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安史之乱”为何却很少有人提到史思明?
但凡是谈起“安史之乱”,大家便会想起,这是安禄山发动的一场兵变,然而在历史上,这场兵变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联手而成的结果,那么,为何大家在谈及“安史之乱”时,基本上想到的都是安禄山,却很少提及史思...……更多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史之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更多
聊聊大唐由胜转衰的战争-安史之乱
...鼎盛的天朝开始衰落了呢?这就是今天咱们要谈到的——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崛起唐朝经过一系列的开疆扩土,到唐玄宗的时候版图已经非常大,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和统治异族,于是设立了十个边疆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呢?又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世,简直就像在梦境之中。可惜好景不长,这个梦境因“安史之乱”,被彻底打破,可以说安史之乱前,大唐有多么繁荣富强,安史之乱后,大唐就有多么残败不堪。这场被称为史上最血腥的叛乱,到底有多乱呢?又是怎么被平...……更多
安禄山反唐1年后被杀,为何安史之乱却打了8年
...宗不得不西逃,直到公元763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回顾“安史之乱”,让人奇怪的是,安禄山在一年后被杀,史思明在六年后被杀,但为何这场叛乱,却耗时八年呢?唐玄宗晚期,由于国家稳定,没有大的叛乱,开始懈怠朝政。...……更多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安史之乱让盛唐经历了7年的动荡,终于在在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自尽后落下了帷幕。而大唐王朝也在盛世余晖中,逐渐走向了没落,这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到结束之后依然没有肃清河北地区的割据势力。...……更多
安史之乱背后的权力游戏:安禄山被亲信背叛的真相
安史之乱可谓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而发动安史之乱最大的奸臣安禄山是当时唐朝的军政要人,他掌握着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的军队,被称为三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在北方边境上有8个边镇,此外在南方有两个边...……更多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
...人,占比不过26%,河东大部并不在其完全控制之列。整个安史之乱中,叛军主力未受到毁灭性打击,一直主力尚存。经历了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朝义杀史思明几次变乱,史朝义的号召力有限,实际能控制的兵力...……更多
安禄山造反一年之后就死了,安史之乱打了八年是谁在指挥战争?
...走上顶点后唐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这个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是谁发起的?它为什么会对富强的唐有那么大影响?这场史册记载的十分有名的叛乱,领导者是安禄山。他发起这场暴乱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争...……更多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有八年?
安史之乱,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不是安禄山一个人领导的叛乱,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史思明。事实上,安史之乱前后一共有过四位叛军首领,分别是安禄山和儿子安庆绪,以及史思明和儿子史朝义。安禄山虽然在造...……更多
枭雄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把唐玄宗赶出长安,却被自己儿子谋害
...唐盛世最终也毁在了一个重度肥胖的大胖子身上,这就是安史之乱的主角之一——安禄山。唐玄宗一开始对待安禄山,是十分优待的,安禄山凭借着能歌善舞和心思细腻,让唐玄宗对其甚至以父子之礼相待,抬手就封给他三处重...……更多
唐军兵力远胜叛军,为什么平叛仍用了八年呢
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场让大唐由盛转衰的大动乱一直持续到763年方告结束,昔日大唐的繁荣在战火中付之一炬,苍生饱受涂炭之苦。然而,一手发起战乱的安禄山在起兵之初仅有...……更多
安史之乱--对于权力的欲望,并非安禄山一人!!!公元755年,强大的唐王朝爆发了动其筋骨的“安史之乱”,这也成为大唐帝国从盛变衰的转折点,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8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千里,唐王朝...……更多
为什么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还持续了八年之久呢
...一时的安禄山反叛立即就走向了颓势。按理说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就应该歇菜了,可是在安禄山死后,又花了七年,才将叛乱彻底扑灭,这又是为何?首先,身为唐王朝的统治者的唐肃宗没能做好平叛的决策。都知道安禄山的燕...……更多
为何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还打了6年才平息呢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而这一场叛乱的主角自然是挑起战火的安禄山,安禄山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他通过各种讨好的手段获得唐玄宗的信任,在经过漫长的准备之后,最终发动了叛乱,但是其实在安史之乱...……更多
田承嗣数次叛唐,为何还能稳坐藩镇重位
...传》中载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当时安禄山起兵反唐,引发安史之乱,田承嗣与张忠志被安禄山遣为先锋,一战攻陷河、洛。后天降大雪,安禄山为此巡视众营,发现田承嗣营中悄无声息,似无一人,后进营一看,营中却已经”擐...……更多
安史之乱主角史思明的残忍与玄宗的惊惧
安史之乱是唐朝逐渐走向衰败的序幕,世人只记得这场起义的关键性人物安禄山,但事实上他仅仅坐了几天的皇帝就被自己的儿子干掉,安禄山辛辛苦苦一辈子操持的军队,最终却落到他的第一幕僚史思明的手中。安禄山是一...……更多
安禄山麾下七大猛将
...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他发动的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和破坏。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阴谋和军事斗争,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成功离不开众多的追随者和得力干将,有这些将领...……更多
安史之乱:为何唐朝北方的军队放着盛世不过,偏偏选择了反叛?
