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的衰落:李林甫与玄宗皇帝的责任
...实真的如此吗,显然这有些冤枉李林甫,至少李林甫为相安禄山没有反,李林甫,小字哥奴,长平王李叔良曾孙,唐朝宗室,为中书令(右相),尚书左仆射。晋国公,他为宰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李林...……更多
唐玄宗作为一代英主,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
...的爆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唐玄宗在用人方面的失误,他对安禄山的认知存在误差,过于高估安禄山的忠诚与机智,从而造成君臣之间缺乏默契,最终酿成了悲剧。(一)安于现状导致李林甫专权唐玄宗时期之所以可以出现“开元...……更多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唐朝兵制变革与安史之乱的渊源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背叛唐朝廷,发动叛乱是一场连唐玄宗李隆基都可以预见的战争,只是早晚的事,亦或采取措施避免矛盾升级或许伺机收回兵权。一、“外重内轻”,节度使掌握大权公元74...……更多
皇帝派大将征讨小国,得胜归来后却在半路神秘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此时唐朝藩镇势力还被朝廷所控制,但却已经露出隐患,安禄山谋反就证明了这一点。 唐玄宗能重用安禄山,不仅仅是安禄山长得让人好笑,更重要的一点此人是一员虎将,唐朝边陲正需要的这样的将领。不仅安禄山是唐朝高...……更多
安禄山待遇胜过太子,为何还要起兵造反
...,说起唐朝总是会给人带去一种神秘的色彩。唐朝谜团,安禄山造反可能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安史之乱这一事件从古至今一直是非常有名的,因为这次战乱是自始以来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以及破坏力度最强的一次战乱。当时,...……更多
...于杨贵妃,在朝中放纵李林甫、杨国忠专权,在边境放任安禄山等节度使征伐。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病死,杨国忠成为宰相,杨国忠像李林甫一样恋权,但其能力却不及李林甫,杨国忠视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为眼中钉...……更多
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能当皇帝吗
...祸害朝堂多久,少了李林甫所镇压的、杨国忠多次惹怒的安禄山就趁着唐玄宗与杨贵妃天天握槊、醉生梦死之际,发动三镇叛乱,勾结大量的草原民族、部落,挥师西进,这便是著名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乃是唐玄宗帝王...……更多
聊聊大唐由胜转衰的战争-安史之乱
...开始衰落了呢?这就是今天咱们要谈到的——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崛起唐朝经过一系列的开疆扩土,到唐玄宗的时候版图已经非常大,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和统治异族,于是设立了十个边疆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进行...……更多
唐朝定都长安,东有潼关之险,为何安禄山就一攻而破呢?
首先,唐朝内部腐败奢华,让安禄山产生了轻视的想法,认为叛乱可能成功;第二,唐朝实行藩镇政策,各个藩镇拥有巨大的军事、经济自决权,使得藩镇越来越脱离唐朝中央政府的控制;第三,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更多
唐朝这四大贤相与两大奸相,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
...赠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值得一提的是张九龄差点把安禄山弄死了,提前掐灭安史之乱的火苗,可惜唐玄宗对安禄山网开一面。 说了四大贤相后,我们再来聊聊唐玄宗时期的两位奸相。5、李林甫李林甫是接替了张九龄的宰...……更多
为什么安禄山史思明在北方民众的口碑那么好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背叛唐朝而发动的战争,同时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为什么有人说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北方民众的口碑依旧很好?先来看看这两个人为什么要发起安史之乱有三个方面的矛盾:一:...……更多
盛唐名将王忠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唐玄宗对于安禄山的重用在后来人看来实在是恩宠过盛,最后导致了安禄山拥兵自重产生了野心从而引发了安史之乱,但是在这之前安禄山并非是唐朝军事集团中最重要的将领,当时在安禄山身前还立着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更多
李林甫:唐朝由盛转衰的奸相与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林甫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蕃人之中也有野心勃勃之辈,安禄山就是其中的代表。李林甫没有发现安禄山的狼子野心,满朝文武也在一声声大唐盛世中迷失,最终安禄山反叛,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帝国的转折点到来。人死灯灭 ...……更多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因被李亨牵连而英年早逝
...网友们称赞为盛唐第一名将。有人认为只要王忠嗣在世,安禄山就根本不敢造反,也就不会出现造成国家大乱的安史之乱。王忠嗣是何许人也,为什么网友们对他期望如此之高呢?从史书上看,王忠嗣的出身很不一般,他的出身...……更多
