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和分封制有什么关系?
分封制是对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完善和君权的强化,实际上从其本质上来说,分封制是对利益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措施。世袭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奠定了君主的权力地位和特权,国家的最高权力仅限在君主的嫡系或庶出之间交接,...……更多
古代皇位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庶长子”为何不行
...这种方式维护着贵族统治秩序。与宗法制对应而来的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不难理解,就是家族财产都由长子继承,也就是所谓的嫡系,嫡系还有一个重要限制,就是正室妻子所生的孩子,侧室后代被称为“庶子”,...……更多
清朝皇位争夺战:嫡长子继承制的终结与弘皙的野心
...理了一起谋逆事件,而这一事件,可以视为中国历史上,嫡长子继承制的最后一次反弹。这一切,还得从清朝的皇位继承情况说起。1、胡人继承问题在中国古代史上,胡人王朝几乎无一例外都存在一个继承人争议问题。这一点...……更多
浅析唐代“嫡庶”之别
...,得民心得天下。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压力之下,嫡长子和庶生子都能被统治者收到旗下。并且,当时统治阶层属于关陇军事的贵族集团,这个贵族集团并没有沿袭北朝一些弊端。 统治者当时对于人才的选择是:“人以才...……更多
西汉皇帝深受嫡长子继承制度束缚,“欲废皇太子而不能”
...是古代皇权能够稳定继承的重要约束,自商周时期产生的嫡长子继承制,该制度所具有的稳定能力,能够很好地稳定皇权的传递,减少皇子之间争夺权力的事件发生,是故为西汉所沿用。但是自从这一制度实行以来,“立嫡”还...……更多
袁世凯的母亲死后为何都不能入祖坟
...位高权重,谁料他母亲去世时,却因为只是个妾室,袁家嫡长子袁世敦便以妾室不能入祖坟正穴、不能与其父同葬一穴为由,只允许袁世凯将其母安葬在陵园的边缘,哪怕袁世凯再三说好话,袁世敦也没有允许。最后,万不得已...……更多
明朝的封爵制度:宗室、功臣与外戚的福利与权力分配
...了被立为皇储的皇子外,其余皇子,一律分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又可以承袭爵位。其余庶子,则被封为郡王。 等到郡王以后,除了嫡长子继续承袭爵位以外。其余几个儿子的后代,爵位都会依次降低。降低顺序以镇国将军、...……更多
蒙古帝国分裂之源:传统继承方式与权力争夺
...。好在即位之前,窝阔台就在铁木真的干预下,将托雷系嫡长子寄养在膝下,这里虽然是出于长子随军从征的传统,但寄养模式也不排除是权利的游戏,在托雷去世以后,蒙哥还继承了其部分封地和军队,这样的危机化解也着实...……更多
古代希腊与中国周朝继承制的比较研究
...中所有的子嗣进行共同继承。当然,毫无争议的一点是,嫡长子会集成到更多的遗产。2、中国周朝的继承制度与古希腊文明处于相对应时期的周朝,各种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并且已经形成了分封制、宗法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主...……更多
元朝不到百年就灭亡:皇位争夺与内乱频发
...持,夺得了汗王的宝座。忽必烈意欲效法汉人王朝,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皇权。作为异族统治者,他需要树立权威,稳定统治。然而作为成吉思汗直系血脉,他的地位并不稳固。忽必烈的夺嫡无疑在蒙古贵族心中留下了隐患...……更多
聊聊古代希腊与中国周朝的继承制
...中所有的子嗣进行共同继承。当然,毫无争议的一点是,嫡长子会集成到更多的遗产。2、中国周朝的继承制度与古希腊文明处于相对应时期的周朝,各种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并且已经形成了分封制、宗法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主...……更多
为何古人非要立嫡长子不立贤明的儿子
...继位皇帝在6位以上的朝代中,其中154个皇帝有63个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标准上位的,有91位皇帝是属于非嫡长子继位的。这说明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嫡长子继承制长期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视为选拔继承人的核心标准之一。...……更多
废太子之难:制度、势力与皇帝的智慧,从历史角度看皇权与继承
...没有办法废掉刘盈的。因为汉朝时期设定太子的规则是“嫡长子制”。刘邦知道刘盈并不是合适的人选,但是如果他要废掉刘盈必须直接废掉“嫡长子制”这个制度。由此而见,其实太子的废除并不是皇帝想做就能做的,王权也...……更多
揭秘古代爵位继承制度:嫡长子优先,皇帝权力至上
