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孔子周游列国之后,无国用其道,于是回到鲁国,专门教授子弟,传统道统,整理文献。《史记》记载“孔子归鲁,然鲁终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乃叙《书》、传《礼记》、删《诗》、正《乐》、序《易》《彖》《系》《...……更多
...帝”(《尚书·周书·多士》)等形成了较鲜明的对照。孔子则在积极吸收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吸取时代思潮,凭着个性独特的体验,把“人”从春秋以前仅仅是在“天”的法则范围内行事的消极适应者的地...……更多
孔子便有《书》可读,有《春秋》可删
因为西周以来,有职业官史的存在,因此孔子便有《书》可读西周有职业史官,“史”的职能已经具备。周人烁金为鼎,铸鼎纪事。从金文的内容来看,凡大事、大功、王命,往往做一吉金为铭,刻辞以扬王法成命,以显赫王...……更多
孔子归来 | 古今交融,文化遗产与时代同行
文/杨义堂 孔媛媛图/张清直 孙逢辉孔子博物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牢牢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针和“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突出孔子思想与儒家文化特色,扎实开展文物的保护、研究与利用,深入挖掘和阐发孔子...……更多
看服章之美 赏礼乐华章
文|卞文志礼乐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为孔子一生所坚守。在孔子故乡曲阜,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极具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3月份,“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文物特展”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共展出礼乐服饰文物近百件。参展...……更多
甘家口街道组织开展“甘美‘悦’读 共沐书香”全民阅读系列——国学讲座诗经吟诵活动
...民阅读系列——国学讲座诗经吟诵活动。街道邀请了四海孔子书院的于敏老师莅临讲课。于敏,吟诵骨干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中国扬琴学会会员,高级研学导师。热爱传统文化,运用所习专业于传统文化教学中,致力于...……更多
儒、兵、法、史四家合体会创造怎样的惊世之才?我觉得他比孙子牛
...高的地位。这位大师就是卜商,字子夏,天下硕果仅存的孔子高徒、儒家的元老级人物、法家的创始人、被中国历史所遗忘的思想大家、名言“学而优则仕”的创始人。据说《诗经》《春秋》《尚书》都是由子夏传承下来的(《...……更多
...士礼》,晋代始称《仪礼》。旧说《仪礼》为周公制作或孔子订定,近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一部分礼制的汇编,成书应在战国初期至中叶。先秦、西汉所谓“五经”之《礼》皆指《仪礼》。《仪礼》分《士冠礼》、《士昏礼》等...……更多
作者 周宛蓉曲阜,是孔子故里,也是是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有“东方圣城”的美称。这里是诸皇之地,炎黄两帝、神农氏及虞舜都有在曲阜的活动记载,少昊陵在今天是特色景点之一。这里是礼乐之都,自周公始制礼作乐,...……更多
真实历史中,秦始皇到底有没有焚书坑儒?