受尽宠信的安禄山反叛大唐,是迫不得已只能自保的方法
...存在,而掀起这场可怕危机的人,是明皇最为宠爱的臣子安禄山。如果不是大唐皇帝李隆基的宠幸,安禄山不过是一个平庸普通,甚至连生计都要发愁的胡人,明明是李隆基给了安禄山一切荣耀、权势、地位,可为什么安禄山还...……更多
唐玄宗得罪汉人有多深?从他处理一桩命案就知道
...鸣冤,长安百姓群情汹涌……边军中以高仙芝、哥舒翰、安禄山为首的胡人将领纷纷派遣眼线赶来京城,静待唐玄宗的处理结果。唐玄宗重用胡人并不是因为他喜欢胡人,而是经历过武则天擅权、韦后乱政和诸王之乱后,留给他...……更多
...,芳心待岁芳。能令人益寿,非止麝含香。伪燕雄武皇帝安禄山在京师洛阳接受了皇太子安庆绪以下群臣的朝拜。安禄山已经五十二岁了,由于体重高达五百多斤,导致整日嗜睡,全身生疮,流血流脓,双眼失明,厌烦急躁,这...……更多
天宝年间,大唐与南诏之战两次败北,是否开启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
...北之后一年,天宝十四载,渔阳鼙鼓动地来,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举起了反旗,也拉开了那场动摇大唐根基的大叛乱——安史之乱。有鉴于两者之间间隔时间之短,很多人觉得,天宝年间的两次南征败北,元气大伤的大唐,最终开...……更多
唐朝名将薛仁贵用生命开创了无限荣耀,他的孙子为何参加安史之乱
...的儿子薛嵩,当时安史之乱爆发,薛嵩便起兵造反,投靠安禄山,薛嵩这个事就好像在薛仁贵的清白人生里画了一个污点,怎么也擦不掉。薛嵩安史之乱的背景安史之乱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很多矛盾集中爆发引起的,首...……更多
...就不用多说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人就是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了叛徒,认为安禄山是大唐灭亡的罪魁祸首,但是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安禄山,真的就是一个万恶之源?能说...……更多
唐肃宗为何送给76岁的李隆基100名貌美宫女
...贵乡,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他再也无心关心朝政。宠信安禄山,埋下祸根这天,唐玄宗退朝回宫,听到不远处嘻嘻哈哈一阵喧闹,他想一定是杨贵妃又在搞什么有趣的活动。果然,只见宫女们用一个大襁褓包裹着一个胡子拉碴...……更多
...意处理,更加剧了这些隐患向祸乱方向蔓延。杨国忠胡人安禄山善于阿谀,亦得李隆基宠信,得以更领一身兼领卢龙、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雄踞燕云,坐拥十余万精兵,握有大唐帝国三分之一的野战精锐成为天下第一强藩,...……更多
宰相李林甫出身皇族,专权乱政导致安史之乱
...说朝中也出了像高仙芝、哥舒翰这样的优秀将领,但也让安禄山得以坐大,埋下了安史之乱的隐患。唐玄宗剧照身败名裂随着杨贵妃的得宠,杨贵妃之兄杨国忠逐渐得势,李林甫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752年十月,南诏寇...……更多
为何说安禄山是终结盛唐的罪魁祸首
安禄山虽然是杂胡儿,但能力还是比较高的,通晓六夷之语,英勇善战,不止会溜须拍马,笼络人心也非常厉害,手下有不少胡人和汉人,号称有8000义儿。安禄山是有水平的,开元天宝年间唯一一个任期10年往上的节度使,整...……更多
安禄山是真正让唐朝走向灭亡的人,但却无人这么认为
...忠又专权,这样的大唐能继续繁荣下去么?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史思明也响应起来,这就是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再无“大唐”安禄山、史思明十一月发动叛乱,十二月便攻入洛阳城,速度何其之快!“安史...……更多
王忠嗣对安禄山反叛的警示与唐玄宗的误解
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叛,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整个大唐王朝陷入混乱,由盛转衰。然而,在数年之前,有一位将领已经预见安禄山会反,而安禄山对此人也十分敬畏。假如此人还在的话,安禄山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然而...……更多
...朝政,每日和杨贵妃花天酒地缘故吗?真的是李林甫放任安禄山坐大,杨国忠祸国殃民造成背叛吗?真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指导下,造成了胡人成军阀最后野心膨胀吗?此三问涉及皇权,相权,还有民族政策!可是都不能算真相,原...……更多
哪位宰相多次对安禄山暗下杀手,可惜功亏一篑
...确地判断出一个人的贤愚善恶,并且他还是第一个洞察出安禄山有不臣之心的人。后世文人论及这段历史,常常叹息说,如果唐玄宗能够始终如一地信任张九龄,那么就不会有安史之乱发生。因为,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剪除安禄...……更多
唐明皇可真享尽了人间的艳福
...几岁的唐明皇累得弯腰驼背、头重脚轻,多亏平卢节度使安禄山进献“助情花”香丸,才使唐明皇“稳住阵脚”。(《开元天宝遗事》说:“明皇正宠妃子,不视朝政,安禄山初承圣眷,因进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更多
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夺取皇位的
...己、陷害忠良,还将胡人出身的安禄赋予节度使之位。 安禄山掌范阳兵权后,不断与契丹、奚交战,导致唐廷与北疆的民族关系急剧恶化,安禄山还不断向朝廷要钱要粮,壮大自己的力量。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继承了相位,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