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两千多年前的封泥铸就“锁屏密码”
...理人员在搜集散落民间的文物时,发现一枚“曲周侯印”封泥。该封泥的发现,不仅揭秘了两千年前文件的保密技术,也为寻找曲周侯国的具体位置提供了线索。对现代人来说,封泥这一古物恐怕十分陌生,然而其意义和价值却...……更多
...运输的效率。进入唐朝,公文邮件的封装更是要用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五封,最低三封,封泥越多则表示邮件越重要。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公文邮件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清朝时期,政府对...……更多
来看看,指纹是如何“代表”我们的?
...物占有的凭证。在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在文书传递中使用封泥,这起到防伪和保密的作用,官方文书封泥普遍加盖印章,而私人文书中人们会在封泥上按上指纹,以此表明身份,在馆中珍藏指纹封泥记录着这一传统。进入唐代后...……更多
“画押”为何要按手印,古人有指纹识别技术吗?
...叉处封以黏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我们在古代书简的封泥上常可看到明晰的指纹,而且有些封泥并不加盖印章,只有指纹。这种有意按上去的指纹显然是为做鉴定用的。二、古代文书契约——唐代“画指券”1964年的时候,...……更多
“众芳芬苾金石永年”吴式芬金石文化当代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无棣举行
...通,金石文化底蕴深厚。吴式芬是金石文化集大成者,是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近年来,依托丰厚的文化沃土,大力推进文化“两创”,今天的无棣,正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东风,持续叫响“...……更多
看看白鹿原的帝王级古墓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吧
...的话,又为什么能够穿着金缕玉衣进行下葬呢?发现一件封泥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之后的一天当中,有一名考古人员在进行筛土的时候居然在土里找到了一枚印章,用更详细的话来说这是一件封泥,它相当于如今的封条,古...……更多
...人物吴之勷所得,又传给其孙子——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封泥学家吴式芬,成为吴氏家族的传家之宝,在吴宅中筑“宝砚堂”收藏。清朝灭亡后,雪堂宝砚流失,直到2018年出现在黑龙江省讷河市。今年,滨州市吴式芬金石文化...……更多
聊聊宋人如何写信
...识度?仇春霞:抱歉,我没有研究过古代邮戳。但是见过封泥,它的作用类似于现在的骑缝章,或者像带有个人标识的封口胶带。封泥很小,跟大拇指差不多大。有些信件不走政府的邮政系统,而是托熟人或朋友们带过去。另外...……更多
《古今大战秦俑情》郎中令蒙天放与少女韩冬儿的翻版
...,冬儿不走。于是明明被秦始皇释了一条命的蒙天放自请封泥为俑,千秋万代,为陛下守陵。豪言凿凿,不过是冬儿死了,天放绝不独活。彼时戏里戏外,俱是情浓如火。 《古今大战秦俑情》被称为穿越鼻祖,这个说法并不准...……更多
揭秘汉字的“形”与“神”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绳记事”、“甲骨文配对”、“制竹简册”、“简牍封泥”等精彩环节,详细讲述了汉字及其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魅力。期间,社教部老师以互动+动画的方式,带领学员一起了解文字出现前,古人是如何记事的。...……更多
驿站的公共性较大,传递公文是如何保密的呢
...。在简赎文书上面加一检板,然后于捆绑简赎之绳结上施封泥,并在封泥上盖上印章。一切妥当之后,在检板上"题署"收件机构及收件人。此为最基本么"封检题署"法,另外还有制书"重封"之制。传车需有符节,为防作伪...……更多
...建设。现有一个主展厅和六个学科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多年来积极投入高校科学营、天津市科技周等公共开放活动和专项主题活动,开展辐射各个年龄层次的科普活动。南开大学博物馆正式成立于2014年5月,收藏各类质地的藏...……更多
黎锦熙与汉中
...,清理出许多文物,其中汉砖、汉五铢钱、“博望□□”封泥等3件张骞墓文物,至今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何士骥在1942年8月的《说文月刊》中,刊登的《修理张骞墓工作报告》,是张骞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能够证明其“真实...……更多
河北省蛋鸡产业科技发展大会在曲周开幕
...禽蛋交易市场和全国蛋鸡头部企业。曲周县蛋鸡产业有40多年发展历史,目前养殖场达1078家,蛋鸡存栏1500余万只,形成了集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近年来,该县把蛋鸡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打造,成功引...……更多
粮食“连年丰”从何而来
...3号荣获2022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市连续多年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在亿元以上,农机总动力1129.38万千瓦,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3.14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8.84%。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培育...……更多