其实在安史之乱刚发生的时候,唐朝上下也没有人敢相信这个件事情是真的,他们也没有料到安禄山的手下会跟着安禄山一起叛乱。但是从安史之乱的过程来说,安禄山所组织的叛军是相当的团结,有一种要和唐朝对抗到死的...……更多
安史之乱攻破长安城为什么唐朝没有灭亡
...而且生活非常奢侈。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一次非常大的灾难,叛军一度势不可挡,攻破了大唐首都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蜀地。我们知道安史之乱最后被平息,但是,安史之乱也...……更多
...朝廷宥以不死。”裴儆指出了邵说的历史污点,即邵说在安史之乱期间出任大燕伪政权的“剧官”。如此确凿、严重的历史问题,沉重打击了邵说的仕途,邵说最终未能更进一步、跻身宰辅行列。既为“安史剧官”,求诸典籍,...……更多
史思明降而复叛,为何能扭转败局?
从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起,安史之乱的战局便开始向着唐朝偏移,唐军也逐渐扭转了被叛军压着打的颓势。先是李光弼在太原保卫战中击败史思明十几万大军,迫使其溃逃至博陵躲避。然后又有郭子仪领军打通通向河东的通...……更多
安史之乱,为何哥舒翰带陇右、河西军队对决,打不过安禄山叛军
...哥舒翰指挥失常,应该跟多个原因有关。首先,哥舒翰在安史之乱发生前,已经年老,又突然患病。《旧唐书》记载,哥舒翰因为上了年纪,又沉迷酒色,在洗澡时,突然“风疾”发作,“绝倒良久乃苏”。哥舒翰晕倒良久才苏...……更多
揭秘唐高祖李渊鲜为人知的秘密
...生生拖垮。这场浩劫,并不叫“安禄山叛乱”,而是叫“安史之乱”,因为除了安禄山之外,还有一个史思明。史思明虽然是“安史之乱”的二把手,但和安禄山相比,史思明才是机关算尽的大奸雄。《剑桥中国隋唐史》曾认为...……更多
安史之乱唐军折损哥舒翰等三员名将,完全是唐玄宗瞎指挥
...,壮烈牺牲,而河南尹达奚玽贪生怕死,投降了安禄山。安史之乱 洛阳会战失败后,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和高仙芝只好率领军队退守潼关。潼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只要封常清、高仙芝采取得当的战略战术,便能将叛军阻止在...……更多
唐朝名将薛仁贵用生命开创了无限荣耀,他的孙子为何参加安史之乱
...这里说的反贼是薛仁贵的第五子薛楚玉的儿子薛嵩,当时安史之乱爆发,薛嵩便起兵造反,投靠安禄山,薛嵩这个事就好像在薛仁贵的清白人生里画了一个污点,怎么也擦不掉。薛嵩安史之乱的背景安史之乱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更多
介绍安禄山手下猛将崔乾佑
崔乾佑,生卒年不详,在安史之乱前就在安禄山手下效命,安史之乱爆发后,崔乾佑跟随安禄山攻取洛阳,大败唐将封常清。人物经历756年1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叛军开始着手攻打潼关,由崔乾佑负责指挥。潼关守军...……更多
介绍李隆基之死的缘由
...洛阳,史朝义走投无路,被迫自杀了,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正是由于唐玄宗晚年荒淫奢侈的生活,不理朝政,任用奸臣,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安史之乱使当时生产受摧残,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安...……更多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叛乱却持续了8年,是谁在后面操作?
...各地还有很多“唐人街”,一个如此了不起的王朝却因为安史之乱由盛转衰,这成为唐玄宗一生中抹不去的污点。安禄山发动叛乱一年后就被儿子干掉了,作为叛军的灵魂人物没有了,为何安史之乱却花费8年才最终平定呢?一...……更多
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反叛
...和唐朝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一.何为七国之乱,何为安史之乱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深夜。未央宫内,坐在皇位上的景帝刘启面色凝重,手捧竹简,对着台阶下长跪不起的大臣说道:“晁爱卿,此事绝无回旋余地吗?”...……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