...具体情况而定。(一)古代多数王朝所遵循的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一个家庭所生的儿女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嫡出”,另一类则是“庶出”。古代贵族多是三妻四妾,顾名思义,嫡出就是正妻所生的子女,而庶出则是妾氏所...……更多
为什么古代坚持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到皇帝继承制度上。因为周朝制定了嫡长子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立嫡立长不立贤(文献1)。在古代,皇帝昏庸还是贤明对王朝来说很重要,选一个傻子当皇帝那么王朝势必走向没落甚至灭亡,选一个明主当皇...……更多
赵襄子:颠覆传统,以贤明定国策
...,几乎变成了当时的社会主流,随着后续的社会发展,“嫡长子继承制度”逐渐变成了后续王位继承的主要形式。但从具体的表现来看,子孙成群的君王大都会在位置的继承上犯难,没有人愿意自己因为出生过晚而放弃执掌天下...……更多
历史上皇位争夺中的兄弟残杀与权力阴谋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嫡长子继承制一直被奉为传统,无论君主的长子是否具备出众的才能,他们都被封为太子,为皇位继承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石。这一观念最初源自周代,贯穿了世世代代,被视为君权传承的唯一途径。历...……更多
雍正秘密立储与嫡长子继承制的利弊
...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太子的确立由名夺改为暗抢,由嫡长子继承制,改为则优录取,还有就是太子的确立基本上是各个政治集团的博弈而最后由皇帝定夺。是皇帝与宗室,朝臣协商解决的。而变成了又皇帝一人乾纲独断,不...……更多
古代社会中的嫡庶观念:影响继承和权力传承的复杂制度
...地位。嫡子,即由嫡妻所生的子嗣,地位显然高于庶子。嫡长子更是拥有优先继承权,有着继承爵位和财产的特权。这种制度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认可,为家族传承提供了一种有序的规则。即使在一夫多妻的情况下,嫡庶观念仍...……更多
聊聊窦太后与汉武帝之间的权力游戏
...的太子人选问题上。自从汉文帝选定汉景帝为继承人后,嫡长子继承制度便正式成为西汉皇位传承的基石。窦太后深知这一点,因为她在成为皇后之前,也是凭借儿子的地位获得了皇后的资格。然而,这并未阻止她产生一己之私...……更多
唐前期皇位过渡为何如此波折
...的例外。封建社会体制固有的弊端是唐朝也避不开的1、嫡长子继承制并不真正深得人心作为宗法制度当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嫡长子继承制最早在商朝末期就已经产生,并于周朝初年成为规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更多
李渊不选李世民当太子的原因在哪儿
...没有选择李世民,而是选择了李建成。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自然在继承权上具有优先地位。在古代社会,嫡长子继承制被视为确保皇位传承稳定和家族权力延续的重要制度。因此,李渊遵循这一传统,选择李建成作为太子...……更多
假如扶苏继位,秦国还会快速灭亡吗?
...扶苏是何人。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嫡长子。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是嫡长子来继承秦始皇的大业,但是在秦始皇弥留之际,宰相李斯以及太监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把继承人改成了秦始皇的小儿子,也就...……更多
皇位继承:古代皇帝为何不选择大臣,而坚守家天下原则
...原创)自古以来,每个王朝的都有一套继承法则。比如说嫡长子继承制度。为什么要有这种制度呢,就是为了避免皇室自相残杀。不然国家的继承制度不明确,每个皇子都有机会,那么轻了是九子夺嫡,重了就是玄武门之变。为...……更多
为什么诸侯没有办法拒绝汉武帝的推恩令呢
...们只有继承人有权利继承诸侯的财产和封地,一般也就是嫡长子。除了这个人之外,别的孩子都没有权利继承诸侯的封地和财产。所以,纵然自己的爸爸是一个诸侯,有些诸侯的后代们过的日子也并不是非常的好,至少和王位的...……更多
皇帝不敢斩杀权臣,因为皇帝的权力受限于法律和制度
...仗皇帝制度从秦朝开始就沿袭世袭制的选拔方式,大都由嫡长子继承。然而,有的嫡长子可能在小小年纪就成为了皇帝,甚至有的在襁褓中就已身在帝位。可想而知,年纪这么小的皇帝,连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如何能够担负...……更多
从嫡长子继承制,看古人的政治智慧
前言追溯幽远历史,我国约在商周之交时期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自此延续二千七百余年未变。一直到清朝开始实行秘密立储,这项制度才得以打破。可见,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几乎所有君王都铁板钉钉地执行这套制...……更多
假若李建成是嫡次子,李世民是嫡长子,历史又将如何发展呢?
