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来看看,指纹是如何“代表”我们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4 22:45:00 来源:科普社会

早在万年前,人类就已经用手印作为猎物占有的凭证,如今指纹更是成为识别身份的重要依据。国外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指纹识别个人的国家。南京有座指纹博物馆,坐落在江苏警官学院浦口校区内,这是全国唯一的指纹主题博物馆,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里面的一件件展品向我们揭示,从古至今指纹是如何“代表”一个人的。

来看看,指纹是如何“代表”我们的?

来看看,指纹是如何“代表”我们的?

“捺指为证”从古沿用至今进馆第一眼就能看到复原的新疆昆仑山手印岩画,这幅画距今已有万年,画中除了牛羊的形象外,还有印上去的手印,研究认为早在万年前人类就意识到每个人的手各不相同,并以此作为猎物占有的凭证。在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在文书传递中使用封泥,这起到防伪和保密的作用,官方文书封泥普遍加盖印章,而私人文书中人们会在封泥上按上指纹,以此表明身份,在馆中珍藏指纹封泥记录着这一传统。进入唐代后,指纹逐渐成为签订契约、承认事实的凭证,例如馆中展品“唐麟德二年(665年)张海欢白怀洛贷银钱契”(复制品)中,契约纸上就留有当事人指节印。在唐宝应元年(762年)一起过失伤人案中,证词口供文书上留有当事人的指节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捺指为证”,这一传统沿用至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公安机关制作的文书,也都必须“捺指为证”方能生效。之后指纹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例如侦探案件时的犯罪证据、通缉或押解犯人时作为身份标识,在清代押解犯人时,不仅会用名字描述其指纹特征“左手四指斗,余指皆箕;右手同”,还会在人像旁画上其指纹大致形状,防止犯人被中途掉包。博物馆中收藏有大量古代文书、契约,不难看出古代中国人民就已经意识到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

来看看,指纹是如何“代表”我们的?

来看看,指纹是如何“代表”我们的?

