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鱼刺“卡喉”,七旬阿婆吞咽饭团险些扎进主动脉!看看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2 16:23:00 来源:科普社会

专家提醒,假期每逢佳节,亲朋好友总会聚在一起共享美食、畅叙情谊,年年有“鱼”更是重要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但是总有人因为吃饭不仔细或者边吃饭边聊天,出现鱼刺“卡喉”的情况,很多人就会用喝醋软化、吞咽米饭等方式试图把鱼刺给咽下去。其实,这些方式不仅不科学,可能会划伤咽喉、食道,甚至还有可能会扎进主动脉,危及生命!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普外血管外科收治了一位急诊老年患者,因为吞咽鱼刺险些刺破主动脉,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手术安全取出鱼刺。

鱼刺“卡喉”,七旬阿婆吞咽饭团险些扎进主动脉!看看吧

近3厘米的“折刀状”鱼刺扎破食管壁,直逼主动脉!王奶奶(化名)应约外出与朋友聚餐,因为退休后久未相聚,席间相谈甚欢。谈笑间不慎吞入一枚鱼刺,她试着吞咽饭团想把鱼刺包裹了咽下去,但没什么效果,咽部十分疼痛。随即回家,想喝点醋看看能不能软化鱼刺,但是无济于事,口咽部的疼痛更明显了,连咽口水都疼,说话费力,折腾到凌晨4点,实在疼痛难忍、坐卧不安,赶紧来到医院就诊。急诊拍片发现,鱼刺呈折刀状,已突破食管壁,像一把匕首插在纵隔处,与主动脉相邻。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血管,直径约3cm,发自心脏,向全身各部输送血液,压力非常高。一旦主动脉破裂,血液立即灌入胸腹腔,患者可在5分钟内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同时食管穿孔也非常危险,鱼刺穿破食管后,口水、胃液以及食物都能通过破裂处进入纵隔,可引起致死性的纵隔炎、纵隔脓肿,如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发生主动脉被刺破,而出现生命危险!情况凶险,看到这样的CT检查结果,急诊医生立即请求消化科、血管外科、胸外科等专家会诊,多学科会诊后决定立即手术。考虑到鱼刺已穿破纵隔,直抵主动脉,在多名医护人员的护送下,立即将患者护送到血管外科,随即做好术中备血等准备工作。医生与家属谈话,告知鱼刺已穿透食管壁,直抵主动脉,随时可发生大动脉破裂可能,初步拟定采用全麻行鱼刺取出术,一旦主动脉有损伤,胸外科和血管外科专家马上进行主动脉修补。家属没想到吃个鱼,卡个鱼刺,可能发生这么危险的事情,但是随着医生的讲解和CT片的图示,意识到了事件的危险性,签了术前同意书。全麻后置入食管镜,医生在距贲门5cm处发现了鱼刺,立即用异物钳取出,确定异物为鱼刺,全长2.63cm,鱼刺上还有食物残渣,在食管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食管旁边的主动脉在不停搏动着,医生再次检查无其他异物存在后,结束了手术。经过多学科联合“保驾护航”,不仅为患者安全取出了鱼刺,避免累及主动脉,也免去了开胸手术之苦。鱼刺卡喉应及时就医,切莫擅用“土方法”鱼刺卡喉是常见急诊案例,很多人往往会使用一些“土方法”进行处理,比如咽饭团、吞馒头、喝醋、使劲咳嗽、用手指抠、拍背等方式,试图把鱼刺咽下去或弄出来。通常情况下误吞鱼刺后,大多数较小的鱼刺可以顺利通过胃肠道,不引起明显症状;但如果遭遇鱼刺卡喉时,这些土方法并不可取。咽饭团、吞馒头等动作其实很危险,可能导致鱼刺越扎越深,增加医生取出难度。如果是较大的鱼刺,还可能会刺破食管或血管,危害更大。此前还有鱼刺经食管刺入主动脉后出现夹层或假性动脉瘤,鱼刺穿破咽喉或食管黏膜、出现严重胸腔或纵隔感染的案例,还有鱼刺经消化道刺入肝脏导致出血或脓肿的。因此一旦发生鱼刺卡喉,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若自行处理后未取出异物也无咽喉部异物感,仍建议前往医院就诊,防止异物刺入其他部位导致严重并发症。医生提醒,鱼刺是最常见的食管异物之一,多因误食所致,其他常见异物还有枣核、鸡骨、鸭骨、硬币等。当卡到异物时,不宜采取吞饭团、喝醋等方法,避免刺入更深、取出更难,应立即急诊就诊,尽量准确地告诉医生异物刺痛感或者不适感最明显的部位,以协助医生明确异物具体位置。若发生食管异物,需尽早由专业医生取出,因为异物长时间卡顿在食管,可能造成食管穿孔、气管食管瘘、大血管破裂出血、局部脓肿、纵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急生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沙女子吃饭时这个动作,将她送上手术台
...可能使鱼刺滑落到下段更危险的位置。食管下段与气管、主动脉相邻,若鱼刺扎破食管至主动脉,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大家发生鱼刺卡喉后,不可盲目自行处理,应及时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治
2024-12-19 12:24:00
...压时,细小的鱼刺更容易扎得更深,甚至刺破食道,伤及主动脉等。2.用手指往外抠很多人也会下意识地用手指往外抠,这会刺激咽喉后壁引发呕吐逼出鱼刺,这虽是一种急救方法,但极容易损伤
2023-02-16 08:44:00
...大的安全隐患。鱼刺如果刺破食道,甚至刺破食道隔壁的主动脉那可引发生命危险。一旦进入动脉,会随着血液四处游动;一旦刺伤大动脉,引起动脉夹层那直接导致生命危险。总之,它的一路都伴
2024-12-15 17:29:00
不小心卡鱼刺了,怎样才能安全取出
...处是食道入口处;第二处在食道入口后7厘米左右,贴着主动脉弓;第三处则是食管与胃连接的地方。这三处恰恰是最容易卡鱼刺的地方。1.事故多发地段:卡在喉咙附近第一处在扁桃体内侧的位
2023-10-28 19:34:00
4厘米鱼椎骨卡住食管 内镜医生“巧”取化险为夷
