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部学术生命之书
...提供了更多审视自己的学术研究可能性的观察。其三,对拉铁摩尔的学术解读。作为20世纪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欧文·拉铁摩尔(1900-1989)一生致力于在亚洲西部的行走和研究,其代表作《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等经典流...……更多
李硕新作《历史的游荡者》分享会在京举行
...的考古发现。” 李硕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书写汉学家拉铁摩尔在中国的行旅,以及二战之后美国学术界的种种偏颇。在李硕看来,拉铁摩尔之所以成为一代大师,很多方面都在于他能够脚踏实地地去亲身经历,用这种第一手...……更多
李硕新作《历史的游荡者》出版
...的古代,一个普通女性要为禁忌之爱付出怎样的代价?当拉铁摩尔在大漠中与晋商的驼队同吃同住,他发现了商行怎样的经营密码?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在同一时空又如何碰撞?李硕在这部饱含人性关怀的著作中一一解答这些疑...……更多
...族门阀的孝文帝,“门第焦虑”如何酿成悲剧?当汉学家拉铁摩尔与晋商的驼队同吃同住时,他如何发现了商队的经营密码?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同一时空又是如何碰撞的?《历史的游荡者》从史实出发,12段学术游荡,3000年...……更多
...民族主义者(例如明粉)洗,脑。1940年,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中将满州、蒙古、新疆、西藏等称为“亚洲内陆边疆”,简称“内亚”,而长城以南则称呼为“中国”,从此新清史诞生了。“新...……更多
李硕:这辈子不会再写非虚构作品了
...记中,李硕介绍了自己重病初愈之后的决定——他将放弃学术写作,和朋友去拍视频剧集。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近日举行的《历史的游荡者》新书分享会上,李硕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万圣书园创办人刘...……更多
叶君健:别传新声于异邦(中国经典作家在海外)
...次访问剑桥也会见了一些老朋友,包括“中国通”欧文·拉铁摩尔,作家普里斯特利一家,老朋友李约瑟、瓦尔特·亚伦等人。其中有一个退休多年的老人是特里克·韦金逊教授。当年,叶君健初入国王学院时,是韦金逊接待了他...……更多
...查,持续加大节日期间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魏鹏飞) ……更多
...11月28日电 首届西藏历史文化论坛暨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11月28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历史与美学:中国影视的文体革命”学术论坛日前在青岛举行
...《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文化研究》等提供学术支持的“历史与美学:中国影视的文体革命”学术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更多
...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史料数字化?本期学术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编 者 助力历史学繁荣发展把握数字技术对历史研究的赋能作用王 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更多
90岁史学家阎崇年分享学术人生:慎始善终
...心血写成《努尔哈赤传》,在清史研究领域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阎崇年。三联书店出版社供图对于学术研究中“专”与“博”的关系,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博”要建立在“专”的基础上,和“专”应该是交叉的。20世纪80...……更多
如何让张学良旧居“活”在当下?
...脉 留住城市记忆如何让张学良旧居“活”在当下?这场学术交流会“干货满满”!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文化发展的链条。10月21日,“张学良旧居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主题学术交流会在沈阳...……更多
【我与光明日报】我从《光明日报》走来
...一直订阅。《光明日报》以其知识密集性、理论前沿性、学术探索性为我打开了知识的一扇大门,为我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社会空间。在光明日报创刊75周年之际,我送上我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意...……更多
...国正从“新”出发。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日前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谈及关乎今年中国经济走向的新动能、新计划、新挑战。他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跨越中...……更多
...理研究质量。可通过加强平台建设,组织协调学风端正、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文化名家,统一标准,集体攻关,确保古籍整理研究质量。加大省社科基金和滇版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云南历史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省内的出版机...……更多
...,推动青年教师组成跨学科的联合研究学部制。青年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人才集中、学科凝聚与思辨活跃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部的氛围。在一些偏重理工科的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类青年教师总体数量少,而且学科之间存在...……更多
王潮生:中国古代《耕织图》研究的开拓者
...山文艺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6月推出的厚重学术著作,令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倾情拜读,就像茫茫沙漠行走之人,突遇一片绿洲,不由匍匐其中,忘我汲取久违的甘泉。在这里,我把先生的缅怀之情和读后感想...……更多
第四届工业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铜仁万山举行
7月27日,第四届工业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铜仁万山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矿山工业遗产保护 朱砂文化价值研讨”为主题,旨在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探讨工业遗产保护的策略与实践。万山汞矿遗址保存了较为...……更多
用高科技激活汉代生命艺术 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将启
...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文博界对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保护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国内外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团队通过超大型球幕、全息影像、裸眼3D和镜像空间等技术创造了如梦如幻的空间景观,让马...……更多
农业专家林间教学助力乡村振兴
...地修剪嫁接培训。这场特殊的教学,得益于“第一书记”李硕的牵线搭桥,进一步实现了整合多方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据了解,近年来,密云区溪翁庄镇石墙沟村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全村共有核桃树2万余棵,成为村民增收的...……更多
历史学家刘桂生逝世!曾求学广州师从陈寅恪,清华北大发讣告