...分封制,以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作为孔子的家乡人,他非常希望秦始皇能够以仁爱治国。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向丞相李斯询问意见。李斯表达了强烈的反对,认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制度也应该随之而变...……更多
孔子有可能接触并认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字体吗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公元前551年—前479年),距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与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时期已有数百年之遥。尽管时间跨度较大,但孔子确实有可能接触并认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字体。首先...……更多
《典籍里的中国2》奉上春节“文化大餐” 正月初三开启“中国式
...和数次收集整理,《诗》被记录和传承了下来。春秋时期,孔子从上古流传的三千余篇诗中,整理出三百零五篇作品传于弟子,其中,《风》一百六十篇,《雅》一百零五篇,《颂》四十篇。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思想史...……更多
...说,六经作为史料之前也首先必须经受一番批判,并且,孔子与六经的关系也被否定,顾颉刚从文献记载上一一推论说:“六经自是周代通行的几部书,《论语》上见不到一句删述的话,到孟子,才说他作《春秋》;到《史记》...……更多
...、忘情陶醉,渡尽劫波、破茧而出。《论语·学而》中,孔子对学生子贡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初读,只看字面之意,“赐也“指的是子贡,不觉之深意。再读同感。忽一日,再教学此篇,与生...……更多
...网曼谷12月16日电 (记者孙广勇)12月15日,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第一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方院长罗明、老方院长李建民出席,孔院中老方教师以及中文师范专业180余名师生到场参加本次活动。罗明院长在致辞中...……更多
2023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开幕式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行_中国山东网_济宁
...促进中外青年学生交流互鉴,9月19日,2023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开幕式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国内24所高校的46位带队老师以及36个国家的182名中外青年学生齐聚济宁,开启儒家文化之旅,一同走进孔子故里,追寻圣...……更多
...杭州孔庙碑林正式开启诗书礼乐绘就市井里的“人文气”孔子曾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庙书市金秋季启动仪式以“诗书礼乐”,共同绘就市井烟火里的“人文气”。开场以师承浙派古琴名家陈成渤先生的四位乐...……更多
千年弦歌绕陈州
...经·陈风》中人们在这里吟唱“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孔子在这里开馆收徒,讲学四年……千古如一的君子风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淮阳人。 一 在淮阳古城西南的南坛湖边,有一座为纪念孔子“陈蔡绝粮”而修建的弦歌...……更多
...》中的一对组合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理论被反复论及。孔子在《论语》中对“学”“思”概念及其关系作了系统的阐释,揭示了孔门文化观与伦理道德思想。“学”“思”的概念不同于当代的认知,“学”包含对传统礼教的仿...……更多
海南媒体行|媒体代表称赞文昌孔庙里的“小学堂”有“大智慧”
...受文昌椰乡悠久的历史文化。最让他们兴趣盎然的是文昌孔子学堂。文昌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历经台风多次摧毁,部分房屋进行了修缮,而今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海南第一...……更多
文化“两创”看齐鲁|网络名人走进孔庙孔府,在文化“两创”中感受儒家智慧
...受跨越千年的儒家文化魅力。孔府、孔庙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在万仞宫墙前,大家一边认真听讲解一边用镜头记录下...……更多
崔护科举名落孙山,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动读者的神经,让整首诗显得妖而不艳,媚而不俗,达到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境界。那么,这个“文学密码”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诗中暗含的“桃夭”意象。《诗经·周南·桃夭》是一首爱情诗,原文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更多
孔子晚年的哪3句话对后人影响极大
孔子作为儒学的开创者,他的儒家思想指导了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在中国人乃至华人世界里他的地位相当崇高,因此有着“孔圣人”之称。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和弟子的言行整理下来,也就是现在...……更多
孔子上山想服山大王从良,为何说不过对方
时间回溯到2000多年前,一天闻名天下的儒家宗师孔子,带着弟子颜回和子贡,风尘仆仆地赶往泰山脚下。颜回和子贡面带忧色,因为这趟行程实在是有点危险。这次孔子要见的人是一位像山大王一样的江湖英雄,他带着9000多弟...……更多
《孝经》的文化地位:从西汉到唐宋的崛起与影响
...及到了“孝经”,甚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还有“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一段话,但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却没有关于《孝经》何时成书的记载,由于《史记》多有后人添加文字,再加之司马迁时代...……更多
...化的主干,绵延2000多年而不绝。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游学经历以及思想学说的形成,都与齐国、齐文化密切相关。孔子35岁时就来到了齐国,在齐国传承的大舜时期的《韶》乐,孔子听得如痴如醉,...……更多
孔子的“三不过”是什么意思?
...”,其中就与一位历史上的伟人息息相关。这位伟人便是孔子,他的一生留下了深厚的文化遗产,影响了无数后人。孔子,这位儒家学派的鼻祖,用他的教诲引导了一个时代,使人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仁义礼智信。他的教学风格...……更多
孔子归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打造干部政德教育的“曲阜样板”
...“孔氏后裔”这一独特资源开展访谈式教学,打造《千年孔子》《诗礼君子》《观欹论道》等礼乐教学剧目,开展篆刻、拓片等体验式教学课程……依托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教学形式,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在教学...……更多
再添优质公立学校、由孔子学校办学,济宁高新区实验学校成功移交
...。活动现场,进行了“金钥匙”交接仪式。学校将由济宁孔子学校提供管理团队及师资力量进行办学,集聚最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最优质的师资力量,打造成又一高品质名校。活动最后,与会领导共同上台剪彩,交接仪式圆满结束...……更多
儒家创始人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孔子做出过哪些贡献?
