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1 21: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们商量后,决心一人出点钱,好好厚葬自己的老师。

庄子制止了他们:别别别,我以天地做棺椁,日月做连璧,星辰做珠玉,万物当作我的殉葬品,给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珍贵丰厚吗?何必要再破费钱财去添置其它的殉葬品!

弟子们回答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之类的东西啄食先生。

庄子:在天上被乌鸦、老鹰啄食,在地下被蚂蚁吃,你们从乌鸦老鹰嘴里抢食,然后交给蚂蚁们,这是何其偏心啊。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原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杂篇·列御寇》

评析:庄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相互争霸,百姓的生活始终处于动乱之中。

这种生命安全随时面临着威胁的时代,像老子、庄子和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们,都对生死这个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1、孔子

其中孔子认为,与其去担心死后如何,不如专注眼下,尽心尽力过好自己当前的日子。

《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2、老子

老子认为,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阶段,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长生,却因为自己不爱惜身体,导致短命的人又占十分之三。

《道德经·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3、庄子

庄子的生死观与孔子、老子相比,又有所不同,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庄子·外篇·至乐》: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在庄子心中,一开始世间并没有生命和死亡的概念,只是后来,天地间产生了气,气又演变成了形骸、生命和死亡。

这种生命的演变关系,就如同春秋冬夏四时的运行规律一样,是由一种生命形态到另一种生命形态的转换关系。

所以,庄子的生死观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开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子:道家哲学的创始人,与孔子并肩的伟大思想家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博闻强识,据传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向老子问好并请教问题。老子晚年时期在函谷关乘坐青牛向西去,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
2023-10-29 22:24:00
先秦七子的影响有多大
先秦七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七位子,其中都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七个人。这七个人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但是后世的法家、墨家都断了传承。唯独儒、道两家依旧坚挺。孔子
2024-06-16 21:04:00
春秋战国时期的逆天人物,不仅聪明还很长寿
...职位,让老子学识非常渊博。公元前535年的时候,17岁的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公元前485年,老子西去。在函谷关的时候住了几天,留下了一千多字的著作,就是著名的《老子》,也被称为
2023-04-18 10:05:00
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孟子与庄子的思想传承
...流派让人们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既有“圣人”孔子周游列国之后,返乡教书育人开设杏坛,传道“儒家学说”;又有“太上老君”之称的老子留下5000字箴言的《道德经》被后人发扬
2023-10-23 14:52:00
...秦七子”。其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当仁不让领衔,且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在七子之中占据三席,显然儒家堪称最具影响力的学派。那么,这七子都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主
2023-11-10 20:29:00
中国古代服装的起源以及文化,孔子与老子的穿衣文化有什么不同?
...竟有着怎样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的两位圣贤老子和孔子对中国人的穿衣文化又注入了怎样挥之不去的哲学理念?“衣裳”这个词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实非常不简单,因为咱们的服装文明就是
2023-04-29 10:54:00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争鸣的这样一个特定的大背景下,早期儒学渐渐产生,而孔子,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在春秋时期,面对乱世,孔子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
2024-02-11 06:12:00
...吻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亦有调侃,亦有嘲讽,一如他对孔子。所以说庄子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出世之学,虽然他的学说较老子少了一大部分,但对后世的影响才真正大,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
2023-08-23 14:21:00
...治矣。 5、文子:老子的弟子,与卜商子夏同时,而少于孔子,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现存作品《文子》十二篇,曾被认为是汉以后的伪书,但1973年河北定县40多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
2024-06-28 13: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