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孔子与老子究竟谁的主张更适合治理国家
孔子与老子,并为中国春秋时期之哲学家,孔子为儒家之集大成者,而老子则为道家学之开山鼻祖。二者对于当时“礼崩乐坏”,混乱不堪的社会,都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孔子的药方,不外乎四字,“克己复礼”。虽然孔子在...……更多
老子:道家哲学的创始人,与孔子并肩的伟大思想家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博闻强识,据传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向老子问好并请教问题。老子晚年时期在函谷关乘坐青牛向西去,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更多
混乱的东周有孔子、老子、孟子,安定的西周为何一个“子”都没有
...乱的时代,才造就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出现了像老子、孔子、庄子、荀子、墨子等伟大思想家,也出现了各类思想流派。 “子”是一种敬称,“家”代表某某学派。例如孔子创建了儒家,孙子创建了兵家。有意思的是,对中...……更多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等等。要说哪两个人的相遇最具划时代的意义,那必然是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历史上圣人,几千年来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说这两位圣人曾经有过三次会面,三次会面中二人的对话给后人留下了极...……更多
...秦七子”。其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当仁不让领衔,且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在七子之中占据三席,显然儒家堪称最具影响力的学派。那么,这七子都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主张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先秦...……更多
春秋时期的宗教观念变革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于一切之上。人神关系的颠倒,是春秋时期的一大进步。孔子咒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说明孔子是反对人殉、人祭的,实际上孔子就是把人的地位摆在了神之上,这也反映了奴隶制的崩溃。随着对宗教性的天和神信仰的...……更多
孔子与老子同处春秋末期,这是一个动荡与变革的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旧的政治格局、社会制度、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裂变。面对纷繁与变迁的现实,作...……更多
历史上这几位很牛逼的凡人,帝王见了也甘愿主动下跪祭拜
...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不仅百姓会祭拜他,连皇帝见了关羽像都会下跪行礼。各朝皇帝更是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又被台湾信徒称...……更多
...另一方面学者对此似缺少关注。惜其常弃而不论,本文就孔子与老子的消费观试作阐述,以期拾遗补缺。同时,用比较的方式进行研究,以揭示儒道消费观的异同。 一 中国传统消费思想以儒家的等级消费观为主流,孔子是其代...……更多
中国古代服装的起源以及文化,孔子与老子的穿衣文化有什么不同?
...竟有着怎样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的两位圣贤老子和孔子对中国人的穿衣文化又注入了怎样挥之不去的哲学理念?“衣裳”这个词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实非常不简单,因为咱们的服装文明就是从这个词开始的。这个词有两...……更多
东方三大圣人:孔子、慧能、老子的影响力与智慧
...在大英图书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都来自中国,孔子依然在榜上。首先来看看第三位,他便是六祖惠能大师,代表的是中国佛教。他是中国禅宗的杰出大师,24岁因为金刚经开悟,因此辞别母亲去了湖北黄梅,打算谒见...……更多
孔子三见老子,看看老子三次如何回答
道,渊深似海,高耸如山。0 1第一次会面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两人...……更多
孔子与老子的智慧碰撞
自从孔子认为鲁国三桓、季氏家仆、费地人民都以下犯上是因为周礼不再被尊崇,孔子以为恢复周礼是必要的,于是刻苦钻研周礼。孔子除了参加活动和实践中学习,还向有学问的人请教,于是就有了两大圣人的历史性会面。1....……更多
老子、孔子、佛陀、苏格拉底等思想家为何大致诞生在同一时期
...期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如:孔子、庄子、老子、孟子、墨子等诸多思想家。印度文明诞生了佛陀(孔子比释迦摩尼大14岁);希腊文明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杰;2、从地理经纬度轴线...……更多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这种生命安全随时面临着威胁的时代,像老子、庄子和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们,都对生死这个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1、孔子其中孔子认为,与其去担心死后如何,不如专注眼下,尽心尽力过好自己当前的日子。《论...……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逆天人物,不仅聪明还很长寿
