,该项技术...……更多
五六个香辣大闸蟹下肚 七旬大伯半夜吐到食管爆裂进ICU急救
贴秋膘注意不要暴饮暴食70岁蒋大伯热爱美食,尤其对各种湖鲜、海鲜情有独钟。眼下正是菊黄蟹肥的好时候,他到附近菜场买了几只新鲜的蟹,下厨做了香辣大闸蟹,还开了一瓶酒。大闸蟹下酒,越吃越香,他一口气吃了五六...……更多
...昌县向塘镇中心卫生院展开探访。在向塘镇中心卫生院,患者做完CT检查,片子迅速通过系统传至县医院,最快十几分钟,诊断报告就能传回;县医院的专家每周固定时间与乡镇医生联合坐诊、查房;专家带领家庭医生开展慢病...……更多
鱼刺“卡喉”,七旬阿婆吞咽饭团险些扎进主动脉!看看吧
专家提醒,假期每逢佳节,亲朋好友总会聚在一起共享美食、畅叙情谊,年年有“鱼”更是重要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但是总有人因为吃饭不仔细或者边吃饭边聊天,出现鱼刺“卡喉”的情况,很多人就会用喝醋软化、吞...……更多
...闭锁。胆汁无法从胆管顺利排出,随之浑身蜡黄,变成“小黄人”,并逐渐发生不可逆转的淤胆型肝硬化,终至肝功能衰竭,很多活不过一岁。在孩子34天时,刘文虎借了外债4万多元,为孩子做了葛西手术,但女儿情况并未好转...……更多
心脏由“四扇门”守护着“四间房”,掌管着全身血液流动,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发动机。如果有一天,其中一间房闯入了“不速之客”,它像葡萄藤一样在房中扎根长大,就会给人带来胸闷不适的感觉。最可怕的是,等它“茁...……更多
七旬老人旧疾复发因道路结冰被困,巡逻民警紧急护送就医
2月24日,湖北通山公安局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信息称,2月23日,一村民称其母亲旧疾复发急需送医抢救,但由于路面结冰无法通行。民警立即将老人护送至通山县中心医院。目前,该老人正在接受救治。消息显示,2月23...……更多
关节置换后意外摔出假体,医生妙手“翻修”,七旬老人获新生
“你看,腿不痛了,不用助行器,也能走上好久呢!”近日,贵阳东方骨科医院关节科为76岁焦奶奶(化名)成功实施了右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术后终于告别多年疼痛的她,高兴地和记者分享着自己的“新生”,这一切,让焦...……更多
江津区中心医院5个项目获市科卫联合项目资助
...华博士 2024年科卫联合面上项目——《内源性衣康酸在ARD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作用研究》3.神经外科李振 2024年科卫联合面上项目——《创伤性脑损伤预后分层的机器学习研究》4.疼痛科刘星博士 2024年科卫联合中医药科研项目—...……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在新的一年还给一个健康的你(平行病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韩冬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第 11 版)2024年年底,一位腹痛10个月的患者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刘芳门诊
2025-02-10 04:26:00
王拥军:“硬控”卒中四十年(中华名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最高奖王拥军:“硬控”卒中四十年(中华名医)本报记者 熊 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第 11 版)王拥
2025-02-10 04:30:00
实干争春看贵州|平塘这家宵夜店一天消耗2000多根竹签
2月9日23时30分,对于多数人而言正是入睡的时候,但对于韦万美来说,却是最忙的时候。取牛肉串、摆出蔬菜、加大火力,在店内外来回穿梭
2025-02-10 05:18:00
实干争春看贵州|遵义烤鸡吸引食客打卡
2月9日23点20分,夜已深,遵义市汇川区苏州路洪桥烤鸡店里,食物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食客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惬意时光
2025-02-10 05:1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辽宁沈阳单家村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村里游客多 村民腰包鼓(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宋 飞 郝迎灿《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08 版)夜幕降临
2025-02-10 06:27:00
抢收青菜头  助农促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0 版)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把青菜头作为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产业来发展
2025-02-10 06:27:00
山东青岛完成“电采暖”改造46万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取暖不“冒烟” 环保又方便山东青岛完成“电采暖”改造46万户《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5 版)本报济南2月9日电 (记者侯琳良)记者从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获悉
2025-02-10 06:2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常德鼎城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沃野绘新景 良田再升级(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郑智文 孙 超《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08 版)“土地正动‘手术’哩
2025-02-10 06:29:00
小麦北“硬”南“软”有了科学解释(新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喻思南《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9 版)小麦有上万年的驯化历史。前不久,我国科学家牵头开展的一项研究
2025-02-10 06:45:00
江南年味长(我与一座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黄开林《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20 版)位于杭州湾畔的上海金山地处江南,我和妻子客居金山多年了
2025-02-10 06:47:00
寒潮“冻”真格 心血管疾病这样防
“医生,我胸闷”“感觉喘不过气,这是怎么回事”“总是心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春节假期过后,“胸闷”“心悸”“心慌”成了热词
2025-02-10 07:17:00
健康科普 | 发现骨转移,影像检查应该如何选择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近年随着靶向、免疫等抗肿瘤治疗的进步,肿瘤患者存活时间显著延长,骨转移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2025-02-09 22:31:00
流感好转别大意 恢复期也需调护
春节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持续攀升。最近大部分流感患者进入恢复期,全身症状虽有减轻,但低热、频繁出汗、咳嗽、食欲下降
2025-02-09 18:36:00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若用酸奶加红糖代替正餐,无异于节食,虽可减肥,但无法保证每天所需能量,导致低血糖症,出现头晕、耳鸣
2025-02-09 15:05:00
辟谣工作室 | 长期吃素会致骨质流失?专家:不会,但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近日,知名演员刘晓庆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劝一起参加综艺的蔡明多吃点肉,因为她“很多吃素的朋友去世了”。刘晓庆举了一个去世好友的例子
2025-02-09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