孔子不仅仅在中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还具有非凡的世界级影响力。单从孔子的影响力上,足见孔子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的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首先,孔子绝对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虽然出身士族家庭,但是其父叔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静音护考,高考加油!祝全国所有考生,前路皆坦途,金榜有题名!
2024年高考倒计时1天!相信那些你认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少年且踏浪,乘梦越山海,看长路,定不负!愿你们所求皆所愿,前路皆坦途
2024-06-06 19:49:00
为何史书没有兵马俑的任何记载
在中国考古界,兵马俑的发现,那就相当于一枚重磅炮弹。放眼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出土文物能够与兵马俑媲美的,因此,它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024-06-06 19:53:00
聊聊春秋以后的战国时代
春秋以后,又二百五十七年,天下才归于统一。就是从前四七八年起,到前二二二年止,称为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的形势,便是春秋时代号称大国的晋
2024-06-06 19:53:00
从晋文公的屡次结婚,看春秋战国的婚姻
说到我国先秦历史,就不得不提晋文公重耳,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外流亡19年,回国后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此人的婚姻情况也同样精彩
2024-06-06 19:58:00
聊聊中国古代的理财达人-范蠡
(商圣范蠡/图片源自网络)散去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收获的却是人们的赞许与贤德口碑有两个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第一个是东施效颦
2024-06-06 19:58:00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我们认识了荆轲,了解了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义士、豪杰,可以说荆轲刺秦这件事成就了荆轲的千古之名
2024-06-06 19:59:00
白起都忌惮的战国名将是谁,可惜死的太早
秦国作为战国七雄当中的赢家,它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是屈指可数的。如果说凭借这样便能让其它国家屈服的话,拿还真是不可能的
2024-06-06 20:00:00
楚国前期的国君有多艰苦奋斗,后期的国君就有多昏庸
楚国,东周是著名的诸侯国。在春秋和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机会一直是最大的,实力也一直很强盛。秦灭六国的时候,有人说楚国最冤
2024-06-06 20:01:00
为何说楚国灭亡,不是楚王无能,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将历史的目光放到战国末期的平舆,秦国和楚国各几十万大军阵列于此,展开了一场关乎楚国生存还是毁灭的决战。相持许久的楚军因战线过长
2024-06-06 20:03:00
聊聊春秋末期大乱斗
古语有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秦楚两国是一对不共戴天的死敌。但在春秋中晚期,秦楚之间的和睦关系远远超过古代闻名遐迩的“秦晋之好”
2024-06-06 20:06:00
《山河月明》中恩爱的秦王夫妇,历史上却是悲剧
前言《山河月明》中秦王妃一边当着朱元璋的儿媳妇,一边还给远在漠北的哥哥王保保送情报,不知道后续被发现会怎么样。另外剧中秦王夫妇感情颇深
2024-06-06 20:10:00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提起宋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宋襄公。宋襄公和敌人讲仁义,楚国人让其让出渡口好列阵,宋襄公居然真照办,结果楚兵渡河以后立即把宋军打得大败
2024-06-06 20:25:00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是毛泽东同志写给著名女作家丁玲的赞美诗
2024-06-06 20:27:00
聊聊秦灭六国之战及其启示
西周灭商,实行封建体制,分封宗室子弟、异姓功臣、圣贤后裔等为诸侯王,建立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近三百年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
2024-06-06 20:28:00
楚打宋国,晋国:不准投降,我会救你,但鞭长莫及
晋楚争霸晋楚争霸春秋战国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就是春秋是晋楚争霸,战国是五国联合起来阻止秦国统一,齐国辅佐秦国完成统一
2024-06-06 2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