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太子的处境是什么样的
...于皇帝对人的诱惑太大了,所以其他皇子往往不甘心,对皇太子之位起觊觎之心的不在少数。太子,是皇太子的简称,也是皇位制度的法定继承人。“太”就是“大”的意思。因为皇帝身份的特殊性,皇太子这个职位既是人们羡...……更多
李隆基与李亨父子的权力博弈
...史书对李隆基的第一个太子记载为“丁亥,立郢王李瑛为皇太子”李瑛的生母是低贱的伎人赵丽妃。赵丽妃出生太低,终究给自己惹了大麻烦,史书记载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公元724年,由于唐玄宗的皇后王皇后无子嗣,...……更多
为何长孙无忌只支持李治当太子
...持谁?长孙无忌的选择,真的很多吗?非也非也。古代立皇太子,一般就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立长不立贤。就是说再有本事也没用,不是嫡长子就是不能立皇太子,没有嫡长子就从嫡子里面挑,庶出的皇子统统没戏。其二是立...……更多
皇储制度是君主集权下的产物,对唐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的皇帝玄宗,在其即位之后,无一例外还是将长子瑛封为皇太子。只不过瑛遭到武惠妃的诬陷,最后被玄宗给赐死。然而即便是赐死了瑛之后,还是选择把最年长的皇子亨立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此后,一直到唐朝...……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悲情太子们,为何都要谋反?
...难产而死,康熙在赫舍里气息尚存时,立刚出世的胤礽为皇太子。这是大清朝有史以来,第一位被正式册立的皇太子。 胤礽之母:赫舍里康熙对胤礽爱护有加,康熙安排大学士王震授教太子儒学。太子性格果敢,有嫡子风范,...……更多
唐太子李承乾,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却为何走上谋反之路
...类似,李承乾当然不会忘记,他那位亲大伯,大唐第一位皇太子李建成当初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并未提前动手,从而被自己的老爸先下手为强,不仅本人命丧黄泉,自己的五个儿子也一起被灭门。而往前追溯,自己的长辈,隋文帝...……更多
大唐太子之争:李承乾的野心与李世民的抉择
...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即位之后,立封李承乾为皇太子。看似波澜不惊的立储,却也隐藏着些许危机。翻看历史我们知道,自古以来,皇权跟储权有天然的矛盾冲突。后来的历史果然应验了这一不成文的惯例,太子李承...……更多
明朝太子之争:为何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无人敢挑战朱标?
...生的政变有很多,弑君杀兄例子有很多。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人生最大的“诟病”就是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逼父亲退位。帝王之位,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有些因为此事,不得不远走他乡,还有的魂归大地。从...……更多
康熙废太子,胤褆为何被立为太子
...宣布出来: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胤褆的野心被康熙亲手掐灭,但胤褆可没有就此安分下来,他虽然无缘皇位了,但他想扶持与自己关系好的皇八子胤...……更多
八阿哥很像康熙,为何还是夺嫡失败了
...舍里的友情依然让他十分疼爱儿子,刚满一岁就立胤礽为皇太子。胤礽也颇有竞争力。他不仅精通诸子经典,还精通满族射箭、骑马、射箭。长大后,担任皇帝祭祀、督国。他的政绩也非常好,在朝野中享有良好的声誉。按理说...……更多
唐朝太子李承乾废除之谜:皇权之路的波折与信任危机
...皇帝的存在,是皇帝法定的继任者,凡是能被皇帝册封为皇太子,按照正常情况都是皇帝高度信任的存在,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在皇族当中,上到皇帝下到宗室子弟,基本上都在围绕“皇权”二字奋斗,凡是影响自己掌握皇...……更多
唐朝皇子们为何连一个六岁的小孩子都能出书
...简单,李泰编书是投李世民所好,想和太子李承乾争一争皇太子的位子,后来的李泰差点就成功。李弘和李贤两兄弟编书,也是一样,只不过他们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让皇帝更加的宠爱他们。虽然这些唐朝的皇子编书都有着...……更多
血溅玄武门,李世民亲手射杀自己的哥哥
...王的无奈?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七,李世民被册立为皇太子,入主东宫。同年八月初八,李渊下诏,传位于太子李世民。八月初九,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基,大赦天下。第二年(627年)农历正月初一,改元贞观。 ……更多
他是优秀的政治家,也是古代帝王扮猪吃老虎的最高境界
...蝉,黄雀在后,少年李治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当上皇太子。二、舅舅当家,李治夺权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唐高宗李治继位,时年二十三岁。若有人去问刚上位的李治,你开心吗?他的回答肯定是:“不开心...……更多
李世民为什么选定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
...样,这个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的孩子,成为了大唐帝国的皇太子,帝国未来的掌门人。不久,太子李承乾突然患病,一向不信道也不信佛的李世民却请来了道士为儿子祈福,又大赦天下,希望为自己的儿子多积些功德,能够长命...……更多
