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笔尖上的济宁|在夫子故里找心之归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0 11:1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作者 周宛蓉

曲阜,是孔子故里,也是是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有“东方圣城”的美称。这里是诸皇之地,炎黄两帝、神农氏及虞舜都有在曲阜的活动记载,少昊陵在今天是特色景点之一。这里是礼乐之都,自周公始制礼作乐,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继承“重仁尚礼”的传统。这里是文化之源,曲阜文明可以追溯上古时代,孕育出了儒家文化、水浒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入今天的曲阜,感受曲阜的勃勃生机。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走入孔子博物馆,入口处便是由亚克力书墙展示的巨形孔子像,借助灯光的变化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高达三层楼的著作,凝结着儒家学者的思想。从春秋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走入,看孔子生活的时代,追溯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源流。从孔子的生平经历到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从儒学的继承创新到留存古籍展示,看孔子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刻影响,闪烁着银光的“论语汉字球”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开放。最后是“诗礼传家”,诗礼堂还有诗经系列的文化表演,展示千年之音,诠释儒风雅韵。出口处还有传统点心。漫步其间,总能看到或大或小的旅行团及研学队伍。我更感兴趣的是担当导游职责的志愿者,通过偶尔流露的原汁原味的济宁话,有时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当地人,哪些是外地人。红马甲的队伍中有中年,有青年,还有小学生,尽管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但是由儒家文化引起的文化自豪感相同,传播儒家文化的民族自信心相同。

“滴,老兵您好。”

从孔子博物馆出来,可以搭乘公交车去这座城最具活力的所在之一——体育公园。乘公交在我看来是最快感受一座城市的不二之选,周末的公交车上稍显拥挤,不时有电话声音响起,但不至于感到吵闹,正相反,这一通来电引出了那地道的济宁方言,为普通的公交车增添了济宁特色的人情味。

这座城,有风度,更有温度。公交车上看到了沂河的旖旎风光,皆知济宁“孔孟故里”,不知济宁还是“运河之都”,是当之无愧的北方水乡,单从沂河便可感受“儒润九州”,字字不假。刷卡机接连响起了对老兵的问候,“老兵”这个词包含了特别的厚重与朴实,心中敬意油然而生,对那位老人,也对孕育了如此多勇敢的人的土地。每当有老人上车,不等刷卡,便会有学生模样的人起身让座。有意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上车后坚决不坐,直说自己还能站,他就这样站在了上车口处,依旧像一棵白杨。等到下一站,那位老人上车时便看出不易,两层台阶,需要一个借力才能颤颤巍巍地上来。巧合的是,他们是战友。

“哈哈,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哇。”早上车的老兵把老人扶到最近的空位子上,后来的老人没等坐稳就忍不住打趣,全车人不觉一笑。

“是啊,老班长。”

“唉呀,膝盖不行了,一天八千步都走不了了……”

“咱团副老大哥实在硬朗,我也不如哇……”

“得好好锻炼,不服老可不行……”

老兵们一言接一言,谈之前的光辉岁月,谈现在的养生保健,这样的场景,才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生动写照,也是这座城市蒸蒸日盛的底气所在。

到了体育公园,看天上的风筝你追我赶,地上的人儿上蹿下跳,周围还有描画石膏像和套圈等游戏,在欢闹声中进行静态的角逐。蹦蹦跳跳的孩子构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如果累了,可以来点夹饼,或者是曲阜特色菜煎饼,在曲阜吃,起源于元朝的甏肉干饭当然不能错过。天还没有完全黑,体育公园的灯早早亮起,小吃街芳香四溢,广场舞音乐已经响起,碰碰车等夜晚场项目开始歌唱。

顺着体育公园向南,便进入了著名的三孔景区。从万仞宫墙进入孔庙,抬头看便是“金声玉振”,勾心斗角,雕梁画栋,移步换景,刚过“奎文阁”,便看见“诗礼堂”,仰望着“杏坛”,就来到了主殿“大成殿”。层层红漆体现了人们对儒学的敬意。从孔庙出去步行至孔府,孔府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称。从孔府出来,看道路上马车驶过,这是曲阜特色的交通工具,乘坐马车可以去体验一次正宗的孔府宴。马车大多在鼓楼南街,令人惊奇的是,这也是曲阜最大的商业街之一,五马祠更是当地大学生的周末常聚地之一。街上车辆往来基本不受影响,马车在汽车的奔驰声中缓缓走过,相比其他地方对商业街的高效利用,这里选择尽可能保护古香古色,别有一番厚重与朴实。商业街的店铺也与这座城市的建筑统一风格,没有高楼大厦,却采用“亭”的元素修饰屋顶,五马祠街直接用石砖铺路,与老城墙相呼应,曲阜人在传统与现代间追求和谐。

“至今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从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儒家的诗书礼仪文化历经千年传承已浸润到曲阜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的曲阜,世风醇厚,开放包容。这座千年文化古城正在东方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乘兴而来,也乘兴而归。每一次回眸,都有时空交错的恍然。在闪烁的霓虹灯中结束这趟旅行,金黄色的“孔府家酒”诉说着往日的传奇,也照耀着未来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作者 张琦从古至今,三孔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三孔——曲阜、南孔、北孔,分别代表着孔子的出生地、教书地和葬地,成为全国人民前来朝圣的重要景点。 曲阜的三孔始建于公元前47
2024-05-10 11:18:00
作者 王雯说起济宁,我会第一时间想到“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济宁,可以说是运河之上的一座文化古城,更是鲁国故都,我在这里,与历史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第一站我来到了曲阜孔
2024-05-06 15:10:00
今日开幕:国家话剧院携手济宁曲阜,以好剧美景诚邀全国宾朋
...、新城市”为主题,于8月13日至8月27日走进孔子故里山东济宁,共同探寻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以立足中华文明传承,凝聚中国文艺力量,集结青年戏剧人才,搭建国
2023-08-13 15:22:00
...的旅行,去我向往已久的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济宁。一闪,济宁曲阜三孔景区,孔子的故乡。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孔庙是用来祭祀孔子,表彰儒学的庙宇,其建筑规模之大,气魄之
2024-05-10 11:18:00
...被称为“东方圣地”的城市——曲阜。所以今天我来到了济宁曲阜市,来到这个圣地,想要从中窥得几分圣人的风采,感知文化的气息。下了车,我来到了此次追寻之旅的目的地——孔庙。孔庙又称
2024-05-06 16:49:00
作者 王冬霞夏意正起,总要趁这诗酒年华奔赴济宁,在古城古韵的时光里,追寻圣人思想,品三步一景,寻先师足迹。抵达济宁最应先去的当然是孔庙,进入孔庙定要先入大成殿,殿里神龛内孔子像头
2024-05-07 16:14:00
大众网见习记者 邵瑞斯 济宁报道8月13日至8月27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圣境
2023-08-22 02:37:00
农发行曲阜市支行:融儒而歌 铺展文化“两创”新画卷
...山圣境观光旅游的游客,以靓丽面貌彰显孔子故里、文化济宁的无尽韵味。“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我们将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助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
2023-03-18 09:59:00
作者 袁振朋“人间四月芳菲尽,孟府流苏花已开”,与济宁的初次遇见是在孟子故居邹城孟庙孟府。孟庙的南大门是棂星门,踏进棂星门后便看见左右两侧有两个牌楼“继往圣,开来学”,意思大致是
2024-05-06 15: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