...职位,让老子学识非常渊博。公元前535年的时候,17岁的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公元前485年,老子西去。在函谷关的时候住了几天,留下了一千多字的著作,就是著名的《老子》,也被称为道德经。这本书是印刷仅次于《圣经》的...……更多
孔子政治仕途的开启
...色面前保持不动如山的品质是十分艰难的,就连儒家圣人孔子曾经都说过:一个人对于美色的追求就像吃饭一样的正常,若是真的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我们又怎么好去指责这些贪恋美色的人呢?然而一个人若是陷入到美色之中...……更多
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学者,学问不在孔子老子之下
...上有名的文学家的时候,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应该都是孔子,老子,庄子等人,他们的著作甚至至今都还被无数人信奉,但其实除了他们之外,历史上还有一位有名气的学者。他的成就完全不在孔子老子之下,可却是史上最无...……更多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争鸣的这样一个特定的大背景下,早期儒学渐渐产生,而孔子,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在春秋时期,面对乱世,孔子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期望建立起一个礼乐文明的社...……更多
竟然有人说孔子道貌岸然,这是怎么回事呢?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更多
先秦七子的影响有多大
先秦七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七位子,其中都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七个人。这七个人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但是后世的法家、墨家都断了传承。唯独儒、道两家依旧坚挺。孔子孔子是鲁国人,曾周游...……更多
孔子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困境
孔子所在的时代是春秋末期。春秋末期,西周初年通过分封获得土地的大量贵族领主,遭遇困境:诸侯间的征伐,盟主的崛起,很多小国被灭,政治上高贵的士人等无处安身;另一方面,发财的商人通过土地买卖成为新兴的地...……更多
著名思想家老子姓李,为何称为老子?
...了吧。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老子其实是老莱子,是一个和孔子同时期的楚国人。当然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老子由于姓李叫李子,很显然对老人家不够尊重。这个说法不是老子说的,是老子说的,我的这个理论乍听上去仿佛还真...……更多
东汉晚期去世的孩童,其墓志为何在曹魏墓中被发现
...画像石,东汉,高63厘米,宽77.3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孔子见老子”属于较常见的历史题材,已发现的该主题画像石总数超过30幅,主要出土于山东、江苏、陕西三省,其中又以山东居多,囊括古今历史典故的武梁祠画像石也...……更多
喝茶时茶壶怎么放?这个小细节暴露了你懂不懂礼
...味着不吉祥和不礼貌,是对人的不尊重。这种说法源于“孔子拜师”,孔子拜师老子,给老子敬茶行拜师礼,老子接茶后,孔子将茶壶放在搁几上,但是,壶嘴正冲老子。老子一看就不高兴了,于是老子将茶扔掉,闭门不见。原...……更多
成为圣人有多难?千年来只有5个半圣人
...,他从春秋以来一直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就连孔子都很崇敬他。第三位便是孔子了,前头的周公是儒家奠基人,孔子便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出于儒家在中国数千年中的地位,其思想还对世界又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名声...……更多
2022-12-22 12:39圣人,千年,只有
西方哲人都怎么看孔子
关于孔子学说的是是非非,自近代以来国人就争论不休,却也一直没能争出一个服众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妨看看外国人是怎么看孔子的,通过他们的说法,我们或许能发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总体来...……更多
史上最讽刺的历史事件,孔子没有光顾过的国家,竟成为最后的赢家
网上有网友这样说: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唯独没去过秦国,可在战国末期,秦国却成为了最后的赢家,简直就是大型的打脸现场。其实这种观点小编并不认同,首先孔子的周游列国并不是刻意的绕开秦国,孔子的儒家思想并不...……更多
孔子的“以德报怨”后边还有一句话,这才是精髓
...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以德报怨”这四个字,老子讲过,孔子也讲过。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以德报怨”就是“你对不起我,我不恨你,不报复你,反而对你好,乃至把你感化了。”“以德报怨”四个字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也...……更多
除了春秋战国,另一个文化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新的时期。那么春秋战国中国都出现了哪些文化名人呢?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后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