...质地可分为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还有一定数量的封泥,大部分文物都是破损碎片。当时这里应该是一座人口聚集、贸易繁荣的城镇。”买涛告诉记者,张家场古城是鄂尔多斯台地地区保存最为完好、使用时间最长的秦汉...……更多
...角度,阐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将传世文献、典型文物、封泥简牍、画像砖石、壁画帛画等多种素材融于一体,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还原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图景。该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资深策展人王...……更多
...法碑版砖瓦等,开创了新印风;吴昌硕受赵之谦影响取法封泥、砖文、碑额并创作许多篆刻作品,由此可见其理论与实践相贯通。还有李家祥《吴昌硕篆刻艺术在日本特殊受容途径考述——以日下部鸣鹤为中心》一文,围绕日下...……更多
玺印大观:战国时期的印章文化与艺术
...会关系,也就是说,“诈伪萌生”迫使人们制作出更多的玺印来满足官、私等各方面的信用需求。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只有周天子可以颁发官玺,到了战国时期,每个国家各自为战,都开始颁发自己的官玺,并同时伴生了自家的...……更多
陕西蓝田发现大墓,墓主人可能是荆轲!专家却说是一位公主
...类型的陪葬品,同时还出土了5枚字迹清晰可辨的印章和封泥。通过其墓葬规格,出土的随葬品分析,该墓主人身份极为尊贵。陕西省文史专家研究《汉书》等其他两汉时期的文献记载,推断出该墓主人应该是汉武帝女儿,汉昭...……更多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从两千多年前的“乘法口诀”说起
...木板,然后用绳子将检和公文简牍捆扎在一起,在检上放封泥,再在封泥上盖上负责官吏的印章封检的过程,也是成语“三缄其口”的由来。此外,由简牍书写的古书都是先卷起来的,阅读书籍,就要打开卷册,这就叫“开卷有...……更多
...将发往山西、陕西等全国各地。曲周县的集约化育苗经过多年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年蔬菜育苗量8.5亿株,育苗订单生产辐射周边15个省,还带动周边设施蔬菜种植30多万亩,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机械化率...……更多
吉金华章——当代古玺印风作品展即将举办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协办的“吉金华章——当代古玺印风作品展”将于2023年12月1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开展,展览持续至12月15日。 ……更多
从酒禁”到“酒税”,唐朝酒业发展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将酒装在翁中用泥封起来,然后用火烧。由于热胀冷缩封泥会开裂,酒精和水蒸发溢出。经过烧制的酒,微生物都已被杀灭,留下酒更是甘润醇香。在饮酒风气盛行的唐朝,许多人都嗜酒如命,那为什么会禁酒呢?禁酒在以前...……更多
科技小院里的年轻人
...各方资源,推动31项新技术落地曲周。农民逐渐改变延续多年的经验,开始相信技术,接受技术,依靠技术。统计显示,2009年至2022年,曲周县化肥和农药有效利用率,分别由37%提高到41%以上、由35%提高到42%以上,平均地力等级...……更多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近年来,曲周县委、县政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打造教育强县、办好满意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礼包”,大投入、优布局,强管理、提质量,...……更多
重要进展!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有新发现
...为县衙使用。围绕建筑基址周边的灰坑、灰沟中集中出土封泥821枚、陶文243枚,数量上以“驺丞之印”“驺亭间田宰”等内容最多,还包括驺县下属多个乡印、库印,以及周邻十余个县的县丞之印,年代涵盖秦代、西汉至新莽时...……更多
...展现我们中国新时代少年的精气神……”近日,在河北省曲周县法治文化游园,“惠民实践团”宣讲员王志彩向在此游玩的孩子们宣讲法治知识。“这个游园紧邻学校,周围小区密集,孩子每天都要来这里玩上一会儿,在这里随...……更多
这里的农民可“潮”啦
...自:科技日报这里的农民可“潮”啦——科技小院发源地曲周一线见闻◎本报记者 陈汝健 夏 凡“科技小院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2月3日晚,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种粮大户王俊山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报道...……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春节前夕,河北省曲周县第四疃镇金沃福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热闹非凡,百余名社员欢聚一堂,合作社年终分红暨总结表彰大会在火热开展。“我们为土地入社的农民分红,同时在全社一百余户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