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粮食“连年丰”从何而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4 07: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邯郸连续十一年跻身全国“百亿斤”粮食大市行列

粮食“连年丰”从何而来

粮食“连年丰”从何而来

5月6日,成安县道东堡镇大堤西村种植大户朱信涛在用植保无人机为小麦喷洒农药。

粮食“连年丰”从何而来

4月19日,成安县气象局工作人员闫明明(右)在该县高标准农田内,查看冬小麦出穗、扬穗情况。 本组图片由河北日报通讯员武成军摄

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

4月底,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一组数据: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76.7万亩,总产量108.9亿斤,单产、总产均居全省第一。这是自2013年以来,邯郸市连续11年跻身全国“百亿斤”粮食大市行列。

粮食“连年丰”从何而来?近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实地了解邯郸如何围绕“稳定面积、提升能力,依靠科技、主攻单产,防灾减灾、确保总产”这一工作主线,实现粮食绿色、高效生产。

稳面积、攻单产,创建“吨半粮”农田

“一年忙到头,就盼着有个好收成!”5月6日,曲周县槐桥镇西漳头村种植大户任景河说,去年他种植的230亩流转农田喜获丰收,冬小麦亩产664公斤,夏玉米亩产866公斤,实现亩产“吨半粮”目标。

粮食丰收背后有何“密码”?任景河的答案是“良田+良种+良技”。他介绍,近年来,农田越来越高标准,地块又大又平,方便机械作业,设施越来越完善,旱能浇、涝能排。“选好种子做好管理也很重要。”任景河说,他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合作,优选高产早熟小麦品种和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配合深耕深翻、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棉麦双丰等技术,为粮食丰收打好坚实基础。

近年来,为持续稳固全国“百亿斤”粮食大市地位,邯郸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加紧创建“吨半粮”农田。

“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需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发挥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的优势。”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常智说,聚焦大面积均衡增产核心目标,通过健全多元投入机制,“以奖代补”鼓励更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参与建设,逐步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去年,邯郸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6.38万亩,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80万亩,夏玉米百亩示范方亩产达1035.49公斤,首次实现省内百亩示范方单季“吨粮”,魏县千亩示范方、曲周县百亩示范田实现两季亩产“吨半粮”。

粮食连年丰收,离不开良种和农业机械化强力支撑。邯郸大力推动种业振兴,众信麦998多次刷新全国小麦高产纪录,沃玉3号荣获2022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市连续多年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在亿元以上,农机总动力1129.38万千瓦,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3.14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8.84%。

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培育高素质农民

4月27日,涉县王金庄村迎来中国农业大学旱作梯田保护与发展科技小院落户,该科技小院将促进涉县旱作梯田的保护与发展。

在邯郸,教室和农田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通过科技小院联结在一起。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县建立第一个科技小院。多年来,一个个建在乡村一线的科技小院,把粮食选种、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农业科技知识传授给农民,让科技为粮食增产插上翅膀。

近年来,邯郸市持续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全市发展农业创新驿站35个、科技小院46个、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18个、家庭农场8660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4700余家。

去年,邯郸开展小麦亩产跨千斤、玉米单产提百斤示范行动。今年,该市提出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分作物、分区域制定单产提升技术路径。全市先后遴选发布水肥一体化灌溉等主推技术34项、“冀麦765”“马兰1号”等主推品种51个,确保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和品种落实到位。

“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农民的认知水平、操作技能密不可分。”邯郸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蔡洪光说,该市每年邀请大专院校、农业科技部门对3000余名高素质农民开展培训,向不少于10万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目前,全市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良种覆盖率100%。近年来,通过新技术应用实现粮食平均增产5%至8%。

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立夏时节,气温明显升高,农作物进入迅速生长阶段,邯郸广袤大地一片绿色,530万亩冬小麦丰收在望。

与往年一样,以“保粒数、增粒重”为目标,全市6000余名体系专家、农技骨干、“一村一名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防病虫、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等重点工作,抓好灌浆期“一喷多防”、防灾减灾等技术措施落实,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今年小麦亩穗数多,穗粒数足,主体麦田平均亩穗数达46万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1万多穗,是近年来苗情最好的一年,夏收有望实现大丰收。”邯郸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推广研究员段美生说,目前是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高发期,也是确保夏粮稳产增产关键期,市县乡村四级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粮食生产。

目前,邯郸市按照“一村一名农技员”标准,初步实现村级一对一服务全覆盖,任务到人、到村、到地块。同时,建立健全农业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沟通会商,做好灾害监测预警,保障粮食丰产丰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0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邯郸连续11年跻身全国“百亿斤”粮食大市行列
图为4月23日邯郸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陈正摄河北新闻网4月23日讯(河北日报记者陈正)从今天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
2024-04-23 22:03:00
邯郸市永年区:科技赋能 春管“提速”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今年以来,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全面深化改革,突出科技和服务,采取外借高端人才智力、内送技术到田间、扩大规模经营、5G智慧农业等创新方法,提高春管科技含量,
2024-04-02 22:07:00
...,多个地市将高标准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引领示范项目。邯郸市将加快馆陶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推动邯郸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曲周、鸡泽)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保定市定位建
2023-02-16 04:15:00
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和保障
...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情况如何?4月25日,调研组到邯郸市磁县、临漳县调研,考察漳滏河灌区三里屯枢纽工程、黄辛庄枢纽工程和附近的高标准农田,并与邯郸市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有关
2023-06-17 01:55:00
小麦节水、节肥、减药,农机手帮忙
华北平原夏收小麦进入大规模收获期,今年让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刘营村种粮大户刘军骄傲的,不是小麦继续保持亩产600多公斤的稳产,而是保证高产的条件下,比别的种粮大户用水更少、用药更少
2023-06-11 16:22:00
...寒潮天气 保障蔬菜生产随着大范围寒潮的逼近,河北省邯郸市农业部门及蔬菜种植相关乡镇积极应对防范,保障蔬菜生产。这两天,在永年区广府镇裴屯村,包村干部通过乡村大喇叭、微信等形式
2023-12-10 10:00:00
一种农业联合生产模式的创新之道
...创新之道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邯郸市永年区曹八汪村农民张文绪怎么也没想到,年龄大了,体力下降了,自己种的地却越来越多了。“年轻时我家种6亩地,一年到头累得
2024-05-29 06:55:00
...支付的土地租金及购买农资的成本也逐渐上升。人民银行邯郸市分行指导建设银行邯郸分行与可利尔公司一起打造了适合当地的“土地托管”模式,即政府牵头推动,村集体集中农户分散的土地,委
2024-04-26 15:28:00
河北高油酸花生产业研讨及现场观摩会在大名召开
...8月26日,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大名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产业研讨及现场观摩会在大名县召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
2023-08-27 21: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