...红肿、疼痛、感染;重者,若鱼刺穿破食管壁刺入附近的主动脉则可能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大的鱼骨伤害性更大。近日,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鱼椎骨卡住食管,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
2023-09-30 09:21:00
杭州老人吃鲫鱼被鱼刺卡喉吐血2000多毫升!
...誓旦旦,态度极其诚恳,不想,半年时间,他又中招了。主动脉被戳狂吐2000多毫升血“吓死人了,地上一大摊血,我裤子上也沾不少!”夜深了,重症监护室门口,郑女士回忆起早晨的险境,
2023-05-05 23:09:00
82岁阿婆肚子里长“包块”还会“跳动” 险些爆血管
...了个“包块”,摸着居然还会“跳动”。近日,她因为腹主动脉瘤险些破裂,动了一场高难度手术。林阿婆曾在当地医院确诊腹主动脉瘤,多年来一直犹豫着没手术。最近,她腹痛不已,被紧急送到
2025-03-27 08:37:00
一周后竟发现在肝动脉上
... 一名51岁的男性患者在误吞鱼刺后,鱼刺刺破食管、进入主动脉,并在血管内“游”到了肝动脉上,万幸没有引发感染、大出血,并在短时间内及时手术取出。51岁男子误吞鱼刺一周后发现已
2024-01-09 02:44:00
...,鱼刺经过挤压后,可能扎得更深,甚至刺破食道,伤及主动脉等。另外,用手指抠、使劲咳嗽、喝醋等,都很难真正起到作用。他建议,被异物卡喉,要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寻求帮助,不要自行采
2023-05-10 21:4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东盟专线】泰国加大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扶持力度中新社曼谷4月20日电 (记者 李映民)泰国总理府副发言人萨西卡恩20日表示
2025-04-21 00:21:00
连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一家家外贸企业积极想办法、找出路,依托“一带一路”布局新的海外市场,借助跨境电商平台降低对美外贸依存度
2025-04-21 00:2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施芳)日前,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2025-04-21 04:1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张明瑟)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和新媒体中心联合启动“大地书香”系列融媒活动
2025-04-21 06:2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魏哲哲当下,不少消费者消费时为了避免踩坑,往往先到社交媒体上看第三方测评或建议再下单。但不少读者反映
2025-04-21 06:2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脸信息泄露或导致个人财产损失金融支付等高敏感场景尽量避免“刷脸”(延伸阅读)本报记者  张天培手机解锁
2025-04-21 06:32:00
春茶飘香季,你有去买一件龙井限定商品吗?随着今年西湖龙井进入采摘高峰,以龙井为灵感的各类商品悄然占领市场。龙井巧克力、龙井茶酥
2025-04-21 06:59:00
近日,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杭州市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下同)各类高中招生加分工作通知
2025-04-21 06:59:00
4月20日早晨8时30分,太原市尖草坪区朝阳社区的网格员范蕊敲响东安苑小区刘月明老人的家门,这位80多岁的老人笑着接过新鲜蔬菜
2025-04-21 07:15:00
中新社洛杉矶4月20日电 (记者 张朔)开画反响颇佳的新片《罪人》(Sinners)首映连夺北美单日和周末票房冠军。据票房统计网站BoxOfficeMojo4月20日发布的电影市场数据
2025-04-21 07:22:00
20日,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韬奋基金会主办的“全民阅读·书店之选”原创图书推广系列活动——“阅读从宁波出发”在宁波启幕
2025-04-21 07:30:00
20日,2025年浙江图书馆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之一的书潮市集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拉开帷幕。这场持续7个小时的“阅读狂欢节”一开始便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参加
2025-04-21 07:30:00
“春之探戈” 亮相湖滨
昨晚,在杭州湖滨步行街的西子廊桥,一场主题为“春之探戈”的中意艺术家共奏音乐会精彩上演。音乐会分为三个篇章,现场,意大利艺术家与杭州本地艺术家联袂献艺,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高水准的
2025-04-21 07:00:00
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法治聚焦)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法治聚焦)​——三起案件揭开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黑灰产业链本报记者  张天培李  强绘编者按
2025-04-21 06:34:00
缙云丨陈朝权:老屋记忆
老屋记忆文/陈朝权老屋,装着我最美好的时光,是我生命的根基,是我岁月的沉淀。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故乡的老屋。一天清晨
2025-04-21 0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