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19 19: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大家一定都听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那个情节可谓刻骨铭心。诸葛亮被刘备的深情所打动,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给人留下了永不忘怀的印象。然而,除了那份令人动容的情感,我们是否也曾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件关乎蜀汉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竟是在白帝城,而不是蜀汉的都城成都呢?如果真是在成都,这场托孤可能就没有那么简单,蜀汉的命运恐怕也会早早改写。那么,为何刘备不选择在成都托孤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首先,刘备不选择在成都托孤,和他固有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他骨子里具有强烈的韧性和不服输的精神。刘备初出茅庐时,几乎一无所有,他和关羽、张飞三人从打拼到组建起自己的军队,经历了无数次胜利与失败,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无论是胜是败,刘备始终泰然处之,似乎从来不曾被任何失败打倒。就算败了,他依旧能够从容地重新站起来,振作起来。正是这种不甘心、不服输的精神,支撑着他一路走到了今天。虽然比起曹魏和东吴,蜀汉的基础显得尤为薄弱,但刘备依然凭着自己坚韧的性格,创造了蜀汉的辉煌。而当二弟关羽遭遇不测时,刘备依然选择了出征东吴,因为他知道,此时士气正旺,若能取得胜利,必定能够扭转乾坤。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然而,刘备的东吴之战并非一帆风顺。起初,蜀军连战连胜,东吴似乎完全被压制住了,甚至孙权也感到压力山大。但东吴毕竟不是没有底蕴的国家,他们同样拥有才俊,而陆逊便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站了出来。陆逊凭借着聪明的策略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在夷陵之战中成功击败了刘备,迫使刘备退回蜀地。而这场败仗,无疑给刘备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然而,刘备那种不服输的性格并未因此改变,他甚至在病重之际依旧毫不放弃地给陆逊写信,誓言重整旗鼓再战。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刘备的顽强不仅仅体现在言辞上,更体现在他不畏艰难的行动中。尽管他曾在心里暗自反思夷陵之战的失利,但他从未将责任归咎于外部的环境。刘备始终坚信,败仗仅仅是战略上的失误,自己依然能东山再起。然而,真正的挑战并不只是东吴,还有那些野心勃勃的群臣,正是这些潜在的威胁让刘备不能放心地把大计托付给成都。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刘备若选择在成都托孤,可能会引发巨大的政治动荡,这就是刘备选择在白帝城托孤的第二个原因。历史上许多君主在失败后回到都城,往往会迎来致命的打击。举个例子,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后败走,回到都城不久便被捕致死,这一悲剧无疑给刘备敲响了警钟。就像西楚霸王项羽,败局已定,他也选择了自刎,而非返回江东。这是因为他深知,败军之将不可能得到支持,最终只能选择死路一条。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对于刘备来说,回成都不仅会激化内部的矛盾,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试想,一旦刘备回到成都,失去了刘备的庇护,各种野心家和敌对势力会乘机发动叛乱,蜀汉可能会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苻坚失败后便因回到都城而遭遇叛乱,而项羽的死亡则是其败局的直接结果。刘备深知这一点,因此他选择在白帝城托孤。这里的隐秘与远离成都的地理优势使他能够在生死攸关之际保持相对的安全。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再者,刘备担心在成都托孤会引发不必要的内乱。蜀汉的三块重要区域——益州、荆州和东州,尽管表面上都被牢牢掌控,但在其中,依旧不乏对权力有野心的大臣和将领。刘备早就意识到,一旦自己去世,某些地方的豪杰可能会借机发动兵变,企图攫取大权。因此,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通过联姻或分配权力来稳住这些重要人物。尽管这种表面上的安抚措施并不完美,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权力真空的出现。