...变一点点历史的情节,假设李建成是嫡次子,而李世民是嫡长子,那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呢?这个假设带来的历史改变或许会让人猜测,权谋斗争的激烈程度是否会升级,历史的轨迹是否会发生戏剧性的转变。在这个前言中,我们...……更多
金国传位制度改变,差点导致女真内部分裂
...继承问题,到底是按照丛林法则的“强者为王”,还是“嫡长子继承制”呢?鲜卑也好,契丹也好,女真也好,他们都在这个问题上栽了大跟头,就连强横的蒙古,他们也因为这个问题,而将一个诺大的蒙古帝国搞得四分五裂。...……更多
明珠党:康熙朝的权力斗争与长子胤禔的崛起
...无可厚非的。当时康熙亲政后,皇位传承是第一次选择立嫡长子为储君,“议政王大臣会议”里的权臣还不适应汗位推荐制的改变,依然抱着谁都可以当皇帝,只要得到他们的推荐和支持,苦况长子胤禔是他们的选择,在他们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2024年,名人大讲堂全新启程,正式推出“蜀道文化季”,邀请专家学者聚焦蜀道价值、蜀道考古、蜀道保护
2024-06-17 09:05:00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执掌封神榜,负责对战死的将士及枉死的魂魄封神,一共分封365路正神。这些正神包罗万象,囊括了方方面面的神仙
2024-06-17 09:34:00
天启乳母客氏为何成了东林君子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关注明末奸臣阉党历史的朋友,聚焦点多在魏忠贤等前台人物上,很少注意魏忠贤本身的崛起。魏忠贤实际是靠一个女人崛起的,这个女人就是天启帝的奶妈客氏
2024-06-17 09:37:00
周易为何叫周易,为何强调“君子自强”
所谓“周易”,按照传统解释,其中“周”为周朝,或为周全,意为无所不包、无所不备;“易”为变化,有日月变化为易之说。因此
2024-06-17 09:38:00
为何说老三胤祉才是八王议政成败关键
在《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一幕莫过于八王议政逼宫了,这也是雍正帝正面硬刚老八胤禩的最终决战。老八胤禩之所以在这场斗争中失败
2024-06-17 09:39:00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司马炎小时候有个至交好友,名叫羊琇。在司马昭当权的时候,羊琇多次帮助司马炎,为司马炎谋取储位立过大功
2024-06-17 06:24:00
到了朱瞻基,大明朝已经风风雨雨的到了第三代。他亲爷爷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打进了南京的金銮殿,坐上了龙椅。朱棣一生戎马
2024-06-17 06:25:00
胡善祥能成为皇家钦点的太孙妃,一方面是占卜结果,另一方面足见她的品貌举止都是很出众的。而胡氏入宫后,从太孙妃做到太子妃
2024-06-17 06:25:00
朱棣崩逝后,仁宗当了10个月的皇帝也随着自己的爹去了。朱瞻基登基为帝,然后就得册封皇后。现成的胡氏是太子妃,理所当然的皇后
2024-06-17 06:25:00
后宫绯闻起,失宠复得宠凭资历、年龄、家世,阿巴亥可以说都不占优势,因此她后来居上成为大妃,自然有的是人不服气。于是后宫前朝开始有了大妃与二皇子代善之间的暧昧传闻
2024-06-17 06:29:00
即使后宫佳丽如云,他们只会宠爱怜惜这一个人。比如说皇太极与海兰珠,顺治帝与董鄂妃,而他们这些专情可能都是遗传于自己的祖辈
2024-06-17 06:28:00
公元234年,诸葛亮从汉中出发,发动了第五次北伐,当时魏国将领魏延被任命为前锋。不过此次北伐并取得很大的进展,虽然诸葛亮实行屯田
2024-06-17 06:26:00
不仅事迹广为流传,之后的历代王朝都还表彰他的贡献,将其塑造为武圣人。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祭拜关二爷的传统,更有一些帮派团体入会集会都要祭拜
2024-06-17 06:26:00
更重要的是,于谦的少时偶像,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他非常佩服文丞相的人品与气节,一直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引和模板。他一方面用功学习
2024-06-17 06:30:00
因为类似的原因,在打下成都后,王建想约束自己的小弟时,有人竟然口放狂言:你当初说过,打下成都后,节度使大家轮着坐,现在我们在你面前只是稍微缺乏点礼数
2024-06-17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