馆中珍藏不少老指纹相机诉说历史进入近代后,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经验为基础的中国指纹术与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诞生了近代指纹学。近代西方指纹学者,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中国指纹术的影响,例如英国贵族威廉·赫歇尔对指纹的兴趣来自于中国和印度商人贸易时“捺指为证”,德国指纹学家罗伯特·海音德尔在《指纹鉴定法的体系与实践》中提及,中国古代作家贾公彦是第一个提到指纹鉴别的人,中国是最早用指纹识别个人的国家。清朝末年,近代指纹学逐渐传入中国,博物馆中藏有香港警员伍冰壶编撰的《指纹法》,是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编撰、出版的指纹学专著。此外馆中还藏有不少清末民初的指纹书籍。在馆中,还有一件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老指纹相机,据馆中工作人员介绍,当时相机拍摄指纹时比较麻烦,并且要等照片洗出来才知道拍得是否准确,而指纹相机则提前设定好了各种参数,比普通相机效果好很多。馆中这个老指纹相机最早由侵华日军带入中国使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由国民党政府使用了一段时间,解放后又一直“服役”到七十年代。在馆中还有一件特殊的展品,是一对同卵双生双胞胎兄弟的照片、DNA、指纹。两人的容貌非常相似,DNA鉴定也难以区分两人,但是两人的指纹却有不少不同之处。馆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公安部的规定,要认定两枚指纹属于同一人,需要找出至少8处相同细节特征,且不能有无法解释的不同点,因此从指纹就可以判断两人的身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每周末基本都会有两到三个团队前来参观指纹博物馆,同时博物馆也对散客开放。今后,指纹博物馆将在藏、展、研上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经费投入,规划新一轮的发展蓝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古代判案的时候要按手印画押呢
指纹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一项新技术,不仅可以用于保密信息方面,还由于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且终身不变,因而广泛应用于犯罪破案,这一项技术可谓是让不法分子无所遁形,只要将在现场提到的
2023-05-17 15:56:00
指纹揭秘:斗与簸箕的秘密,真相藏在基因中?
...多地与个体的环境经历有关。斗与簸箕指纹的区别不仅是指纹学上的一个研究课题,也是人们对个体差异的了解和认知。通过深入研究斗与簸箕指纹的形成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个体差异的
2024-01-20 10:03:00
...委会:正在对恐怖分子留下的线索进行遗传学、弹道学和指纹学分析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23日表示,该委员会调查组专家正在事件现场开展调查工作;紧急情况部门正在现场清理废墟、研究视频
2024-03-24 10:00:00
陈嘉恒回归自由身,直言希望演艺是自己的终生事业
...资质的她除了不停地教学之外,最近的她还正筹备着一本指纹天书,想让大家了解不同的指纹、性格应用在不同的地方。而有着导师牌照的她也是不时会参与一些企业的培训,给大家开讲座等等,与
2023-08-05 12:51:00
江苏警官学院博物馆:“藏”在学校里的“宝藏”博物馆
...园里的宝藏博物馆——江苏警官学院博物馆,实地探寻“指纹的‘信息密码’如何破解?”“手枪步枪等轻武器如何发展?”“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如何演变?”等问题的答案。江苏警官学院博物馆最
2024-09-15 11:22:00
“画押”为何要按手印,古人有指纹识别技术吗?
现如今,指纹技术因为具有唯一性、不易改变,且易留下痕迹的特性,被广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其实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古人就已经开始利
2023-01-07 14:00:00
伸手探索“指纹密码” 举头仰望壮丽星云2025年南京市青少年公益研学项目正式启动,“行走的课堂”有孩子们成长的梦想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由团市委、市少工委联合市圆梦青少年发展基金
2025-07-12 09:29:00
...盐城》《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点土成金系列活动》《“小指纹大学问”指纹科普进校园》等社教类活动32项,推动博物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融入社会、走进生活。博·雅:让文创活动“有看头”。
2024-05-07 07:17:00
...种类最全的南京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博物馆、国内唯一以指纹文化为主题的江苏警官学院南京指纹博物馆……据介绍,67个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覆盖26所高校,包括高校的博物馆、校史馆、纪
2024-09-02 07: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传承稷下智慧,第十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在淄博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光 通讯员 陈振奇赓续齐风韶韵,汇聚百家新声,9月13日,第十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在淄博举办。据悉
2025-09-13 22:05:00
“沂蒙精神代代传”红色文化文艺创作研讨会在临沂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9月12日,“沂蒙精神代代传”红色文化文艺创作研讨会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会上发布了《山东省“沂蒙精神代代传”红色文化主题文艺创作传播
2025-09-13 21:16:00
扳手为笔 匠心传情
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在排列整齐的车辆旁,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没有三尺讲台,却以车间为课堂;没有粉笔黑板,却以扳手
2025-09-13 18:36:00
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医生朱运锋:生死边缘的生命守护者
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总有一盏灯彻夜长明。这里是生命的“摆渡站”,也是与死神博弈的 “主战场”。作为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
2025-09-13 13:35:00
罗永浩直播吐槽西贝一个馒头卖21元太缺德 西贝客服:早就不卖了
大皖新闻讯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持续引发关注。9月12日晚,罗永浩在十多个平台进行近一小时的直播,再次回应此事
2025-09-13 12:51:00
合肥市发布“9·18”防空警报试鸣通告
大皖新闻讯 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9·18”防空警报试鸣的通告。通告称,为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和认知度
2025-09-13 10:30:00
鲁菜智能体正式上线:科技赋能千年鲁韵,数字重构舌尖文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召旭 许昱洲9月12日,在德州市体育公园南广场启幕的2025齐鲁美食节暨跟着齐鲁超赛品美食活动上
2025-09-13 10:10:00
千年兵圣智慧点亮现代商战 滨州企业以《孙子兵法》缔造发展奇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9月1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孙子智慧”与“营商之道”对话会在山东滨州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滨州市政府精心主办
2025-09-13 07:49:00
山东滨州:沉痛送别!战友白伟,一路走好!
9月12日13时,滨州市殡仪馆内庄严肃穆,哀乐低沉,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三河湖派出所所长白伟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2025-09-13 07:49:00
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0日,上饶银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民营(个私)经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仪式。此次战略合作主要围绕两大核心方向展开:一是强化金融服务供给
2025-09-12 17:41:0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优化传统与智能化服务,让老年人在金融服务中更有获得感
2025-09-12 17:43: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临沂启航中学魏代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2 17:44:00
最近,东营一家做外贸生意的企业负责人王经理总算松了口气。手里那笔等着用的外币回款,原本卡在入账环节,急得他嘴上起了好几个泡
2025-09-12 17:44:00
大众网记者 邓梦娇 梁红国 王雪 临沂报道
2025-09-12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