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所以,刘备虽然在夷陵之战后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但他并没有立即返回成都,而是选择在白帝城待命,密切观察局势发展。毕竟,曹丕正在向孙权发动攻势,刘备若能在此时复出,定能乘机削弱东吴的力量,为蜀汉的未来谋得更多的机会。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然而,尽管刘备一心希望能够重新振作,天不遂人愿,刘备的病情迅速恶化,终于在白帝城留下了未竟的事业,去世前将托孤重任交给了诸葛亮。在刘备的背后,蜀汉的政治和军事局势早已陷入紧张,许多原本忠诚的将领和官员在东吴的战场上永远倒下,导致蜀汉中等层次的将才逐渐断层。最终,诸葛亮接过了这副重担,为了国家的存续,他不仅培养新的将才,还把许多老将员分担多个职责,尽最大努力维持蜀汉的运转。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虽然刘备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他的失败并不是蜀汉的终结,反而为后来的诸葛亮打下了重整旗鼓的基础。最终,蜀汉在诸葛亮的努力下勉力维持,虽然人才流失严重,但蜀汉的国家框架得以延续。诸葛亮的精明与努力,也让刘备的托孤成为蜀汉历史中不朽的篇章。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非在白帝城托孤
...角色,曾在夷陵战败后面临着一个关键抉择:为何非要在白帝城托孤?如果他选择回到成都,蜀汉的命运又将会如何?在历史的篇章中,有些抉择看似微不足道,却影响着整个时代的命运。刘备的这
2024-06-11 09:59:00
刘备为何没有回成都,而是留在白帝城?
...江而下”。刘备险些被擒,翻山越岭,才摆脱追兵,来到白帝城。自此,刘备再也没有离开白帝城一步,直到一年后他病死于此地。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何没有回到成都,而是留在白帝城呢?关于
2023-08-28 12:32:00
为啥刘备非常要白帝城托孤?为啥他不回成都
...夷陵战败后,并未回到蜀汉的都城成都,而是一直待在了白帝城,直到白帝城托孤去世,令许多人大感疑惑,为啥刘备非常要白帝城托孤?为啥他不回成都?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可以说是改变蜀汉命
2024-02-02 18:22:00
刘备夷陵战败后为何不回成都,执意去白帝城
...利心灰意冷,在战败后为何没有返回成都,而是执意退守白帝城呢?众所周知,刘备虽然不如曹操那样雄才大略能力非凡,但也算是一位贤明英雄之主。刘备的发迹实在非常不容易,生逢乱世既无背
2023-02-20 16:10:00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为何没被赶下台
...并没有因此被赶下台,反而继续当着蜀汉的皇帝,继续在白帝城遥遥控制蜀汉大局,令无数人感到好奇,为何刘备全军覆没,还能够如此潇洒的继续过好日子?事实上,刘备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还
2023-10-14 15:31:00
刘备兵败夷陵后留在白帝城不回成都,原因有四点
...也陷入了危险之中。从兵败到张武三年四月去世,刘备在白帝城逗留了十个月,再也没有回到他称霸的成都。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四点:1、白帝无舟不渡,羞于再次出兵西蜀当时,楚项羽决战垓下
2023-05-06 13:26:00
刘备白帝城之困:蜀汉存亡的关键抉择
...的长河中,有着一段关键时刻,刘备在兵败夷陵后选择在白帝城停留,而非返回成都。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他认为回成都可能导致蜀汉的灭亡?我们将深入战国乱世的历史背景,探讨刘备在面对战败后
2024-03-14 14:38:00
为什么夷陵之战后蜀汉便起不来了
...外,刘备的精神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之后刘备更是病逝白帝城。 这就出现了白帝城托孤的典故。从账面上来看,夷陵之战的损失就已经是蜀汉无法承受的了。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国力本身
2023-10-24 17:31:00
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君可自取”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武三年(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急召成都的丞相诸葛亮前来托孤。随后刘备嘱托诸葛亮,叫他好好辅佐皇太子刘禅;要是刘禅不才,他可自取。那刘备所说的“君可自取”到底是什
2024-06-01 21: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