...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他是改革开放后国际学术交流的先行者,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桂生。 求学广州师从陈寅恪讣告称,刘桂生1930年8月生于云南昆明,1949年初入岭南大学政治历史学系...……更多
文脉弦歌丨“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高校文科学报,也是我国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要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更多
4000余万字!齐文化大型文献工程《齐书》在淄重磅发布
...博市临淄区开幕。其间,由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为学术依托单位、齐鲁书社出版的大型齐文化著作集成《齐书》重磅发布。文化、城市、节日等多重要素的交织中,这一大型齐文化著作集成的一经发布,立刻吸引了各方的...……更多
首届“东亚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举行
...人民网-河北频道11月15日—16日,首届“东亚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举行。会议由河北大学、韩国书院学会主办,邀请国内外专家代表,围绕“东亚书院文化交流互鉴”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共有50位国内专家、24位外方...……更多
...为第一作者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国际学术舞台“奏出强音”,代表着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最高认可。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高侵袭性的肺癌,I-III期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约占小细胞肺癌的30%...……更多
西泠印社:回望百廿风华 薪火永续延绵
...过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又进一步提出“大印学”的学术概念,为西泠印社的学术发展指明了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多
...入挖掘阳明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阳明文化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阳明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构建通识教育与阳明文化相融合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开设阳明...……更多
...从山西大学获悉,今年是山西大学建校122周年,为了继承学术传统,展现新时代大学风貌,学校以学术校庆为主题,陆续举办系列学术活动。近百场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将邀请专家学者齐聚山西大学,聚焦科技前沿,探索科学真...……更多
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
...在对谈中,阎崇年先生就自己如何走上清史研究的道路,学术研究中专与博的关系,以及为人与治学等话题畅谈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这也是阎崇年先生首次在讲座中系统地回顾自己研究清史的历程。阎崇年先生从事清史研究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死刑犯毕丽梅,2005年处决后火化场“起死回生”,家属跪求饶过她
2005年4月1日,原本看似平常的一天,却在黑龙江方正县掀起了一场震撼全国的风波。那天,年仅22岁的毕丽梅,一个曾令无数男人心动的美丽女子
2025-05-19 18:57:00
我国无偿援助24年,对方却是白眼狼,停止援助后立刻倒戈针对我国
在中国进行长达24年的无偿援助后,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并未表示感激,反而在援助停止后转过头来对中国展开猛烈攻击,简直是个“白眼狼”
2025-05-19 18:59:00
第二个李佩霞!她中专毕业用6年4个月,从一名小教成长为副县长!
最近,官场中一桩桩大瓜接连爆出,实在让人眼花缭乱。刚刚平息没多久,又有了一颗“重磅炸弹”!这次的主角是来自贵州毕节市的唐瑜
2025-05-19 19:04:00
张郃不惧张飞敢单挑赵云,为什么遇到魏延就跑?其实原因很简单
《长坂坡上的战斗:张郃与魏延》在长坂坡,震耳欲聋的虎啸声撕裂了沉寂的天空。张郃指挥的魏军正在奋力追击刘备,然而就在半路
2025-05-19 19:07:00
十堰广电记者探访:房县这座民间博物馆里的“砖瓦故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房华 朱江)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近日,记者走进房县城关镇八里村的房县汉唐古砖石雕博物馆
2025-05-19 19:08:00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大家一定都听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那个情节可谓刻骨铭心。诸葛亮被刘备的深情所打动,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给人留下了永不忘怀的印象
2025-05-19 19:09:00
1988年男子借给朋友5万后,朋友就此失联,31年后从美国飞来还钱
有些人欠了钱却全然不在意,而债主却低声下气,尤其是多年的老友,牵涉到金钱往来时,往往使得原本的友谊变得复杂混乱,令人感到无比烦恼和气愤
2025-05-19 19:13:00
陈景润要和女友解除婚约,惊动中央前来劝说,由昆:我不会妨碍你
前言“由昆,你听我说,我们现在还不能结婚。”陈景润拨通了电话,47岁的他对着29岁的女友由昆说出了这番话。电话那头的由昆听到后感到极度难过
2025-05-19 19:15:00
邓文迪有多彪悍?手握150亿还不够,将俩女儿养成学霸送入好圈子
邓文迪,这位从平凡生活中走出来的女性,用她的独特手段和不凡经历,逐渐成为了众多名媛眼中的“传奇”人物。她不仅坐拥150亿的资产
2025-05-19 19:19:00
被判流放到底有多严重?看看古代这些“热门”流放地就能明白
“斩立决?” “流放。” “去哪?” “宁古塔。” “那不还是死吗?”在古代剧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流放宁古塔”这一句
2025-05-19 19:26:00
山东康养集团将接50万日本老人来华养老,策划人是日籍华人
在岁月的沙漏中,历史与现实的沙粒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卷。此时此刻,我站在这幅画卷的前沿,低头望去,回望过去,抬头展望未来
2025-05-19 19:30:00
当年全军有大小军马场五十余个,向部队提供各类军马一千余万匹
自从人类驯化了野马以来,马匹便成为了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之一。随着军队将马匹引入战场,军马则成为了士兵们最可靠的战友。 军马具有令人惊叹的能力
2025-05-19 19:33:00
有人说如果让子孙后代评价当下,会被认为是最愚蠢,最可耻的时代
不久前,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表达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他指出,如果让未来的后代来评判我们这个时代,他们很可能会称之为历史上最愚蠢
2025-05-19 19:34:00
屋檐上的文脉|漫步皇城相府,解码青砖上的明清文脉备忘录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 尚东霞)或许多数人听闻皇城相府,源于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传奇故事
2025-05-19 23:45:00
刘备想先灭吴后灭魏,曹操想先灭吴后灭蜀,为何他们都想打东吴?
三国时期被视为中国历史中的战争与权谋的巅峰。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刘备和曹操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两位人物,他们的目标竟然一致
2025-05-19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