朱瞻基的稳固地位:储君生涯与弟弟们的安分守己
...宗朱高炽在北京“无疾骤崩”,在位仅10个月。而此时的皇太子朱瞻基,远在1000公里外的南京。他用了整整22天的时间,才从南京赶回北京登基。在此期间,朱瞻基的9个弟弟,都在北京。他们团结一致,熬过了这22天的大明朝权...……更多
为何说乾隆是大清朝最悲催的皇阿玛
...打击,为了表明自己对永琏的喜爱,于是乾隆追封永琏为皇太子,谥号端慧。 到这里,乾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戏其实才刚刚唱响,在乾隆38岁的时候,七阿哥爱新觉罗·永琮也病逝了。永琮的母亲是孝贤纯皇后,永琮作为嫡子,...……更多
同为开创盛世的大唐帝王,李隆基和李世民有何不同
...惮。于是没过多久,这位二度登基的帝王就将李隆基立为皇太子。而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干脆拒绝当皇太子。过了两年,李旦主动退位,将皇位让给了觊觎最高权力已久的李隆基。小时候历经多次宫廷政治斗争,长大后又连续发...……更多
中国历史上夺嫡之争代表:玄武门之变和九子夺嫡
...的:“前犹有人疑朕与二阿哥(胤礽)不睦,夫二阿哥乃皇太子,国之储君也。二阿哥得罪之先,朕但尽弟臣之道,凡事敬谨,二阿哥所以反求隙者,因朕受皇考隆恩笃爱,意恐有妨于彼,遂至苦毒备加。然朕犹然照常致敬,尽...……更多
他作为嫡长子,却主动把皇位让给庶出的三弟
...旦继位后,于文明元年(684年),六岁的李成器被册立为皇太子。李旦没当几年皇帝被武则天给废掉皇帝位,自己当了女皇,李旦降为皇储,李成器的皇太子也丢了,降为皇孙,他和五个弟弟被一起调离朝廷住到蕃邸去了。公元...……更多
大唐首位太子李建成并非昏聩无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忙向西逃去,被尉迟敬德斩杀。六月初七,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不久,李渊传位于太子,自己退位为大上皇,这就是载的玄武门之变的始末。对于“玄武门之变”这一石破天惊、喋血宫门的宫闹大事而来正史都认为秦王是在一...……更多
“九子夺嫡”的时候,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是为何?
...不过杨广这里还仅仅是耍些阴谋诡计罢了,来到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这里,可就是亲兄弟之间的血腥相残了,李世民亲手射杀了哥哥李建成,等到后面李承乾和李泰依旧是亲兄弟,还不是因为皇位互相争夺吗?所以事情...……更多
李建成与李世民:皇位之争背后的权力博弈
...泉路。后知后觉的李渊知道消息后心灰意冷,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且在两个月以后把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自己退居皇宫当起了太上皇。 而后,唐王朝在李世民兢兢业业的治理下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盛唐时代,经济、...……更多
唐太宗时期的五子夺嫡,十四个儿子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成年后的承乾有德有才,\"性聪敏\",\"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深得太宗喜爱。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李承乾逐渐开始担心父皇因为宠爱李泰而废掉自己,再加上自...……更多
唐朝元和年号疑云:唐穆宗李恒上位真相揭秘
...为何唐穆宗李恒仍然急着要弑父杀兄?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皇太子之位争夺激烈,且李恒并不被唐宪宗喜欢。公元813年,也就是刚册立太子一整年时,郭家鼓动朝中大臣,请求宪宗立郭氏为皇后,以巩固太子李恒之地位。其实自玄...……更多
...元四年(前153年)四月,汉景帝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而刘彻虽然也是皇子,但因为晚来了一步,只能将就着被封为胶东王。刘彻的母亲王娡原本是个农民的老婆,后来和老公离婚,报名参加选秀,被汉武帝看上,备...……更多
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5位皇子都去哪儿了?
...》截图旷日持久的夺嫡之争这场夺嫡之争最早在大阿哥和皇太子之间展开。1675年,康熙改变清初几十年不立储君的传统,册封不满两岁的胤礽为皇太子。胤礽是康熙原配妻子赫舍里所生,他前面还有个哥哥叫胤禔,是惠妃所生...……更多
长孙无忌制造房遗爱谋反案,打击目标其实是吴王李恪
...立为储君。李世民演戏完毕,驾临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李世民心中还是不安,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妥,便与大舅子长孙无忌商量:“你劝朕立李治为太子,然而李治生性懦弱,恐怕不能承受社稷之重。李恪英武果敢,这...……更多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篡位背后的权力游戏
...谁的文治武功能比得上李世民,于是正式下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没过几天,李渊禅位,李世民即皇帝位。 ……更多
朱高炽:不受宠的太子与他的艰难继位之路
...权力更迭和王朝延续,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应属必然,但朱棣在登基后的两年内迟迟未立太子,不难看出朱棣对太子人选有其他想法。《明太宗实录》中记载,两年间大臣曾4次上奏请求立储都被朱棣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